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教育的属性

老年教育的属性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为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目前,对老年教育属性问题的争论,集中在两个层面上。这涉及为老年教育正名的问题,涉及为老年教育争得合法教育身份的问题。同时,世界各国老年教育的办学体制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因此可以说,老年教育在国际上是姓“教”的,是教育家族中的法定成员之一。

第一节 老年教育的属性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其原则和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宗旨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全过程都必须得到教育的帮助和支持。从这一意义上说,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实施的最终阶段。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为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由此可见,老年教育该有多重要是不难理解的。然而,从历史的变迁来看,老年教育从诞生一直到今天都在持续不断地受到多种质疑与拷问,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老年教育扮演的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受忽视的、边缘化的角色。至今还在为自己的“合法化教育身份”苦苦努力。问题的症结在于老年教育的属性,从理论到实践,从法律到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科学的、一致的答案,始终是众说纷纭。通俗的说法有:老年教育姓“老”(老龄)说、姓“教”(教育)说、姓“文”(文化)说。那么,老年教育到底属于什么性质?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试论其属性。

目前,对老年教育属性问题的争论,集中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在社会层面,即:老年教育是姓“教”?姓“文”还是姓“老”?也就是老年教育到底是教育现象还是其他社会现象的问题。这涉及为老年教育正名的问题,涉及为老年教育争得合法教育身份的问题。另一个层面是在教育层面,即:在承认老年教育属于教育范畴的前提下,进一步追问老年大学(学校)是什么性质的教育?是教育范畴内的概念问题,涉及老年大学(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

我们先从社会层面论述老年教育的属性。

一、从国际上老年教育的定位论老年教育的属性

(一)老年教育诞生于教育的土壤

老年教育实践活动和老年教育理论起源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我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第三年龄大学,1973年诞生于法国的图卢兹。这是专门为老年人开办的学校,标志着老年教育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事物存在于人类社会了。其实最早进行老年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是美国,比欧洲国家实施要早10年左右。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社区成人教育活动中就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其后佛罗里达州开办了第一个专为老年人设计的课程,从此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课程逐渐增多。1952年,芝加哥大学开设了第一个老年函授课程。同时,芝加哥大学和密西根大学还开设了退休准备课程,进行退休前教育。老年教育实践蓬勃发展的同时,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最早做有关社区民众需求调查的是1949年密西根大学进行的,从调查中发现老年教育的需求凸显出来,从此密西根大学就开始从事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1970年,密西根大学教授麦克拉斯基(Houard.Y.Maclusky),后来被称为老年教育大师,最先在博士课程中开设了老年教育学的研究课程,旨在探讨教育和老年人之间的问题。1971年美国白宫老人会议上,麦克拉斯基所提交的论文中就强调老年教育的理念,指出:“对于所有年龄组的一切人来说,教育是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持续进行的,而且今后将成为老年人获得丰富的和富有意义的生活的途径之一,是帮助他们发挥其潜力,使之成为改善社会的源泉的一种手段”。强调了个体潜能的发展与年龄无关,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包括对老人同样有积极作用。这一理念对日后老年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人们对老年期的研究更多关注在福利层面上,由此研究转向了教育层面。此后,各大学、学术团体或老人中心等,也陆续通过研究会、教育培训或出版老年教育刊物等多种途径,宣传老年教育理念,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1976年《老年教育学》杂志创刊,标志着老年教育学学科正式开创起来。

由此可见,在国际上,由于老年教育本来就起源于教育,诞生于教育的土壤中,从其诞生的一刻起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因此,老年教育在世界各国都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属于教育的一种形式。通俗地讲,老年教育生来就姓“教”。

(二)老年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由于老年教育历来被认为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世界各国老年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目的等理论和概念基本明确。同时,世界各国老年教育的办学体制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就其举办者来说,有政府办学的、有慈善机构举办的、也有社会各界力量包括个体投资举办的,但其管理体制却是十分一致的,即均由各国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实施规划和管理。如美国提供老人教育的机构或团体相当的广泛,包括公立学校、学院、大学推广部门、农业推广部门、函授部门、图书馆、州政府机构、联邦政府机构、工商企业界及工会等,但最多的仍是由教育机构组织,包括下列三类:①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②大学和四年制学院;③非营利的、独立的教育组织,如老人寄宿所。大多数的老年教育,都由地区性机构编列预算予以经费的支持。联邦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多种方式来支持老人教育的经费。依据美国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案,大学院校可以直接将其资源运用在老年教育活动上。此外,除教育部门外,联邦政府有关老龄化的行政部门也提供经费支持很多老年教育活动。

英国的老年教育基本上仍是成人教育的一环,因此均由教育部门负责管理。英国的老年教育活动在举办初期大多都依赖政府的策划及推动,但并不是由教育部门独自负责推行,而是与各相关部门,尤其是社会福利和服务部门及医疗卫生部门配合开展的。

