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高潮的教学艺术

课堂高潮的教学艺术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独具匠心、学以致用的高效训练,可以推动教学过程趋向高潮,使得进入课堂教学高潮的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情绪变得振奋,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到高效训练之中。教师与学生深入探究、平等对话,气氛热烈,十分自然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1 “会当凌绝顶”——课堂教学高潮的设置艺术

课堂教学高潮,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巅峰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师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知活动、情感活动特别积极、活跃,不仅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而且教学效率也远远高于一般水平。一个没有高潮的课堂,如同一汪没有波澜的死水。真正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富于节奏感的。(蒋成峰,2003)

课堂高潮的教学艺术

教学高潮是师生双方配合默契,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展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艺术得到绝佳展示,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充分地理解和感悟,教学出现最佳境界,师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精辟剖析,充分激活思维

课堂教学高潮时,师生对教学精当、深入的剖析,不仅能深刻全面地揭示其深刻意蕴,而且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体验教学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在受打动、感动的基础上,引起共鸣。

一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用精辟的剖析,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孔乙己这个备受屈辱嘲弄、尽尝人间炎凉的穷读书人、善良又迂腐的书呆子,最后由于被打残,他不能用脚只好用一双“手”,艰难地、悲凉地走出小酒馆、走向死亡墓地、走出读者的视线。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在笑声中死去了。这是一种含泪的笑,痛苦的笑,无奈的笑……孔乙己活着封建社会嘲笑他,侮辱他,用封建意识毒害他。他死后,封建社会没有一点同情、惊动和反应,就像枯树上落下一片败叶,荒野里死了一只蚂蚁。他盲目挣扎了一辈子,被别人践踏,自己也践踏自己。这个可悲又可怜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最后被封建社会吃得干干净净!(讲到这里,教师随手把课题“孔乙己”三个字擦去,只留下一片空白。)入木三分的剖析,独具匠心的对“孔乙己”三个字的一擦,以惊叹号的方式,给学生心理巨大冲击,掀起巨大波澜,令人警醒,印象深刻。黑板上的一片空白,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蕴藏了无数的画外音:对人物的同情,对社会的控诉。孔乙己的形象也就镌刻在学生记忆里。(张超,2009)

动情感染,全员参与体验

教师在课堂教学高潮以触动学生心灵、拨动其心弦的方式打动学生,常常可以收到发人深省的效果。教学高潮阶段,教师的情感得到深刻的展现,学生的情感得到高度的激发,这种由高潮所带来的让师生“动情”的艺术境界,是由师生共同构筑、体验,发挥作用的。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一次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当课堂教学推进到高潮时,她动情的感染竟使课堂上响起了啜泣声。最后用注满真情的诵读,把学生带入无限敬仰、深情追忆的情思中去。当读到最后一声呼唤:“周——总——理——”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课堂上顿时出现了一种异样的寂静,在短暂的“弦凝绝”之中,“悄无言”学生沉浸在人生况味的体验中,他们的心,随着那一声悠长而深情的呼唤,飞出课堂,飞越高山、大海、森林,去寻觅总理的踪迹,他们对周总理的缅怀崇仰之情,便凝聚升华在这个特定的“无言之美”的课堂“休止”之中。

高效训练,振奋昂扬情绪

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独具匠心、学以致用的高效训练,可以推动教学过程趋向高潮,使得进入课堂教学高潮的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情绪变得振奋,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到高效训练之中。

一位教师在《守财奴》教学时,当课堂教学进入到高潮时,教师联系课文,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模仿造句:“金钱能买到什么,买不到什么。”学生积极踊跃:“金钱能买到药品,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婚姻,买不到爱情。”“金钱能买到房屋,买不到家庭。”“金钱能买到侍从,买不到朋友。”“金钱能买到书籍,买不到知识。”“金钱能买到享乐,买不到幸福。”“金钱能买到服从,买不到敬仰。”“金钱能买到职位,买不到信任。”……学生精辟造句层现迭出,取得了高效的训练效果。

深入探究,追求新的境界

精心设计探究的课题,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探究,可以在探究活动的推进中,渐渐形成课堂教学高潮。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经过具有挑战性的探索,在获得探究结果的同时收获成就感。

