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期待老年教育学学科的构建(代前言)

期待老年教育学学科的构建(代前言)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上普遍认为,老年教育学既是老年学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两类学科的交叉学科。事实上,老年教育学目前的确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正因为如此,致力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有识之士才会提出构建老年教育学学科的设想。老年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老年教育现象和老年教育问题,这是老年教育学特有的领域。因此,老年教育学学科尚未有专门的建构,也不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围相重叠。

期待老年教育学学科的构建(代前言)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教育需求逐年在增长,教育实践也正蓬勃的发展;而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则相对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现象与我国老年教育的客观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老年教育需要更大发展,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方面日益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对其发展的理论支持性和指导性研究尚在艰难地摸索中。近30年来,老年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的初创阶段,也是从事老年教育、教学的数万工作者专心致志、努力实践、潜心钻研,积累了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探索阶段。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探索的实践”必定会转变为“自觉的实践”,“摸着石头过河”也必定会成为“沿着正道渡河”。现今正是老年教育由“探索的实践”开始让位于“自觉的实践”的历史性转变时刻。此刻,要求建构中国老年教育学的呼声日趋强烈,这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实践的客观要求。

一、老年教育实践急切呼唤老年教育学的诞生

(一)诸多困扰实践发展的问题亟待理论加以指导

老年教育的宗旨是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老年教育实践在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至今仍带有盲目性和摇摆性。例如,现在仍有一些老年大学校长和工作人员认为,老年人到老年大学来就是为了“玩”,就只是求着“乐”。在这些学校,课程设置偏向“玩”,第二课堂也着眼于“玩”。这种看法显然具有片面性和肤浅性。再比如,老年教育的性质,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实践发展的症结。这一问题的明确既关系到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的大局问题,也关系到诸如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再比如,老年教育的定位,一直以来老年教育定位于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样定位显然过于笼统、模糊。在现今,老年教育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得到公认的定位。

(二)众多争议发生和长期的争执亟待理论加以解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各种见解不断涌现,讨论和争论也在逐步展开。如何在纷纭之中深入事物本质,达到共有的真理性认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从几个争论点就可以看到这种任务的紧迫性:一是关于“休闲教育”的争论。有学者提出,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教育”;另有学者认为,决不能把老年教育规定为“休闲教育”,如果这样规定,必然导致政府、社会更加忽视老年教育,甚至导致老年教育事业的萎缩。廓清这个争论,必须对相关概念的多义性作出科学的分析。二是关于“无压力教育”的争论。有学者提出,老年教育和教学不应该有压力,不仅外部不能施加压力,而且老年人自己也不该背负压力。对此有不同意见的学者则指出,老年学校也是学校,有规章制度的管理,有校纪校规的约束,有教育教学计划的要求,这些都是带着压力的,学员自身选择了学习,选择了入学,也就或多或少选择了有压力的生活。还有其他一些争论,例如老年教育是不是“快乐教育”、“补需教育”,“老年教育”这个概念如何界定、“老年教育”的规律如何把握等等,也亟待廓清。争论的存在是有益的,然而,解决争论则必须深入进行“老年教育学”的学术研究。

(三)大量的实践经验有待作出学术性的提升和总结

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近30年,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广大的老年教育研究工作者做了总结、概括的工作,努力将这些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虽然作出了一定成绩,但力度不足,成效仍不敷人意。中国老年大学已经举办了9次全国性研讨会,收到参选文章2000多篇、评选了近600篇优秀作品。不足的是,这些文章中的大多数仍停留在一般的经验总结的层面上,真正形成学术性论文的不多,写成合学术规范的实证性研究报告的更少。从感性经验到理论建树,也是一种由量到质的转化。在当今各种新观念、新理念、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及时地作出学术性的总结和提升,形成系统理论。[1]

二、老年教育学学科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老年教育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研究领域。国际上普遍认为,老年教育学既是老年学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两类学科的交叉学科。国外许多高等院校都设有老年教育学专业,其中有的将其作为老年学分支学科,也有的将其视为教育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从哪个学科角度加以研究,老年教育学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在我国,老年教育也受到了政府、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然而,这种重视目前大多停留在认识层面上,政策层面和法律法规层面也有了进展,但是,在学术层面上,老年教育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反,却常常受到“老年教育学是否属于学术领域,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质疑。事实上,老年教育学目前的确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正因为如此,致力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有识之士才会提出构建老年教育学学科的设想。

一门正在研究发展的领域能否成为一门学科,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学科成立的基本条件,另一个是学科成熟的标准,亦即学科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一)老年教育学学科构建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1.老年教育学学科建立的条件

一个学科的成立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条件。公认的学科的成立条件如下:

(1)根本性条件,即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立性。是指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是与其他领域相区别、相对独立出来的专门领域。其内部结构紧密联系不能分化成更小成分。

