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分析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分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演变与高考英语试卷的演变同步。1987年起至今一直沿用“完形填空”这一题名。为便于考生迅速进入主题,理解全文,完形填空的首句一般不设空。三十年高考中有二十年的完形填空首句不设空,首句设空的情况主要集中出现在恢复高考初期,第四时段首句均不设空。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答题线索主要在本句,但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需要根据下上文线索答题的比率在增长。

第四节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分析

一、“完形填空”概述

“完形填空”这种测试形式最早由美国学者威尔逊·泰勒(Wilson Taylo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英文名为cloze technique或cloze procedure,中文译为“完形填空法”,又译“综合填空法”,其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特别注重作为整体的经验模式,强调整体感知,“完形填空”就是以这一理论为依据专为考查语言学习者对语篇的整体感知能力而设计的。其设计原理是:人们的思维总是沿着一定的逻辑轨迹运行。例如,把一个圆间隔地截去几段,人们仍然可以根据“圆”的概念将其补全。“完形填空”题中,尽管缺少一些词语,表面上出现了语句的断裂现象,但语篇的内涵、内在逻辑依然存在。因此,人们可以依据正确的思维逻辑合理推断空缺的内容,填上相应的词语,恢复语篇的本来面貌。

典型的完形填空题是在表达连贯的语篇中,有目的地删去一些词语,形成空缺,并要求考生在所给的对应备选答案中,从语篇的内容、组织结构和语言特点出发,全面考虑,综合运用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选出一个符合语篇内容的最佳答案。“完形”后的语篇,不仅语法正确、用词恰当,而且意思、结构完整、合理,前后一致(蒋玉强,2002)。

“完形填空”集词语用法、词语搭配、单句理解、语篇理解等考查于一身,既考查考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又检测考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测试题型。研究表明,“完形填空”是测试语言学习者总体语言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胡风明,2002)。因此,我国的高考英语测试一直采用该题型。

本节拟对1978—2007年高考英语试卷[10]中的完形填空题作一番分析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使有关师生对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的发展演变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给命题者提供一份比较详细的资料,并为进一步提高、改进英语完形填空测试提供参考。

二、高考“完形填空”相关数据

为便于分析讨论,先将三十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的相关数据如表5-19所示。

1.“完形填空”基本数据

表5-19 三十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基本数据

img63

续表

img64

续表

img65

注1:1978—1993年、1996—2000年为每空1分;1994—1995年、2001—2007年为每空1.5分。

注2:1978—1985年无选项;1986年为选词填空;1987—2007年为4选1。

注3:1982—1983年无此题型。

注4:1978—1993年试卷总分为100分,其中1984—1986三年有附加题10分,但不计入总分;1994—2007年试卷总分为150分。

注5:短文长度不包括中文注释;设空密度=短文长度÷空格数;阅读总量包括中文注释和选项文字和数字编号;要求速度=阅读总量÷参考时间。

2.“完形填空”考查内容及考点分布

表5-20 三十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考查内容及考点分布

img66

续表

img67

注1:四个选项为不同词类时,以答案所在的选项为确定考点的依据。

注2:2004年第39题中两个选项为代词,两个选项为形容词。

3.“完形填空”答题线索及首尾句设空

表5-21 三十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线索所在及首尾句设空情况

img68

续表

img69

续表

img70

4.“完形填空”短文体裁、题材及内容

表5-22 三十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短文体裁、题材及内容

img71

续表

img72

续表

img73

5.“动词填空”题相关数据

表5-23 高考英语“动词填空”题基本数据

img74

表5-24 高考英语“动词填空”短文体裁、题材及内容

img75

三、高考“完形填空”题分析

1.高考“完形填空”题的变迁

根据试卷结构的不同,三十年高考英语可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段:1)1978—1988年,摸索发展阶段;2)1989—1993年,MET标准化考试推广阶段;3)1994—2000年,NMET标准化考试发展阶段,卷面总分由此前的100分增至150分;4)2001—2007,标准化趋向成熟,增设听力测试,增加了测试的效度。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演变与高考英语试卷的演变同步。第一时段(1978—1988)先后采用题名为“短文填空”“综合填空”和“完形填空”(详见表5-19)。其中1982—1983两年无此题型。1987年起至今一直沿用“完形填空”这一题名。

