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教育改革综述

当代教育改革综述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当代国际典型教育改革的实践,可以窥探出教育改革的一些规律所在。当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的一部分的时候,教育改革的研究有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教育。教育改革通常而言就是将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能够适应新的客观需求的活动。故教育改革属于有计划变革的范畴。教育改革较多地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变的意志,体现为国家或地方在教育政策上的变化。这是教育改革区别于教育变革与教育革新的重要判定标准之一。

第一节 当代教育改革综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当代教育体系的特征是,它们正在经历一个连续不断地适应、改进、变革的过程……”[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正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或者可以说,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潮流。研究当代国际典型教育改革的实践,可以窥探出教育改革的一些规律所在。当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的一部分的时候,教育改革的研究有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教育。

一、教育改革的概念辨析

在众多研究教育改革的文献中,与改革类似的术语,例如变革(change)、改革(reform)、革新(innovation)、改进(improvement)、革命(revolution)等,是交替使用的。这些术语在内涵上有共通性,但是由于理念以及使用范围等的不同,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一)教育改革

在西方的教育文献中,教育变革是最广为使用的概念,相对来说,在我国“教育改革”一词更为人们所熟悉。“改革”在教育领域的“普遍使用”出现于19世纪,但直到“二战”以后,教育改革问题才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20世纪70年代才出版了一系列的相关论著,如特罗(Trow,W.C.)的《教育改革的途径》(1971)、汤泽(Tonsor,S.)的《教育的传统与改革》(1974)、鲍尔斯和金蒂斯(Bowles,S.&Gintis,H.)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1976)等[2]

“改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够适应客观情况的”。从这个词义解释中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的起因是原有事物中存在旧的、不合理的部分;第二,改革的目的在于使之变成新的、能够适应客观情况。教育改革通常而言就是将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能够适应新的客观需求的活动。故教育改革属于有计划变革的范畴。袁振国教授认为:“教育改革可以理解为按照某种预期的目标以改进实践的有意识的努力,它包括制定同旧目标无关的新目标、新政策,或赋予过去的教育以新的职能。”

因为涉及教育目标、政策等的变革,所以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的根本变化相关。教育改革较多地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变的意志,体现为国家或地方在教育政策上的变化。这是教育改革区别于教育变革与教育革新的重要判定标准之一。教育变革或教育革新更多的是在组织层面使用的概念,如学校变革、教学革新等,教育改革往往是政府以行政命令、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方式推行的一种教育变革,因为教育改革只有与国家政策相一致,才能有效地达成目的。

(二)教育变革

国际著名教育变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Havelock,R.G.)教授曾对“教育变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变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Havelock,R.G.,1979)这个界定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变革必将导致教育现状的转变,如果没有这种转变,理论与口号不能称之为变革;二是教育现状的转变是“有意义的”,这涉及对教育变革的价值判断,这也意味着不是教育现状发生的任何变化都是“教育变革”。

哈维洛克和古德(Good,C.V.)根据变革的推行方式,将变革区分为“有计划的变革”(planned change of education)和“自然的变革”(natural change of education)。(王万俊,1998)“有计划的教育变革”是有明确的变革目的,凭借一定的变革方案或变革策略推行的、蓄意的教育变革,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改革、教育革新、教育改进和教育革命都属于这类教育变革。“自然的教育变革”是指没有专门的变革方案和策略也没有明显蓄意性的教育变革。

(三)教育革新

教育革新同教育改革一样,也隶属于有计划的教育变革范畴,是有计划教育变革的一种重要形式。教育变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美国学者迈尔斯(Miles,M.B.)教授1964年编辑出版的《教育革新》一书,大抵是第一本以“教育革新”为主题的专著。

尽管“教育革新”与“教育改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许多重要文献都对两者给予了几乎相同的界定。譬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革新是一种按某种预期目标以改进实践的有意识的尝试。”OECD的文件还补充说,这个定义“不排除也与制订同旧的目标无关的新目标、新政策或新职有关的革新”。波·达林(Dalin,P.)也认为:“革新就是一种经深思熟虑的、旨在改进与既定目标相关的实践的尝试。”不过,纵观各种定义,还是迈尔斯教授在《教育革新》一书中的界定最能反映这一新概念的特质,他认为:“革新这个术语指的是深思熟虑的、新颖的、专门的变化,这种变化被认为在实现一个系统的目的方面更为灵验。”这个定义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革新在于“新”。革新重点在教育变革过程中一定要引入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制度、新标准,它是“新颖的”;其次,革新在于“研究”。革新不是突然冒出的新想法,它是深思熟虑的,是经过专门研究、试验的,对实现一个系统的目的是“更为灵验的”,是“专门的变化”。

