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管理的价值取向

班级管理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有学校管理就必然有班级管理的存在。上述提到,在班级管理中,管理者所秉持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当然,在对于教育活动的分析和说明中,这种管理主义则是指把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行为科学理论推翻了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说的研究前提,将管理的重点转向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并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的论点。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价值取向

管理,既可以指向物,也可以指向人。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作为人类社会任何发展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根源于生产的社会性本质。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以人群为单位、以社会为单位共同进行的,为了有效地进行社会生产,这个“人群”和“社会”就必须建立一定的程序,必须有分工和协作,必须有协调个人的活动机构和人员,也就是说必须有管理。[2]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有学校管理就必然有班级管理的存在。上述提到,在班级管理中,管理者所秉持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追根溯源,管理的理念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于历史上纷繁复杂的管理思想,人们总是在历史发展之中汲取着管理思想的精华,为我所用。我们不能单纯地去批评或者赞扬某种管理思想,特别是站在当今时代对当时历史背景之下的某些管理思想评头论足,这种做法显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纵观中西方自古以来的管理思想,很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都是人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经过艰辛的探索而总结和发现的,它是人类社会一笔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财富。每一种管理思想都是伴随着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也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不断前进。我们如果把灿若繁星、看似纷繁复杂的管理思想梳理一下就会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管理的思想也遵循着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即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从效率主义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这样一条主线,并在管理思想的沿革中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管理思路:效率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种管理的思路不仅在企业组织中存在,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也同样存在。

一、古典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管理主义”、“效率至上”的管理观

古典管理理论在早期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管理的思想和实践也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之中。17—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财富的迅速积累。强调效率、速度,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产量和利润,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和经济学家们的目标。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高度赞扬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带来的巨大好处,而没有考虑到劳动者本身的、人的需要。但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仍在管理思想史上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尚未形成系统而科学理论体系。著名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实验之后,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与方法,被称为“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指的是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认为被管理者的唯一动机是经济利益。把人视为经济动物,认为只要企业能够给予工人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然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管理仍然没有按照管理者预想的道路发展,工人的生产热情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劳资关系的恶化,甚至对抗。根本原因就在于科学管理的思想是建立在违反人性的基础之上的,把拥有思想、灵性,活生生而又有血有肉的人视作像动物一样仅为生存而存在的个体,把拥有丰富内涵的人性狭隘化了。与此同时,法国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德国的著名思想家和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也提出了相关的管理理论,但是都同泰罗的科学管理一样,在他们的管理学中,人和人性似乎都是不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3]因此,科学管理依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它仍然是效率主义的产物。

“管理主义”是一个新的概念,从学科角度看,它既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将作为实现各种社会活动目标的基本手段的管理活动绝对化,并且把这种管理手段本身变成目的。当然,在对于教育活动的分析和说明中,这种管理主义则是指把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4]一切都是班主任说了算,学生几乎没有一点自主的权利。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现实原因的。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和实践也一直在探索之中缓慢地前进,但是应试教育毕竟根基深厚,在短时间内无法“刨根除底”,因此,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依然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恨不得学生不要有休息的时间,能挤出一点时间是一点,不停地讲课、做练习、考试、一遍一遍地演练……,只要能出成绩,一切就都是值得的。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则统统退后,成绩和分数是核心。“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成为一线教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仔细分析一下,这种思想的根源不正是西方效率主义的产物吗?只不过这里追求的效率和利益不是经济利益,但是也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因为没有成绩和分数就代表不能考上重点,不能考上重点就代表家长要出一大笔择校费。在成绩和分数至上的面前,学生是没有条件谈自身发展的。在这种班级管理思想之下:课堂是死气沉沉的,是“填鸭式”的,学生是毫无生气的,是记录教师知识的“机器人”,而教师也成了知识的“录音机”;班级文化是单调的,或者根本谈不上班级文化的建设;课外活动更成为一种奢侈,因为更多的课外活动就意味着更少的学习时间,两者成为互相冲突的“敌人”。当然,在21世纪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之下,上述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学校,学生已不再是“被牵着走的木偶”,已经有了很大的空间和自由。但是在一些小城市、县城、乡镇和偏远地区,这种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教育的理念没有刷新,管理的思想过于陈旧,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加民主、自由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来营造学生生命成长的真实空间。

