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教育的兴起

社会教育的兴起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建元,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上取得合法地位,由社会教化角色正式转为社会教育身份。宁夏社会教育起步较晚,具体情况列表如下:以上所列宁夏南部地区社会教育机构多始建于1925年后,所谓社会教育也只停留在浅层讲演所、图书阅报等。就整体而言,宁夏南部山区社会教育起步很晚,而且经费投入极少,很难达到社会教育之目的。同时,进一步明确社会教育工作职能重在社会教化,而非知识传授。

三、社会教育的兴起

民国建元,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上取得合法地位,由社会教化角色正式转为社会教育身份。而与社会教育相近之概念——通俗教育,只在教育一般失学或教育程度太低的人,所以在教育范围和对象上,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虽称谓不同,实为一类事物。

1914年,教育部公布半日学校规程,为幼年失学便于半日或夜间补学者设,所学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体操等,每周授课在18时以上者,得将各科教授时数酌量增加,并得依初等小学校课程加授他项科目,惟至多不得过30小时。半日学校教科用书,由校长就教育部审定图书内择用之。[184]1915年,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嗣后各省通俗教育讲演所陆续成立。民众学校是成年失学者补习之所,修业期限大半为每年四个月,1928年后发展较快。宁夏社会教育起步较晚,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表24 宁夏南部地区社会教育初建情况表[185]

img31

以上所列宁夏南部地区社会教育机构多始建于1925年后,所谓社会教育也只停留在浅层讲演所、图书阅报等。唯海原县建有平民学校一所,关于该校具体情况,《甘肃通志稿》中未作记载。就整体而言,宁夏南部山区社会教育起步很晚,而且经费投入极少,很难达到社会教育之目的。

表25 宁夏北部地区社会教育机构初建情况表[186]

img32

同样,宁夏北部地区社会教育机构初建时间,都在1925年之后,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民众学校,以学校为民众的教育中心,既投合大众需要,又适于百姓生活,在全国多数省份发展很快。据1928年度统计,全国共有6708校,1929年增至20089校,一年增加三倍。其中,河北省,1929年度6608校,山西省5734校。[187]而宁夏,除固原办有3所民众学校外,仅于中卫、海原两县各办1所平民学校,社会教育远远落后于全国大多省市。

1928年7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执行《取缔各种社会教育机关违背党义教育精神通则》,要求全国社会教育机关或其负责人员,有违背党义教育精神之设施或言行者,分饬所属各级教育行政教育机关及民政机关严格取缔之;对于违背党义教育之宗旨和精神者、不遵守各级党部或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之规定者、对于故意破坏党部或政府设施者、侮辱国旗党旗及总理遗像遗著者及其他反革命宣传者等,予以严格取缔、分别惩处。[188]该通则的颁布重在强调社会教育要严格遵守党义教育之精神,统一思想、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明确社会教育工作职能重在社会教化,而非知识传授。

《中华民国十九年度全国社会教育概况》显示1930年宁夏社会教育机关72处,其中民众学校10所、民众识字处3处,主要从事识字教学工作,而其余59处主要是重于言行教化、娱乐宣传的讲习所、阅报处、体育场、公共娱乐场、青年会、剧场、图书馆等。[189]鉴于宁夏失学民众比比皆是,对于子弟,往往不令读书,一切政治建设之推行,直接或间接受其滞碍,政府为施救愚工作,始提倡识字运动。此后,宁夏社会教育工作逐步由社会教化转向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民众扫盲与识字运动了。