一位教师在教学《项链》时,启发道:“现在给同学们一段深入探究的时间,大家说说在学习中还有什么问题、发现、疑惑?”学生纷纷提问,问题精彩纷呈:如何看待虚荣心?作者对玛蒂尔德是同情还是讽刺?玛蒂尔德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为什么玛蒂尔德的性格这么复杂多面?这样塑造人物有何好处?丢项链看似偶然,背后有无必然因素?小说最后发现项链是假的,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把真项链要回来,弥补经济上的损失,那样不是更环环相扣吗?《项链》到底揭示一个什么人生哲理……教师与学生深入探究、平等对话,气氛热烈,十分自然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激情诵读,触及学生灵魂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发现教学内容中的这种充满感染力的诵读内容,在课堂上还为诵读营造氛围,为学生酝酿情感,先把学生带到诵读的平台,然后以诵读迎接课堂教学高潮的到来。

一位教师教学《难忘的一课》时,首先强调这是一堂“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完成对课文重点研读后,在悠扬的《思乡曲》中,师生共同朗读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教师引导:此时此刻,同学们还有什么话语足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呢?学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教师:放声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吧!(生再读)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写一写这句话,并将它永远镌刻在你的心中。(师生共同书写,教师用红笔)(学生个个屏气凝神,神情庄重、神圣地写下这句话)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吧!学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教师:(激动的)同学们,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唯独母亲和祖国不能选择。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异国,请你不要忘记这堂课,不要忘记这堂课里你发出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誓言。请大家再读这句话吧!(教师在课题上加重重红色感叹号“!”)

循循善诱,开启智慧窗口

教学高潮是由课堂的编剧、导演、演员的教师循循善诱、点拨启导而渐入佳境的。教师只有开启了学生智慧的窗口,学生才能从这个窗口,察知里面精彩的一切,进入到理想的课堂教学高潮境界。

一位教师在教学《“0”的畅想》这节写作课时,教师问:“0像什么?”面对学生沉静不语。教师请一位学生抛砖引玉:“表示没有;表示停顿。”教师:“0像圆圈,0像句号。”肯定了他的大胆发言。并进一步启发说:“如果要说得有文采、有诗意应该怎样说?”学生受到启发,思路渐渐打开。生1:“0是一片空白的图画;0是一块处女地,要我们去开垦、播种、收获。”生2:“0是一口陷阱,盲目者陷身于此;0是太阳,浑身散发着光和热。”教师称赞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进一步启导,要求一次说出三句以上有文采的话。片刻的思考后,生3:“0是一只救生圈,让弱者随波逐流;0是一面战鼓,催强者奋勇前进;0是浩瀚的海洋,让勇者劈波斩浪。”……在教师的循循启导下,学生思路被彻底打开,精彩造句层现迭出,将课堂推向高潮。

充分想象,再造多彩形象

雨果曾经说过:“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教学内容中有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经过教师的选择、发掘、再创造,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展开五光十色的想象,创造出多彩的形象,使得课堂教学进入一个生动且富有深刻内涵的高潮。

一位教师在教学《卖炭翁》时启发:谁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卖炭翁被抢之后是一副什么样子?他回到家之后如何面对缺衣少食、嗷嗷待哺的妻儿老小?经过思考讨论,生1:他两眼含泪,眼巴巴地望着被抢去的炭车,风吹起他淡薄而破烂的衣衫。生2:他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呜呜地痛哭,周围的百姓也都掉下了同情的眼泪。生3:回家后,两天没有吃饭的一家人蜷缩在冰冷的炕上抱头痛哭。……

机智应变,持续推进高潮

课堂教学高潮的设计和实现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学生共同创造的。不仅反映出教师机智的应变,而且这种机智常使得貌似普通的课堂焕发异彩,充满生成的灵动性。

一位教师在讲《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教学时,有位学生不小心碰翻了讲台边上的一摞本子。学生急忙弯腰拾起散落的本子,坐在前排的学生也抢前去帮忙。学生抱歉地对教师说:“老师,对不起,把您的本子碰翻了。”教师笑笑说:“没事,以后当心点。”教学本可以按预设继续进行。可教师灵机一动,放弃原先的教学计划,抓住这一“课堂插曲”大做文章:“刚才我们学习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技巧,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掌握的知识,写一段文字,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记叙下来,要具体、细腻、生动。”本来是破坏教学结构的意外变故,被教师点石成金,妙手回春,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以致用,使课堂平添几分亮色和灵气,教学掀起一个本节课的高潮。(张超,2009)

拓展时空,增加高潮内涵

拓展,是在文本所包含的内容的基础上开拓与发展。这种开拓可以向课堂之外的内容拓展,可以向过去学习的相关内容拓展,可以向社会拓展,也可以向生活拓展。通过拓展和合理的延伸,加深理解认识;通过联想想象,纵横驰骋……课堂教学在拓展的作用下,发展成高潮。

