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定义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明确地提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它写到,“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早在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对个体的健康做了如下界定:“健康乃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一定义将心理健康提到了与躯体健康同样的高度,认为它在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上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健康不再是仅从消极的方面指个体没有患病,更强调了个体生命力积极的方面,即活力与完满。后来,英格里希(H.B.English)的定义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哪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除了与疾病状态作对比外,还有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概念的则强调了人们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如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1946年)明确地提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后来有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如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郑日昌也提出,“心理健康就是在社会文化和规范的约束下,个体一方面能够积极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日益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单纯、孤立地追求个体性而摒弃社会性是违背发展规律的,反之只讲社会性而忽视个体性也有失偏颇。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即是说一个人格发展成熟的人,行为既能符合规范(不逾矩),个人需要又能获得满足,因而可以达到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状态。因此,个体越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越是可以获得个人的自由,从而保持平和的情绪、敏锐的智能及社会适应性的行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心理健康”概念的描述。它写到,“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这一定义提醒我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不能极端化和静止化,它应该是一种相对的水平,相对于个体目前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会随着自身及环境条件的动态变化及局限的不断突破而呈现出新的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