综本章所述,清末民初三十年,是宁夏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期。首先,就宁夏汉、回、满、蒙各民族作为国民应受学校教育而言,从清末近代学堂、简易师范的建立,到民国成立后普通、清真小学校的涌现和省立师范及蒙回师范的创建,都因社会转型期国家教育制度的变革,而经历着教育由传统向近代化发展的过程,教育宗旨从专制教育逐步走向民主教育。这时期,宁夏国民教育之状况,可以说是以基础教育为开首,向教育近代化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近代教育行政机构在宁夏,从劝学所到教育局初步建构;近代学制由“壬寅学制”到“六三三四”新学制,开始引导宁夏教育体系的建设,初等教育由“四三”制到“四二”制在宁夏小学逐步实行;近代教育形式随近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引入,而影响着宁夏教育的变革发展;近代师范学校、讲习所等开始为地方培养新世纪师范人才等等。总之,这一步虽然迈得幅度不大,却是跨出了宁夏教育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尽管如此,这时期宁夏国民教育还是处在近代基础教育的起步、发展时期,各民族儿童入学率仍很低。因地处偏僻、政局不定、经济匮乏、文化落后、传统思想束缚等原因,宁夏所建高级小学校数量很是有限,虽然办了不少初级小学校,但这些学校大多因师资、设备、管理等严重问题,一些处于时办时停之状态、一些开办不久便停办了。勉强维持下来的学校也因教育质量差、教学内容不实用、教学方法陈旧、教育管理落后等原因,而多停留于传统私塾教育之水平。宁夏中等教育,则由清末仅有中学堂发展到民初集中学、师范教育为一体,但学校及学生数量都极其有限,从根本上很难解决宁夏学子升学、就业及为小学校培养师资队伍等问题。

其次,从回民自发倡导办学情况来看,清末,除个别回民创办私塾及学堂外,其他大多数回民群众只关注经堂教育的开办和管理。民国建元,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思想,满、蒙、藏、回等少数民族取得了同汉族一样的社会地位。1913年,马福祥任职宁夏护军使,这标志宁夏回族在政治上开始享有不同以往的地位。为扩大政治影响,提高回族群众生活水平及国民参政意识,马福祥首先从抓回族国民教育入手,不仅倡导在宁夏创设“回教劝学所”“蒙回教育劝导所”等,用以劝说、鼓励回族子女入学读书,而且马福祥个人捐款办学多所,这在当时,可谓推动回族国民教育发展的有力之举。在马福祥、张禹川等各界人士带动下,宁夏办有不少特为回民子弟创设的小学校。这些学校虽大多冠以清真二字,却无不渗透着回汉各族艰苦创业、合作办学的精神。许多清真学校聘请汉族教员任教,学生入学也是回汉兼收。同时,回族学生因宗教信仰等种种原因,入读非清真小学校的人数虽少,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思想的转变,也有增加。如海原县第—小学校(最早前身是海城县高等小学),在清末期间少有回族学生就读,民国以后陆续有回民子弟毕业,至1928年,该校毕业生19人中有回族14人、汉族5人。[190]

这些清真小学校,一般规模都不大,多依附寺院而设,以初级小学为主,授课内容除每周加授阿拉伯文语及一些宗教常识外,基本与普通学校无大的差别。但是,清真小学校大多为民办或私立,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差、教育管理混乱、教学目标不明确、师资严重不足等问题,因此一些学校开办不久就停办了,勉强维持的学校教学质量都不高,学生成绩较差。

再次,从经堂教育的角度来审视,清真寺院的启蒙教育,即经堂教育小学,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更多的回族进步人士提出“一般人认为自己的子弟或教胞若读汉书,则足以有叛教的观念或行为……不过我们生存在中国社会,又是国家的一分子,若想生存,便不能不加入这个社会群体里,做谋福社会和国家的事业……就拿一些所谓学识渊博的阿衡们,不少有这种闭关自守的观念,尽情地抑制回民的读书。岂不知我们终不能与社会绝缘。如抱残守缺,怎能如何与社会俱进呢?怎能不被社会淘汰呢”?[191]无疑,无论多少宗教人士和回民群众固守阵地,把持寺院启蒙教育及其生源,他们都不可能阻止宗教教育封闭发展会自绝其路的必然规律。

正因为如此,以马福祥为代表的宁夏地方政府及各界人士,适时倡导依托清真寺之院舍或走出寺院兴办清真小学校,不能不称之为是最可行办法。不仅使得寺院启蒙教育绝处逢生,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回族儿童基础教育由以宗教知识为核心,向普世性的知识传授的国民教育过渡,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并初步地较规模化地开启了回族儿童教育与宗教教育相分离的运动。这一教育运动之所以是规模化的、意义深远的,就在于它是发起于经堂教育内部,将清真寺院启蒙教育以回民比较能接受的清真小学校形式引入到国民教育的道路。这在根本上有别于同治年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特设义学或清末新政时期突击建学堂,让回民子弟读书受教育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所谓义学或新式学堂只是在某一时期,使得很少的回族家长迫于政府压力等,让其子女接受在家长看来毫无意义的普通教育,与此同时,更多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却更坚定了要求子女无条件接受经堂小学之教育,从源头上武断地剥夺其子女的文化教育选择权利。而清真小学校的涌现,为使得更多的回族儿童从寺院接受宗教常识教育顺利转轨到适应社会发展的普世性国民教育,搭建起了桥梁。