就短文篇幅而言,第一时段除1988年为390词(这是三十年高考中篇幅最长者)以外平均篇幅为152.3词,第二时段为276词,第三时段为273.9词,第四时段为265.4词。除第一时段短文篇幅相对较短以外,后三个阶段的短文篇幅基本保持稳定。

设空数在第一时段不稳定,此后三个时段均相对稳定。四个时段的平均设空密度均在11—14词之间,变化不大。读速要求变化也不大。完形填空在全卷中的赋分值及赋分比率在第一时段变动较大,此后三个时段均相对稳定,其中第三时段赋分最高,占全卷总分的1/4。后两个阶段有所降低(详见表5-19)。

2.“完形填空”考点分布及答题线索

完形填空的四个选项一般属于同一词类;设空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单词为主,短语为辅。实词中偏重于对名词和动词的考查,同时也兼顾对形容词、副词以及其他词类的考查。试题以情景意义选择为主,纯语法性选择较少,突出“词汇语境化”的特点。备选答案以单词为主,词组或短语的整体填空较少。除第一时段外,其余各时段的实词考点比率均在8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见表5-20)。

为便于考生迅速进入主题,理解全文,完形填空的首句一般不设空。三十年高考中有二十年的完形填空首句不设空,首句设空的情况主要集中出现在恢复高考初期,第四时段首句均不设空。通过首句提示,考生可以确定文章的主题、背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也可以确定文体,从而适当地把握文章的发展方向,达到顺利“完形”的目的。但短文尾句在多数情况下仍设置空格(见表5-21)。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答题线索主要在本句,但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需要根据下上文线索答题的比率在增长。表5-22显示,在第一时段,80%以上的题可凭本句答出,第二时段降至70%,第三时段继续降至60%,第四时段降至接近50%,趋势非常明显。

3.完形填空短文的体裁、题材及内容

从表5-23可以看出,高考完形填空短文的体裁以记叙文或夹叙夹议文占绝对优势(30/33=91%),偶尔出现说明文(3/33=9%),未出现应用文和议论文。短文题材以故事、生活逸事类为主,偶尔采用科学报道类短文,其他题材很少涉及。短文内容都是高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从短文的写作角度看,在所分析的33篇完形填空短文中,用第三人称写的短文有21篇,占64%;用第一人称写的短文有12篇,占36%。

4.“动词填空”题分析

“动词填空”是一种专门考查动词用法的题型。“动词填空”可分为单句填空和短文填空等形式,高考英语动词填空基本上以短文填空为主。三十年高考英语测试中,“动词填空”作为独立题型只出现在恢复高考的第一时段(1978—1988),其中1978和1980两年未用该题型。由于该题型偏重于“语法”的考查,该题型在后三个时段中不再作为独立大题出现。对动词用法这一重点内容的考查被分散在单项填空、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和单词拼写等题型之中,从而把对动词的考查与语境和语用结合了起来,体现了更强的综合性。

由于篇幅较短,高考动词填空短文首句、尾句基本上都设置空格,七年(1982—1988)中有三年的短文为第一人称,四年的短文为第三人称。

四、高考“完形填空”题评价

1.“完形填空”的考查方式

完形填空的考查方式可分为主观题型与客观题型两种。1978—1985年采用的是主观题型;1984、1985两年附加题也属主观题型,但给出了所填单词的首字母;1986年采用集库选择完形填空(banked multiple-choice cloze),即所填单词集中置于短文前供选择,一般每词只用一次;1987—2007均采用四选一的客观题型。

有命题专家将完形填空的选项分为“词内项、词间项、句内项、句间项”四种类型(引自刘决生,2007)。“词内项”根据所填单词本身意思确定答案;“词间项”根据所填单词相邻词语的意思与用法确定答案,如固定搭配等;“句内项”根据所填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确定答案;“句间项”根据所填词语所在句子及前后语境乃至全文确定答案。显而易见,四种类型的难度依次递增,近期高考完形填空以句内项和句间项为主要考查内容。

