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的作业有两种:一种是课堂内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叫课堂作业;一种是在课外进行的,一般称为家庭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困难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和纠正。(三)布置作业应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除向全班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外,应对学习特殊优异和平日作业有显著缺点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加强个别指导。作业完成后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36.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要遵照教师的指示,独立地完成作业。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应用训练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地应用知识的能力与习惯。组织好学生作业,对发展学生的能力与创造才能有重大意义。

学生的作业有两种:一种是课堂内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叫课堂作业;一种是在课外进行的,一般称为家庭作业。

一、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专门要在课堂内独立完成的作业。如作文课和通过练习去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课;综合课里复习检查和巩固环节里阅读课文、书面解答问题与计算题等。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一般要求是,作业的内容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但也要包含一些困难的因素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教师布置作业,必须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但不能替学生咀嚼消化。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困难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和纠正。

二、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学生课外作业的内容有:

(一)阅读教科书。一种是复习教科书;另一种是预习教科书。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预习则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新教材有一定准备,以便更顺利地在课堂上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阅读各种课外书籍。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加深理解课内学习的知识,可以布置学生读课外书。语文可以布置读文艺作品,数理化布置学习各种参考书和科技读物。

(三)完成书面作业。这类课外作业包括作文、回答问题、各种计算题、绘制图表及其它创造性的作业。

(四)完成实验和实习作业。物理、化学课有课外实验,生物课有观察动植物作业,数学课有实地测量等,均属这类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是:

(一)教师要根据学科的性质、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事先订出家庭作业题目。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要能帮助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课堂学习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防止灵机一动地布置作业。

(二)布置作业,既要考虑内容的难易,也要注意作业的分量。教师应按本门学科上课与自习时间的比例,来确定作业分量。各种作业要均衡地布置,克服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班主任有调整本班各科作业的责任。课外作业的难易,一般应以中等生为准,有时可以难些,但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

(三)布置作业应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对难度较大的题,可作启发性的说明,要提醒易错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除向全班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外,应对学习特殊优异和平日作业有显著缺点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加强个别指导。

为了保证家庭作业的质量,应该要求学生做到:

(一)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做到当天完成作业,不能在上学前匆匆忙忙赶写作业。

(二)要自觉地独立地完成作业。避免抄袭或依赖于父母兄长代替作业的问题发生。

(三)课后作业要起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作用。不能为完成作业而照猫画虎。作业前必须先通读教材,深入理解概念、法则、定义之后,才能写作业。作业时要专心,绝不能一心二用。防止作业中出现不动脑筋的形式主义。

(四)家庭作业不允许粗心大意。作业完成后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作业的内容要正确,写的字迹要工整,笔记本要整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