(四)教育改进

作为学术话语的“教育改进”一词大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坦格鲁德和瓦林(Tangerud,H.&Wallin,E.)的著作《学校改进的价值观与背景因素》(1983)和韦尔赞等人(Velzen,W.C,et al)的著作《学校改进——对实践的理论指导》(1985)可能是这方面较早的理论专著。值得指出的是,与教育改进相关的文献大多与组织有关,比如以上两本著作所使用的概念是“学校改进”而不是“教育改进”。

关于学校改进有影响的定义来自韦尔赞等人,他们认为“学校改进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努力,其目的是在一所更多的学校中变革学习条件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条件,其最终目的是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引申出以下思考:首先,学校改进关注的是学校发展。在教育变革的文献中,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OD)常被列于其中。所谓组织发展就是提升组织在不断变化环境里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过程。从学校发展的视角看教育变革,这是一个新的变化,它不仅重视变革这一过程本身,更重视实施变革之组织的能力建设,这较过去是一大进步。其次,学校改进的目的是促进学校的整体变革。学校改进概念融入了系统思维,它既注重学校变革的系统性(它涉及学校文化、人事、财政、制度、课程、教学等方面),还注重学校变革的持续性,对外部环境变化保持敏感的反应和动态的适应。

(五)教育革命

早在18世纪末叶的法国,“革命”一词就出现在教育领域,不仅如此,“革命”还是当时的一种“流行的用语”,人们喜欢称大革命后建立的学校为“革命学校”。在我国的“文革”时期也进行过许多“教育革命”的试点,譬如“缩短学制”、“废除升学考试制度”、“废除留级制度”、“让学生教学生”等,甚至在当时还引起了以中国教育革命为榜样,“学习中国样板”的国际运动。不过,把教育革命当做一个学术概念进行研究还是“二战”以后的事情。古德拉德(Goodlad,J.I.)的《学校革命》(1959)和阿德与迈耶(Ader,M.J.&Mayer,M.)的《教育革命》(1970)是最早见到的论述教育革命的专著。

教育革命也是有计划教育变革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语用学上看,教育革命概念主要在三种意义上作用:一是作为社会剧变时期社会革命的组成部分,尤其指新旧政权交替时期的教育变革。这是一种政治学意义上的教育革命,譬如“二战”后独立的非洲和拉美国家为剔除殖民主义影响所推行的教育变革就被西方学者称为教育革命。二是当教育变革目标与社会下层人员子弟教育状况的改善相联系的教育变革。这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教育革命,譬如有学者把为了社会边缘群体所进行的教育变革措施称为教育革命。三是指教育系统或教育的某些组成部分发生根本性质上的变化。这是一种教育学意义上的教育革命,也是真正的教育革命,譬如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所导致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所发生的根本性改变。

教育革命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只有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或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教育革命才有可能发生。一般来说,教育的进步大多是渐进的,即使是革命,它有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3]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变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是引起教育现状发生有意义改变的,都可以称作是教育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改革、教育革新、教育改进、教育革命等都属于教育变革。教育改革与教育革新、教育改进在目的和方向上有共同之处,但是前者往往涉及教育政策的改变,较多地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变的意志,体现为国家或地方在教育政策上的变化,往往是政府以行政命令、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方式推行,而后者未必需要如此,这是三者之间的重要区别。教育改革与教育革命的关系如同改革与革命的关系一样,在产生条件、目的、程度、实施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从本质上说,是各国或地区对原有教育现状中存在着不合理、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部分进行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目的在于建立新的、更符合当代客观需求的教育目的、政策、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教学策略、方法等。一般是通过政府教育政策的改变来实现,属于有计划的变革。

二、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背景

从20世纪后半叶至今,由于来自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挑战、压力以及驱动,加上社会全面进步和未来发展给教育的启示,许多国家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实践,都迈出了强有力的改革步伐,目的在于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造就和储备一支足以使本国能够在新世纪有效生存和发展的人才和劳动力大军,巩固和提升本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主导的世纪,经济形态的这种转变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进行教育改革的诱因存在着差异,但在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必然带有一定的共性。本节选择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等[4]对各国教育改革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介绍,希望能够表现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

