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这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个性化思潮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股重要的教育思潮。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育学意义上的个性,很大一部分接受了心理学的有关观点,心理学上人的个性,由精神力量、体力、思想、情感、性格等因素组成。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王湘辉

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问题,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做综合研究。这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个性化思潮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股重要的教育思潮。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就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努力,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等系列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却不多见。在一些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实验中,存在着明显的理解上及操作上的偏差,甚至在一些教师眼里,“个性发展”就是“特长发展”,对个性化教学概念的界定以及如何实施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察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语文教学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绝对坏的方法。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的: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都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其二,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教师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就越能找出适合特定情况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设备的多样化、现代化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能。其三,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其四,具有多样性。正因为语文教学内容、目的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个性化教学的定义,个性是个多视角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界定。教育学意义上的个性,很大一部分接受了心理学的有关观点,心理学上人的个性,由精神力量、体力、思想、情感、性格等因素组成。个性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在抽象的意义上讲,“个性”包括:每个人的尊严和完善的人格;每个人在生理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独自主见及其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个性化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的这一价值取向有其重要的理论渊源,建构主义、对话理论、接受美学、多元智能理论等都对个性化教学做了有力的诠释和支撑。

个性化教学的意义,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有无特长与创新能力,逐渐成为社会衡量人才的标杆。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潜能应该得到最大的发挥,人应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就是弘扬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努力培养富有个性、有独立人格、会发展、会创新的人才,也就成为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任务。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理念具有人性化,它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为立足点,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充分体现出其在教育中的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当然,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意愿与需要;在培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有变通的教学形式、方法等。事实证明:个性化教学的实质是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尝试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使他们在个性、社会性和学术性等方面的成长超过传统的非个性化教学,教师适应学生是学习过程的核心。

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应是:

坚持启发式。启发式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启发式不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方法,而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教学方式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但其本质都应是具有“启发性”的。坚持启发式原则的关键在于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既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不放任自流。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启发学生“内在动力”上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

坚持最佳组合。现代教学方法一般认为教学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这种高度概括的教学任务对选择教学方法具有方向性的意义。语文教学方法的特征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内容所决定的,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起作用的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顾及到具体教学目标的规定。对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应注意它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实践性和迁移性。

坚持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翻译式串讲的特点与古文今译相近,但又有所区别。首先,古文今译是把古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译成现代汉语,不能有遗漏,翻译式串讲则是有选择的今译,只把那些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译成现代语言,而那些只需解释个别语词就能读懂的句子则不必翻译,因此在形式上比古文今译要灵活一些。另外,古文今译既要求忠实原作,又要求译出的文字通顺、流畅、准确,尽量反映出原作的风格特点和感情色彩,浑然一体,读来朗朗上口,不能有支离生涩、前言不搭后语、文气不贯的感觉。而翻译式串讲,由于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连贯性,只要能通顺、准确地解释出全句的意思,就基本上算达到了目的。

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避免烦琐,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大体经过三个过程:首先,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这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其次,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领其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三类系统中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一般说来,对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向学生示范的方向发展,把这些方法最终变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发挥这些方法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得纯熟而有成效。对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威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各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处理好两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里“教”是前提,“不教”是目的;要想达到“不需要教”,必须先教。教的过程既传授知识又教给方法,特别是方法的传授必须讲解。欲以“不教”之手段达到“不需要教”之目的,是绝对不可能的。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将二者统一起来。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无论是学法的指导实践,还是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抑或学法运用中的教法指导,以及教法指导下学法运用,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附教法于学法之表,两者无不贯串着这种统一。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揭示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特殊运动规律,不仅反映了教法有其自身的特色,渗透着学法指导的因素,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不可分。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表明了现代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它将不断推动教学方法系统的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应注意继承。继承是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联结纽带,它客观存在于语文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全部进程中。唯物史观认为,没有继承,便没有发展和创造。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在此前的教育教学基础上逐步丰富的,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尤需重视继承,在批判地继承中严格选择,不能丢弃传统的精华。