一位教师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在体味了字字是泪、句句含血的文句后,引领学生走出地坛,走近各自的母亲,让他们回忆平时忽略的一些细节。由于有了前面较好的铺垫,学生情动于衷,言溢于表,掀起了一个高潮。在这里教师留给学生的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心的发现、情的碰撞。对以情见长的文章就要在“情”上做足文章,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课堂的高潮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谢国华,2011)

教学高潮的设计艺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高潮,可以推动教学过程的发展,并使之跌宕多姿;可以让学生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并感到愉悦。强力推动课堂教学趋向高潮,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共建和谐课堂;增加课堂教学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步步紧逼:趋向高潮推进艺术

课堂教学的高潮推进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的高潮来临是教师的主要方面逐步被学生所替代,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增强,在教学高潮与结局阶段得到了充分体现。

抓住关键,寻找思维兴奋点。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有个别的环节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跳跃性,而这些地方则有可能是解决整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将问题“层层剥壳”,以至最终凸显出整个问题的“核”。让学生紧紧围绕这个“核”展开讨论,进行分析、猜测、验证。这种时候,往往就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时候,因而经常表现为课堂教学的高潮状态。抓问题的关键,有时候还表现为相关问题的比较分析,同中求异,异中寻同,或者从分析所得的结果出发,去思考它们在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地位,以此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周密性,在学生的互相补充、热烈讨论中走向课堂教学的高潮。

营造气氛,形成情感共鸣。强烈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课堂教学高潮的一个重要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受制于教师本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了关爱,学生在他心里是可爱的,当他踏进教室,面对几十张天真的面孔时,他的情绪一定是快乐的、明朗的,他所进行的课堂活动也就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是教师语言传情,教师语言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风趣、高雅、幽默都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还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如影像、音乐等来营造,考虑光线、音响、温度、通风等影响因素。

巧设铺垫,逐步引向深入。课堂教学高潮要求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从现象中看到本质,从个别中看到一般,从偶然中发现规律;从一般的情绪激动上升到理智感、道德感等高层次的情感状态。为了形成课堂教学高潮,引导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走向深入,则需要设置一定的铺垫。通常可以采用设问:(l)正向设问,即如果按已知问题的思路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发生什么现象?(2)反向探究,即如果不存在现有的某个条件,整个问题将会有什么样的面貌?(3)类比联想。与给定问题相比较,另一现象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者现象相同的两个问题,是否具有相同的本质?

讲求实效,解决重点问题。每一堂课总有一两个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全部活动都应该围绕重点和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活跃性和活动效率上是有着起伏变化的,必须考虑如何使学生最活跃、效率最高的时刻成为解决重点问题的关键点。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活动,对于节外生枝的问题,要么简洁地总结了断,要么引导学生从与正题相关联的角度展开思路。而对于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则可以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演练,使学生的大脑和感官同时调动起来,活跃起来,在兴奋、紧张、愉悦的氛围中掌握重点知识,形成相应能力。

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课堂教学高潮是 体心理活动的和谐共振,离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是不可能产生的:一方面,真正的教学高潮状态中,个体的心理活动都不是封闭的、内向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辐射性,诸多个体的活动形成一种心理“场”,处于这个场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感应;另一方面,如果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共同的活动之外,势必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活动状态,特别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就应该考虑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较好的做法是把重点难点问题分成若干环节,然后让全体学生共同解决每个环节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发表意见,表达感情,形成合力,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潮。(蒋成峰,2003)

精彩纷呈:艺术设计教学高潮

决定课堂教学高潮的因素除了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认知和情感反应、师生双边互动等因素外,还要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巧用各种艺术方法促进师生情感对撞,迸溅思维火花。

出其不意法。一些看似普通的教学内容,经过教师的处理之后,就可以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以此推动教学趋向于高潮。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讲授《中国石拱桥》时,先出其不意地向学生展示一幅教学挂图,画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这座桥身上总共有一个大拱和四个小拱。钱老师指着挂图要学生用最简单的话把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说明白。生1:拱的两边有两个小拱。生2:大拱的两边有两个小拱。生3:大拱之上有四个小拱。生4:在大拱的顶部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学生每回答一种,钱老师就根据他们的回答画出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图,但总是与原挂图形状有些不合。畅所欲言七八分钟后,钱老师才宣布:今天上《中国石拱桥》一课,关于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书上有准确的说明。于是同学们终于读到了原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这‘肩’字用得太妙了,多么准确!”“唉,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字!”

