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管理的历史沿革

班级管理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在班级产生以前,我国古代的学校中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采取哪种形式?班级的普及是与整个国民教育的普及密切相连的。这是在史料中能查到的较早的有关“班级”的资料。它与近代班级管理在方式、内容上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虽然山长管理是书院主要的特征,但是其中也有学生辅助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历史沿革

班级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班级是近代才出现的词。那么在班级产生以前,我国古代的学校中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采取哪种形式?班级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班级管理的萌芽

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设计班级组织的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一书中,将儿童按年龄分为不同的班级,给各个班级不同的教科书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此外,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有个别的教育实践者,开办学校,在学校中设置班级。但是班级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当时并没有普及,教育家们大多采用个别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几位教育家与教育实践家,例如:裴斯泰洛齐、贝尔和兰卡斯特等人,在班级管理方面,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

从班级设置的初衷来看,它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这种组织的教学方式的确是能在最短的时间、用最低的费用向大量的学生传递知识。班级的普及是与整个国民教育的普及密切相连的。所以说,一直到了19世纪初期,由于各国对普及国民教育越来越重视,班级作为这样一个高效的班级组织教学形式,也就相应的普及开来。

在我国的教育史上,班级一词没有出现过,我国古代的私人讲学和宋代以后的书院讲学都不设班级。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在清朝末年,各地开始兴办学堂时,班级在中国才开始普及。[1]

清政府的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清代在北京开办的学堂,第一所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洋务学堂是京师同文馆。从教育实践过程来看,京师同文馆实行的是分年授课和班级授课制。这是在史料中能查到的较早的有关“班级”的资料。但是在我国自古代出现学校以来,对于学生是怎样管理的?它与近代班级管理在方式、内容上又有着怎样的关系?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古代学校教育中是怎样对学生进行管理的。

(一)古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以官学为主导,私学为辅,这样两条线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各自的地位也会有所不同,它们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可以总结出我国古代学生管理的一些特征。

我国古代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管理上的内容是大同小异的,只是管理方式上有差别,而且随着年代的不同,学校的性质的不同,管理方式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发展的初级阶段比较明显,到了宋代以后,差别就相对较小,主要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善。

1.斋长制

我国古代自西晋时开始设国子监,国子监中教学管理机构是博士厅。博士厅是“五厅”中最为重要的机构,此厅设置5位博士这样的职位,来讲授四书五经。五位博士可以就自己专研的一方面来进行讲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易、诗、书、春秋、礼记”,而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内容兼而习之。教学是在“六堂”中进行,六堂设置助教共15人,学正10人,学录7人,这些人主要负责的是讲说经义文字,还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另外,学生按一定数额分班,每班由一名教官负责,还在监生中选一人任“斋长”,督促诸生功课。[2]这时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管理上。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国子监对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各种制度都已十分完善,不仅管理内容涉及各个方面,而且管理方式更加严格,这时的官学发展很成熟。根据《明史·卷六十九·选举志》的资料显示,当时官学的确是实行斋长制这样一种管理方式。其中有一段这样描述:各班选举一人充任斋长,监督各位学生的功课。此外对于学生的穿戴饮食都要严格按照官学的制度进行管理,住宿生不能夜不归宿,有事需外出的,一定要告知本班的教官。

在《清史·卷一〇六·选举志》中,也指出学生在出行前须按规定手续请假,不许在外过夜。国子监实行早晚点名制度。因为特殊原因回家探亲,须在规定的日期内返校。而批准外出的最后权限在官学的最高长官。出入必须记录在案,案卷掌握在斋长的手中。省亲、完婚、丁忧、告病或者是叔、兄长丧而无子者,这些情况才准予假期,返校延误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情况严重的时候就会被学堂除名。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官学中实行的斋长制与19世纪在英国出现的“导生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私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学员的人数可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那么私学对学生的管理是通过将学生进行“著录”和“及门受教”两类管理。[3]前者只是记录在案的学生,不必亲自来听课的学生,虽然说私学的学生的人数很多,真正来受教的也只有近百人,即使是这种情况下也超出了私学师资力量,所以大多数私学都采取次相传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由此也就有了“郑玄求学三年未见师”的情况,教学管理尤是如此,何况是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呢?所以说斋长制无论是在官学或者私学都是存在其中的。