创新是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每一种教学方法从来都是在个体或群体的创造中发现出来的。人类智力的开发离不开创造,教学方法的发明创造又赋予智力开发以新的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重在继承、贵在创造。我们在重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同时,善于学习中外先进教育理论,在继承的同时,注意创新。

应当指出,处理好上述两种关系,并不等于适应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就自然产生了,它还需要经过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开展,一种集中广大教师智慧之光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一定会诞生。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也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谈我的感受和收获。通过开展创设语文情境教学实践,我们提炼出行之有效的语文情境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开堂上课,重在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常用开篇形式有:直接通过诗词、歌曲、故事、图示、影片等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

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先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然后我说:“下面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去揭开那一幕幕真实的语文画面吧!”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三国时代。

“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恰当、适时地演示课本插图、地图、实物等,及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观资料,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使知识内容图文并茂,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让学生在想象、综合形象思维基础上进行分析、抽象和逻辑思维。

我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配以影视资料和各种图片,使一幅幅真实的语文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语文事实中,加快接受知识的速度,对史实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从而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艺术性的语言与语文情景的展示相结合,可以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产生“移情现象”。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创造气氛的同时,要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使之具有艺术性。例如:学习“岳飞抗金”时,我展示岳飞图片,简介岳飞有感情地朗诵《满江红》。学生在这样的语文气氛中,思想情感转移到了岳飞身上,达到了主动体验语文的目的,增强了识别美、丑和客观评价语文事实的能力。

教师在讲述和演示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巧妙设置语文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导引积极参与的热情,并抓住关键点,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换位体验、激疑设问,发挥自主性,使学生在疑问和惊奇中思考,从而实现目标。

在学习“官渡之战”时,为反映当时的情景和形势,我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编演了一个“许攸与曹操”的语文短剧。而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时,我提出:“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热血青年,你会以哪种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另外,也可以紧扣教材适时的组织一些简短的语文小辩论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入感受语文,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演绎能力。

语文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小结干练、利索、抓住主线、提升观点,并以评书演播或语文剧连播的方式给听众一个悬念,为下一节课的导课埋下一个伏笔。即:结语留有情趣,留下思维的尾声。比如本节课与下节课有密切联系,就可以幽默地借用小说笔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起到幽默效果又引起学生深思。

依托活动课,安排一些活动作为课堂情境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语文与现实的链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曾经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昭君出塞》,从剧本到演员、道具整个过程,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受到师生好评,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弥补课堂教学的欠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带入语文。如结合乡土语文教学,参观遗址、博物馆;邀请革命前辈做报告、编演语文短剧、撰写语文小论文、欣赏语文书画;定期举办校园语文手抄报评比、古诗词朗诵赛等,使学生“重游”语文。这些活动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辅助和印证,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发展。

总之,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语文“情境”课堂,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而且为初中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就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创设有趣、开放、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通过有效场景和材料,促使学生新旧知识的有机整合,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下面就具体的知识的传授进行改革性的探索。

二、古诗词教学方法举要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粹,代表了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精彩的一笔。中学是接受母语教育、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汲取精神的养料、提升其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呢?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求学生理解和准确背诵名篇或名句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自己的感悟,最终到达运用古诗词的层次。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教学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浩如烟海,但对中学古诗词教学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普遍缺乏兴趣,部分学生感觉到很难体会老师所说的古诗词中的“美”。中考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极其明显,许多同学只是“诵读”。一些学生认为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觉得背诵大量的古诗词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很多学生除了用以应付考试外,不能学以致用。

(二)加强学生主观体验教学的必要性

读者的主观体验和认识是诗歌鉴赏的主要环节,古诗词讲究语言的凝练、含蓄,追求“韵外之致”,“味中之味”,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决定了对它的鉴赏要求读者的积极介入,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要求审美主体深入其中,并且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初中教师不仅仅要在古诗词课程中把作品的光彩呈现给学生,还要注重渗透鉴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把诗歌教学落到实处。在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的时候,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拓展阅读视野,把学生的审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审美能力。