法国是世界上老年大学的诞生地,开创了世界上第一所专为老年人举办的第三年龄大学办学模式。其特点是国家经办并主管,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

有“老人国”之称的北欧福利国家瑞典,其老年大学与正规大学教育相融合,各正规大学都留有10%~20%的比例吸纳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

号称“长寿王国”的日本,老年教育统一由文部省(相当于教育部)主管。各都道府县承办不同层次的老年教育,由相关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而投资则多为私人投资,这成为日本老年教育的一个特色。

从以上国际上老年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年教育在世界各国不论将其视为成人教育一环或终身教育一部分,还是将其与正规教育融为一体或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也罢,归结在一点且毋庸置疑的是:世界各国都把老年教育视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国家将其排除在教育领域之外。因此可以说,老年教育在国际上是姓“教”的,是教育家族中的法定成员之一。

二、从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特色论老年教育的属性

(一)老年教育起源于老干部离退休制度

我国的老年教育发端于1983年,以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红十字会老年大学诞生为标志。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在一无指令、二无经费的情况下,由一批热心老年事业的离退休人士自发地创办起了老年大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政府的支持,几乎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老年大学。这一时期的老年大学有不少成为老年群体中“离休干部”方可享受的一种特权,消遣性、娱乐性、福利性成为这一时期我国老年教育的特点,这也是老年教育姓“老”说的由来。毕竟老年教育在我国是起源于老干部离退休制度,是由热心的离退休老人自发兴起的。它诞生老干部制度和老龄工作的土壤中,因此,其前身的确曾经姓“老”,但随后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则使老年大学发生了重大转变,教育对象由初期主要面向离休干部开始向面向全社会老人转变,教育性质也由初期的康乐福利型为主向教育型为主转变。

(二)老年教育发展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型社会,老年人日益成为庞大而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离开了工作岗位,空闲时间大幅增多,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因此他们既需要物质方面的照顾,更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关怀。我国当时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老年群体中来。中组部曾明确要求:要以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为依托,深入细致地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各地老年大学认真抓好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抵制愚昧迷信、颓废庸俗等落后腐朽的文化,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帮助老年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养生观。由此老年教育进一步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重视,随后,中组部、文化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体现了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的决心。这一背景为老年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央责成文化部主管老年教育工作,直到今天尚未有更改主管部门的新的决定或通知下发。这便是老年教育姓“文”说的由来。的确,老年教育在行政管理上曾经姓“文”,但这并不说明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文化传播,传播文化只是其根本任务之一。在新世纪老年教育大发展的机遇面前,行政归口文化部管理,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理论上亦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

(三)老年教育兴旺于终身教育思想引领下向教育序列的转型

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席卷全球的教育思潮,为全球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今具有当代国际意义的终身教育概念应是“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及包括垂直的(贯穿人的一生的时间过程)和水平的(连接人生各个阶段的空间过程)教育活动的全体”。这样一种现代意义的终身教育观无疑对老年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给予了深刻的影响。21世纪,在我党的“十六大”把建设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化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又成为各项目标的基础目标,而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即老年教育应该姓“教”。

由此可见,我国老年教育在破土于老干部离退休制度,完成了政治文化教育的阶段性任务之后,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应适时转型于大教育的沃土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冲破束缚,健康发展。通俗地说,老年教育应该姓“教”,名“老”,字“文”。这样可以大致勾勒出老年教育的清晰轮廓,即:教育是其本质属性,而以老年人为教育对象是其主要特征,以文化传播为内容是其主要功能之一。

以上我们论证了老年教育属于教育范畴,在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的艰巨任务中,它将肩负起不可或缺的重任。老年教育只有属于教育,它自身才能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以满足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形势的需求。否则,无论归属其他任何范畴,只要老年教育仍徘徊在教育大门之外,那么,从理论到实践、从法律到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的关系都将是扭曲的,必然会阻碍社会大目标的实现,也将对自身发展形成障碍

三、从教育的范畴论老年大(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

以上我们在社会层面论述了老年教育属性问题。即老年教育属于教育范畴,下面我们论述在教育范畴内,老年大学(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在论述之前,有必要先将属性、教育属性、老年教育属性等词汇的概念加以解释。

所谓属性,是指事物所固有的性质、特点,包括状态、关系等,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性质决定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许多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凡体现该事物的基本特征,并以此区别其他事物的性质的属性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

老年教育属性,即老年教育的性质、特点。其属性也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在教育的范畴内,体现老年教育的基本特征并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性质,亦即老年教育属于什么性质的教育的问题。

(一)教育的属性和本质涵盖了老年教育的属性和本质

1.教育的属性与老年教育的属性相吻合

“教育”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从词源出发,西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教育的解释与古代中国的解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简而言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智力体力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一定义揭示了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构成。