2.山长制

在古代私学的特点也主要是体现在私塾和书院这两种学校的形式上。书院这一教育机构也是起源于私人讲学。我国私学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从百家私学,到稷下学宫、精舍或精庐,到书院。而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的高级表现形式,书院组织结构的运作直接受到私学和佛教这两种因素的影响。

书院发源于五代时期,一直到了宋代才得以兴盛。当时社会动荡,官学衰废。读书人就效仿佛教寺庙讲经的方式,到名胜山林建立书院,宋代的官学不能满足士人读书的需求,而书院也在这个朝代发展到鼎盛。开始时,书院的机构比较简单,其主持也就是山长,就能一人多用,既能够进行正常的教学,也能够进行书院的日常管理。但是发展到后来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还设有副山长、副讲、助教等职位,以便协助山长管理与教学。以后又逐渐增设了其他管理人员,大多主要是由书院学生充当。从总体上看,书院的管理结构较为简单,行政首脑与学术专家集于山长一身,有利于按学术研究的规律主导书院的运作。[4]山长制对于书院的管理有利有弊,一方面这种结构简单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衙门的习气,将精力集中在教学上,而不是在管理上。但是另一方面,书院的兴衰完全寄托在山长一人身上,对山长的素质要求过高,也不利于书院的长久发展。

虽然山长管理是书院主要的特征,但是其中也有学生辅助管理。在清康熙年间所修的《白鹿洞志》卷十一中记载,书院的各类管理人员有11种,其中的堂长、学长都是在优秀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而且大多数的管理人员也都是采取学生轮流担任的方式进行的。

3.学长制

清代的阮元在广州办学海堂,不设山长而由八学长共同负责。对于这种做法,在他的《学海堂志》中阐述了这一理由,“学长责任与山长无异。惟此课既劝通经,兼赅众体,非可独理。而山长不能多以辽课举业者各朽院已大备,士子皆知讲习。”[5]由此看来,设立学长制是由学海堂的教学宗旨所决定的。这样,在辅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发挥众家所长,集中大家集体智慧;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也能够多方面地考虑其他人的意见,不至于独专,以致埋没人才。而且学长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看来,学长制在民主平等这一方面相较于山长制的独断略胜一筹。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学校的教学、办学以及学术研究,而且可以广纳贤良的意见,杜绝了一人专断的可能,而且学长之职是由学堂师生公开荐举产生的,保证了学长的质量。学长也就如同现在的学生干部——班长,它与斋长的设置也只是在名称上的差异,这种由学生参与的书院管理工作,也有点现代民主化管理的意味。

在管理内容方面,在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规定了管理的措施和方法。首当其冲是对学生德育管理,学生品德这方面是学生评价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再者是对学生的衣食住行都有严格的规定,还有严格的请假制度,这些对于近代乃至如今的教育管理是可资借鉴的。

(二)近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近代以来,由于新教会学校的影响,加上有些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学子受到国外学校的影响,将一些新的元素也融进了中国的学校管理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1.在考勤制度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考勤制,自雍正五年颁发的旷课缺考条例,“生员除丁忧、患病、游学者有事故外,……如有托故不到者,严加惩治,三次不到者详革。”[6]后经乾隆时重定,成为永制。

在近代学堂考勤制度中,除了学堂规定的假日外,其余时间学生必须按时报到。不论学生是否住宿,凡是在学堂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到学堂报到的,—律要接受按日扣除膏火的惩罚。适逢各类考试,学生除了遇到家中有丧事需穿孝,或者是要回家完婚的事情要请假之外,都不能推托不到学堂延误考试。如有不到者,月课会罚扣膏火3日,季考时要扣5日的膏火,岁考时就会扣半月的,大考时就更多,要扣1月的膏火。[7]