投石击水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思维平平,没有波动时,就投出一颗“石子”,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引出课堂高潮。使用这种方法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的趋向,二是要选好可以“投石击水”之处。一位教师在教学《祝福》时,投出了一颗“石子”:本文采用了倒叙法,从祥林嫂惨死在雪地里写起,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果改为顺叙,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呢?问题一提出,就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学生思维开始波动起来了;“这篇课文非倒叙不可。”教师追问:“为什么非采用倒叙不可?你们能说说理由吗?”学生积极思维,纷纷发言:采用倒叙能造成悬念,祥林嫂为什么死?怎么死的?令读者往下搜寻。如用顺叙,尽管线索清晰,但就没有了这种起伏跌宕,读来会平淡无奇。“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艺术匠心……

星火燎原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下面学生的意见,随时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留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思维的火花,并因其机而诱导之,使之形成燎原之势,从而引出课堂高潮。一位教师在教学《守奴财》时,当讲到葛朗台抓到金梳妆匣后身子一纵,像一头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这个细节时,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起来。教师了解到有个学生小声地说:“这里怎么能用‘纵’用‘扑’呢?”教师立即叫这个学生大声讲出自己的看法。他说:“老师在前面讲了,葛朗台已将近八十岁了,八十岁的老人能‘纵’能‘扑’吗?这恐怕不真实吧?”这是一个牵涉对葛朗台性格定性的问题,问题提得很好,教师表扬了这个学生爱动脑筋,抓住这个问题,鼓励学生紧扣课文展开争辩,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开始分成两派意见,最后达成共识,认为还是用“纵”字“扑”字好,因为这很好地突出了葛朗台要钱不要命的贪婪性格。星火燎原法激活了学生思维。

风趣幽默法。把幽默引入课堂,往往能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特别是当学生紧张疲劳、昏昏欲睡时,来点幽默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起死回生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坚强意志品质》时讲述了一则故事:一位游泳运动员参加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比赛,当他游到三分之二路程的时候,觉得太累了,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于是他又原路返回。讲完后教师问学生:“这位运动员是坚持游下去的路程远还是返回的路程远?我们在学习中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学生通过分析,在笑声中领悟到: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赵元俊,2011)

话题搁置法。话题搁置的方法也被称为“克里夫兰绝招”,克里夫兰是美国第二十二、二十四任总统。他在竞选第二十四任总统时,华盛顿州当时的热点是给西北的一座大山命名为雷尼尔山还是塔科马山的问题。这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他首先用大量的篇幅、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这座美丽的大山。最后,在表明立场的关键时,他说:“我要让人们都知道,我是坚决支持将这座大山命名为……”,“呜……”列车出站的汽笛声把克里夫兰后面的话给淹没了。他这一绝招回避了一个强烈的悬念。选民们会想,总统竞选人到底是什么态度呢?克里夫兰当选总统后,还有不少好奇的人写信专门问他对这座山命名的态度。克里夫兰这一绝招,对课堂教学中的高潮设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位教师在教学《项链》时,就采用了他这个绝招。玛蒂尔德和她的丈夫苦苦奋斗了十年,好不容易偿还了因丢失的一挂钻石项链而欠下的十万法郎。有一天,玛蒂尔德与佛莱思夫人偶尔相遇,当玛蒂尔德述说完了自己的遭遇,并为自己偿还了欠债而“带着天真的神情笑了”的时候,佛莱思夫人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小说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没写了。教师讲到这个节骨眼上,也刚好打了下课铃。这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玛蒂尔德听了佛莱思夫人这句话后,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心理呢?……(何泗忠,1998)

情境体验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高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师生之间智慧的火花在碰撞,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课堂教学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生在具体、实际的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探索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一位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运用课件虚拟一个“甲午战争展览馆”,把这节课的内容分解在五个展厅内,故意采用倒叙法,带着学生从展厅5开始参观,展厅5(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图片、地图);展厅4(马关条约的相关图片);展厅3(甲午战争的相关图片、影像及地图);展厅2(甲午战争的背景知识网络);展厅1(简介)。让学生一边参观,一边思考讨论两个问题:(1)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会爆发?(2)地大物博的中国为什么输给了一个小小的日本?参观完后,请各位同学写一篇观后感或评价李鸿章的文章。模拟展览馆的设计,使课堂走向开放,学生在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和一幕幕生动真实的影像的刺激下,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血腥的历史深深地震撼着学生,学生的讨论变得激烈而主动。

悬念推动法。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给教学带来无穷的韵味,也能不自觉地带动教学高潮的到来。导课时教师有意避而不讲,引而不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切状态。一位教师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时对学生说:我刚巧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热门话题:“如果在今天,洪杨的拜上帝教是不是邪教?”生1:“拜上帝教怎会是邪教呢?洪秀全利用它来发动 众进行反封建斗争,应该肯定的。”生2:“它就是邪教,因为它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他们的观点一出,同学们纷纷附和,各执一见,议论纷纷。教师接着说:“现在同学中主要产生了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到底谁的观点更科学、更合理呢,下面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再讨论哪一方的论据最充分、最有说服力。”带着这样一个悬念,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讨论,形成气氛热烈的教学高潮。

