首页 理论教育 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

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师生们不免要进行试卷分析和评价。纵观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试题都体现了稳中求新、求变、求活的特点。总的看来,考查学生能力的“活”题较多,显示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符合当前课程改革方向,对今后学习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该题组的关键是看清图例,理清工作流程,结合生活实际,才能选择正确答案。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称为“城市热岛”。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I卷地理试题分析

赵伟云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师生们不免要进行试卷分析和评价。纵观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试题都体现了稳中求新、求变、求活的特点。2010卷全国I卷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要求,试卷的整体难度与2009年基本持平,充分体现出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的的考查方向,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地理学科所占的分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地理学科凸显综合能力的“瓶颈”作用。试卷的总长度维持稳定,但增加了高难度的组题,要求考生审题的时间明显增加,综合题学生感觉好答,但要答好不易。总的看来,考查学生能力的“活”题较多,显示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符合当前课程改革方向,对今后学习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试题分析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解析】

第1题:题干非常明显的告诉考生该地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土壤中盐分过高。采取生物措施应该种植耐盐碱性的植物,故本题答案为C,属中低难度的考题。

第2题: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缩短滩涂改造时间,确实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有较大的迷惑性;农家肥的投入主要是解决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低)问题,与土壤的盐碱化关系不大,农药与病虫害相联系;引淡淋盐是所有治理盐碱化措施中最能迅速降低土壤表层盐度的工程措施,大量的淡水资源是该题的最佳答案。故本题答案为D,但错选最多的是B。本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考题。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图1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img182

图1

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解析】

从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图,可以看出M公司员工需要完成的工作有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M公司的供应商是面料厂、制衣加工厂分别完成面料提供、制衣加工及到下一个环节物流运输,并将成品运到M公司的仓储中心;物流公司负责将商品从仓储中运到M公司的市场配送仓库,并根据配送仓库提供的客户信息送货上门。由此可见女士此次购买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设计,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新的经营模式-信息交流平台。该题组的关键是看清图例,理清工作流程,结合生活实际,才能选择正确答案。故3~5题分别选A、D、A,第3,4题为低难度的考题,第5题属于中低难度的考题。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16℃  D.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img183

图2

【解析】

第6题:本题为等值线(等温线)的判读,图中等温线的最大值为21℃,最小值为7℃,温差范围为:(n+ 1)×d>温差≥(n-1)×d,即温差应在18℃~14℃之间,故本题答案为C,属于中难度的考题。

第7题:由题干和图判断,白天时,因是晴天,气温高;而夜晚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性差,故白天晴天时,昼夜温差大。而白天是多云的天气,因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作用,故温度低,而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应较高,昼夜温差小。故本题答案为B,属于中等难度考题。

第8题:城市热岛就是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郊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称为“城市热岛”。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而它的形成,一方面是在大城市中,除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消耗燃料所放出热量外,还有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散发的大量余热。另一方面,城市的建筑群和柏油路面颜色较深,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热,据估算,城市白天吸收的太阳能比乡村多80%。到了晚上,城市由于高大建筑物的阻挡,风力小,散热慢,因此夏季前半夜便仍感闷热。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弱应从“热”“岛”两字含义来理解,“热”说明温度高,“岛”说明温差大。答题时只理解前面的一种含义,必定错选C。该图只表示城市南北方向等温线,没有东西方向等温线。具体来看只有南北方向温差最大时,才是热岛效应最强的时候,从图2-1可明显看出A、B、C、D四答案对应的温差。故本题答案为B,属于中高难度的考题。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A.与M第相同     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img184

图2-1

img185

图3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解析】

第9题:该题要重点理解空中物体在地球上的投影和空间看地球上线的视形状。在图中m纬线视形状为直线,显然空中R点应与m纬线处在同一平面(或者说R处于m纬线圈向空间延伸的某处),而S点为R点在地表投影(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点与空间物体、地球的球心处以一条直线上),所以R点在地面的投影不可能在纬线上,且m纬线离极昼极夜的最低纬线圈距离相当近,因而S点只能低于M地,如图3-1。故本题答案为D,属于高难度的考题。

img186

图3-1

第10题:没有位于赤道晨昏圈的视觉纬线圈所跨经度只能小于18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到太阳正在落下,说明视觉纬线圈范围为黑夜。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纬度越高昼越长,由上题得知S地纬度高于N地;长江在夏季时进入主汛期,因此长江口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火险等级高;南半球此时为冬季,巴西东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为旱季。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属于中高难度的考题。

