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听媒体教学理论

视听媒体教学理论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听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利用视觉、听觉感官的特点和功能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果。它的心理学基础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感知规律、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总之,亮度表示某彩色光的明亮程度,而色调和色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类别与深浅程度。媒体教学理论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爱德加·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2.1.2 视听媒体教学理论

视听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利用视觉、听觉感官的特点和功能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果。它的心理学基础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感知规律、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

2.1.2.1 视感知规律

1.人眼的视觉特性

1)视觉的光谱灵敏度

人眼对波长不同的光的敏感程度不同,对波长为555nm的绿光灵敏度最高,在此两侧,随着波长的增加或减少,灵敏度逐渐下降至零。

2)视觉范围

视觉范围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亮度变化的范围。人眼的亮度感觉随环境连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教学中,为提高电视、投影画面的亮度,就需要遮挡门窗以降低室内环境的照度。

3)彩色视觉

现代神经生理学证实,在人眼视网膜上存在红、绿、蓝3种感色细胞,人眼的彩色视觉就是由这些感光细胞提供的3种颜色视觉合成的综合结果。物体的颜色是物体表面对日光中某些光谱成分的反射光所引起的视觉效果。例如,日光照射到黄色的物体时,日光中只有黄色光被反射,而其他光谱成分被吸收,因此人眼就产生了黄色的视觉。

人们通常用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3个特性来描述人眼能看到的彩色光,人眼看到任何彩色光都是这3个特性的综合效果。其中,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它与被观察物体的发光强度、照射光的强度以及反射光的强度有关;色调是当人眼看到一种或多种波长的光时所产生的彩色感觉,它反映颜色的类别,并决定颜色的基本特性;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度,即掺入白光的程度,或者说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对于统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大,颜色越鲜明,越纯。总之,亮度表示某彩色光的明亮程度,而色调和色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类别与深浅程度。

4)分辨力

人眼的分辨力不仅与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光的照度有关,还与景物的相对对比度有关。另外,观察静止物体和运动物体时,人眼的分辨力也不相同,运动速度越高,分辨力越低。

人眼对于彩色之间的分辨力,如表2-2所示。

表2-2  人眼对于彩色之间的分辨力

img6

由此看出,人眼分辨彩色细节的能力较差。教学中黑板上应尽量写白字或白板上写黑字,以提高字体的清晰度,便于学生观看、学习。

5)视觉惰性

人眼的亮度感觉滞后于实际亮度的特性成为视觉惰性,就是视觉残留。人眼的视觉残留时间一般为0.1s,最早在电影技术中得到应用,由一幅一幅稍有变化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快速地连续出现时,就得到了连续的活动景象的感觉。

2.人的视觉心理

1)心理趋合

心理趋合,是指利用人的想象力去填充在实际画面中没有见到的空间。这是利用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使事物在画面中取舍得当,会产生画面向外扩展的效果,从而让画面中未被展现的物体出现在观众的想象之中。例如,在人的视线前方和头顶上方都留有一定的空白,运动物体的前方也留有一定的空白。

媒体教学理论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爱德加·戴尔(Edger Dale)的“经验之塔”理论。虽然这一理论早在1946年出版的《视觉教学法》一书中就提出了,但是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具有借鉴价值的,该理论成为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2)画面均衡

画面均衡,是人们对画面表现主题的一种形式感觉,是产生画面稳定感的因素。各种造型因素表现在画面上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经过构图方面的处理,使画面达到视觉上和心理上稳定的感觉。这种均衡有时仅仅是视觉感受上的,但大多数是经过人们的思考和想象所达到的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画面构图时应当注意利用人们的均衡心理使画面产生稳定的美感。

均衡有两种形式:对称式均衡和不对称式均衡。对称式均衡稳定感强烈。非对称式均衡是运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和生活中的体验,形成画面中力度和价值上的均衡。如:同样形状的物体,大的比小的重;同样大小的物体,深色的比浅色的重;形状大小都相同的,粗糙的比细腻的重。

3)视觉重心

人们习惯于从左边向右边观看画面,把注意力停留在、集中在靠右边的物体上,这就是视觉中的右撇现象。例如:把重要的事物和知识点安排在左边容易达到均衡,而且往往是放在“九井格”的交叉点处。

3.视觉心理与构图

构图是指在画面设计或电视拍摄过程中把被摄对象及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摄像构图的造型元素主要有线条、色彩、明暗、节奏等。视觉心理是画面构图的基础,构图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视觉心理。

1)线条

线条是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画面中线条的结构往往会使观众产生不同的心里联想和心理效应。如表2-3所示。

表2-3  以线条结构与心理效应

img7

线条的粗细、浓淡、虚实在人们的视觉心理上能产生不同的反应:粗线强、细线弱,浓线重、淡线轻,实线静、虚线动。

线条形状、排列疏密的不同,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节奏:斜线坡度大的节奏快;线条汇聚收缩快的节奏快;线条呈直线转折节奏快,线条成呈曲线转折节奏快;实线条节奏快,虚线条节奏慢。

2)色彩

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冷色和中间色。暖色是指红、橙、黄或与它们相近的颜色,冷色是指青、蓝或与它们相近的颜色,中间色是指绿、紫或与它们相近的颜色。

色彩的个性以及人们长期的生活体验,会使人们产生各种联想,并赋予色彩某种象征意义,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表2-4所示。

表2-4  色彩结构与心理效应

img8

3)明暗

高调会使人感到欢快,低调会使人感到沉闷、寂静或神秘,介于明调和暗调之间的为中间调。

画面上最亮处的亮度与最暗处的亮度之比成为对比度。图像必须有足够的亮度和对比度才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层次,赋予画面特有的“生命”。

