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学科建设,努力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加强学科建设,努力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简要的汇报,希望得到各位的指点,以便推动我校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我校主动适应武汉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发展重点以及支柱产业和服务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力发展与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类学科和专业,为地方培养各类急需人才,以支撑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加强学科建设,努力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江汉大学学科建设回顾与思考

江汉大学是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筹建伊始,我们就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筹建工作的关键,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1999年初,就新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召开了专家咨询会、专题研讨会,听取了省市有关领导和知名专家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绩。近几个月来,我们多次组织各学院院长、教授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总结学科建设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的目标和措施提出了一些思考。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简要的汇报,希望得到各位的指点,以便推动我校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近几年来,我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存在的问题

(一)以合并为契机,大力推进学科的融合和优化

按照“同类合并、理工结合、学科渗透”的学科调整思路,并重点扶持地方急需的专业,我们将原四校设置的43个系合并为13个学院和1个直属部(2002年又根据学校的发展,创办了融智工商学院),将原四校分散设置的55个本科专业合并调整为34个,后又新增了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3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法、文、史、教育、理、工、农、医、管理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人文、理学、管理等4个学科成为学校的主要学科门类。在此基础上,为突出重点,培育特色学科,2001年1月,首批遴选确定了文艺学、企业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美术学、基础数学、外科学、光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1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文艺学、企业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美术学等5个学科于同年7月被批准为市级重点学科。2002年11月,又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汉语言文字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4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已加大投入用于这些学科的建设。

四校合并呈现出的学科较全、互补性较强的优势,为发展交叉学科创造了条件。我们围绕学校立足武汉、服务武汉、面向省内外的定位,积极培养、扶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如将理科与工科结合成立学院,分别建立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等,同时又将学科交叉渗透落实到课程体系上,充分利用多学科优势,整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

(二)以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方向,扬长避短,积极发展应用学科

地方大学只有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的建设、发展才会有基础和动力,地方政府和群众才会全力支持学校。我校主动适应武汉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发展重点以及支柱产业和服务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力发展与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类学科和专业,为地方培养各类急需人才,以支撑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标的早日实现。在专业设置上,突出应用性专业,将某些专业确定不同的应用方向,如设计专业设有服装设计、美术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等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设有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环境工程等方向。增设了运动训练、高级护理(涉外)、医学影像技术等一批新的应用型专业。针对加入W TO后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的学科和专业,我们与证券日报社合办了融智工商学院,以这个二级学院为阵地,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诸如期货、证券投资、传媒经济、信用评估等应用型专业方向,首次招生就出现了火爆场面。

(三)以队伍建设为主体,努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学科的发展,队伍是关键。我们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实施了“聘请、培养、引进”的人力资源战略,一方面以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为目的,聘请了14名知名专家担任相关学院名誉院长和特聘教授,参与和指导各学院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每年投入140余万元经费,鼓励、支持教师进修、做访问学者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近几年,选送了58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4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30名教师做访问学者。同时采取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招聘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引进高层次人才。2年来,已引进省级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近20人。目前,我校10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03人,副教授职称的有401人,正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50.15%。

(四)以投入为保证,优化学科建设环境,改善学科建设条件

学校对学科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自筹建以来市政府拨出3000万元专款用于学科建设,仅新近购进的10万元以上的设备就达30多台(件),使各学科教学科研的实验条件较以前大为改善。学校还加大投入建设了一批实验室,其中分析测试中心、艺术综合实验室、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被批准为市级重点实验室。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校园计算机网络,投资900余万元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经省高校图工委组织评估,位居全省高校图书馆前列。与此同时,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加大了重点学科的投入,如对5个市级重点学科每个投入50万元,对10个校级重点学科每个投入10万元。这些投入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购买相关教学、科研资料,促进了重点学科的发展。

(五)以学术交流为平台,积极开展横向联合,努力提高承担较高层次科研项目的能力

近年来,我们以学科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较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会、文化生态变迁与文学艺术发展研讨会等,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校外的交流,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在科技开发方面,完成了湖北金环公司磺化自动化控制工程改造项目,该公司又将300万元的科技攻关项目交给了我校;承担了国家科技部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项目子课题“布袋收尘穿漏报警仪”的研制,与山东兖州煤业集团合作开展煤烟脱硫科研项目,与兄弟院校合作承担了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总体设计课题,等等。

近3年来,共承担了14项国家级项目,154项地方政府项目,其中“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研究”获准为“十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结束了原四校没有国家重点项目的历史。有20项成果被采用,33项成果被转让;出版了“江汉大学学术丛书”9部,资助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700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无论是在层次、数量、获奖情况方面,还是科研经费的获取方面,均远远超出了原四校历史上最好成绩的总和。

(六)以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为重点,初步形成了重点学科建设和硕士点立项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学校以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为重点,在确定的1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中,评选了11个校级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其中文艺学、企业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4个学科被省学位办批准为省级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目前,学校在重点学科与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优势学科与重点学科相结合,重点学科与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相结合的学科建设特色。

总之,我校近几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学科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过去底子薄弱,而新校建设又百事待举,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还没有在全国、甚至在同类高校中“叫得响”的、领先学科或学科方向,高水平成果少,在质与量上均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学科方向及特色不明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因而难以与武汉市的产业优势和结构特色产生较大的互动效应,导致科研成果转化难,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三是缺少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较低,部分学科学术带头人年龄偏大,存在断层现象,后继乏人。

四是科研力量整合不够,整体水平不高,争取并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核心竞争能力较差,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较少,部分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缺少群体的互动科研效应。

五是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不够,学科间交叉合作研究不够,大部分还是封闭式的自我发展,争取的横向委托项目较少,显然与武汉市属唯一综合性大学的地位不相称。

