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学校课程领导的指向

现代学校课程领导的指向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最具革命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可以说,这样的改革,是对原有学校课程文化的“革命”。三是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生活制度等课程文化因素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要实现成功的课程变革,需要有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课程文化。可以说,新的学校课程文化的生成,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形塑课程文化现代学校课程领导的指向

2001年,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最具革命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这次改革在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力调整。可以说,这样的改革,是对原有学校课程文化的“革命”。同时,也使我们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由表面的、现象的、经验的认识上升到了深层的、本质的、理性的思考,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前不适合学校师生发展的、消极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一种积极的、有利于学校师生发展的新的学校课程文化。

一、时代精神呼唤学校课程文化转型

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特征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地位的空前提高,不仅知识密集型产业将逐步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支柱,而且传统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将依靠科学及知识含量的大幅度提高而得到根本的改造,从而使整个社会产业所包含的知识含量空前增加,最终实现产业的知识化。由于产业的知识含量将决定经济发展的潜力、效益和竞争力,对人的价值的确认也将以有利于知识生产潜力的开掘,即以充分鼓励人的创新能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原则。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崇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而创新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创新教育自然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反观我们的学校课程,处处存在着有悖于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许多都只是“会考试”的人才,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往往表现出缺乏独立个性、不能与他人合作交往、自私自利、心理脆弱等特征。

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是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关注生命、关注人格、关注尊严是人类在走过诸多弯路后对人的存在问题的重新思考。新的时代精神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张扬,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一个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可以说每天都生活在学校课程文化的氛围之中,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无论是个体活动还是集体活动,时刻都在接受学校课程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正规课程或称学校课程实施中的影响。二是学校情境中通过各种人际关系诸如学生之间、学生与自发组成的同辈团体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等对学校师生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影响。三是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生活制度等课程文化因素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理应成为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天堂,而不是扭曲学生和教师的人格、残害其人性的“地狱”。然而,现有学校中仍然存在着为了管理而管理,强调服从、追求统一、见物不见人的课程文化氛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人本化的教育要求尊重儿童的生活与需要,剥去理性奴役人性的硬壳,还给儿童以人性化的关怀。

学校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应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奠定新生代学力发展的基础。”另外,新的时代呼唤自由与民主,倡导交往与合作。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应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应是权利分享和民主决策的产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社区代表将被邀请到学校,承担起共同教育学生的职责。学生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家庭与社区的支持、合作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书本知识与非书本知识的整合中成长发展。而多元化的社会要求教育要一改以往“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面貌,在关注社会普遍要求和社会发展共同趋势的同时,关注地域与学校本身的特色和需求。“万人同挤独木桥”不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也不是学校、家长的最终追求。立足学校,培养多样化人才以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要将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职责,每一所学校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独特的课程文化理念,形成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改革召唤新型学校课程文化

学校是国家课程改革实践的主战场。课程改革也只能通过学校变革来实现。但是,学校变革绝不单是校园环境的改善、管理方式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它是一种系统的、全方位的改革,其核心是学校课程文化的重建。正如富兰所言“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项的革新,它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

建设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新型学校课程文化,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从课程文化的角度看,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适宜的条件才能较好的运行和有效实施。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才能茁壮成长一样。仅仅是将课程内容加以改变的做法,是很难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的。要实现成功的课程变革,需要有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课程文化。“文化反对你的时候,想做成任何事都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学校课程文化的支持,改革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和形式化的。任何改革,其成功与否的关键都在于既有的文化对新思想、新观念的制约作用。如果不考虑既有的主流文化因素,不彻底地质疑、挑战或替代学校教育中隐含的价值、信念和假定,就必然会导致新技巧适应旧规范,使改革流于形式,甚至失败。因此,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我们需要培育与生成一种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主体存在的、合作与创新意识相适应的新型文化生态环境,实现由封闭到开放、由竞争到合作、对立到对话、接受到探究的新的学校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可以说,新的学校课程文化的生成,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其中有大到由国家层面作出的,如多次的学制改革、高考制度改革以及增加“选修课”“活动课”的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改革,小到不少教育科研领域和中小学作出的探索性实践,如“成功教育”、“理解教育”、“愉快教育”、“诱思探究法”开辟“第二课堂”、“合作学习”、举办“家长开放日”等等。可以说,无论是探索性的还是实证性的,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从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变革,渐渐转入关注学校内与人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切,即开始关注学校内人的生命的整体性、能动性和丰富多彩性。

由于原有学校课程文化反映的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教育,这种精神实质已深深地扎根于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目中,从根本上影响着学校的理念、追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因此,以前的每一次教育改革,也只能是在制度、器物层面的改变,只是把新的制度纳入到旧有的观念体系中。从文化变迁的阻力看,器物和制度层的变革阻力较小,而一旦涉及思想、情感、精神时,原有学校课程文化的惰性就会表现出来。这种改革,一旦计划中止,学校师生的行为就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前几次课程改革基本上以教材文本的变换为主,仅仅是课程的局部调整与修正,可以说没有真正从课程文化建设的角度对课程改革进行反思,这样就导致在旧有课程文化的掌控下,课程改革多是革而不新,只能是修修补补,在原地打转,努力向前,却又步履蹒跚,这实际上显现出了课程文化的失语与无奈。”由于前几次课程改革只是一种“应景化”的变革,没有深入到文化的层面,造成了素质教育实施中不断出现“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重建一种新的学校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要求和终极目标。”如在校园环境布局、课堂氛围营造、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建设、师生管理、师生观、生生观等方面力图形成一种活跃、向上、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人文气息,从而使学校成为孕育丰富多彩性生命价值的沃土。而无论是学校课程物质文化的更新、学校课程制度文化的变革还是学校课程行为文化的转变,最终都必须深入到作为内核的学校课程精神文化的转换上来。因为前三者都只是学校课程文化的外在表现,课程改革只有深入到深层的课程精神文化上,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深刻而持久的变革。否则,变革充其量是“水过地皮湿”,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