完形填空题有两种基本的挖空方式(高兰生、陈辉岳,1996):一种是固定系数挖空法(fixed-ratio deletion method);另一种是可变系数挖空法(variableratio deletion method),又称合理挖空法(rational deletion method)。高考完形填空采用的是可变系数挖空法。可变系数挖空法的优点是便于命题人根据测试的要求有侧重地挖空(高兰生,2002)。空格间距的变化使得完形填空既能考察考生单句内的词法和句法知识,又能考察考生跨句子的语篇整体理解能力(毛延生、张建丽,2006)。

2.“完形填空”试题特点

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试题设置有以下一些特点:

(1)实词(语义性空格)为主,虚词(功能性空格)为辅,这是因为实义词承载显性语意,而虚词主要是起到构建语篇的作用,更多地反映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这不是完形填空测试的重点。

(2)情景意义为主,语法+意义为辅。完形填空本身的特点决定须以情景意义为主,四个选项独立地看都符合空格的要求,语法上正确,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上下文语境或语用要求。

(3)语言难度不大,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由于完形填空短文因挖空而致使理解难度增加,所以短文在语法结构,用词造句等方面均未超出高三学生已学课文的难度。短文内容大多贴近生活,基本上为考生所熟悉,且具有较高的思想教育意义。体裁主要为记叙文和夹叙夹议的短文。

(4)选项以单词为主,短语极少。以单词为主的选项设计,可使考查形式灵活,考点更加细致。所给选项一般属于同一词类或同一范畴,干扰项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5)短文首句大多不设空。其目的主要是给考生提供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线索,便于考生切入短文的主题或中心内容。

3.“完形填空”命题趋势

(1)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黄守平,2006)。灵活性进一步增强,需利用上下文语境的题量持续增加,仅凭本句就能解答的题量相应减少,趋于语篇理解为主。

(2)由“正确”答案改为“最佳”答案。从1990年开始,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指导语由此前的“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改为“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一字之差,就使试题的考查更加符合答题的实际。

(3)短文篇幅趋于稳定。恢复高考初期,短文篇幅长短不一,且篇幅偏短,不利于合理挖空,或无法表达较为完整的情景。从1989起至今,短文篇幅始终稳定在220—320之间,平均篇幅在270词左右(见表5-19)。

(4)选项形式趋于统一。四个选项词类或范畴相同,语法结构相同或相近。虚词考点多为介词或连词,介词的考查有减少的趋势,“纯语法”试题几乎已经绝迹。

(5)完形填空考点趋于强调基础词汇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分析表明,完形填空测试不是强调词汇“量”的测试,而是强调词汇“质”的测试(毛延生、张建丽,2006)。

4.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有关研究表明,“完形填空”是英语高考考试题中难度较大,但区分度相当好的一种题型(蒋玉强,2002),其表面效度较为可信(范丽霞,2005)。高考完形填空题的信度在所有完形填空题型中几乎是最高的(涂于德,2007)。但与开放性完形填空相比,其选择式题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及其反拨作用。有鉴于此,命题者应在考点设置上下工夫,保证较高的挖空合理性。

表5-25列出了1992—2001年高考总体难度和完形填空难度,以作比较。

表5-25 部分年份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难度[11]

img76

注:本表根据《中国考试》2002年第4—5期资料汇编。

就表5-25所列数据而言,高考完形填空难度与试卷总体难度相比,两者平均值只差0.012,差距不大。与高考试题预设的总体难度0.55也只差0.035。与其他题型相比,完形填空略难于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易于短文改错、书面表达和单词拼写[12]

从总体上看,高考完形填空的命题已非常成熟,它将考查英语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与考查阅读、理解语篇并进行逻辑推理、综合判断、分析归纳的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这种题型能比较科学地检测出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实践证明,完形填空测试是经得起考验的有效测试手段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