同时,不可否认,这时期回族儿童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因宗教内部对经堂教育及社会需求的反思,而减少了对广大回民子女接受国民教育的阻力,使得回族基础教育近代化之路变得通畅。这是自上而下的本民族为求生存、谋发展而主动地、积极地在教育方面寻找出路,付诸行动的便是吸收和利用多元文化中有用的东西来改造自己,扭转了以往迫于外界压力而消极被动适应环境的状况,从而表现出一种主动适应社会以达到教育发展的目的。正因此,回族儿童教育,首先作为国民教育,在力图摆脱经堂教育的束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情况下,从而由过去零散、随机又互不联系之情形,逐步向有组织、有计划的普通基础教育靠拢,促动回族国民教育的发展。

对于经堂教育的大学,简称之经堂教育,作为传承伊斯兰文化、培养宗教职业人士及团结一方穆斯林的社会机构来说,是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从对国家、对社会的实质作用来讲,这时的宁夏经堂教育已落后于时代的需要。

综观本章所述宁夏近代教育实施情况,清末民国三十年来努力的成果,固然不无成绩,但距离社会的期望,相距尤远。1928年宁夏建省前,北部八县小学在校学生仅有3436人(高小1239人,初小2197人,数据见前表15),中等学校(除蒙回师范学校)学生143人。但就学生人数就令人悲叹不已,更难言其教学质量了。学生在校学业,多空疏无用,小学生以初小学生占大多数,他们毕业后至多粗识些文字、计算些数据,余无所能;高小及中学毕业生,亦不过多识些字读些书或学了外语而已,从未习得与职业生产有关的实际知识。这样的教育必然与宁夏农牧业社会需要不相适应,其结果培养的学生无业可就,无疑很多毕业生就成了“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游民了。

清末民初三十年,宁夏教育之所以发展迟缓,很大程度上还在于文化经济的落后。因为文化不进、经济困难,以致组织不能扩充,课程不能更新,设备不能添置,教法不能改进,一切新教育之建设和需要,均不能实现与满足。带着不尽的遗憾和新的期待,宁夏回汉各民族走进了宁夏建省时代。

【注释】

[1]《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176页。

[2]蓋世儒修,张逢泰纂《化平县志·教育志》卷2,平凉一心印书馆石印,1940年版,第31页。

[3]蓋世儒修,张逢泰纂《化平县志·教育志》卷2,平凉一心印书馆石印,1940年版,第31页。

[4]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27页。

[5]《学部奏陈各省学务官制折》(光绪三十二年四月),载《大清教育新法令》第1册第1编,收录于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8页。

[6]《清德宗实录》卷560,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7]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局代印,1927年版,第2页。

[8]朱允明《甘肃省乡土志稿二》第12章《甘肃省之教育》,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第472页。

[9]《学部奏改订劝学所章程折》(宣统二年十二月),载《教育杂志》第3年第2期,1910年,收录于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83页。

[10]此表是根据《甘肃新通志·学校志》《朔方道志·学校志》等整理而成。

[11]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0~ 831页;升允,安维峻等修《甘肃新通志》卷31《学校志·学额》,宣统元年(1909年)刻本,第4页。

[12]②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资料》第2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74页,第170页。

[13][清]升允《甘肃新通志》卷31《学校志·学额》,宣统元年(1909年)刻本,第4页。

[14]《宣统政纪》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页。

[15]朱允明《甘肃省乡土志稿二》第12章《甘肃省之教育》,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第472页。

[16]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50页。

[17]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50页。

[18]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50页。

[19]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19~420页。

[20]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90页

[21]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90页。

[22]徐世雄《建国前宁夏教育史略》,载宁夏文史研究馆编《宁夏文史》第2辑,1986年,第29页。

[23]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载宁夏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宁夏文史资料》第11辑,1982年,第76页。

[24][美]E.R.赛维斯《文化进化论》,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27页。

[25]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18页。

[26]徐世雄《建国前宁夏教育史略》,载宁夏文史研究馆编《宁夏文史》第2辑,1986年,第27~28页。

[27]⑤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第317页。

[28]《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光绪三十二年),载《大清教育新法令》第1册第2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清宣统2年(1910年),收录于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17页。

