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本阅读的固守与超越

文本阅读的固守与超越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的阅读个性始终处于备受压抑的状态而得不到尊重。而其中,个性化阅读的应试意识的确立则显得尤为迫切。笔者以为,固守与超越,应是我们面对此类题型应具备的两种核心意识。令人遗憾的是,在文本阅读题中,此类题型目前尚缺乏基于考生个性化体验比照的考察方式,尤其是着眼于批判意义上的考察。关于林冲的身份,文中已经明确告诉他具有“配军”“教头”的双重身份,根本无需探究。

文本阅读的固守与超越——关于个性化阅读的意识

徐 林

标准化应试的突出表现就是客观题的备受青睐,而“主观题客观化”则一直是应试教育中文本阅读题始终难以摆脱的惯性和惰性思维。这种思维实质反映了一种霸道的应试本能,解题程式的简单化和操作评价的便捷化或许是这种应试思维所能带来的唯一好处。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种尴尬,简单化成了模式化,客观化成为唯一化,绝对化,甚或强制化。一篇篇充满灵性的文章被我们机械地肢解,扭曲地欣赏。学生的阅读个性始终处于备受压抑的状态而得不到尊重。任何一点的“离经叛道”(针对所谓标准答案而言)都有可能带来“失分之祸”。其实,针对文本阅读的个性化问题,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表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也一以贯之地提出,“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可见,个性化是一个在阅读教学和评价当中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其中,个性化阅读的应试意识的确立则显得尤为迫切。某种意义上,规范而正确的应试意识将关涉到文本阅读或解读的可容忍的广度与深度。也会从分数意义上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命运。

近些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很多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在阅读类题目(特别是现代文文本阅读题目)当中嵌入了延伸式阅读题型,以体现新课程改革所主张的尊重个性化阅读与创造性解读的理念。暂且不论这种题型设置的合理度问题,单就应付这种题型应该确立怎样的解题意识就很值得我们探究。笔者以为,固守与超越,应是我们面对此类题型应具备的两种核心意识。但必须予以澄清的是:固守不是拘泥于文本意义的故步自封,而是把握住文本所能提供的明确信息以摒弃误读。超越不是脱离文本的随心所欲,而是基于文本准确把握的适度阐释、拓展与延伸。

首先,应该固守于文本的基本语言信息,包括遣词用语及其表述方式(即语法意义或逻辑意义)。利用语言的暗示(作者有意或者无意形成的)结合文本进行内蕴的探究与发挥。

例:2010年全国山东卷实用文本阅读《她只能活七小时》(保罗·舍恩斯坦)第22题:“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这道题目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社会价值、历史意义与时代精神。回答这道题时,考生要积极利用注释“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体会其中所带来的暗示意义,同时把它作为答题的根据与条件。考生可以多角度地探究它的社会影响和价值。比如,回答时可以从对生命的尊重、爱的力量、战争与人性等方面的内容作答。

其次,应该固守于文本的主旨关涉范围和界限,这一点涉及作者文本命题的提出背景、牵涉对象以及认识状态。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意图、获取启示、升华作品的内在意蕴。

例:2010年高考辽宁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洗澡》(王安忆)第11题(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这道题目挑战性非常强,原因在于选择空间很大,需要权衡。但考生无论选择哪个角度回答问题都需要有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如果以“主题思想”角度探究,考生首先要能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涉及的小市民习性、人际关系、上海文化等命题对象,“洗澡”是表象,是纽带,是引线,实则透过“洗澡”对市民的人性进行审视、反思和揭示。又如,2010年高考福建卷实用文本阅读《“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第15题——

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这道题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只要是启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可以。启示其实就是一种经验或教训的总结,只不过这种经验或教训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信息的透彻理解基础上的。比如这道题,答题关键就在于对“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能否做出准确的理解。

再次,必须固守于文本中所折射的作者以及“剧中人”的情感态度或情感取向的个性化体验,这一点特别针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渗透在文本中的这些个性化体验往往是催生人物情感、拓展文本主题意蕴的内在制剂。对于这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我们或者有着“心有灵犀”,但体验的程度有深浅;或者有着“不可理喻”,而从批判意义上进行着个性化的澄清与区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能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文本内在情感意蕴。

2010年江苏卷《溜所》(阿城)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解答这道题中的情感取向存在着多种不同角度,而这些角度实质上都关涉到作者或者文本角色的个性化体验,基于这些体验,我们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基本认识: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令人遗憾的是,在文本阅读题中,此类题型目前尚缺乏基于考生个性化体验比照的考察方式,尤其是着眼于批判意义上的考察。大多数的情感考查题基本局限于解读文本本身的情感意蕴,而缺乏情感审视与反思。超越式的情感解读难显张力。

固守与超越的应试意识的建立一定是基于延伸式阅读题型命题的无可置疑,这种无可置疑一定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无可置疑的把握基础上的。然而,恕笔者直言,眼下一些的延伸式阅读题型存在着难以承受的低幼化与游离化倾向。探究题根本不须探究就可以作答。

如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Ⅲ选考部分有两道“探究题”,一道为“文学类文本阅读”《林冲见差拨》中第14题:“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赔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关于林冲的身份,文中已经明确告诉他具有“配军”“教头”的双重身份,根本无需探究。至于林冲的性格与心理,学习过人教版等教材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学生,更是不用过多思索就能自然得出。可见,这是一道典型的名不副实的延伸式探究题。另一道“探究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叶圣陶在四川》(节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中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此题打着“探究”的名号,实质是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概括与整合。

文本阅读的固守就是立足文本之内看文本,文本阅读的超越就是跳出文本看文本,所以延伸式阅读题的题型设计也必须强调固守与超越的意识,既要让考生能立足文本,吃透文本,又要让其能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参考文献:

1.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第一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2.红皮书:(语文)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载于《现代语文》2011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