二、下一步学科建设的思路

(一)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瞄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贴紧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经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跨越式发展战略,以高起点、高效益、高质量为目标,以地方性、综合性、应用性、针对性为特征,重点建设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夯实人文社会学科、理学学科,稳步发展教育学、医学、农学,逐步形成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二)学科建设的原则

1.服务地方为主原则。坚持立足武汉、服务武汉、面向省内外的办学定位,适应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结构,拓展专业方向,为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2.应用型为主原则。重点发展应用型学科,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以技术学科为主,基础文科与应用文科以应用文科为主,经济理论学科与经济应用学科以经济应用学科为主,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与临床医学与技术学科以临床医学与技术学科为主等,充分体现应用型为主的特色。

3.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坚持社会需求与办学条件、师资状况相结合,构建学校学科建设的格局。大力扶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力争在某些学科领域或学科方向上达到或接近国内同类高校一流水平;大力扶持省级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力争在近期能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大力扶持新兴学科,力争尽快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扶持低投入高回报的学科,力争学科建设和办学效益双丰收。

4.宽口径、多方向原则。积极探索宽口径和多方向的学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科的融合、交叉、渗透,积极推行经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根据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改造传统的学科方向,培育学科的特色,强化学科建设的针对性。

(三)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

1.目标

今后5—10年,是江汉大学加强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重点学科建设和硕士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按照“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校定位要求和学校发展的总体布局,调整学科结构,凝炼学科方向,增加学科实力,实现江汉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具体目标是:力争5年内在学科结构上,建立一个既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又与我校办学资源与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学科结构,建设15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省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5个硕士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在学科方向上,一般学科要形成2—3个稳定的发展方向,重点学科要形成3—4个较成熟的发展方向,建设2—3个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方向;在学科队伍上,各学科师资队伍在学历、职称结构上要达标,争取有10—15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建设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主要任务

(1)争创一流学科

选择1—2个优势学科作为争创一流学科的突破口,通过引进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人才群,使学科的实力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排名居前列,迅速抢占制高点,成为国内同类高校的一流和在国内有影响的学科。

(2)争创省级重点学科

加强文艺学、企业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4个省硕士点立项学科建设的力度,加大投入,引进人才,力争尽快进入省级重点学科的行列。同时,加强10个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尽快成为市级重点学科。

(3)开展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对应连接

根据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紧紧围绕武汉“五大产业基地”、“三大优势行业”、“三港三网”等建设目标,结合我校现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调整一批学科专业方向,开办一批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做好对应连接工作:

——调整电子信息专业方向,以光电子技术应用为重点,培养光机电一体化的高级技术人员,通过与团结激光、楚天激光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的互动发展。

——调整农学专业方向,加强农学与园艺学专业的融合,以武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培养武汉市发展观赏农业、生态农业、花卉农业所需的高级人才。

——调整旅游管理专业方向,以武汉市的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市民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导向,为拓展都市旅游业培养高级人才。

——调整教育技术学专业方向,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重点,通过与计算机科学及技术的融合,培养多媒体教育软件的开发、使用与管理的高级人才。

——调整生物工程专业方向,大力加强淡水鱼克隆方向的研究。

——调整环境工程专业方向,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校企联合,积极主动地承担武汉市的环境规划、环境治理项目。

——开办社会工作专业,适应武汉市加强社区建设的需求,培养社区管理的高级人才。

——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以二级学院为依托,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开办信用评估、传媒经济、物流管理、全科医学、体育健身保健等一批新的专业及专业方向。

——充分发挥师范类专业和师资的优势,争取建设国家级中小学师资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按照武汉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着力建设终生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国家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培训以及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

——充分利用武汉市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走开放式学科建设的路子,加强横向联合,建立一批学科发展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

(四)学科建设的重要措施

1.以教学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我校是一所教学型的地方大学,学校提出“团结奋斗,狠抓质量”,制定规章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

2.整合队伍,调整结构,尽快形成适应学科建设需要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适应学科建设的发展必须将现有教师队伍的力量组织起来,尽快改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梯队结构。一是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和学科方向的调整,采取多种手段,相应调整教师队伍,尽快形成学术梯队,解决学科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二是根据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需要,继续遴选一批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外深造,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三是采取扶持政策,继续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解决教师队伍研究生比例偏低的问题;四是结合学科建设,组成科学研究的团队,确定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群体的互动科研效应,促进学科的发展。

3.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为学科建设提供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将根据学科建设的规划,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采取多管齐下,多渠道解决学科建设的资金和设备的保障问题。一是合理安排学校财务预算,调整学院创收资金的使用方向,逐步增加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比例;二是通过改革办学体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设备投入学科建设;三是积极承担科研课题和技术攻关改造项目,鼓励科研和技术开发收入投资学科建设;四是积极争取政府对学校重点学科的专项投入。

4.走出校门,横向联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江汉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学科建设离开了地方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就会失去活力。学科建设必须紧密地贴近于、服务于武汉市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是加强调研,寻求结合点。我们将组织力量,对全市13个区、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以及政府有关委办局逐一走访,深入研究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需求,寻求结合点、服务面、联系线,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造传统的学科方向,开设新的课程,培育新的学科方向。二是确定各学科建设的共建单位,组建学科建设联合体,共同探索校区、校企等合作模式,使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以更好的服务争取社会更大的支持,以突出的贡献求得自身更快的发展。

5.“高位嫁接、借船出海”,引进和聘请高层次人才,迅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一是充分发挥武汉地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林立、高层次人才云集的优势,结合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聘请一批名家参与学校建设,联合申报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共同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学科的发展;二是针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在国内外延揽重量级、高层次优秀人才和人才群,使这些学科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力争有的学科在全国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名片。

(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关于学校怎样加强学科建设会上的讲话,2004年6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