[29]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教育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页。

[30]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31]徐世雄《建国前宁夏教育史略》,载宁夏文史研究馆编《宁夏文史》第2辑,1986年,第28页。

[32]丁恒杰等《文化与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33]同心县志编委会编《同心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4页。

[34]冶正纲《宁夏伊赫瓦尼著名经学家虎嵩山》,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0页、第320页。

[35]冶正纲《宁夏伊赫瓦尼著名经学家虎嵩山》,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0页、第320页。

[36]保廷樑《劝同人负兴教育之责任说》,载《醒回篇》第1号,第40页。

[37]黄镇磐《宗教与教育之关系》,载《醒回篇》第1号,第9页。

[38]赵钟奇《论中国回教之国民教育》,载《醒回篇》第1号,第66页。

[39]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5页。

[40]赵振武《三十年回教文化概况》,载李兴华,冯今源主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48页。

[41]黄奋生《蒙藏新志》第13章《训政时代之宗教》,1938年铅印本,第728页。

[42]1890年,在“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上,改组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扩大其工作范围,成立了“中华教育会”并规定每三年开一次全国基督教教育会议,讨论各教派各地区队教会学校共同的重大问题。

[43]Fong F,“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ists in the Work of the Association”,TheEducationalReview,July,1909,pp.l~6。

[44]Rev. G. Reid,“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Education”,The Educational Review,November,1909,pp.6~7。

[45]宿心慰《天主教传入磴口地区述略》,载磴口县委员会编《磴口县文史资料》第6辑,第21页。

[46]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上海,上智编译馆,1950年版,第60页。

[47]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上海,上智编译馆,1950年版,第118页。

[48]郭轶平《巴盟历史上的教会教育》,载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巴彦淖尔文史资料》第12辑,第89页。

[49]李西樵《解放前公教教育的回顾》,载《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9辑,1994年,第228页。

[50]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上海,上智编译馆,1950年版,第116~117页。

[51]Patrick Taveirne:Han-Mongol encounters and missionary endeavors:A history of Schout in ordos 1874—1911,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2004,p.369。

[52]易人整理《磴口县天主教办学史略》,载磴口县委员会编《磴口县文史资料》第6辑,1989年,第68页。

[53]郭轶平《巴盟历史上的教会教育》,载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巴彦淖尔文史资料》第12辑,第85页。

[54]徐世雄《建国前宁夏教育史略》,宁夏文史研究馆编《宁夏文史》第2辑,1986年,第28页。

[55]张青,解光穆《海城县第一小学校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56]《清德宗实录》卷57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57]《宣统政纪》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页。

[58]殷陆君《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59]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述略》,载宁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11辑,1982年,第75~76页。

[60]朱允明《甘肃省乡土志稿》第12章《甘肃省之教育》,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第469页。

[61]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甘肃省志·教育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42页。

[62]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甘肃省志·教育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63]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67页。

[64]马廷秀《由兰州回教劝学所至甘肃全省回教教育促进会的经过》,载甘肃省兰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83年,第131页。

[65]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24页。

[66]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22~223页。

[67]《教育部公布全国蒙回教育概况》,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21页。

[68]《小学教育法令》,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41页。

[69]《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附录篇·本省回教之状况”,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出版。

[70]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2《舆地志上》,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19页。

[71]国民政府《内政调查统计表》第二册,1933年刊,收编在常乃光《中国人口》(宁夏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72]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2《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第8~9页;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兰州,甘肃图书馆油印,1964年版,第276页。

[73]吴锡录《解放前贺兰教育状况的点滴》,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第67页。

[74]吴锡录《回忆保家户清真国民学校》,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第48~49页。

[75]吴锡录《回忆保家户清真国民学校》,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第48~49页。

[76]马维翰《纳家户回民小学简史》,载宁夏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永宁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36页,第38页。

[77]马维翰《纳家户回民小学简史》,载宁夏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永宁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36页,第38页。

[78]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第9~10页;《甘肃通志稿》,第277页;《甘肃新通志》,第70页。

[79]马维翰《纳家户回民小学简史》,载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永宁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版,第39页。

[80]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第10~11页;《甘肃通志稿》,第277~278页。