投石问路法。先给学生一个相关的提示,让学生顺着这提示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并在提示的引导下,逐渐进入到师生共同期待的高潮。关键是启发和引导有方的教师不断“投石”,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认知的阶梯上拾级攀缘,从而登上峰顶。一位教师在教学《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时,教材内容的结尾部分内容是“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涉及三个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教材用小字的形式补充了惨案的具体内容。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这三个惨案有什么共同点?”生1:“惨案制造国里都有一个英国。”师:“为什么呢?”生2:“英国是个老牌帝国主义,像个国际警察,到处干涉别国内政。”生3:“在众多帝国主义国家中,数英国在中国的利益最大,所以为保护他的利益要制造惨案。”生4:“英国是北洋军阀的后台老板,北伐威胁到他的利益,所以要制造惨案……”师:“你们这些理由虽然都有些道理,但是没说到点子上,如国际警察、后台老板、保护利益,这些理由好像对美国也适用,为什么美国只涉及一个惨案呢?要结合教材提供的内容去思考,比如惨案地点。”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因为这三个惨案分别发生在四川万县、湖北汉口、南京,都在长江流域,而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所以英国为保护它的既得利益干涉革命。通过这样步步深入的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自由辩论法。教师有意地制造的活跃的自由的课堂讨论,可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舒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制造教学高潮。在具体操作时,教师选择可供学生们自由辩论的内容,然后可按男女生分成两大组进行,教师做裁判。也可以教师是一方,学生是一方进行辩论,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参与意识。助推教学高潮的形成。一位教师在教学“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时,让男生代表维新派,女生代表顽固势力,要求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先互相协作、互相讨论,然后各派代表起来辩论,学生们讨论得可热烈了。教师先出示第一辩题:“要不要维新变法”。女生代表1:“不要,因为祖宗的法制能延续到现在,说明它有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祖宗之法不可变。”男生代表l:“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花儿是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不断变化的,所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那么祖宗之法也不例外。”女生代表2:“祖宗的法制不能变,因为改革往往带来动乱,动乱往往带来亡国。”男生代表2:“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是经过改革而强大的,比如日本,就是通过明治维新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变,才会强,不变才要亡国呢!”女生那边辩不过,干脆作一野蛮女友状:“我说不变就不变。”全班哄堂大笑,教师赶紧打停并及时进行总结。快乐而紧张的辩论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黄萍,2005)

情景诱导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一个特定的与教学内容契合、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切、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情景,并在此情景下,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的高潮。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抓住“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这个很不起眼但极富启发性的问题,借助模拟情景表演这一形式,引导学生研读,学生如临其境,抽象的语言文字顿时“活”起来了,儿童的思维也“活”起来了。师:下面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读好。(教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上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猪头饰)其余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生1:狐狸在前面走,老虎跟在后面走。因为书上说:“再往狐狸身后一看,一只大老虎!”生2: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师:这二位导演读书很认真……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生3: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师:“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虎”: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狐狸”“老虎”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的一声,撒腿就跑。师:“小鹿”你为什么跑?害怕谁?“鹿”:我怕的是老虎。教师:不是怕狐狸?“鹿”:谁怕它呀!师:各位导演们,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

艺术展示法。运用艺术手段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对艺术形象感受敏感的优势,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研究热情、讨论积极性,在深入理解、探究的同时,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可以通过绘画、演唱、表演、录像,还可以借助各教学手段进行艺术展示。于永正老师在上文案例中可以称得上是这方面的大家,运用艺术表演的手法创设课堂教学高潮,被他用得恰到好处。下面是他的几段通过艺术展示推进教学高潮的片断。(1)画一画。教学《翠鸟》《壁虎》第一自然段,学生读书指导,于老师画画。于老师画得好,学生兴致高,色彩鲜明、形神兼备的黑板画,马上让学生于艺术享受之中明白了状写顺序,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2)唱一唱。在《月光曲》的教学中,于老师以贝多芬的同名钢琴曲为背景,让学生体会八、九自然段的感情色彩,学生很快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韵。(3)演一演。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小稻秧脱险记》“词语教学”片断是成功运用表演组织课堂高潮的范例: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教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师:你们要干什么?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师:他们应干什么?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师: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师: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师: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这就叫“不由分说”。(胡海舟,2003)

