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侨华人移居南洋各地的主要特点

华侨华人移居南洋各地的主要特点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讨华侨华人移居南洋各地的主要特点,不能不先对这两个概念作一澄清。三 华侨华人移居南洋各地的主要特点据统计,东南亚各地的华人移民,大多数来自华南地区,尤其以沿海的省份如福建、广东为多,他们有共同的方言和风俗习惯,有牢靠的亲戚关系或者同乡情谊,对祖国保有深厚的情结,而且大部分华人华侨都通过勤劳开拓,共同在海外奋斗,取得了各种各样非凡的成就。
华侨华人移居南洋各地的主要特点_东南亚文化交融

一 关于华侨与华人的基本概念

关于“华侨”,《辞海》的注释是:“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在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国家派往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是外国公民(亦称中国血统外籍人),不是华侨”。根据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理解,长期侨居国外,一直保留中国国籍;而且又一直未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才可称华侨。[1]

关于“华人”,《辞海》的注释是:“中国人的简称。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根据这一概念,本文所谓的海外华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长期侨居国外;二是必须加入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才可称为华人。

因此,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人可能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仍然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即华侨;另一种是已经加入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即华人,如加入了美国国籍的中国人就称为美籍华人。那种“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人都是华人”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把华侨与华人区别开来。探讨华侨华人移居南洋各地的主要特点,不能不先对这两个概念作一澄清。

二 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的分布

华人移居东南亚,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显示出相当大的跨度。古往今来,中国社会数度变迁,由于战争、灾荒等各种原因,人民的迁徙频繁,在海外也形成了散居他乡的移民群体。根据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初步估计,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移民,中国散居在全世界的海外移民总数超过了5500万,其中较多部分散居在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华侨、华人约3000万人,是世界华侨、华人最集中,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新加坡的华人比例最大,占70%以上,其次是马来西亚,约占30%,其他的各国也都留有历代中国移民深深的文化烙印。

在唐代,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实力扩展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一带,因而中国人向南洋(东南亚)的迁移还不那么普及,从宋元时期开始,阿拉伯人的势力逐渐消退,而中国人的造船和航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技术有了突破性的飞跃,加上宋代始终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压力,具有危机感的华人就选择了向东南亚移民。到了元代,更有很多不愿在蒙古人统治下生活的汉人不断漂洋过海,去南洋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促使更多的中国移民流向了南洋各地,也把中华文明带到了东南亚。据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散居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分布数字如下:

续表

中国人移居印尼人数最多,历史悠久,17世纪西方殖民者大举入侵东南亚之前,印尼已有华侨华人近万人。荷兰殖民者统治印尼期间为掠夺当地资源,大批招引华工前往,达数十万人。1949年,印尼独立时,华侨华人已达200万左右。据估计,目前印尼华侨华人总数有近1000万,约占印尼总人口的5%,其中90%以上已加入了印尼籍。印尼华侨华人的祖籍以福建省籍为多,约占50%,广东次之,约占35%;海南、广西、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等省籍者共约占15%。[2]今天,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到处都有历史悠久的华人社会。生活在东南亚各地的华人华侨,在异国他乡安家创业,为那里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与祖国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三 华侨华人移居南洋各地的主要特点

据统计,东南亚各地的华人移民,大多数来自华南地区,尤其以沿海的省份如福建、广东为多,他们有共同的方言和风俗习惯,有牢靠的亲戚关系或者同乡情谊,对祖国保有深厚的情结,而且大部分华人华侨都通过勤劳开拓,共同在海外奋斗,取得了各种各样非凡的成就。华侨华人移居东南亚,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重要特点:

(一)以同乡、家庭和亲属纽带为基础

由于早期华人移居南洋各地,都是以家族、村落为单位,家庭和亲属纽带是南洋各地移民社会的基础,海外移民散居异国他乡,他们更需要依赖家族和亲属关系来谋生,亲属之间的纽带是相当明显的,很多事情通过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信任和义务来运作。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组建原则主要有:以血缘结合的宗亲会、以地缘结合起来的同乡会、以同业结合而形成的同业公会,这种组建原则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已经绵延数百年。在全球化时代,华人社会的组建原则将依然发挥作用。利用同宗同乡或亲戚关系,碰到问题互相帮助,协商解决,很多时候比依赖当地政府和法律来得可靠。