4)视觉节奏

是把画面上特征相近的物体和构图要素加以归类、结合,以各种形式不断重复,形成视觉上的“节拍”,取得和谐的效果。

视觉节奏最简单的形式是,通过某种形象以相同间隔重复出现而形成一定的格局,至少要有3次的重复出现,才能形成节奏。如两个大小、颜色或影调不同的物体交替重复,同样的物体递增或递减、物体表现形式的渐变以及线条的收缩或向外辐射都可以形成节奏。另外物体之间有规律地出现空白也能形成节奏,空白的大小还能影响节奏的“快”、“慢”。

以视觉节奏作为构图原则,把特征相似的物体和构图要素组织起来以达到统一协调的目的时,会产生一种运动或流动的特征。任何一个形象只要按一个程序连续产生就会出现视觉上的动感,使人的注意力从一个形象转移到下一个形象。

2.1.2.2 听感知规律

1.人耳的听觉特性

人对声音的感知有响度、音调和音色3个主观听感要素。人的主观听感要素与声波的声压、频率和频谱成分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1)响度: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与声压和声音的频率有关。

(2)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

(3)音色:人耳对声源发声特色的感受。

2.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前面讨论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均存在着人耳听感方面的非线性效应,除此之外,人耳还存在着对声音信号进行各种“非线性加工”的特殊功能,如在人耳受到强烈声音刺激时非线性加工能产生保护性的听感反应;不同乐音的组合产生新的音乐形象即“和声”;对电声系统非线性畸变指标、环境噪声的影响都可降低要求;能把某些缺损的声信息在大脑中自动地完整化起来。下面主要讨论人耳听感方面的一些非线性效应。

(1)人耳的掩蔽效应: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其中的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另一个声音。低频声对高频声掩蔽作用明显;声音的时间越接近掩蔽的作用越大,且后掩蔽比前掩蔽明显;单耳听觉的掩蔽效应大于双耳听觉。

(2)鸡尾酒会效应(Cock Tail Effect):人耳对掩蔽声具有一定的容忍能力。人耳的这种功能与人的心理需求有关,当人把注意力相对集中于某一说话内容,就会忽略掩蔽声的存在,使人在噪声中分辨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就像在纷乱的鸡尾酒会现场人们照样能听出某个人的声音来。

(3)颤音效应:人耳同时听到两个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似的颤音,这是构成配乐的生理心理基础。

(4)哈斯效应:当内容相同的两个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仅当第2个音延迟时间达到35 50ms后,才会感受到有延迟音出现。当延迟声超过50ms时就会产生回声感,这种延迟效应是混响和立体声的心理学基础。

3.人耳的声音定位机理

(1)双耳效应:声音的主要定位。

(2)耳郭效应:声音的辅助定位。

以上有关视听觉的认知规律要素,在教学实践中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在教学材料的编制中,要求画面的构图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即线条、色彩、明暗等造型因素要符合对象的内涵,充分利用透视、重叠、阴影等构图技巧提示对象的意义;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方面,要在视听上重彩浓墨,形声并茂,以激发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想象力。

2.1.2.3 “经验之塔”理论

1946年,美国教育家戴尔在他的《视听教学法》一书中,研究了录音、广播等视听教学手段怎样在教学中使用,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等一系列问题,总结出一系列视听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理论,这就是视听教学理论。由于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来系统描述,因此,人们又将这一理论称为“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认为,人类对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意识由自己的直接经验获得,另一种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戴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依照其不同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并将获得这三类经验的方法分为10种,如图2-4所示。

1.“做”的经验

位于塔基的3个层次中,都含有亲自的“活动”,在这3种方式中,学习者都不仅仅是活动的旁观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故称为做的经验。所以说获得的是直接做的经验。

img9

图2-4 戴尔的“经验之塔”

(1)有目的直接经验。指直接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而获取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直接感知(即看、听、尝、嗅、触、做)取得的最丰富的具体经验。

(2)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间接材料的学习获取的经验。模型、标本是通过人工设计、仿造的事物,多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它是“真实的改编”,这种改编,可以使人们对真实事物更容易理解和领会。

(3)演戏的经验。指让学生在戏剧中扮演某一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经验。通过演戏、表演,感受那些在正常情形下无法获得的感情上和观念上的体验。

2.“观察”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包括5个层次:

(1)观摩示范。通过看别人怎么做,使学生知道一件事是怎样做成的,以后他自己就可以动手模仿着去做。

(2)见习旅行。指通过野外的学习旅行,看到真实事物和各种景象,获得经验。

(3)参观展览。指通过参观展览,使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得经验。

(4)电影和电视。指通过观看电影、电视获得经验,屏幕上的事物是实际事物的代表,而不是它本身。通过看电影和电视,得到的是替代的经验。

(5)广播、录音、照片、幻灯。指通过听觉或视觉的方式来获得经验,与电影和电视相比,抽象层次要高一些。

3.“抽象”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包括两个层次:

(1)视觉符号,主要指表达一定含义的图表、地图等抽象符号,它们已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2)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字符号)两种,是事物抽象化了的代表或观念的符号。

2.1.2.4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戴尔把“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

(1)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则越抽象。但不是说,求取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也不是说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只是为了有利于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

(3)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概念可以供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维工具,它把人们探求知识的过程大为简单化、经济化。

(4)在学校教学中应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5)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6)如果教学太过于具体化,那就是没有达到更普遍的充分了解,但现在这种危险只是理论的,因为人们还没有做到教学应有的具体程度。

“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而位于塔的中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借助于解说或教师的提示、概括、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