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

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者在大学生对话管理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其首席作用发挥得如何,最为关键的是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程度,可以说管理者对对话的觉解程度决定着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发展的高度。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对话觉解水平与程度,大学生对话管理才能得到推行与发展。管理者的对话觉解不可能自发产生,它有赖于管理者自觉自为的行动。其次,自我反思是大学生管理者对话觉解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

倡导大学生对话管理,主张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主要是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与管理关系的变化,其中伴随着对管理者的新要求,但并非管理者职责和作用的变化,更不是否弃或降低管理者的作用与地位,相反,是对管理者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具备更高的管理艺术。管理者在大学生对话管理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其首席作用发挥得如何,最为关键的是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程度,可以说管理者对对话的觉解程度决定着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发展的高度。

管理者的对话“觉解”: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发展的关键

“觉解”是冯友兰先生《新原人》中的重要概念。《新原人》从追问“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开始,指出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而为人者,在于人有“觉解”;人之所以有“觉解”在于“有了人的心”。他将人心的觉解喻为“宇宙灯”,从此万事万物才有了意义。“宇宙间有觉解,则可使其他别的事物被了解。如一室内有桌椅,有灯光……有灯光则室内一切,皆被灯光所照。宇宙间之有觉解,亦正如是。宇宙间底事物,本是无意义底,但有了觉解,则即有了意义”(冯友兰,1996:529)。冯友兰认为“心”有四种功能:感觉、思议、了解、自觉,而其中的了解和自觉合称“觉解”,而“觉解”又有思、观、悟、觉四个过程。“思”即运用心的思议功能得到事物之理及其知识形态的概念;“观”就是站在事物之理的高度“以理观物”;“悟”即在“观”的基础上用经验、知觉去印证名言的概念知识,“观”与“悟”合称“解(了解)”;“觉”即将心的“了解”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进行反观,使心处于明觉状态。思、观、悟、觉所形成的过程或状态就是“觉解”。在冯友兰看来,觉解的最高程度就是觉解其觉解,并依据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来划分人生的境界。

这里的对话“觉解”就是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觉解”概念及其思想精神来指称大学生管理者对对话理念与精神的认识、了解、体悟与自觉的状态、程度与境界。大学生对话管理能否在实践中真正推行,关键主要在于管理者而不是学生。因为青年大学生具有天生的对话品性,他们渴求对话,欢迎对话,敢于对话;管理者则由于传统、体制、文化等诸多原因,却往往排斥对话,成为推行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主要障碍。然而,管理者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决策者、计划者、发起者与组织实践者,是管理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也是管理活动最终的、最主要的决定力量。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对话觉解水平与程度,大学生对话管理才能得到推行与发展。只有当管理者认识到对话的价值与意义,具备了对话的意识、精神与素养,并且自觉践行对话的时候,大学生对话管理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之路

管理者的对话觉解不可能自发产生,它有赖于管理者自觉自为的行动。在管理者对话觉解的道路上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学习与培训;二是以对话培育对话。通过对话的实践觉解对话,这又包括管理者之间关于对话及其实践经验的对话,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管理者对自我的反思性对话,以及管理者与文本的学习性对话。同时,对话觉解对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大学生管理者的要求的紧迫性和程度也有所不同。总的说来,就当前状况而言,上级管理者觉解比之下级管理者更为重要和紧迫,只有通过上级管理者的觉解带动下级管理者的觉解才是真正可行之路;直接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程度要求要高于间接管理者。这里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大学生直接管理者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直接承担大学生管理职责和任务的管理者(特别是学生辅导员)的对话觉解问题。

首先,结合专业发展定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训活动。推动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其职业责任感和专业满意度,使之安心工作、热爱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于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事业,才能真正进入对话之门。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是学生辅导员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大学生管理者(这里主要指学生辅导员)的学习、进修、培训机会相对较少,这是我国大学生管理理念变革严重滞后,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学习、培训应主要依托高等学校组织展开,要定期进行,以每学期两次为宜。以研讨性为主,促进大学生管理者成为研究者。只有大学生管理者成为研究者,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其认识与觉解水平才会真正提高。要将学习、培训作为管理者之间对话的机会,促进管理者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其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成长。要将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学习、培训的最主要内容。在当前,特别要将当代哲学的最高成就即对话哲学的思想及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范式——对话管理的理念与方法、组织与目标等内容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教材和内容,促进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

其次,自我反思是大学生管理者对话觉解的重要途径。反思是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是人的本性使然。“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的存在物”(夏甄陶,2000:1)。自我反思是对自我已有认识、经验、理解与思想的咀嚼与回味、探究与追问、体察与检视。在此过程中,自我不断获得充实与发展,不断走向澄明与觉解,“夏夫斯博里把人与‘自我’的对话称为‘家的哲学’——人只有经常把自己一分为二,使两个自我对话,自我的内心世界才像温暖的和富有活力的家……只有经常进行这种内心的自我对话,才有自我的发现和自我的不断发展”(滕守尧,1997:16)。大学生管理者要时常对管理活动进行自我反思:我是否将学生置于了平等地位?我是否真正了解、尊重了学生?我能容忍学生的“冒犯”与“不敬”吗?我能否搁置自己的价值判断去真正倾听学生?我的方法是对话性的吗?我是否了解学生,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信任我吗?学生乐于与我对话吗?我是在践行对话管理吗?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等。由此才能不断走向对话觉解,不断迈向觉解的最高境界——觉解其觉解。

第三,掌握全面、丰富的知识,奠定对话觉解的坚实基础。有学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教师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林崇德,申继亮,等,1999)。大学生管理者也应具有这四方面的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是指管理者从事教育管理活动所应具备的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管理者的操作技能性知识;文化知识是更为广博的人文素养性知识。知识是对话的依托和基础,大学生管理者必须从以上方面的知识入手,广采博收,具备全面、丰富的知识内容、形式与结构,才能够与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取向的学生进行对话,真正具备对话的能力。只有具备对话能力才能达到对话觉解。同时,知识又是一种修养,只有随着修养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才会相应地不断提升。可以说,大学生管理者的知识和素质将最终决定其对话觉解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