2.加强学生生活管理的自主性

洋务学堂也十分注意。京师同文馆规定,在馆住宿学生,如有无故夜出及夜不回馆者,初犯罚扣一月膏火,再犯革退。平时在馆酗酒、赌博及不安分者,按公看定例,严惩不贷。其他各洋务学堂也都有相应的规定。张之洞在《湖北自强学堂章程》中规定:“其未毕业之前,若非实有紧要正事,不得自行请假。若藉端求去,改习卑下之业;甚或不自爱惜,受洋行雇充翻译,须将其历年薪水伙食及本身一切用费追缴。”[8]

学长制此时也很盛行,康有为对学生的管理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管自己,将学长制移植用于学生管理,起用优秀学生为学长。万木草堂的学长在学生中负指导之责,并分工管理一项工作。其中“博文科学长”,负责协助教授及分校功课;“约礼科学长”,主要负责劝勉品行纠检威仪;“干城科学长”,主要督率体操。另设“书器库监督”,负责管理图书仪器。平时学长协助康有为管理和维持万木草堂的学习和生活秩序。[9]这些学长如同今天学校中的各种校务组织,协助校长管理和维持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如果学堂的主管不在,学堂的各种活动也能照常进行。

3.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对学生人文环境的建设,康有为虽非是第一人,但是在近代的学校的人文环境的建设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清末官学的衰废,学生散荡的情景令康有为决心整治学堂。他以“崇尚气节,检摄威仪”八个大字,来警戒学生。同时他规定,学生即使是暑天相见也不能袒露肌肤,应该穿长衣,行为举止要温文尔雅,不得有粗俗的举动,而且言语要恰当、文雅。外出时不能出入烟花之地,入赌馆聚赌,或者是吸毒这样的行为都是被严厉禁止的。这些规定在万木草堂中产生良好的管理效应。平日里学生必穿长衣长裤,即便是酷暑时节,也没有穿短衣露足的现象。草堂内没有闲杂人等出入。在《大同书》中,他同样也要求大学院和中学院应衣服皆同式,饮食皆同时,上课上操皆部署整肃。[10]

由此可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近代学校的学生管理上的初见端倪,这也是与旧有的学校在管理上的差别所在。

二、班级管理的发展历程

班级管理的发展得益于管理理念的发展,从传统的管理主义的倾向,到如今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转变,这基于人们对人性认识的不断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都逐渐关注到对“人本”的探讨,人自身的地位逐渐得到彰显,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

(一)以管理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单一的班级管理

在管理主义盛行的时期,班级管理无疑也受其影响。管理主义在西方曾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组织管理的模式。

1.班级目标单一化

班级这种组织形式相应地来说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保证,那么班级目标是班级对维护和促进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功能的期望和要求,班级目标的实现也更进一步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班级目标由两个方面组成:第一是显性的目标,这是班级管理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班级教学、教育和管理活动的成果、绩效,体现为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二是隐性的目标,这也是班级管理的根本所在。班级成员需要的满足和个性健康的发展。从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上来讲,班级的显性的目标只是隐性目标能够实现的辅助产物,它绝非是最终目标,唯一的目标。

然而,在人们不断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领域中过分地强调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学校就像是一个加工厂,教师是工人,学生是待加工的产品。在这样的教育生产过程中,在这样教育目标单一化、标准化的背景下,教师完全把学生当成被改造的对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学生作为一个人,学生的个性以及他的人格的存在,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育目标也难以实现。