第11题:M、N分别是固定的某纬线和晨昏线。故无论上升还是下降,mn两交点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不是近大远小的问题。R上升的过程,R则与更高的纬线圈共面,m、n是方向相同的两条曲线。解题的关键是:R是在与纬度圈m共面的空中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R所共面的纬线圈的度数在增大或减小,且R与m、n的距离在加大,故本题答案为C,属高难度试题。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img187

图5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解析】

笫36题,综合题材料与设问学生都比较熟悉,题目看似容易入手,但想拿高分比较困难,属于中高难度试题。第(1)小题:试题要求非常明确,没有用“评价”等略有隐性的设问。但要答完整也不容易。答题前,区域定位是关键,从纬度位置和等高线的信息中要能得出海拔较低,有适宜的坡度;热量充足,光照时间长。第(2)小题:该题要求分析乙地葡萄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关键是乙地的位置是在由河流谷地的出口处的冲积扇(缓斜平原)上,由于河流流速的土壤降低,夹带泥沙的能力减弱,造成大量泥沙砾石在这里堆积。本小题审题错误的比较多,如有不少人就答成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这可能是心态问题。第(3)小题:该题气候类型和特点要抓住地处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这样就容易了。但不少同学被纬度(44°N)所迷惑,结果答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了。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的关键是通风、透气排水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可增大气温日较差。但这些在教材中没有涉及,因而学生分析不出来。由于该题分值较大,一题四问,而且问问相连,前面的问题错了,后面就跟着错,所以学生难以拿到高分

【参考答案】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地形较为平坦,土壤颗粒较大,有适宜的坡度,排水条件好,海拔低,热量充足;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北纬45度附近),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糖分的合成。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2)乙地处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大量的沉积物(泥沙、砾石);河流出山口后,地形变缓,流速变慢,大量泥沙砾石在河流流出山口堆积,缓斜平原前面颗粒较大的砾石多沉积于此,从而形成地表以砾石为主的特殊地貌。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但水分不足;鹅卵石之间空隙较大有利于通风、透气、排水,更有利于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快速降温,增大气温的日较差,有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39.(2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2)读图6,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河、黄河、__河。(4分)

(3)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16分)

【解析】

本题中地理部分试题为⑵、⑶两小题,侧重考查的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新课程理念,属于一道偏难题。解题的关键是扬州到开封这一段图中没有显示的运输水路是隋运河,另外,结合历史知识也是非常重要,隋朝时并没有京杭大运河,这样就不会答成京杭大运河了。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是平原,西部地区是河流峡谷地区。其对航运的影响就容易理解了。

img188

图6

【参考答案】

(2)隋(大)运、渭河。

(3)旧孟津以东河段属于黄河下游,河道开阔,水流平稳,在利用人力和风力为动力的肘代,有利于运粮船航行顺畅。但下游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泥沙广布,洪水期水流湍急,大旱时期,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道浅窄,大船难行,甚至停运;河道时有摆动,航道有结冰期,不能全年通航。孟津以西至潼关河段属黄河中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多险滩,运粮船航行困难。

二、试卷分析

总体来看,今年高考地理试卷的难度、区分度等较好地体现了高考试卷的选拔功能,体现的一贯风格。

从2010年的地理高考试题看,考点主要分布在:国土整治、等值线判读、区位条件分析、光照图、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分析、气候特征描述。试题易中难比较合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

试卷知识点分布和分值:

表1 知识点分布

img189

img190

表2 各题平均分和难度值(抽样)

img191

注:资料来源于江西省2010年高考文综阅卷组。

总体上,今年的地理高考题与往年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注重基础,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理解与应用

