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妇女教育服务内容的探索

农村妇女教育服务内容的探索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是按照妇女教育的目标、要求确立的,是妇女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在进行新形势下农村妇女教育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把农村妇女教育内容的探求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稳定性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农村妇女特点,为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而确定的基本的教育内容。

第三节 农村妇女教育服务内容的探索

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是按照妇女教育的目标、要求确立的,是妇女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从根本上来说,内容与目标都是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制约的,既由其所决定,又反过来为其服务。同时,也由农村妇女的素质状况决定,既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农村妇女的接受能力,也要考虑各自发展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认为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内容的探求意义重大,这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农村妇女教育工作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推进,构建起相对稳定的而又能与时俱进的妇女教育内容体系,是提高农村妇女教育质量所必不可少的。妇女教育的相关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师资调集都要以教育内容的构建为前提。为此,我们在进行新形势下农村妇女教育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把农村妇女教育内容的探求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农村妇女教育内容确立的原则

1.时代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时代性是指农村妇女教育内容要反映社会的时代特点,反映新形势的要求。继承性是指教育内容要吸收和借鉴过去妇女教育内容中优秀的部分,如中华传统美德,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坚持时代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原则,就要坚持紧紧扣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增强反映时代发展的内容。同时也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创造的优秀成果,用最优秀的文化成果滋养一代新女性。

2.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用性是指妇女教育的内容要切合实际,能满足妇女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并为妇女所乐意接受。导向性是指对妇女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引领作用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教育内容。新形势下农村妇女教育内容既要根据妇女的现实需要与可能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还要根据妇女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具有导向性的教育内容,做到实用性与导向性的结合。

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稳定性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农村妇女特点,为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而确定的基本的教育内容。灵活性是指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妇女自身变化发展实际灵活选定某些教育内容。没有稳定的内容就难以对妇女教育进行科学的计划安排;同时也难以开展较高质量的妇女教育课程建设。没有灵活性则会使妇女教育难以适应变化发展的形势。

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根据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提高科技职业素养的教育;二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三是提高生活素养的教育。对于每一类的基本内容,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img29

具体内容如何把握呢?

二、农村妇女教育内容的选择

1.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容。

根据现在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三口之家、老人多),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妇女必须参与就业。所以妇女的就业再就业能力必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对“农村”妇女,职业技能的培训抓什么比较合适呢?这确实是个较难的课题,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

(1)农业致富技能培训。针对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种植、养殖)的妇女,主要对她们进行实用技术、致富技能的培训教育。并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种养类型的妇女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广培训的重点,要使我们的培训内容符合社会的需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农业全球化的挑战,同时要具有产业优势。

(2)专业技能培训。对从事非农业的妇女,要善于从她们的职业要求和今后的择业需求角度来设置教学内容。如针对本地民营企业、个私企业比较多,许多企业财务人员都是妇女担任,但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并不多,我们就开设财会专业培训班,满足她们的需求。又如针对目前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对学习电脑知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开设电脑知识培训,满足了她们在工作、生活上的需求。

2.提高农村妇女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

人文素养的内容很多,如:

(1)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这一内容的确立,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提升,也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良美德的基础上,力求使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成为公民认同的行为准则。这个内容框架的原则,是为一定的道德核心服务的,是依据于道德核心的要求并为实现这一核心而形成的一系列准则,要使人们依据这些准则能协调、处理、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要具有承受各种挫折、失败的心理能力,即心理素质能力要强。

(2)法律道德教育。加强妇女道德法律知识的教育,如《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是增强妇女法制观念、维护妇女权益的基础。一方面她们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免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自己作为父母或子女的有关义务;如在教育子女、照顾老人等方面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总之,通过道德法律知识的教育,可使她们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人,并能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家庭的利益以及社会的稳定。

(3)优生优育教育。孩子对一个家庭是否幸福意义很大。孩子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也是将一个家庭各个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向心力。若孩子聪明可爱,对父母、家庭都会觉得是一种幸福,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所在。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这方面的教育是我们成校一直以来所重视并重点从事的工作(育龄人群教育),对国家、社会也是有很大的意义。要让每个育龄妇女明确优生优育的好处,并知道如何优生,如何优育。

3.提高农村妇女生活素养的教育内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妇女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个细胞的细胞核;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好坏离不开妇女;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好坏离不开妇女;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建设、家庭理财也离不开妇女。所以提高妇女的生活素养对每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提高这方面素质应从何着手呢?

(1)子女教育与家庭理财。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日益上涨的教育费用却成了众多父母(尤其是农村)的忧虑,有人对我省几个大城市的典型调查,认为培养一个孩子,从进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需要12.6万元,这还仅仅是学杂费,不包括为孩子学习购买的家庭设备及赞助费(或择校费)、校外教育费用(当然这是指城市)。但农村教育前面这笔基本费用是差不多的,这对一般的家庭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家庭中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开支(如日常生活、保障、休闲、交往、赡养等)。每个家庭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合理地安排经费,这也是一门学问(即家庭理财),家庭理财理得好,少花钱可以多办事,否则则相反。不少家庭这项“权力”可能在妇女手里,对妇女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辅导,有利于每个家庭合理理财。

(2)保健知识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就希望自己能够身体健康。俗话说:“有钱难买健康。”但健康要靠保养;现在农村中年以上妇女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更谈不上科学保健方面的知识,所以开展这方面的知识教育,会吸引不少的妇女(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前来参加;近几年我校每次从妇保院等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课,都很受欢迎。

(3)家庭休闲教育(即业余文化教育)。经济建设是血肉,文化建设是灵魂。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文化建设,做好先进文化的代表。在妇女的教育中也必须重视这一点,要善于丰富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引导妇女向健康、文明的业余活动发展,且活动的内容、形式要与时俱进,喜闻乐见,在农村还要体现传统的民族特色。这样就可以大大丰富她们双休、早晚的时间,不至于去搓麻将、赌博等。几年来我们组建了腰鼓队、民族舞、太极扇、船鼓、功夫扇、天地人双喜舞等,大大增进了妇女健康文明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使农村的业余文化活动得以蓬勃开展,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4)家庭交际与人际关系教育。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是社会中最普遍的关系,也是维持最长久的关系之一。家庭交际在社会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曾经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事实上家庭是具有自发维持能力的最小社会。”家庭交际关系是各种交际关系的开始,一个人一旦出生,就落入了人际关系的网络之中;先是同父母交往,而后与亲朋好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能力的增强,交往的主动性越来越强,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家庭交往中蕴藏着许多社会交际的道理,家庭关系处理的好,社会交际能力相对也会强;同时人的心理和意识是在社会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处理的好,利于人的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妇女的家庭交际能力强,对家庭的凝聚力及邻里关系和谐共处作用很大。

(5)家庭美化教育。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对生活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需求,而且产生了文化的需求。通过文化的装点来美化自己的“小天地”。如居室如何布置,家具怎么样摆放,如何利用壁画、壁毯装点你的书房和客厅,如何利用壁镜来改变你的居室空间视觉,怎样利用鲜花、盆景来美化你的客厅、房间以及阳台,从而进一步美化你的视野、充实你的生活。总之,一个人若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对家庭环境的建设意义一定不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