“感悟”是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增强自己对作品的主观体验,这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三)加强学生主观体验的教学模式探究

在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主观体验,即感悟古诗词的形象美和诵读。

1.结合生活,感悟古诗词的形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凝练、含蓄,语言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诗(词)人往往是以某种隐喻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体验,欣赏者需要调动的是经过长期相关审美实践后形成的一种能够敏锐感知作品形式美和形象美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和有效的生活和阅读经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顺利进入审美过程,并产生较高的“阅读期待”。

在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其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给呈现了鲜明的村落美景。在教学,我让学生扣住“暗”和“明”两个字来体会诗句所描绘的优美的画面,并结合身边农村的见闻,写一段赏析文字。作为农村的孩子,学生们很容易理解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浓郁苍翠的树林重重叠叠,耀眼的野花点缀其中,而临近的村落就在这片浓郁中和炊烟中若隐若现,并写出了很棒的赏析文字。在解析学生理解时,我把诗词中两个重要的关键字,“明”和“暗”点出来,一明一暗,看似普通,却让人有意境鲜明、豁然开朗的感受,作为对孩子们自己结合生活理解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体验了诗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美,更感受到了家乡农村的真实美。

2.放声诵读,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诵读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许多浅显而意蕴丰富的古诗词,古诗文的诵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于作品,通过诵读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对学生的人格境界、审美情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能产生较强的主观体验,教师只需加以适当的点拨,在语文教学中,我特意在每天的早读给学生安排了古诗词诵读时间,此外,还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读,并推荐了课外书籍,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古诗词。还在课堂之外,成功组织了古诗词诵读比赛,并决出名次予以奖励,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诵读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任教过程中,任重而道远,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粹,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因此,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明确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加强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主观体验。

三、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阅读方法的探求,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初中语文老师教学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初中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可以这样来形容:“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针对这种现状,必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果,减轻教学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此,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与实践,深入解读文本,巧妙设计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改进教学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笔者在这里谈几点肤浅的个人看法与尝试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深入解读文本,设计有效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所以,笔者认为课前要认真研读文本,才能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要完成好教学任务,贵在引导好学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颜渊对自己的老师孔子教学方法的称道。

要准确地把握文本,深入地理解文本,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真正走进文本,开发别人看不到的有效资源,还要有所创建,要看到文本背后隐藏的知识信息。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设计时,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诱导学生怎样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一篇课文,想一想学生可能会读懂些什么,会获得什么,哪些会触动他们的心灵,哪些地方的学习需要帮助等等。例如: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之后可以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4)“状元在想”“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发现学生这种愤悱状态时,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营造课堂氛围,还课堂以学生,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或几次)冒险经历,回想在自己的冒险活动中父母的反应及态度。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如果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的家庭,情况又会怎样呢?”

又如教学《真正的英雄》之前,我让学生讲他们知道的英雄故事,并让其发表对真正的英雄的看法。学生发言后,我加以引导:“看来大家对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有不同的看法。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前总统里根对真正的英雄有什么看法吧。”

以上两个教例的共同点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让生活呈现于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生活。初中学生充满活力,人生经历不丰富,生活圈子狭窄,课文中事、物、景离他们较远。在语文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性。把有独特个性和有各种发展可能性的学生引发出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去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共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如:《范进中举》,可以安排学生课前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1)将这篇课文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剧本;(2)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3)充分考虑人物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4)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小说的主题。这样一来,完全可以使课堂气氛高潮迭起。教师,只需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这样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们既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语文,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后成功的喜悦,为提高语文阅读课文教学的效果确立了保障。

三、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阅读课文教学效益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在开课之初,教师习惯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例如在《狼》的教学中提问:①课文的主人公究竟是“屠户”还是“狼”?②你是喜欢“屠户”还是喜欢“狼”?

2.教师及时介入,引领、促进及提升

民主、开放的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的,是天马行空的,甚至是一盘散沙的。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收的尺度的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介入,善于评价、总结、拓展、补充、提升,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因为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甚至是肤浅的。例如在学习《心声》一课导入后,进入整体感悟阶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

(生阅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在你心中油然而生?或者说此刻你有什么心声想与老师、同学们说呢?