(2)经济性条件,即学科研究的独特性。是指同一研究对象的学科不应重复建构,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围(或视角等)不应重叠。

(3)生态性条件,即学科研究的相关性。是指一门学科的建立需要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形成和成熟为条件。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

(4)社会历史性条件,即一门学科知识对社会实践需要的满足程度及社会对学科成立所需资源的满足程度。

(5)道德性条件,即学科成立的伦理性条件。凡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趋真近善的知识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并才有可能通过外在建制得以生长,而损害社会和人类的知识终将遭唾弃。

对照学科成立的条件,现将老年教育学学科成立的条件分析如下:

(1)研究对象的独立性。老年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老年教育现象和老年教育问题,这是老年教育学特有的领域。由于老年教育现象和老年教育问题具有特殊性,因此,无论它与社会其他实践领域相比还是与其他教育现象相比,都具有独特的规律,具备作为一门专门领域的基础。

(2)学科研究的独特性。以老年教育现象和老年教育问题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目前还没有。虽然老年学学科中涉及老年教育研究,但它并不是对其进行系统的、学科立场的研究。因此,老年教育学学科尚未有专门的建构,也不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围相重叠。

(3)生态性。老年教育学的相关学科,如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社会老年学等都有相对较长的研究历史和相对较成熟的研究理论,它们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等研究已有较丰富的积累,从而为老年教育学学科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

(4)社会历史性。当今时代是老龄化时代,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解决老龄问题的需要,老年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迅猛发展,老年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老年教育的地位逐渐提升;国力的增强又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这为老年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历史环境。

(5)道德性。老年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显然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功德无量的善事,一定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得以成长和发展壮大的。

从以上条件的分析看,我们认为老年教育学具备学科成立的基本条件。

2.老年教育学学科成熟的程度

一个符合学科成立条件的科学领域,如果发展程度不够,内在和外在的建制都没有得以建立,我们认为它还不是一门学科。只有符合学科成立的条件并建立了内外两重建制,达到学科成熟的标准的科学领域,才能被称为学科。学科两重建制决定了学科成熟程度,其标准是:

(1)内在建制。从内在建制来看,成熟的学科要求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较为成熟并得到公认的学科范式。

(2)外在建制。从外在建制来看,学科成熟的标准表现为有专门的学会、独立的研究院所、在大学中单设的学院或学系、专门的刊物和出版机构、图书馆中专设的图书序号等。在我国,学科成熟的标准还包括进入国家的学科目录、学位目录和科研基金申报目录等。

对照学科成熟标准,先从内在建制来说,老年教育学内在的基本概念、范畴还不清晰,基本理论体系还远没有搭建完善,方法论也远未形成,老年教育学还处在萌芽状态。再从外在建制来说:①专门学会。全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了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已担负起领导组织全国老年教育的学术交流、各类人员培训等活动,担负起指导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②独立的研究院所。早在2001年,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就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了老年教育研究室。但是,规模很小,人员很少,工作进展不大,在全国的影响也很有限。③大学中单设的学科、系。这项建制目前全国还没有,但在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学科下已开设老年教育课程。然而,全国师范类大学尚无一所开设老年教育课程。也就是说,在我国,老年学框架下已开设老年教育课程,而教育学框架下还没有老年教育的位置。在国外,很多大学都开有老年教育课程,既有老年学框架下的也有教育学框架下的,既有社会老年学角度开设的课程,也有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角度开设的课程。④专门的刊物或出版机构。专门的刊物目前已有多本,一本公开的《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版,几本内部学术刊物。但是,公开刊物在出版界级别较低,尚未成为核心期刊。几本内部刊物因为不是公开刊物因而受众面很小。⑤其他。专门的出版机构和图书馆中专设的图书序号、国家学科、学位和科研基金目录等,目前老年教育都还沾不上边,处于零位置。

从以上两重建制标准衡量来看,老年教育学在短期内确实还未成为成熟的学科。但是,老年教育学是一门正在研究发展的领域,当其具备了学科成立的基本条件时,就应适时启动学科构建工程,使学科进入初创阶段,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学科成熟程度。[2]

(二)老年教育学学科构建的实际条件

1.构建中国老年教育学在“内在建构”方面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系统的理论来源于学理的累积。需要从总的方面考虑老年教育学的学科构建,但更需要重视人们对老年教育学各项学理的探索。我国老年教育界,在进行实践探索和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方面,已经作了刻苦的努力。这方面,近几年来涌现出不少可贵的成果。如对老年教育“最高理念”的研究,对老年教育中老年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及其关系的研究,对老年教育中必须坚持“自主教育”、“自主学习”的研究,对老年教育规律和老年教育中教学的五个“三者同一”的规律的研究,对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特色规范”、“适度规范”、“分级规范”的研究,对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必须把握经济发展和老年教育发展两者复杂关系的研究等,以及《上海老年教育研究》组织的关于“老年教育”本质、定义、目标的研究。这些成果为中国老年教育学的构建作出了学理探索与积累的工作。