[81]何其正,方兴仁《中卫应理小学校校史》,中卫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卫文史》第2辑,1988年,第90~91页。

[82]郭凤举《文昌阁与旧宁安小学》,载中宁县委员会编《中宁文史资料》第3辑,1990年版,第111页。

[83]张儒铭《先严槐三公创建恩和小学校始末》,载中宁县委员会编《中宁文史资料》第3辑,1990年版。

[84]《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第13~14页;《甘肃通志稿》,第277页。

[85]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14页。

[86]吴少良《马羲龙办学》,载宁夏平罗县委员会编《平罗文史资料》第6辑,1984年,第118页。

[87]金占祥《民国时期银北的回民教育》,载宁夏石嘴山政协文史资料编审组编《石嘴山文史资料》第7辑,1992年版,第21页。

[88]金占祥《民国时期银北的回民教育》,载宁夏石嘴山政协文史资料编审组编《石嘴山文史资料》第7辑,1992年版,第22页。

[89]金占祥《民国时期银北的回民教育》,载宁夏石嘴山政协文史资料编审组编《石嘴山文史资料》第7辑,1992年版,第26~27页。

[90]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第15页;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第277页。

[91]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第2页;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第277~278页。

[92]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第8页;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第277页。

[93]张光祖《我所知道的盐池县教育情况》,载宁夏盐池委员会编《盐池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3年,第1页。

[94]杨增禄《惠安堡高小》,载宁夏盐池委员会编《盐池县文史资料》第6辑,1992年,第57~58页。

[95]杨增禄《惠安堡高小》,载宁夏盐池委员会编《盐池县文史资料》第6辑,1992年,第57~58页。

[96]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第18页;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第274页。

[97]贺兰县志史编纂委员会编《贺兰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5页。

[98]资料来源于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兰州,甘肃图书馆油印,1964年版,第276~ 278页;常乃光编《中国人口》(宁夏分册)等。

[99]《悼云亭先生》,载《月华》(四),第25~27期合刊。

[100]《悼云亭先生》,载《月华》(四),第25~27期合刊。

[101]《1928年甘肃省民政厅各县户口调查表》,载常乃光《中国人口(宁夏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102]马廷秀《由兰州回教劝学所至甘肃全省回教教育促进会的经过》,载兰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兰州文史资料》第1辑,1983年,第131页。

[103]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75页。

[104]叶超等编纂《民国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1页。

[105]赵锦云口述,李文乾整理《固原第一所女子学校的成立》,载宁夏固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固原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222~223页。

[106]叶超等编纂《民国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2页。

[107]赵锦云口述,李文乾整理《固原第一所女子学校的成立》,宁夏固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固原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225页。

[108]马辰《张禹川与固原回民教育》,银川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24页。

[109]马绍文《固原县第一所回民学校及其创始人——张禹川》,宁夏固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固原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5页。

[110]叶超等编纂《民国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1页。

[111]马绍文《张禹川与固原回民教育》,载宁夏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18辑,1987年,第188页。

[112]叶超等编纂《民国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2页。

[113]李英夫《固原第二所回民学校——三营小学的诞生》,载宁夏固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固原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15页。

[114]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76页。

[115]张青,解光穆《海原县第一小学校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116]张青,解光穆《海原县第一小学校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117]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76页,第271页。

[118]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76页,第271页。

[119]《小学教育法令》,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42页。

[120]《小学教育法令》,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41~443页。

[121]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55页。

[122]安涧《宁夏教育现状纪略》,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6期,1937年,第15页。

[123]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55页。

[124]温怀桑《如何发展甘宁青回民教育》,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5期,1937年,第8页。

[125]安涧《宁夏教育现状纪略》,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6期,1937年,第16页。

[126]苏盛华《宁夏全省清真教育之一斑》,载《月华》第5卷第12期,1933年,第14~ 15页。

[127]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5~6页。又:《十年来宁夏政述要》70页云:民国五年有甘肃省立第五中学校之设立,85页中又说:甘肃省立第五中学创于民国八年,据多方资料考证,甘肃省立第五中学始于民国八年(1919年)。

[128]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0页。

[129]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10卷《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2页。

[130]安涧《宁夏教育现状纪略》,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6期,1937年,第14页。

[131]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述略》,宁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11辑,1982年,第76页。

[132]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6页。

[133]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局,1934年版,第285页。

[134]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教育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135]李有禄《银川师范学校发展简介》,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版,第4页。