生1:我特别同情李京京同学的生活处境,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虽然刚才我已经说过了,但是我还是想再强调一次——那感觉特难受。

生2:我很敬佩李京京。我觉得他很自信。遭到老师拒绝后,敢于站出来指正其他同学的错误,结果又遭到同学的数落,即使如此,在公开课上居然还有勇气站起来。

生3:课文中的赵小桢,她虽然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在我的心中她却是一个没有勇气、缺乏自信的人。

生4:我觉得文中程老师的做法不对。他不应该有偏见,应该平等对待,给大家同样的机会!

生5:我最不喜欢像程老师这样的人,弄虚作假!

生6:通过读这篇课文,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句话,那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相信其实每个人都有他闪光的一面。

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仿佛看到了我们每一位同学渴望关爱、渴求平等的心。其实老师也曾经忽略过某些同学,但今天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之后,我决心改正,争取做一个公正无私、让同学们更喜欢的老师——因为这是你们的心声。

接下来请问同学们,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课文标题“心声”呢?难道仅仅是李京京对老师的心声吗?除了这点,还有吗?

生1:我觉得除了李京京希望老师能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心声外,还有就是李京京希望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而不是每天回到家都听见父母的吵闹声,甚至迁怒于自己的家庭。

生2:我觉得还有的就是这是作者的心声。我读了他这篇文章后,觉得他好像想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的事情有时在所难免,但我们要像李京京一样,面对冷漠,面对挫折,敢于自我肯定,永不言弃,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生3:我觉得这是教育专家的心声。教育本来就是一块净土,哪里容得弄虚作假?如果教育者都弄虚作假,那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还能讲诚信吗?所以教育家们正在呼吁教育要返璞归真。

(师小结。略。)

该教例中,在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了学生对“心声”的更深理解。

传统的语文教学也决定了传统的师生交流方式,多以单项的交流为主,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在阅读课文教学中,应当鼓励、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项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学方式,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年来,受传统“讲授式”教学影响,我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安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辅导资料、提前预习课文、进行经典文段的朗读与背诵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获得知识,同时能够了解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课文内容开展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合作学习收集了每位同学学习的成果和结晶,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但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让大家一起学习,也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体现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氛围和有效阅读教学的成果,同时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如教学《白杨礼赞》时,可采用以读带动对文本理解的方法,将读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使同学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学会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首先,初读文本,要求借助文后注释及查阅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其次,熟读文本,了解课文大致写了什么内容,在头脑中进行充分想象,再现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初步体会作者情感,确定感情基调;再次,小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最后确定文章的象征意义;最后,组员尝试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在合作探究中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象征意义。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要长期坚持,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四)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善于挖掘教材

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特别是在学校图书资源、学生家庭藏书严重不足的落后山区,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把其变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容。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如下筛选、整合:

材料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

材料二: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骆驼寻宝记》)

材料三:(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巨人和孩子》)

首先让学生分小组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并讨论这三则材料,教师作出适当点评、小结后,让学生选取夏、秋、冬的任一季节,作一段景物描写,尽可能抓住该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新意。这样把教材中相对零散的学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1)以一些课文为基点,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拓展的方式是多样的:①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可分别将其与席慕蓉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可以分别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③以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2)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素材性资源,可以赋予课文新的时代色彩和生命力。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的最后环节,向学生介绍就在我们身边的现代“桃花源”:

阅读下面材料(略),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我们增城的白水寨被很多游人喻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但游人对白水寨的向往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有什么不同吗?同样是人间仙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该材料的引入,唤醒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现实生活一些现象的联想、反思。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很自然地联想到古今社会制度、背景的不同,使学生能更深地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厌恶乱世,想摆脱压迫、摆脱剥削,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思想。这样由文本联系到生活,又由生活回到文本的领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新理念。

(五)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有时改学生习作,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阅读课文教学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