海外华人的这种家族亲属纽带关系,遍布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区,成为其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他们依靠一个高度分散的家族网络,驾轻就熟地从事着广泛的商业活动。闽南人会全力照看闽南人,客家人总乐意同客家人打交道,潮洲人也喜欢同潮洲人做生意,任何一种同乡或亲戚关系都有可能成为一笔生意的基础,这种家族亲属纽带所拥有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促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关系或人脉的建立。

反过来,这样的同乡或亲属纽带关系也使得很多东南亚华人,乐于并习惯通过这样的渠道回归故乡,大量的海外华人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家乡,促进了当地的现代化建设。二战以后,东南亚华人大多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但是基于血缘、地缘、同文和同种等原因所形成的基础仍然没有变化。

(二)对祖国和家乡保持着深厚的情结

华人移居东南亚,都是以开拓者的身份进行的,与西方对东南亚的殖民掠夺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为目的国的开发和繁荣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做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然而,虽然手中掌握着举足轻重的经济资源,大多数华侨华人在政治上却处于无权无势的地位,这使得他们对故乡的情结上升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与祖籍国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尽管种族通婚很多,但华人的种族意识从未被抹灭,即便在泰国这样的华人被高度同化的国家,华人几乎都有泰国名字,能说华语的也不多,但他们也都能保留着对母国的一份情谊,自己也不承认被完全同化。总之,历史和现实的境遇,使大多数海外华人移民仍然保持着对祖国和家乡的眷恋之情。

(三)靠勤劳开拓掌握丰富的经济资源

根据1990年一个保守的估计,包括中国台湾同胞在内的话,居住在东南亚的华人移民,共创造了4500亿美元的产值,超过当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四个国家中,作为少数民族的华人,其拥有的资产却在所在国的经济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在菲律宾,纯粹华裔在总人口中不到1%,但他们拥有的公司却占了67家最大商业单位销售额的三分之二。在马来西亚,华裔居民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的经济实力的比重远比其他人口的比例大得多。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992年的报道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印尼,全国资产除外国人和政府拥有者外,70%到75%属于华裔居民,90年代初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印尼的华人占该国人口的4%,却控制了25个最大企业集团中的17个,由林绍良(Liem Sioe Liong)家族拥有的公司,被认为占印尼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华人经济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作用,并已成为衡量印尼国民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印尼华人经营的主要行业有香烟制造、水泥、纸浆、农产品加工、金融、房地产等,遍及印尼经济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3]在泰国,华裔居民占人口的8%到10%左右,但在商业和制造业却拥有90%的资产,在银行业中拥有50%的资产。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海外华人的经济力量和祖国的交流将更加频繁,投资力度将更为加大,并将获得更大的扩展,这是十分显然的。

四 海外华人群体的文化回归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子弟选择到祖国留学,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和中国文化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东南亚各地的华裔新生代,他们认真补习汉语和历史文化,甚至出现了回归祖国创业的人群。移居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在感受到中国文化、语言、以及宗教关系方面的吸引力后,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更多的依恋和认同,已经在文化情感偏向上迈出了对祖国的回归,他们不遗余力地为祖国的强大和建设添砖加瓦。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国经济前进的动力之一。

华人华侨移居东南亚各地的特点,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和重大意义,这种影响和意义正逐步扩展开来。与此同时,海外华人华侨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人文社会群体,更多的研究者也把目光投向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考察中国海外移民的流变,并探究海外华人社会的特点及其经济和文化意义。

【注释】

[1]对于生活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人,不能称华侨,而只能称“港澳同胞”。

[2]资料来源: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侨网”(http://www.gqb.gov.cn/)。

[3]资料来源同上。也有印尼著名学者索菲安·瓦南迪认为,印尼华人中56%为下层平民,20%为专业技术人员,20%为中产阶级,财团老板只占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