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教育公平

追求教育公平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求教育公平也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创办儒家私学的时候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这应该是最早的教育公平思想。随着公共教育的普及和人权意识的觉醒,教育公平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跟当前宏观领域正在解决的教育公平是有差异的。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主要追究以下两点:①给相同的人以同等的待遇。

三、追求教育公平

公平一直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价值追求。伴随着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也开始了对教育公平的追求。追求教育公平也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什么是教育公平

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古代就有,古希腊的贤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到每个公民,不分男女,从幼年开始就要受教育。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创办儒家私学的时候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这应该是最早的教育公平思想。随着公共教育的普及和人权意识的觉醒,教育公平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问题,促进东部、中部、西部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班级之间、班级内部的公平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种表现,是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教育发展状态。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权利平等是从法律上要求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项权利已经列入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教育机会均等主要包括入学机会均等、受教育过程平等及学业成就均等。

2.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跟当前宏观领域正在解决的教育公平是有差异的。宏观领域的教育公平大多指的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这些问题尽管也存在于班级之中,但不是班主任所能解决的。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主要追究以下两点:

①给相同的人以同等的待遇。这是建立在天赋人权的理论基础上的,我们认为每个儿童从出生起就具有某些智力上的天赋或某些较为稳定的能力,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儿童消除外部的经济障碍与社会障碍,将来能进入与他的天赋和能力相适应的社会阶层中去,因此教育制度的安排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有教无类”,让他们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它要求我们班主任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价值,用平等的眼光和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那种重尖子生,轻差等生的做法都应摒弃。

②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待遇。这是建立在差异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上的,我们认为上帝使所有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法律应保证人人受教育的权力,但不同能力的人应接受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以便于他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它要求我们每个班主任要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这一要求显然要比前面的要求更高、更难。

学术研究7-1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6)——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等生

1981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主持了两个独立的实验,每个实验学生都是随机选择的,布卢姆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专门的教师。在这种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中,中下水平的学生超过了常规班中等生的水平,而在常规班级中,中等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布卢姆断定,在恰当的条件下,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优等生。

而环顾我们周围,或许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差生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划分学生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现在又被称为学困生)是大多数学校以及老师的通行做法。这意味着,在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小组内,总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优秀,也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及格,这种不及格往往是由学生的成绩在班级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而不完全取决于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这种认识,布卢姆指出,人的潜能大体是相同的,绝大多数差生的形成不是因为他们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造成的。也就是说,基础上的差距是学生学习成绩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以此为基础,布卢姆最终确立起“教师为掌握而教”、“学生为掌握而学”、“教学应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等基本教学理念,“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布卢姆通过长期的实验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掌握学习法”。

“掌握学习法”由四个环节组成,即定向、新授、评价、矫正。

布卢姆强调,接受教学任务后,先要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测验,目的是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布卢姆认为:“有效的学习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精神运动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分了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教师应该按这种目标分类的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归类,然后把经过分类分层的教学内容组织成若干教学单元,并编制每个单元的形成性测验及其标准。标准制定出来后,还应该及时与学生甚至家长沟通,要使学生及家长明白学习的内容、目标、途径和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授课、测验、评价、矫正都离不开目标,都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就是看他达到掌握目标的程度。

确定目标后,教师要传授新知识,进行一系列的讲授、演示、实验、练习等等。在掌握学习中,反馈信息十分重要,而这些反馈信息又主要是通过评价发出的,教学与评价应该是相统一的,以往的教育之所以不能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的,就是因为评价与教学相脱离。布卢姆批判说:“许多世纪以来,教育被看作一个金字塔,在它的底部,较年轻的年龄组的全部或大多数成员都能入学,而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达到顶点。”在他看来,以往的评价只是机械地给学生划等级贴标签,并不能有效地影响教学。他提出“目标分类理论”,通过对学生各个行为的测量,确定学生掌握知识和智力发展程序。这就要求教学和评价都要遵守教学目标分类。使教学和评价的度量达到统一。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老师要根据目标,设计出一套覆盖性较强的单元形成性试题,然后在学生中进行测验。这种测验,既有诊断性测验的意义,又要在这种测验之后,为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形成真正有利于掌握的条件,所以被称为形成性测验。在学科结束时,还要进行“终结性测验”,目的是进行总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必须有高度可据性(效度),布卢姆把可据性分为三种:内容可据性、构造可据性和准则可据性。为了反馈信息的科学性,布卢姆详细阐述了标准化试题的编制、题库的建立、双维细目表的解释等。此外,还介绍了如分数平均值、分数的中位值、标准差的计算,信度和效度的评定方法,百分等级的评定,原始分数和正分数、标准分数的转换等。