2.教师权力的绝对化

由于传统的师生关系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一直都存在着教师权威性的管理,它强调规范、服从和遵守纪律。一味地凸显教师的绝对权威,甚至有时把教师在班级活动中的权力绝对化,比如说班规都是由班主任老师制定,班上的纪律也是靠班主任老师的“非常手段”才能维持,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之间是猫和老鼠的关系,由此使学生无论是在心理,或者是行为上对教师产生畏惧,他们只是班主任老师的应声虫,班干部也只是班主任老师的小跟班,可是在学生中又会受到排挤,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科层制式的班级组织结构

一个班级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首先就必须建立起理性—法律权威和等级体系,保证指挥的统一。组织要把组织中的全部活动划分为各种基本的职责,作为公务分配给组织的各个成员。每个职位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者是阶层体系。[11]一个班级通常都有班委、小组长、课代表,还有少先队或共青团组织。不同的组织履行不同的职责,实行分层管理,这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主导形式——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权威和规范是维持这一组织结构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各种规章制度先于班级成员存在,班级成员角色是由规范预先设定好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成为维持师生、生生交往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这种组织结构特点就是带有强烈的支配—服从色彩,它主要的目的在于有效地管理而不是教育,这种组织结构借鉴于政府的组织结构,其本质的管理目的是与教育目的相左的,这样一来班级成员之间平等的交往关系是不能建立起来的。

在管理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单一的班级管理的模式在工业社会,过度追求效率,人们急功近利在教育管理上的表现。这种管理可能会使得班级更加有序、效果更加明显,但是就如同行为主义受到的批判那样,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良好的行为方式的养成,更多地是对个体自身的关注,对个体主观层次的影响。

(二)以人本主义为指导的多元的班级管理

教育的发展绝不仅仅是自身演变的结果,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各种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都会对它产生影响,在众多学科中对教育的影响最大的要数心理学。他们在对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的反思过程中,确立了各种班级管理的新理念,而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班级管理确立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比如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确立了一种客观的研究精神,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的关注这一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使班级管理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上。并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在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中优势地位的获得,班级管理产生了一种新的范式转换。在这些学科共同因素的影响下,现代班级管理实践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班级管理主体的转变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实践中,人们一贯认为班级教师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管理的客体。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学生也逐渐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成为班级管理的管理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班级管理一般都实行班主任制,班主任由任课老师兼任或专门指派的从事学校行政工作的老师担任,负责整个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国外有的实行班主任制,如德国、前苏联、日本;也有的实行“导师制”如英国。[12]各国对进行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有不同的称呼,其职责也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但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各国班级教师仍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符合本国教育目的的教育和教养,维护和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服务。[13]

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学生特殊的身份以及心理发展阶段的影响。他们兼有双重角色。一方面,在班级管理这种互动关系中,他们是管理的对象,作为学生,必须履行学生的义务,一定要遵守班内的规章制度。同时,他们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尽可能地参与到班级的各项管理中,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出谋划策。把学生当做班级管理的主体,其实就是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程度,这样班级秩序既能够稳定进行,教育的管理的目标也能实现。

2.班级管理实践的理论化

传统的管理总是把班级管理看成是由静态的职能所构成,如今看来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班级管理更应该是动态的、系列化和开放的。因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班级管理会处于盲目的运作状态,也就难以发挥它应有的效果。于是根据系统的方法——霍尔的三维结构法来探讨分析班级管理的科学运作过程可以从三个维度,即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来展开,从根本上把握班级管理过程的运行规律。[14]

班级管理过程首先形成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这些教育管理理念都是班主任老师借以运行的理论基础。班级管理过程是对班级进行系统分析、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决策过程主要包括班级成员的分析、班级目标的确立、管理内容的确定、管理方法的比较以及形式的选择等。班级管理过程是班级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国内相关的学者,有的把班级管理过程描述为四个宏观程序,它们分别是确定目标、建构环境、促进沟通和给予激励等。[15]

当然,管理主义与人本主义相对应是管理中的物和人,它们只是人为地将其划分开来,但是就像是人与物在管理中的不可或缺性一样,这两种倾向是结合在一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