我国的老年教育大致可分为老年社会教育和老年学校教育,这两种形式恰好符合教育的广义概念和狭义的学校教育概念。尤其是老年大学与以上学校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完全吻合。考察我国规范性、示范性的老年大学均具有学校教育的一切基本属性,它同样具有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和学员;拥有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这些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具有教师教、学生学这样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同样实现对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承;同样是为了个体素质的提高、人的完善和发展的目的。事实上,老年教育同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等学校教育一样,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我国的老年大学发展20多年来,经历了开创起步、探索推进、健康发展等几个阶段,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老年大学成功地开拓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教育道路,建成了一批规范校、示范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的开放性老年教育教学体系,并达到了一定规模,到2005年底已发展到2.6万所,在校学员230万人。因此,从我国老年大学的办学实践及其发展状况看,其学校教育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言自明的。

2.教育的本质反映了老年教育的本质

在现代教育学中,对教育的本质有三种看法:第一,教育是育才教育。这是从教育对社会的意义的角度来界定的,认为“人类靠生育传递生命,靠教育传递文化、文明”。教育传承人类创造积累下来的知识、德行、智慧,借以培育人,为社会培养劳动者、建设者和各种人才。第二,教育是育人教育。这是从教育对人的意义的角度来界定的。认为教育更为根本的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个体社会化。是使人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从而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认为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第三,教育即生命。是从教育与人的生命的关联的角度来界定的。认为教育是为了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

这三个界定,第一个是大家熟知的社会价值本位观点。第二个是既为社会又为个人的二元价值本位观点;第三个观点它把人的生命当作人的根本,是以人为本价值观

老年教育也是教育,教育的本质也是老年教育的本质。但老年教育又是特殊阶段的、特殊性质的教育。老年人离退休以后,不再承担职业义务,也获得了自由时间,因此,老年教育的本质是超越了职业意义上的育才教育,也不仅仅是提高素质的育人教育,而是更根本的提高生命质量、完善人生品质的教育。它仍然包括了育才、育人和社会化的内容,但却是更深入、更广阔的、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念。

(二)老年大学(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种教育形式的本质属性是由该种教育形式的主要特征、主要功能和社会需要决定的。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也体现于它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和社会需要。其中关键是基本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其他老年教育活动的根本所在。结合老年大学教育的实际,考察它的基本特征如下:

1.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第三年龄老年人

从目前我国老年大学的举办者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各级政府举办,二是由企事业单位或行业社团举办,三是由社会力量举办。无论是哪一类都是面向老年人举办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离退休后的老年人。目前有的老年大学招生对象的年龄有所放宽,如招收45岁以上的下岗职工和在职人员等,但毕竟是极少数,离退休后老年人是主体和主流。按国际上通行的说法,即第三年龄老年人(退休或低龄老人)。以天津市老年人大学招生情况为例,从1985年至2005年,共招生69 298人,其中离退休人员65 687人,占总数的90.5%。

2.教育性质特征——非学历的正规学校教育

老年大学目前进行的是非学历教育,老年学员在入学、学习年限、结业等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在专业层次方面,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老年大学设置了基础班、提高班、研究班等不同层次,为了适应老年人循序渐进学习的需要,不需严格考试入学,只进行适当的水平测试,便于跟班同步学习。可以说,老年大学为老年人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开辟了最好的场所,创造了最好的条件。虽然学员有极大的自由度,但是学校的办学却是严肃而正规的。教育的正规与否是由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选用教材、教学条件等一系列环节的规范与否所决定的。全国各地的老年大学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经营,始终朝着学校正规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方向迈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各地老年大学都在设施建设上下了很大工夫,大部分学校在政府关怀下,以置换、租赁等各种方式拥有了专用校舍。有的学校校舍面积达1万平方米。有些学校的教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的一流标准。除此之外,老年大学在管理等“软件”方面也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大纲以及教材建设都有相应的规范性,为老年人学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3.教育目标特征——提高素质,提高人生品质

任何一种类型的教育都有自己特定的教育目标。老年大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办学,已经有了明确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宗旨。1997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20字方针。全国各地的老年大学一般都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将办学宗旨进行概括的表述。如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的办学宗旨为:全面提高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南京金陵老年大学的表述为:提高素质,完善人生,再造幸福,再创辉煌。总之,都贯彻了国家教育方针和老龄工作宗旨,涵盖了颐养康乐与进取有为两个方面,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4.教学内容特征——传承文化,健身休闲

老年大学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文的有文学历史、外国语言、电脑网络、中医中药等;武的有拳、剑、操、舞;雅的有琴、棋、书、画;趣的有戏曲、声乐、股票、收藏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目前任何一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没有像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这样,呈现如此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点;任何一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没有像老年大学的教学内容这样,呈现纯粹的非功利性特点。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完全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与需要设置,并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与需要。

以上基本特征表现出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据此界定老年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老年大学是以第三年龄老年人为教育对象,为满足老年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生命质量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非学历的、正规的学校教育,是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