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越时空的千年情结

跨越时空的千年情结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唐宋元时期,泉州的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已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高丽。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特别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泉州与南洋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是从民间往来,步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新阶段。此言看来不假,寻找泉州与东南亚的情结,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带有东南亚文化色彩的外语借词。
跨越时空的千年情结_东南亚文化交融

一 泉州人在南洋

泉州在古代唐、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商人频繁往返于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以及朝鲜、日本等,不少人定居他国。清未以后国家积弱,列强欺凌,兵患匪乱,加上天灾人祸的逼迫,泉州的先人们背井离乡,纷纷出国谋生。改革开放以后,泉州人出国留学、经商的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就是“南洋”,说泉州人有“南洋情结”,并不是说泉州对南洋害“单相思”,或者泉州与南洋单纯的两情相望,实在是因为一千多年来,泉州与南洋的交往十分紧密,实在频繁,南洋各地遍布了泉州数以百万计的血肉亲缘,延至今日,泉州与南洋的联系,成就了泉州作为“侨乡”的基本现实。

泉州人习惯上所说的“南洋”,其实囊括了东南亚地区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早在唐宋元时期,泉州的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已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高丽。在此后的几个朝代里,泉州人因为靠海,有的则因为国家动乱、天灾人祸或想到海外闯一番天地,渡海谋生者源源不断。泉州成为全国著名侨乡,在外泉籍华侨、华人608万,接近泉州全市的户籍人口。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泉州市有归侨、侨眷300多万人,占福建省归侨、侨眷总数的50%以上,也占全市总人口的50%左右。分布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日本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人们所说的“海外还有一个泉州”的景况,而泉州也正是在与东南亚的频繁交往中,形成了花团锦簇的特有的人文景观

如果认真检视泉州与南洋的联系,会发现二者在语言、民俗、饮食、建筑等诸多方面有着太多相通共融之处。特别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泉州与南洋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是从民间往来,步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新阶段。同时,泉州与南洋由历史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将在今后焕发新的光彩。

二 会讲闽南话,走遍东南亚

早在汉唐盛世时期,泉州就开始了与海外的往来,宋元时期泉州港崛起成为“国际城市”,直至近现代的文化交流,这一切都在两种语言中留下了痕迹。对待借词的不同态度和原因,反映了语言本身的包容性。以泉州话为源头的闽南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都通行闽南话。更重要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说闽南话,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很多去过东南亚归来的泉州人都说,在东南亚旅游,如果你不会当地语言,也不会英语,不妨可以试试看讲讲“咱厝人”的话,只要会讲“泉州话”(闽南语),也可以轻松自如地游遍大半个东南亚。此言看来不假,寻找泉州与东南亚的情结,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的泉州华人华侨,不仅带去了泉州一带的地方特产,也带去了泉州的方言、文化,对当地的语言文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至今在印尼——马来语中仍保留了许多由泉州方言转化的日常用语。与此同时,由于在泉州话言语社区,民众普遍头脑灵活,开放意识较强,在与外面的交往中也较易接受新事物,包容新的说法,这就推动了两者不断地进行着跨文化与跨语言的交流。特别是当前随着泉州与海外的经济贸易、科技文教、旅游观光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增多,新的语言词汇也在互相渗透,涉及面很广,体现在饮食、商业、体育及宗教、文化等领域。泉州方言也从东南亚语言中不断地借入新词。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带有东南亚文化色彩的外语借词。不少日常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应用词汇,究其出处,竟都是“外来语”。印象很深的有一次,有个石狮的女孩送了我一盒小礼物,说是她叔叔从菲律宾带来的“烛龟蜡”,可以拿回来给我大哥的小孩子吃,我很纳闷这是什么东西,详细询问才知道,侨乡很多人所谓的“烛龟蜡”,原来就是“巧克力”(也是来自南洋话,英语拼为Chocolate)。其它的例如“纱文”(sabun,肥皂)、“洞葛”(tongkat,西式拐杖,泉州人有的称“文明杖”)、“甘仔得”(kamati,西红柿)等。有些老年人爱把钱称为“帕叟”,据说来源正是“peso”(比索,菲律宾货币单位,代指钱)。