推波助澜法。利用教学内容中本来就已经具有的内容高潮,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帮助推波助澜,顺畅地进入课堂教学高潮。作为教师除了自己在备课时要探寻这一趋向于高潮的轨迹外,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思维触角的行踪。故事性强的小说、散文、诗歌,情节中一般都会有高潮,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类课文时,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与课文情节合拍,让学生渐入“高潮”,既可呼风唤雨,也可推涛作浪。一位教师在教学杜甫的《石壕吏》时,根据诗歌开篇所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导学生去探寻概括描写发生在特定环境下人物“呼”“啼”的情态,真正进入高潮的是听妇前致词的一幕:“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事实本身就惨不忍叙;“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的情形更是可悲可叹。我们不能不为这一家人的命运担忧。现在“老妪”虽“请从吏夜归”,但有“乳下孙”的“媳妇”和“逾墙走”的“老翁”,下次能逃此劫难吗?经过教师的推波助澜,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体验进入高潮,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技巧也就很自然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设疑引思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设置疑问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组织开展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深入的教学活动,把教学推向师生所期待的高潮。有些教学内容中设置的悬念能吊读者胃口,让人觉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就可以让它发挥在课堂教学高潮创设中的作用。一位教师在教学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时提出: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读者,起初以为瑶族老人,接着又以为一 哈尼族小姑娘,最后误以为“一队解放军”和“梨花姑娘”。究竟谁是茅屋的主人呢,当探究出谜底时,课堂教学进入高潮。哈尼族梨花姐妹,瑶族老人,“我”和老余都是茅屋的照料者,解放军是茅屋的建设者。到了这个高潮,雷锋精神之花在边疆地区处处开放的主题也就不言自明。

欲扬先抑法。针对那些所教学的内容中形成了鲜明对比,则可以利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将作者所要表露的内容扣紧盖子,故意将反衬的内容突出出来,能收到不言自明的效果。使用这种方法前,需要认真地研究教学内容,选准“扬”和“抑”的点,然后再制订可操作的教学高潮创设方案。一位教师在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时,查阅原著发现,原来作者还写了一个柴老师,于是这位教师就将柴老师的事迹说给学生听,让学生把他与文中的蔡老师进行比较,学生自然会得出结论:蔡老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蔡老师。(葛璐,2009)

情感渲染法。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浸透着情感的教学语言,既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又具有感染力、号召力,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形成了教学高潮。情感不仅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用以推进学生学习、思维、训练的内在动力,更是推动课堂高潮形成的不可忽略的力量。教师要高度重视语言艺术,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已故著名诗人徐玉诺,在抗战期间曾执教都德的《柏林之围》,临近课尾,他满怀激情地诵读课文,当读到“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来了!”几句时,他用异常紧急的眼神扫视全班,接着迅速合起课本,转身奋步跨出教室。据当时的学生回忆:随着徐先生的举手投足,“我们这些在座的学生,似若身临其境,联系日寇侵占我大好河山的现实,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恨不能马上拿起武器,投身抗日战争战场”。感人的情态,不但把课堂推向高潮,而且散发异光,长留余味。徐老师的创设高潮的实践不仅告诉我们可以运用情感渲染引发高潮,而且教师富有真情的教态、神情、手势等,也可以强烈地感染学生。

形象再现法。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内容是十分形象的,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语言描绘、模拟表演、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简笔画等手法,往往通过形象的再现就会形成教学高潮。一位教师在教学《草原》课时,一方面播放与课文配套的教学录像,一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草原的美丽形象:草原土壤肥沃,野草茂盛,野花芳香,牛羊逍遥,就是这样美的地方养育了一方热情好客的人……嘹亮的牧歌,香醇的美酒,狂欢的舞蹈,激越的赛马让主客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但主客仍不肯离去,真是……学生被这精彩的描写和再现的形象深深感染。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教学高潮不仅很快形成,而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想象联想法。教师准确地抓住教学内容中想象和联想的点,并采取恰当的手段进行引导,学生在想象和联想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里,自然会进入教学的高潮。它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以后得到的种种形象思维。想象的这种“加工”“创造”过程,就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敏捷,达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进而形成教学高潮。曾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老师》一文时,让学生结合最后一句话“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以《蔡老师,我又见到了您》为题,设计与蔡老师见面的几种可能性,通过想象描写再见蔡老师的场面。这时学生的情绪激越,思维的火花撞击、燃烧,大家争相发言,不仅设计出七种见面的可能性,而且见面的场景更加丰富多彩,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进入高潮。