2.老年教育学学科构建在“外在建制”方面也已有了长足进步

所谓“外在建制”就是研究主体的实体性建设。要达到相应的高标准,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但是,“构建老年教育学”是一个过程,目前在中国已具备启动阶段的条件。按照这样的判断,我们在“外在建制”方面已经有了启动的条件。单就刊物而言,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出版了中国第一份老年大学的学报;金陵老年大学在它的启示下于2005年创办了自己的学报,开始了老年教育学的学理探索;与此同时,《上海老年教育研究》、武汉《老年教育研究》这两家杂志也在积极进行老年教育学的学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成立之后,编辑出版了《学术通讯》杂志,从2006年到现在,已经出版了9期,致力于老年教育学学术信息的汇总传播、老年教育学争论问题的介绍、国内外老年教育学术界创新见解的评论。此外,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老年教育》杂志专设《老年大学版》,用以探讨老年教育的理论问题。全国有些直辖市和省会的老年大学以及具有相当大规模的老年大学,近期都在积极创办理论研究性刊物,如天津老年大学创刊了《老年教育论坛》,广州老年大学创办了《广州老年教育研究》,哈尔滨老年大学、重庆老年大学、宁波老年大学等都在积极筹建理论刊物,这是我国老年教育学主体构建正在展开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老年教育学学科构建的思路

(一)遵循“长过程”和“分阶段”的学科建设路线

构建中国老年教育学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长远目标是要构建老年教育学的学科,被中国教育界所承认,具有概念、判断、原理系统的学术体系。达到这个长远目标需要分步骤实施。可考虑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第一,启动阶段。这一阶段需用一定的时间,写出一部老年教育学基本理论探讨的专著。第二,完善阶段。这一阶段需再用一定的时间写出一部具有合乎学术范式的中国老年教育学的著作。第三,完成阶段。这一阶段历时可能较长,就是要在广泛的、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把老年教育学的学科建立起来。

(二)遵循内在建制与外在建制相结合、内外互动的建构思路

所谓“内在建制”的建设就是在学科内涵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致力于学科的概念、范畴、原理、理论体系的建设;所谓“外在建制”的建设则是研究主体方面的建设,包括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学术刊物的建设。从近年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实际推进过程来看,这两项建设是交互作用、相应提高的。“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已经做了一些实际工作。首先,已经建成8个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然后逐步扩大;已经举办并将继续举办老年教育理论骨干研修班,着手培养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人才等。所有这些都是从实际出发,致力于“外在建制”的建设的表现。在此外在建制的基础上,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基本概念、范畴、规律、本质等基本理论研究,不断推出老年教育的专业著作,这样才能推动学科内在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内在理论的发展成熟又将进一步推动理论体系的建设,进而有效地指导老年教育实践,从而提升老年教育学科的品质和地位。反过来,又将逐步扩大、加强和巩固老年教育学的外在建制。遵循这样一种内外互动的学科建设路线,具有目的性强、组织程度高、效率高等优势,可以自觉地行动加速学科内在理智的发展和成熟,避免学科长时间的无序、随机、徘徊状况,将为学科建设赢得时间。

(三)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构建原则

建构老年教育学必须有不断加厚的实践基础,这里的“实践”指两个方面:一是普及老年教育的实践。在地域上,中国的东、中、西部的城市、乡村都要发展老年教育;在层次上,中央、省、地、县、乡、村各级都要发展老年教育;在行业上,机关、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各行各业都要以离退休职工为对象办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的普及意味着老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厚的积累。二是提高老年教育办学水平的实践。各行各业已办老年大学,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再上升起来,再指导下去,越来越深刻地掌握中国老年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是应用研究。老年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学科内在建制的根本,没有基本理论的成熟就谈不上学科的成熟,基本理论也是学科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基础。然而,基本理论需要以较长时期内丰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需要长时间的挖掘和提炼,再经过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逐渐形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年教育的应用研究能够以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揭示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学和教育学规律,同时加强概括和提升,使之逐渐升华形成系统的基本理论,及时用以指导实践。以此对社会实践的实际功效来证明老年教育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学科的发展赢得支持。尤其在我国,中国老龄化社会形成中出现的各种老年教育问题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不同于其他各类教育的特点,很难用以往的任何理论框架来解释,更难用西方的知识体系来说明。因此,应用研究对揭示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学和教育学规律,对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学的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 者

2012年3月25日

【注释】

[1]陆剑杰.我国“老年教育学”的构建工程应当启动[J].金陵老年大学学报,2008,(1).

[2]刘小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分析:学科学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