泉州人即将出国谋生或华人华侨回乡探亲后又将返回居留国之时,亲友纷纷前来赠送家乡土特产或中成药,为其送行,俗称“送顺风”,如设宴送行,则称办“送顺风桌”。华人华侨自海外归来,亲友闻讯赶来送鸡、鸡蛋、面线、美酒等物,或设宴接风洗尘,俗称“褪草鞋”(因旧时出远门,常穿草鞋步行)。记得小时候,邻居有一个定居香港的伯公,每次回来,总能在村里引起一阵轰动。那时我常听到“送顺风”和“褪草鞋”这两个词,只是,感觉里这两个词似乎带有艰涩的贬义,带着某种“揩油”的意味在里头。如今,我能理解了,20多年前,家乡还是很穷,海外归来的侨亲成了乡人眼里的“有钱人”。[1]当然,这种光景现在不复存在了,“送顺风”和“褪草鞋”这两个词又回归了它的本意。在泉州侨乡的村里,有一些侨亲回来,家乡人开着自己崭新的车子,组成车队,浩浩荡荡到机场迎接,让侨亲们大开了眼界。有意思的是,泉州人对那些出了远门刚回来,提着大包小包的人,还会笑言:大“番客”回来了。

三 办学见证故乡亲情

泉籍华侨、华人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与侨居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劳动生息,共同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共同抗击殖民者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为侨居国的独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他们念念不忘故土,惦记着孩提时的“摇篮血迹”地,他们对故乡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和血缘的亲密情谊,他们时刻把祖国的兴衰与自己的命运紧紧相连。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和现代革命史上,他们输财助饷、赈灾济贫,捐资办学、乐善好施,同时,还回国抗敌、投身革命,流血捐躯。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改革开放后,他们更加关心和支持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怀着赤子之心,慷慨解囊,兴学育才,筑路造桥,捐资办医,投资办厂,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投身现代化建设,造福桑梓,为祖国的富强和家乡繁荣作出重大贡献。

自清末至民国建立,直至解放前夕,泉州各种学校,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大多是华侨兴办的和华侨捐助兴办的,清末由私塾改办为学堂、小学。民国时期,除了发展小学外,已创办的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和职业学校,也大多由华侨热心兴办。如抗日战前,晋江全县中小学两百余所,包括省立、县立、私立、和教会办的,其经费来源,侨办的学校占80%以上。虽然,当时国民党政府也提出十年普及义务教育,但是,只见增加附加教育捐,而国家所办学校仍寥寥无几,学校经费也很困难,各乡镇的国立中心小学,尚须组织学董会,向华侨和地方人士筹募补助。整个福建省自民国元年起,财政预算全省教育经费一百万元,省城占去一半,若以当时全省的各县均分,每县顶多只有一万元。何况当时在军阀黑暗统治下,土匪遍地、战争频繁,教育经费常被统治者截留侵占,学校经费毫无保障。因此,学校时闹风潮,索薪罢课。所有国立学校难以发展。因此,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以来,泉州教育主要由华侨兴办。

侨办学校,一般收费较少,有的完全免费,所以平民子弟,仍有享受教育机会。服务于泉州及南洋群岛各地的经济界、文教界以及社会活动人士,多是侨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华侨兴学出于爱国爱乡的热情,而且具有一种尊儒尊师的优秀传统。抗战胜利后,侨办学校得到较大发展,教师的待遇,也比国立的优厚,以鼓励教师热情工作,时有精神上、物质上的慰劳,感情上极为融冶。华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都能团结一致,共同办好学校,搞好教学,培养人才。当然,也有的地方豪绅,借兴学为名,投机取巧,欺骗华侨,把持校产,营私舞弊,甚至有的校董会分成派系,争权夺利,致使侨校在名誉上、物质上和教学上遭很大损失,也使海外华侨为之寒心,中止资助,停办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至1990年,泉州市范围内,已有各类侨建、侨助学校(包括幼儿园)1560所,占全市各类学校总数的42.8%强。其中:小学以上学校1195所,占全市小学以上学校的47.1%,侨办幼儿园173所,侨助的192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33%。