情景模拟法。对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其产生学习的主人翁感,通过学生课堂模拟表演的形式进行角色塑造,把文字内容模拟成可视、可感情景,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一位教师教学《孔乙己》时,对“排出了九文大钱”一段文字采用模拟情景法创设教学高潮:先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孔乙己的个性、地位,别人对他的态度及咸亨酒店独特的环境,仔细琢磨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心态和动作,然后请学生模拟排出九文大钱的场景。一位学生上台前,还和同桌耳语了几句。当他走近讲台时,同桌突然喊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看来他们是设计好了的)只见他向传来声音的方向投去鄙夷的一眼,又慢条斯理、抑扬顿挫地说:“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然后手掌平展,手掌里躺着几枚硬币,又把掌一收,五指合拢,用拇指和食指一搓捻,再用拇指把一枚硬币按到讲台的台面上。这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演,孔乙己排钱的心理,鲁迅先生用字的精妙,学生全在这表演中悟而得之。(薛玉,钟英,2002)

矛盾制造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材中的矛盾,或有意制造矛盾,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的高潮。这种矛盾可以是认识上的冲突、新旧知识间的不协调、本来没有矛盾而因为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所人为制造的矛盾,利用这些矛盾设计教学,可以有效地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一位教师在教学《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教师在分析讲解两者的辩证关系后,提出如下一系列问题,由此掀起教学高潮。(1)多数同学遵守组织纪律性,这是普遍性;少数同学不遵守组织纪律,这是特殊性。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整体包含着部分,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前面讲“矛盾的普遍性”含义,是从矛盾的普遍存在来讲的;这里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从矛盾的性质来讲的。两者是否矛盾?

探幽发微法。抓住教材的肯萦之处,探幽发微,全力以赴,直逼高潮,就能在课堂上掀起层层波澜。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必然有详略、主次之分。教学高潮应是教材内容的主体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一位教师在教学《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在分析了“纳税人”的含义、“纳税人”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中学生在学校读书,与纳税无关。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生动活泼的讨论,掀起了教学高潮,使学生懂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从纳税人的角度讲,中学生依法可以成为纳税人。(2)从消费者的角度讲,中学生间接地与纳税发生着关系。(3)从公民的角度讲,中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应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胡兴松,2002)

游戏助兴法。把设计精当的游戏引入课堂,将单调的教学景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承受的、生动风趣的游戏方式,为学生营造和谐、风趣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培育兴致,实现教学高潮。一位教师在教学英语数词时,采用“拍皮球”游戏形成教学高潮:(1)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2)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假设教师拍了19下。(3)教师突然停下,问一个学生:“What’sthenumber?”该学生应该答“Nineteen”。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讲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4)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5)变化:教师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What’sthenumber?”学生应答“Seven”或“Fourplusthreeisseven”。(6)作用:操练数词和加法运算句型。

内容延伸法。在课堂教学结课阶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和开拓,重新掀起教学高潮,不仅有“余音绕梁”之妙,而且可以展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深感“天外有天”。只是这种延伸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在教学《将相和》时:在结束这节课前,我们开一个《将相和》人物的小小评论会(出示海报)。你用“我喜欢……(谁),因为……”这种句式说就可以了。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英勇善战,知错就改。生3:我喜欢赵王,因为他器重人才。生4:我还是喜欢蔺相如,因为他热爱祖国……一场激烈的评论,又掀起了高潮。(徐华良,2001)

借诗说理法。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诗歌映证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诗歌融为一体,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教材内容,加深记忆,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从而把教学推入高潮。一位教师在教学“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时,引用了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句道出了人生道路是艰难的,曲折的,但只要“乘长风破万里浪”,就能达到胜利的彼岸,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要求学生敢于正视现实,勇于克服困难。诗歌使高深复杂的政治理论简明化、通俗化,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领悟了新的知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故事推动法。学生都特别喜欢听教师讲故事,因为故事有情节、有具体形象的生活记录,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有时一个故事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如果运用得法,就能很好地为形成课堂教学高潮服务。一位教师在教学《个人离不开社会》时讲了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妄想世上的人都死了,就自己活着。可是后来一想,为了解决自己吃烧饼问题,得留一个做烧饼的;为了避免一个人生活寂寞,还得要一个妻子;为了穿衣服,还不得不把一个做衣服的也留下……结果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也想到不得不在世界上留下很多人。全班同学全神贯注,耸耳细听。启发: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能离开社会的。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把教学推向了高潮。