[136]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教育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137]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述略》,载宁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11辑,1982年,第76页。

[138]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6页。

[139]《师范教育法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01~304页。

[140]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教育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页。

[141]孙学武《五中八师创始人李秉彝》,宁夏平罗县委员会编《平罗文史资料》第6辑,第107页。

[142]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述略》,宁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11辑,1982年,第77页。

[143]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6页。

[144]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6页。

[145]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述论》,宁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宁夏文史资料》第11辑,1982年版,第77页。

[146]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6~7页。

[147]刘柏石《宁夏蒙回师范学校与蒙回教育劝导所》,未发表,原稿存宁夏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48]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7页。

[149]胡迅雷《民国时期宁夏的回民普通教育述略》,宁夏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宁夏文史》10辑,1993年,第165页。

[150]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7页。

[151]吴敦善《宁夏蒙回师范学校之我见》,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贺兰文史资料》第1辑,第71页。

[152]吴敦善《宁夏蒙回师范学校之我见》,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贺兰文史资料》第1辑,第71页。

[153]刘柏石《宁夏蒙回师范学校与蒙回教育劝导所》,未发表,原稿存宁厦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54]马福龙《伊斯兰教在宁夏》,载《西北通讯》1948年2卷8~9期,收录于《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宁夏分册),1986年内部发行,第223~224页。

[155]宁文《兴办回民教育》,载《宁夏三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156]吴锡禄《回忆保家户清真国民学校》,载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版,第54页。

[157]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158]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60页。

[159]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5页。

[160]叶祖灏《宁夏的今昔》,台北,台湾商务印书局发行,1969年版,第170页。

[161]马福祥,陈必淮主修,王之臣总纂《朔方道志》卷10《学校志》,天津,天津华泰印书馆代印,1927年版,第10页。

[162]叶祖灏《宁夏的今昔》,台北,台湾商务印书局发行,1969,第170页。

[163]朱允明《甘肃省乡土志稿二》第12章《甘肃省之教育》,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第525页。

[164]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90页。

[165]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90页。

[166]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91页。

[167]杨敬修《中阿初婚·序言》,北京清真书报社,清宣统三年。

[168]马福龙《伊斯兰教在宁夏》,载《西北通讯》1948年2卷8~9期,收录于《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宁夏分册),1986年内部发行,第223~224页。

[169]马福龙《伊斯兰教在宁夏》,载《西北通讯》1948年2卷8~9期,收录于《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宁夏分册),1986年内部发行,第223~224页。

[170]马福龙《伊斯兰教在宁夏》,载《西北通讯》1948年2卷8~9期,收录于《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宁夏分册)1986年内部发行,第222页。

[171]石觉民《西北回教生活》第1辑,载《回教青年》,兰州,回民印刷局,1945年3月,第154页。

[172]石觉民《西北回教生活》第1辑,载《回教青年》,兰州,回民印刷局,1945年3月,第154页。

[173]马坚《回族教育史·译者序》,上海,商务印书局,1941年版,第3~4页。

[174]同心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同心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4页。

[175]马松亭《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载《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5页。

[176]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上海,上智编译馆,1950年版,第121页。

[177]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上海,上智编译馆,1950年版,第121页。

[178]房建昌《宁夏基督教史考略》,载《宁夏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119页。

[179]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上海,上智编译馆,1950年版,第122页。

[180]赵忠贤《天主教在河套》,载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巴彦淖尔文史资料》12辑,第50页。

[181]赵忠贤《天主教在河套》,载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巴彦淖尔文史资料》12辑,第55页。

[182]古伟瀛编《国籍神父名册》,载古伟瀛主编《塞外传教史(Mission Beyond the Great Wall)》,南怀仁文化协会、光启文化事业共同出版,2002年版,第444页。

[183]《中华基督教年鉴》第5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版,第95~97页。

[184]《社会教育法令》,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47页。

[185]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95~296页。

[186]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96页。

[187]《教育部关于全国社会教育实施概况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23页。

[188]《取缔各种社会教育机关违背党义教育精神通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2页。

[189]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中华民国十九年度全国社会教育概况》南京华印书馆印刷,1934年版,第74页。

[190]张青,解光穆主编《海原第一小学校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191]闪鸿钧《现阶段回民生活的检讨》,载《月华》(七),第25~27期合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