(一)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

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源于人们对于知识与技术增长的关键角色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创新与技术。经济增长基于知识与信息。知识被认为是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社会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与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的“知识”是一个拓展的概念,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5]:(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这类知识是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通过信息进行识别。(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这类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原理和规则方面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这类知识是关于行事能力方面的知识。(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这类知识是关于信息与社会相联系的知识,识别谁拥有知识,如何描述。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农业经济是一种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自然经济,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受自然的支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和劳动力的占有;工业经济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而出现的一种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机制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资源的垄断和资本的利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在内的广义的知识体系,而且包括知识的生产、积聚、应用,尤其是知识进步及创新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经济发展的能力及保持经济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因素则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种趋势: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一个依靠创新求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需要的是富有创新能力的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本身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知识的思考方式上,过去主要是单历程的,表现为部分理解的方式,而现在主要是多历程的,更强调整体理解;对于知识的范围,过去更注重知识的可编码性和最终可知性,更强调显性的知识,而现在更注重知识是无边界的和不确定的,更强调隐性的知识;对于知识的增长,过去坚持知识是靠累积而线性地增长,因而注重重复性的训练,而现在坚持知识是靠批判而有机增长,因而更加注重反思与批判性建构;在知识管理上,过去强调预测与控制,因而更关注知识的秩序或传递,而新的思维更强调洞察与参与,因而更关注知识的创新或生长;在知识获取的方式上,过去表现为个体的独立性,注重独立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而现在表现为集体的协作性,注重知识分享。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学习能力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更新知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无疑成为时代精神的聚焦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二)科技革命与教育改革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晶,它不断地促进经济结构变革、社会变革和认知变革,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石。今天,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是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正在变成技术。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由于现代技术的融合化趋势,各种高新技术都具有组合技术的性质,于是,技术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而大型、复杂技术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机械技术向“智能技术”的升华。同时,从硬件技术转向软件技术,从有形产品的开发转向无形产品的开发,从偏重硬件的发展路线转向注重整体的发展路线,当代技术正在进行新的整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还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融会、综合,在广袤的学科发展空间崛起了许多新兴的学科。新技术革命浪潮对各学科领域的冲击,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和突变论向各学科领域的广泛渗透,智力工程的研究触角向高科技领域的涉猎等,充分展现了科技的整体化趋势。而现代科技的整体化趋势又大大拓展了现代人思维能力的空间,有效地深化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深度,从而进一步引起了现代科技发展的“链式反应”。

科技革命带来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和知识陈旧率的加快,学生面对太多太多的知识,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究竟哪些知识是他们应该学习的,哪些知识又是他们能够学习的,哪些知识是适合他们学习的。一般而论,他们应该学习的知识比他们能够学习的和适合他们学习的要多得多,学校必须对知识进行选择,必须教会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选择。同时,由于科技革命促成了教育手段的迅速变化,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变得越来越先进,使教育媒体走向多元化,而且这些教育媒体越来越多地具有了教育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背景下,企图向学校中的学生传递他们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已变得不可能,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人类教育经历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以科技进步为背景的。今天,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成为当代教育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它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电脑化、虚拟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又一个重要的途径,网上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之一。互联网与最新电脑技术的结合,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远程教育这种人类前所未有的教育形式成为可能。受教育者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课堂上课,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开展学习活动,也可以自己通过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等进行自学自测,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向世界各所学校调阅资料,以拓宽知识范围。电脑技术运用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完全打破了学生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网络咨询,使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同时,虚拟实在技术可以使人们“亲身”体验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逐步弱化,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方式。因此,教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部分来源,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可以终身享用的局面被完全打破,终身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特征;新的科技革命成果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远程教育成为颇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科技革命带来的教育媒体多样,而且极大地搞活了媒体的教育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变革。“如果我们想把握住这些传播网络的迅速发展,那么教育不容置疑地应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多元文化与教育改革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等等,冲突无处不在,而融合与创新也日益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强弱消长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类追求自觉、自由活动的内在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群体活动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把无数个体联结为社会,又把前后相继的社会缀接为历史。因此,文化是纽带、是桥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明基础。一个主权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同时,文化总是具有民族性的,一个民族之所以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它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创造出的文化也就不同,形成各自的文化传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维护着本民族的特性,在原有的轨道上发展,并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旧有的教育通常是一元文化的教育,主要是关注和反映主流文化,而对于非主流文化关注甚少,因而表现出高度的同一性或统一性,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差异性也较少涉及。多元文化要求教育要体现和反映各种文化的传统与需要,要尊重每一个体的文化背景与经历;要求教育具有更大的弹性或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文化的需要;要求教育更多地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反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实际状况和要求。总之,多元文化要求教育更多地立足多样性,追求个性化,这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高度统一性的教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面对新世纪扑面而来的各种严峻挑战,许多国家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目标。一些有远见的战略家们开展“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把发展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治国之策。各国为了增加经济实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在努力建立一种能使生产工人到专家学者、从蓝领工人到高级经理都能受益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与改进和发展经济,提高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