测验和评价不是单元教学的完结,反馈分析后,对没有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要再用一定的时间,通过老师补课,教师指导,或学生自学、互助,然后再进行一次平行性测验,直到达到掌握标准,这样,学生的基础不会欠缺,就有利于下一单元的学习。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还是一种教学思想。在布卢姆看来,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师生学业目标固定化,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当数量的学生年复一年遭受挫折和羞辱,他们对学习的信心被摧毁了。这种传统教育方式的实质是精英教育!所以,布卢姆的教学理论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全体青年的素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在布卢姆看来,现在的教育问题已经不再是发现少数成功的学生,而是使多数学生成功。他的这些观点在欧美早已经成为共识,而在精英教育思维还远没有清除殆尽的中国,重新思考并继承布卢姆的丰厚的遗产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术研究7-2      班级文化的自我创造——从引导学生制定班级目标,培养学生自主精神着手(7)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担任高一(5)班的班主任后,立即引导学生以“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为理念,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一、共同确立班级总目标

确立班级目标,既要使所有的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最终结果,还要让学生明白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我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时,比较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献计献策,通过集体学习、相互讨论、逐步完善,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具体内容为:高中三年规划,(5)班班级常规管理、寝室管理力争首位,学习、活动方面力争上游。人人追求全面发展,高考人人争取上重点。在讨论制定过程中,学生利用“五”与“吾”谐音的特点,提出了“五班吾做主”的口号,确定了班级座右铭:我们要用三年改变自己的一生,不要用一生来追悔这三年。此外,为班级设计了象征着积极上进、健康昂扬精神的班徽。

班徽设计:

设计说明:

img47

(1)班徽正看是一个汉字“五”,寓意我们的五班;

(2)正看还是一个“互”字,寓意我们的班集体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集体;

(3)看似一个舞者,代表在文艺方面的积极勃发;

(4)看似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寓意本班体育活动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取得佳绩;

(5)酷似一个尽力冲刺的人,寓意我们将以冲刺的姿态来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三、高考;

(6)酷似一个奔跑的人,寓意我们将不怕艰辛,不惧困难,在人生的跑道上永远向前。

二、引导学生制定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分为两种:一是常规目标。常规目标涉及学习风气、组织纪律、班风班容等。对这些目标,学生都予以量化,变成可检测的硬性指标。我班通过小组讨论制订了学习、纪律、寝室、卫生、文体等等方面的目标,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定期进行对照,不断激励自己。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又在寝室与寝室、个人与个人之间开展竞赛(制定了百分制竞赛表),以挖掘并发挥学生潜在的能量。有专人负责记录每一天的情况(记录在“班务日志”上),每月一统计,评出优胜个人,期末按目标评出总分“二十佳”、各单项“十佳”,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在下一学期专门举行颁奖班会。二是应激目标。如运动会前一月,我组织学生讨论运动会的目标:我们在班里没有一位特招生的情况下,要发扬人人为班级争光的精神,充分挖掘每个同学的潜力,50位同学一条心,争取级段前三名。期中考即将来临,我班师生集体制定目标:平行班中争前三。艺术节动员班会上,学生们在班级文艺分子紧缺的情况下,制定出了“重在参与,力争前八”的目标。在制定班级目标的同时,还要引导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阶段目标: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每一场考试,争取发挥自己最佳状态的能力。在阶段性的激励和自我评价中,我班学生基本上能达到自己制定的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可以使班级管理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增强了班级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为学生开展自觉有效的自我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