由表及里法。有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比较深奥、抽象和复杂,学生一下子不易理解。教师在讲授时,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教学高潮。一位教师在教学《债券和商业保险》中的“债券与股票的异同”时,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方法创设高潮:“债券”中的“债”是什么含义?(“债”就是欠别人的钱。“筹资者”就是“债务人”,“投资者”就是债权人。)“债券”中的“券”又是什么含义?(“券”是票据或作为凭证的纸片。)(债券体现的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债券与股票有何相同点?(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券与股票有何不同点?(债券与股票在其性质、受益权、偿还方法等各方面的区别。)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从性质上说,它具有“债务性”;从受益权上说,它具有“安全性”;从偿还方法上说,它具有收益的“稳定性”。层层分析,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学生听得轻松,理解深刻,把教学逐步推向了高潮。

妙用媒体法。多媒体教学以其鲜艳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思考。随着媒体信息的交替传播,学生的听课兴趣始终不减,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谓波澜四起,高潮不断。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时,用多媒体展示香港、澳门被列强占领的图片资料导入新课,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感情参与。接着银幕上放映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片断,气势宏伟的场面,学生被感染了。然后,打出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驻港部队是怎样组建起来的?驻港部队进驻香港说明了什么?学生兴致盎然,讨论热烈,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接下来,再播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片断,当悬挂着的英国米字旗落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教师及时提问:这一情景的政治含义是什么?学生热情高涨,热烈讨论可谓波澜四起,高潮不断。(冯长明,2003)

主题研讨法。教学设计要围绕核心问题即探讨的主题展开,其他环节应针对主题适当扩展,以进入课堂教学的高潮。主题研讨法的问题情境不是孤立的,为引入一个话题而设置一个情境,师生活动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生思维随着问题的深入而不断深化,教学高潮自然推进。一位教师在教学“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主题时,由《焦点访谈》的素材提出问题,必须对权力行使进行监督,再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反贪污贿赂总局”的情境来分析问题,为什么能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最后由孟德斯鸠的话,“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来解决问题。这里需要教师将《焦点访谈》的素材、“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反贪污贿赂总局”的情境、孟德斯鸠的言论组成一组有机的探究材料组 。(于世华,2008)

以景激情法。教学内容中的景色描写寄寓了深刻、浓烈的情感。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景色描写受到真情的感染,则可以体验到教学的高潮。教师“披文入情”,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师生情感对撞,以期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诗歌《昔我往已》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抓住“昔我往已,杨柳依依”中“杨柳”的意向,教师在缓缓地讲,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回荡着教师的声音时,学生眼神中流露出认真喜悦的神情,从学生真挚听取的眼神中,教师感受到课堂中静态的高潮。当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会逐步深化,学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领悟不断加深,课堂气氛也达到高潮。

迂回包抄法。这种方法专门是针对那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与教师原来教学设计方案不协调的现象,采取迂回包抄的方法,另辟蹊径,适时生成新方案,适时适机地提出新问题,通过问题或急或缓地引爆课堂高潮。一位教师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让学生分析邹忌和齐王的人物形象,结果反应者寥寥。如何激趣,引发学生进入文本?教师随机拟了这样一副对联“邹忌讽谏,进行三比,深入三思,从而受弊而除弊”,“齐王纳谏,进行三赏,实现三变,于是四国皆朝齐”,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拟个横批。这个问题让学生一下有了兴趣,出现了大家争着各抒己见的热闹场面,什么“美中见真知”“多思多理”“谎言后的真相”等答案喷涌而出。紧接着在评联、赏联等一系列活动中,教师牢牢抓“三”进行迂回包抄的曲问,在“三比”“三变”“三思”“三赏”的渐进问题中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赏析。整个课堂随着问题调整变化,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进入最佳状态。

课堂竞赛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采用课堂竞赛的形式,引发学生竞争意识。课堂竞赛形式是多样化的,像书面竞赛,口头竞赛,个人抢答,小组团体计分,都能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一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一改以往限时背诵的做法,采用竞赛方法激励学生比赛熟读的速度与质量。试一试、比一比的形式将早读推向一个气氛热烈的高潮。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分小组各自阅读一幅图,并要求学生介绍“我是用什么方法来背诵这一段的”“我从这幅图中的描写收获了什么”的谈说式方法理解文章。因个人背诵的方法多样,每个人多有表现欲望,在分析的过程中,既解读了课文,又加强了背诵。课的最后,教师提出要求,赛个人、赛小组、赛集体,看谁在最短的时间能背诵下5幅图,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中背下的人数最多。最后的检测中,又采用小组接龙接诵背的形式,整个教学活动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的热情,形成个个争先的教学高潮。(宋迎,2010)

促使形成课堂高潮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为教师个人的素养、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 体的差异等因素,其形式会变得更加个性化。像以己度人法、连环层进法、似曾相识法、比较异同法,等等,都可以取得预期的创设教学高潮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