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分析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提出之初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这四种能力要求是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相契合的,它更加具体、形象地阐述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

一、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分析

1.素质教育概念的界定

论及当今教育现状以及未来教育发展走向,素质教育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

素质教育提出之初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人从是否具有法律依据的角度质疑素质教育的合理性,有人误认为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推翻传统形式的基础教育。即使是素质教育的提倡者们对于素质教育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百家争鸣固然是好,可以推动新生事物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也影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素质教育主张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是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的,《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都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法律依据。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并不是对传统基础教育模式的完全否定,应试教育不等同于传统教育模式而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否定传统教育模式中不适合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弊端的同时,积极汲取当中有益的部分发扬优良传统,通过素质教育的引进带动整个教育模式体制的转轨。

概念的界定对新事物的发展来说是必要而有益的,它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有助于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素质教育的含义给出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廓清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而且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即素质教育必经着力张扬的基本要义。

2.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

素质教育最大的特性是赋予了个人充分发展的空间,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从而促进个人多方面、全方位的能力发展。

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报告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并把这四种基本能力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它包括: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学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这四种能力要求是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相契合的,它更加具体、形象地阐述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

国际社会多数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素质目标,最重要的是能力的高低,而不是知识的多少;能力素质的提高不仅依靠知识的学习,还要十分重视接触社会实际和在实践中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