据不完全统计,清末至解放前夕的1949年9月,华侨捐资家乡办学的款项为819万元。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至1990年为46096.1万元人民币。此后,华侨办学经费大幅度增长,自1991至1996年,华侨兴学捐资11.32亿元人民币。如今,在华侨大学47年的办学历史上,海外侨亲给予学校建设和发展极大的支持与帮助,捐款用于学校建设、引进人才、助学和资助教师出国留学等各个方面。有几十项侨捐工程分别坐落在华侨大学的泉州和厦门两个校区,学校现有的22个奖教、奖学、助学、贷学及科研、体育、青年干部培训等专项基金,也分别由海外侨亲捐助。[2]泉籍华侨不仅热情捐资办学,而且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聘请优秀教师,尽心培养人才,报效祖国。同时,也积极安排毕业生在侨居国就业,为侨居国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服务。

四 文化交融源远流长

泉州与东南亚地区在民间信仰上有诸多相通之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岳王等,其中尤以妈祖信仰为盛。宋元时期产生的妈祖信仰通过数次移民在海峡两岸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妈祖信仰圈,泉州天后宫妈祖宫庙香火旺盛,每年都有大批东南亚的侨胞前来进香。从福建传播至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妈祖宫庙就有数百座。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汇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台、潮汕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来,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古城泉州有一种建筑叫“骑楼建筑”。至今包括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路、改扩建后的涂门街、东街等街巷仍保留这样的建筑格局。除了外观上的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以及清水砖或出砖入石的外墙面具有显著的闽南古建筑特色外,这种骑楼建筑正是源自于泉州华人华侨侨居地的南洋,并成了泉州传统地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建筑外,泉州还有“南音”、“南戏”、“南管”,被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引以为“乡音”。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它正是经由泉州流传到厦门、台湾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泉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南音社团组织。近年来,泉州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举办“‘海丝’(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以侨乡特有的南洋文化特色吸引了海内外宾朋,许多侨胞特意赶来享用“文化大餐”,领略了“仓官影里三洲路,涨海潮中万国商”的侨乡盛景。在游行的花灯、彩车中,不少东南亚侨胞献演的节目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五 有来有往走向未来

从汉朝开始,中国的贸易就已经到了南洋,而且每一次中国出现繁荣盛世,也会带给本区域繁荣,主要是透过海洋贸易。唐代和南宋时,许多中国人来到东南亚,元朝时候,蒙古人入侵越南、缅甸和爪哇,但元朝也建立了一个全球的贸易体系,其中回教徒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你可以在泉州、福州和广州看见穆斯林社区。明朝时代,尤其是洪武帝年间有个郑和,对整个东南亚都有冲击,到了今天,东南亚各地都可以看见“三宝殿”,以纪念郑和的航海活动。中国人帮助了马六甲王国,因为当时马六甲王国面临了西方势力的威胁,于是便向中国寻求保护,从而维持了区域的均势。

因此当东南亚国家看着中国时,他们并非第一次看见中国,而是看见了一种悠久的历史关系。而说到泉州与东南亚的交流,在我国内地改革开放以后才蔚为大观。谈到泉州,谈到晋江的发展,专家学者把它概括为“三闲起步、三来一补过渡、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的经济发展道路。其中,“三闲起步”,正是积极利用侨资“闲钱”,运用亲情、乡情作为民间融资的重要渠道。泉州与海外侨亲的经济联系空前紧密。直到今天,泉州市接受海外侨胞的捐赠数仍是全省最多,占全省捐赠总数的60%以上。

近年来,菲律宾每年都组织华裔青少年到泉州参加夏令营活动,让他们通过学习汉字、书法、武术、绘画,参观游览泉州老君岩、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菲国父黎刹纪念广场、华侨大学、仰恩大学等景点和学府,从中感受中华文化和泉州与东南亚的联系。作为回应,泉州也组织青少年赴菲律宾夏令营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泉州的孩子对侨胞、对东南亚文化的感受,让传统的联系纽带代代相传。

【注释】

[1]转引自:http://www.heb.chinanews.com.cn/news/qsgc/2007-02-05/15046.shtml.本文一、四部分文字来源:福建乡音。

[2]来源:华侨大学主页http://www.hqu.edu.cn/news/common/2007-11-04/7059.shtm 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