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教育”传递积极情绪

“积极教育”传递积极情绪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外一些学校倡导“积极教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积极教育”定义为传统技能和幸福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积极教育”或者说幸福教育要从中小学开始,在校园、课堂中要引导孩子避免过多关注不幸福的事情,感受更多的积极情绪;培养孩子亲和、智慧、谦逊等人格特征;营造民主、公平、互助、温暖的校园、班级、课堂氛围,让孩子知道,不是成功的人才幸福,而是幸福的人才成功。这是传授积极教育的独立课程。

第四节 “积极教育”传递积极情绪

目前国外一些学校倡导“积极教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积极教育”定义为传统技能和幸福教育。为什么应该在学校开展积极教育?美国学者认为,学校中的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症状,提升甚微的幸福感以及幸福教育可以促进传统教育。

在物质日益丰富、精神产品也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生活满足感却没有大幅度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年轻人普遍存在着抑郁症状。在这种情形下,人们需要学习寻找快乐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韧性、产生乐观情绪、愿意积极参与事情。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技能在进入社会前就应该被教授,显然,学校应该承担起这种“积极教育”的责任

“积极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是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出了问题的地方,而是让孩子们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心理现象,激发他们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这是一种教会学生自己寻找幸福的能力。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可以学习的。一名心理学家用“心理测试”证明自己的观点,她在会场上指着幕布最右侧的一个字让大家凝视3秒钟。

3秒钟后,她让大家说出整个幕布最下端到底有什么图案,结果注意力都在最右侧字上的观众无人能答。“当一个人过分关注自己不幸福的点,就会忽视其他很幸福的东西。”她解释说。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教育”或者说幸福教育要从中小学开始,在校园、课堂中要引导孩子避免过多关注不幸福的事情,感受更多的积极情绪;培养孩子亲和、智慧、谦逊等人格特征;营造民主、公平、互助、温暖的校园、班级、课堂氛围,让孩子知道,不是成功的人才幸福,而是幸福的人才成功。

在美国,6~17岁的孩子一般每星期要花上30~35个小时在学校里。因此,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日常交流和相互影响对学生的幸福感有很大影响,这正是“幸福教育计划”的重要目标。在学校,虽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但大多数父母和教育学者也应该把幸福教育和性格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即使不是核心。

在美国,多数学校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展了这项工作。近些年来,美国学校关于这一前景的共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学者们认为,“幸福教育计划”可以提高被大多数或者全部家长认可的技能和能力,可以在学生健康和行为方面产生显而易见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成就中。

美国积极教育研究小组花了近15年的时间,运用严密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幸福是否应该教授给学校的学生。他们坚信“幸福教育计划”与药物干预一样,必须以证据为根本,因此实验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计划,即Penn Resiliency Program(PRP,宾夕法尼亚韧性项目)和Strath Haven积极心理学必修课。

其中,积极心理学必修课是第一个以实验为根据的青少年积极心理课程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必修课的主要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标志性优秀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增强学生对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希望提高学生韧性、积极情感与对自身目标和意义的认识。

在美国教育部的资助下,研究小组完成了对学校积极心理课程的随机控制的评价。实验随机分配347名9年级的学生到语言艺术班,其中包括积极心理学课程组(积极心理学干预组)和无积极心理学课程组(可控组)。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实验前要完成标准的问卷调查,实验完成后,还要接受两年的随访。问卷评估学生的社会技能、行为问题和在校的快乐感,此外,还要检查学生的等级。课程总计大约20~25次课,每次80分钟,授课于9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课程涉及优秀品质的讨论(或者其他积极心理学概念和技能),还涉及课堂的活动,这是可以鼓励学生在个人生活中应用概念和技能的实践家庭作业,以及以后进行反思。

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心理课程增加了学生校园生活的快乐感和充实感,使他们投入学习,享受校园生活并取得成就。教师反映,实验改善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如好奇心、对学习的热爱、创造力)。这些研究结果是非常可信的,因为进行评价的教师,他们本人并不进行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授课,也不知道学生参加的是实验组还是空白对照组。非常重要的是,增加寻找幸福感的技能并不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互抵触,而是在促进传统教育。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一直在培训美国和英国的教师掌握积极教育的技能。这种培训尚处于早期阶段,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部分:传授积极教育、嵌入积极教育和生活积极教育。

(1)传授积极教育。

这是传授积极教育的独立课程。课程传授积极心理的元素,如优秀品质、韧性、感恩之心、力量、生活意义、投入、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

优秀品质课程。在第一堂课,学生要写下他们处于最佳状态时的故事。几乎每个学生在他们的故事中都发现自己两个以上的优秀品质,大部分甚至发现3个。优秀品质课程还可包括采访家庭成员以发现优秀品质的“家族史”,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能力来战胜挑战,开发不在个人优秀品质前五名的能力。

在最后一堂课,学生们共同推选他们认为是各个优秀品质典范的校园领袖(学生或者老师)。这个共同认可和开发能力的过程,使老师和学生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来讨论他们的生活。

积极情绪课程。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学会如何品味美好记忆,如何克服消极、偏见,如何对给予者感恩。在祝福日记中,学生晚上可以回想白天的美景。

韧性课程。在这一课程中,学生们学习处理经常面对的“盛怒”逆境。

(2)嵌入积极教育。

独立课程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课程。可以将积极教育嵌入大部分的课程中,还可以是运动场上、校外活动中。

以下是课堂示例:

英语老师讨论小说中的标志性优秀品质和韧性。尽管《麦克白》是一个相当抑郁的读物,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讨论主要人物的力量,以及这些品质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在讨论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物面对的挫折时,老师可以用韧性的概念来解释人物形象。

地理老师让学生考虑怎样衡量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以及从澳大利亚到伊朗再到印度尼西亚的幸福标准也许是不一样的。还可以研究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对幸福有何影响。

语文老师让学生分析日本、中国和法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的优秀品质。

音乐老师用韧性方法从频繁的演奏失败的经历中建构乐观。

(3)生活积极教育。

当学生到学校面对教师时,教师可以问:“孩子们,昨晚过得怎么样?”孩子们会乐于分享他们简短的事情,比如“我昨晚吃了我最喜欢吃的苹果派”或者“昨晚和哥哥打球我赢了”。如果孩子以思考昨天有什么好的事情开始新的一天,他就是生活在积极教育里面。生活因为这个“好的开头”而提高质量了,生活得更好了,学生们会更热心去学习,通过学习并使用不求报答的做好事的技巧,而得到助人为乐的经历。

这些零散的例子说明积极教育,无论是传授、嵌入还是在生活中,都会使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心态及生活态度发生变化。

对于学校的学生,教育的目的一直围绕如何考取更高的成绩,如何成才,如何具备从事成人工作的技能。但是,学校教授学生如何才能幸福同样很重要。这就是美国积极学家倡导的积极教育,值得我们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