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

强化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力求基于自身实际,内部充分挖潜,外部积极整合,教学思路上深层次变革,强化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寻求师范类高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合适培养模式。如何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跨越,挖掘并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整合外部资源,塑造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特色,既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又是学校由师范型向综合型大学转型的基础。

坚持内涵变革 强化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

王 彬

(绵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摘 要:教育必须面对社会大背景,而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的思路持续变革,专业的发展更是其中的重点。目前国内、省内高校在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中取得较大进步,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本文力求基于自身实际,内部充分挖潜,外部积极整合,教学思路上深层次变革,强化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寻求师范类高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合适培养模式。

关键词:内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能力培养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于2003年申报,2004年正式招生。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设立和发展迎合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趋势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学科的建设和分布,促进了学院的师资、教学和科研的全面进步,在资源管理、环境规划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目前,国内高校资源环境科学相关专业较多,所依赖的基础不一致,人才培养侧重点各异,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于国土、环保、测绘、教育等领域。人才培养是专业发展的重点,而人才特色的塑造则是专业的生命力所在。我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依赖于早期的地理科学专业发展而来,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基础实验实习条件较为薄弱,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目前,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重点高校和非师范类院校在专业方向的细化、师资的配备、实验实习环节的建设上已经更进一步。如何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跨越,挖掘并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整合外部资源,塑造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特色,既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又是学校由师范型向综合型大学转型的基础。为此,本文从教师、教学、实践三个环节进行创新性变革探讨,力求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强化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内部挖潜,外部整合,多渠道提升和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教学的重要组成和决定性因素,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自2004年招生以来,师资队伍主要通过外部引进和招收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构成,呈现年龄结构轻、职称结构低的趋势。为了符合专业发展要求,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着力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变革:

(1)内部挖潜:通过加强现有教师的进修和深造来改善目前的师资结构。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共有专业教师九人,尽管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但其具有知识结构新、学习能力强等优势。通过鼓励教师深造来实现内部潜力的充分发挥,可以实现在目前的师资条件下的效益最优化。通过对内部潜力的挖掘,目前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已呈现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年轻讲师群体变成目前(博士副教授一人、副教授一人、在读博士四人,硕士三人)的师资结构。

(2)外部整合:师资队伍内部的学历和职称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时间需求,外部资源的整合是在目前条件下优化师资的迅速和有力的举措。为此,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充分利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从国土、环保和测绘部门选取具备高级职称、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加入师资队伍,在优化师资队伍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密切了和地方的合作关系,降低了外聘或引进师资的支出。

二、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衔接,强化教学中的阶段性目标

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层次性的建立是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或阶段的衔接,而阶段性目标的设立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衔接,两者必须同等重视才能有效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所设立的各项目标。

自2004年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招生以来,培养方案从最初所依托的地理科学逐步过渡到资源环境科学的范畴,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逐步明晰,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实现逐步衔接。为了实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力求注重技能的培养,基于技能培养目标进行基础知识的储备,基于技能培养进行应用能力的扩展,实现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和连贯性。同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贯彻教学始终的重点问题。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自建立之初就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了课堂演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野外实习、项目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七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模式的逐步完善和深入,学生技能培训得到切实保障,学生个人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课程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是教学变革的前提基础,而教学效果的确保则需要利用阶段性目标进行有效控制。资源环境科学相对于工程类学科而言,更加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需要广泛的基础理论学习才能构筑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方法学习的基础,而只有对基本方法的有效掌握才能进行正确的污染源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等项目设计的工作,专业教学中的每一环对于培养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作用和阶段性意义。为此,资源环境科学专业通过变革教学过程,强化对每个阶段教学效果的考核,利用知识竞赛和小学期技能培训、考核等形式,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同时将考核的结果反馈到教学中进行及时的教学改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分阶段教学目标,实现了各个教学阶段的有效衔接,确保了教学效果,避免了教学末端问题的扩大化和改善的难度,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到总体目标的顺利过渡,顺利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三、丰富课外专业技能训练手段,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向深入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技能培训和创新实践活动,以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对课外专业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强化,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向深入。

通过读书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通过学术竞赛和科研活动,可以促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比如针对具体目标的实验设计、实验实施,以及实验总结后的科研成果的形成,可以促使学生串联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实现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和成果获取;通过进行学术讲座,可以将所获取的知识、实验成果、专业前沿动态等与大家进行交流,既可以提高自我科研水平,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认证资格考试,认证资格考试一般是针对某一些具体的实践和应用目标,对涉及相关专业认证考试的参与,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学研究活动,形成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观点,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成果可以通过论文发表或者国家专利的形式体现;加强组织课程设计性训练,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许多课程都属于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除了在课堂上需要掌握基础理论之外,还要通过课外加强设计方面的训练。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外技能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img22

图1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外技能培养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从建立之初至今的发展,实现了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环节的稳步发展和优化,为该专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然而,作为一般师范本科院校的非师范专业,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今天的发展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软硬件环节上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完善需求。变革才是继续适应国内、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实现学校、学院发展目标的唯一出路。

基于教师资源的整合挖潜、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衔接、课外专业技能的培养的变革思路,是遵照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发展中的自身实际以及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所提出的解决思路。力求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外部资源,优化理论、实践教学中的过程和环节,串联阶段性目标和总体培养目标,加强课外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全方位和全过程强化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丽.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D].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硕士论文.

[2] 杨志峰等. 环境科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