从“继承、稳定”的角度看,2010年地理试题继承了全国文综地理试卷的基本题例,注重主干、善用图表、重视区域,体现了五个不变:即,4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没有变,采取的问题的组题设问方式没有变,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考方向没有变,注重学科内灵活应用、地理思维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没有变,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联系,图像语言特点的宗旨没有变。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与运用更为突出。

(二)突出能力

从“求变、创新”的角度看,2010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与往年相比有两个变化:地理图表变化,试题内容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地理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的地理能力:

1.根据题干文字描述和选项要求,考查地图的空间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

2.运用区域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正确判读地理位置的能力,如36题要利用区域纬度、海陆轮廓形状等来判读位置,还有39题要利用经纬网、河流等特殊的地理事物,判读位置,判读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后,才能答好该题。

3.根据图表进行定量分析与判读地理事物的能力,如第3-5题、6-8题、9-11题都需要阅读图表的能力。

4.区域综合分析能力。这样的能力贯穿整个高三地理复习,也成了高考地理试题着力点,如36题,以法国罗讷河流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和下游葡萄树、鹅卵石景观图为材料,呈现考查学生的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答案前要根据试题给予的信息,联系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多角度分析回答。

(三)考点过分集中,人文与自然地理所占比例明显失衡。

2010年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所占权重明显失衡。其中人文地理约占16%左右,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约占80%左右。考查知识过分集中于高中必修上、下两册的内容,选修1基本未考,与新课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身边地理、生活地理的精神不相符。自然地理中的重点知识有所体现,如地球运动(空间物体投影与经纬网、晨昏线相结合)、气候、河流、地形较多;人文地理重点突出影响农作物的种植的因素、交通运输等。注重考查了考生对基本原理的运用及逻辑推理能力。

(四)图文并茂、无图不成卷、地理学科特点鲜明。

地图是地理信息最佳载体,也是地理学科所拥有的最显著特点之一。试卷共有5幅图样,内容也相当广泛,尤其是在全国卷I中首次出现了景观图,是地理的学科特点得到极好的作为丰富信息载体,既考核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同时还考核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2010年全国卷I地理高考试卷,与2009年相比,整体难度基本持平,但区分度更大。是一份很好的试卷。

三、考试的启迪

(一)加强选择题训练力度、掌握做题技巧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完成。近年来,高考地理选择题型主要是材料型、等值线判读型、计算型几类。各类题目的答题方式各有区别,各考生应对症下药;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训练。

(二)把握地理答案来源,保证综合题得分

文综地理综合题的答案来源有三:首先是试题材料,严禁答题的随意性。提供的信息,类似语文考试中科技文。再是中学地理材料,考生一定要从课本中找到书本语言作答。最后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答题时,考生要特别注意答案的普遍性,因为高考时数十万人考试,只有普遍的答案才适合做同一答案。此外,从历次高考得出的信息看来,考生的作答越是使用地理专业化的术语就越易得高分。

(三)科学应考,确保条例清晰、逻辑严密

要加强对基本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掌握,避免考试时因理解错误或错误运用。正确判读区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答题层次分明,条例清晰,逻辑严密。并善于运用有效信息处理试题,利于正常发挥。

(四)系统复习,不断积累,以量变达到质变

地理学习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日积月累,从地图、地球、地理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变化等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就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获取、不断充实,到了高考紧要关头才会自然溢出,得心应手。

(五)重视地图在地理复习中的作用,掌握读图分析的技巧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的生命所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熟悉各类图表对于掌握地理基本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帮助。要渗透到地理课学习中,同一个区域采取不同的地图,诠释该区的特征。

(六)重视考纲的导向作用

要熟读考纲,考试大纲中知识要求与能力要求非常明确,特别要注意考试说明。考试了命题范围命题方式及设问方法。要经常性地用考试说明语言去学习,可以达到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地理学习中应注意三个问题、五个结合。三个问题是用热教材,打牢基础,培养能力,五个结合是:知识点与知识结构的结合,旧知识与新情境的结合,知识点与区域环境的结合,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与实践、现实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