二、现代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管理观

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现代管理理论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的身上,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人不是可以驯服的“机器人”,人本身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个体。现代管理理论由行为科学理论发展而来,而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行为科学理论推翻了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说的研究前提,将管理的重点转向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并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的论点。[5]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著名的霍桑实验。霍桑是一家工厂,拥有较完备的养老金制度、娱乐制度和医疗制度。但是工人们仍然显得愤愤不平。美国科学院组织的工作小组和著名的管理学家梅奥一起,着手开始研究,想要寻找到其中的缘由。该实验历经八年(1924—1932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诸如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等,最后竟然发现,对工人本身的关心及工厂中的人际关系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霍桑试验证明了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除了必要的、满足生存需要的经济利益之外,对人的关心、人际关系的好坏、内心的安全感及归属感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工人们来说更为重要。自从霍桑试验之后,管理学中对人性的探索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如人际关系理论、激励理论、领导效能理论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理论。和古典管理理论相比,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已经由物本转向了对人本的研究。20世纪50—60年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迅猛提高,各种管理理论和学派林立,出现了一片管理理论“丛林”,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由于霍桑实验拉开了关注人性的大幕,现代管理理论同样沿着这一道路发展,实现了“人本的回归”。之所以称“回归”,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解放人性、重视人的作用的伟大思潮就曾经在历史上出现。只是因为时代发展的缘故,这一思潮没有得到发展就被掩盖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二是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当今时代的“复杂人”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人”、“理性人”。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管理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而且无不涉及人的因素。

班级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因此,在班级中,学生必然要面对一个“知识的世界”,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们接受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在。但是,知识的学习是唯一的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除了知识的学习,我们还要获得品德、体能、美感、劳技的发展,也即我们常说的除去智育以外的德、体、美、劳。学生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有所长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当然,我们不能强求也不应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但是至少我们不能剥夺他们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学生发不发展是一回事,学校教育提不提供机会是另一回事。所以,除了知识的世界,学生们还要面对更加广阔的“生活世界”,这样的学校生活才是完整的。正如湖南师大的刘铁芳教授所言:“学生的生命成长必须面对两个世界:‘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开启智慧、拓展心智视野;‘生活世界’启迪、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增进、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6]“只有‘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相融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无视‘生活世界’存在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残缺的教育。教育者需要从‘知识世界’出发,引导每一个人面对‘生活世界’,使之发展个性、舒展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7]其实,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在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本次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学生更加“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

在新的教育和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的景象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班级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生机勃勃的,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快乐的。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不再是“一管到底”、“事必躬亲”,像学生的“保姆”一样为管理而管理。在新的管理理念之下,学生被“推向了前台”,教师给学生“放权”,学生有了很多的自主权。在制定诸如班级目标、班级制度、搞班级活动时,不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而是给予了学生许多发言权,让学生做主,自己为自己的发展谋划,而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

需要说明的是,站在当今时代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比较认同人本主义的管理观,但是我们又不能单纯地批判效率至上和管理主义的管理观,因为毕竟它们符合那个时代,是被那个时代的发展规律所造就,并且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理念有所背离,才遭遇人们的批判。所以,我们应该具有辩证的头脑,用辩证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而且,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不管是任何组织,单纯的管理主义和人本主义都是不存在的,存在更多的则是二者的结合和过渡,根据各个组织实际情况的不同,更多地倾向于某一种理念。因此,对于二者的评价不能走极端。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仍然应该看到:人本主义是潮流,是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