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义务教育的影响

对义务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影响较大的管理体制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即1986—2000年阶段与2001年至今阶段。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均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教育管理体制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影响。不同管理层次选拔、培养出来的校长,其管理水平存在着差别,这也是县域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要因之一。

一、对义务教育的影响

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影响较大的管理体制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即1986—2000年阶段与2001年至今阶段。

1986—2000年,息县小学管理体制是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全县小学除县实验小学由县教育局直属管理、城关镇小学(6所)由城关镇政府统一管理外,其余由各行政村管理。农村小学均在县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适龄儿童入学及校内协调管理等。各乡镇设教育辅导站(1993年改为教育管理站),为县教育局设在乡镇的二级机构。乡(镇)教育辅导站在县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负责协调、管理本乡镇中小学校的教师调整、教师工资发放、师资培训等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各村级小学行政上受乡(镇)教育辅导站和行政村双重领导,业务上隶属乡镇教育辅导站。村级小学校长由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和教育辅导站考核、指派。

1986—2000年息县初中管理分两种情况:局直初中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乡(镇)初中和乡镇以下的片中在行政上由所在乡(镇)政府和县教育局共同管理。学校校舍的兴建、设施购置、办学资金的筹措以及教师在本乡镇的调整等由乡(镇)政府负责,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在义务教育工程项目的管理及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全县初中校内机构设置和校领导班子配置、调整、考核、任免,全县范围内的教师调动及教育教学业务等方面由县教育局负责。

2001年至今,息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呈现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县级政府管理。对县级重点学校,县级党委、政府往往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特别是学校负责人的选拔与任命。如县重点学校第三初级中学的第一任学校领导班子全部由县政府主导下公开选拔产生,第二任即现任校长则由县委研究派任。[12]第二个层次,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均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县城关镇所属各中小学校全部纳入县教育局直管,原城关镇中心校管理城区小学的职能被虚化。第三个层次,乡镇中心校管理。对农村公办小学和乡镇中心校本部由乡镇中心校负责管理。第四个层次,学校自我管理。这主要是指部分农村民办小学,常常是县教育局管不到、乡镇中心校不愿管或管不了,基本上处于自我管理状态。

教育管理体制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影响。管理层次较高意味着占有更多的经费资源与更优秀的师资资源,意味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更为科学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差别,前文已经论述。在教师资源配备方面的差别我们将在下文论及。这里重点谈学校的管理水平对学校发展的影响问题。

不同管理层次选拔、培养出来的校长,其管理水平存在着差别,这也是县域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要因之一。总的看来,管理层级高的学校校长选拔更为严格,挑选范围更广,参与竞争人数更多,所选出来的校长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城区小学校长一般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较农村小学校长为高。而农村小学校长管理水平则良莠不齐,有的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如城区东街小学校长裴长虹是县域有名的小学教育与管理专家,经常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辅导和培训,其管理的东街小学逐步发展成为全县规模最大和质量最高的小学。而有的校长则因为管理水平低下,学校生源日益枯竭。同是一所薄弱学校,换了一名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校长,则学校又很快发展壮大,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如息县李塘实验学校。可见,校长管理水平的差距,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