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世博会的开园发挥了巨大的继续教育功能

上海世博会的开园发挥了巨大的继续教育功能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世博会更是传承了以上诸多特点,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教育功能。上海世博会不需人工验票,游客手持世博门票轻松一刷即可入园参观。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首创项目,“网上世博会”次列车行驶到胶济线,转变为一座数字纪念馆和博物馆,让世博会在网络上“永不谢幕”。上海世博会里不乏眼花缭乱的高科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参展,把上海世博园打造成为盛况空前的文明成果共享、人文财富共有的文化殿堂。

第二节 上海世博会的开园发挥了巨大的继续教育功能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上海世博会更是传承了以上诸多特点,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科技世博[3]

(一)低碳科技

上海世博会倡导低碳理念,新能源汽车、LED(light emitting diode)照明、太阳能发电等无不显示出低碳科技以新形态为城市的发展、新生活提供支撑。

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及周边投入使用1100多辆新能源汽车,如图6-1所示。这些不“吃油”或少“吃油”的汽车在世博会上的大规模应用,并始终保持着“能量使用效率高、大气污染低、运行噪声低”的特点,实现了世博核心园区公共交通“零排放”的目标,无疑成为高科技与“低碳节能”理念的完美融合,也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现在这种新能源汽车被用于其他城市的交通,减少碳排放量。

img28

图6-1 上海世博会中的新能源汽车

(图片来源:腾讯网)

“一轴四馆”、城市最佳实践区、各广场及景观带等早已成为集全球大成的led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世博会期间不少游客专门选择夜游世博园,一览园内LED灯光营造的绚丽多彩的光影美景。有数据表明,整个世博园区LED灯具超过20万盏,80%以上的夜景照明光源采用LED技术,综合节能效率达70%以上。LED照明实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的理念。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园区,世博园让“绿色能源”的理念成功应用。世博园内的太阳能发电技术集中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照明系统及太阳能热水应用等方面,如中国馆外墙铺装的新型太阳能光电板,年发电量30万度,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85吨;澳门馆的太阳能供电系统,不仅可以发电,而且还可起到遮阳的效果。

(二)环保科技

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环保科技的应用保障了城市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的发展。世博园内,绿色植物不仅“爬”上了建筑物的墙面,还“登”上了屋顶,这就是立体绿化。如瑞士馆、香港馆屋顶的“草帽”,加拿大馆、法国阿尔萨斯案例馆斜坡和墙面上的“花外衣”。据了解,上海世博园80%以上的场馆采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世博中心的屋顶绿化面积超过1000m2,世博主题馆生态墙的绿化面积达5000m2。在世博园外,大力推广立体绿化技术的上海闵行区,在2010年获得了世界屋顶绿化大会颁发的“世界屋顶绿化最佳城市金奖”。

世博园“一轴四馆”区域首次应用了垃圾收运自动化系统;台北案例馆向世人展示了“垃圾不落地”政策的成效;马德里案例馆让人们清晰地看到马德里复杂而先进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综合基础设施及服务;德国馆的工作人员穿上了生态循环纤维制服。世博会不仅给了我们很多破解“垃圾围城”的思路,更让我们认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这一理念。

(三)信息科技

上海世博会不需人工验票,游客手持世博门票轻松一刷即可入园参观。如果觉得拿着门票也麻烦,还可以选择更为简便的“世博手机门票”。这就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电子门票带给世博的便利。不仅如此,世博会上的物流配送、展馆预约、证件管理、电子车牌、电子围栏、智能电网等,同样广泛采用rFid技术。“物联网”已经在世博会上迈出了走进现实的一大步。

不动脚、不出门,一样逛遍世博会,这就是“网上世博会”。诚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所评价的:“网上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革命性创举。”作为实体世博会的三维虚拟网络版,网上世博会以其便携、快速和大众化的特点,让观众在这个虚拟世博园内用多种视角欣赏展馆。世博才过半程,网上世博会网页浏览量已超过2.3亿次,累积“入园”人数达5500万。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首创项目,“网上世博会”次列车行驶到胶济线,转变为一座数字纪念馆和博物馆,让世博会在网络上“永不谢幕”。

(四)人性化科技

直饮水”成功解决了超过7000万游客的饮水问题,世博会直饮水技术功不可没。世博园直饮水点从开园时的101个增加到117个,可满足1860人同时使用。除了便捷,安全和环保是直饮水技术更大的贡献。直饮水在“超滤膜”的防护下,细菌和病毒去除率均达到99.99%。更为重要的是,直饮水技术还有助于防止高温天气下园区内出现大面积中暑,避免了游客饮用瓶装水后产生的大量垃圾。

世博会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对残障人士细致入微的关爱与服务,更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了体现残障人士的尊严和价值,呼唤人道主义,促进残障人士事业发展,在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首次设立残障人士综合馆“生命阳光馆”。以“消除歧视、摆脱贫穷、关爱生命、共享阳光”为主题的生命阳光馆在世博会上被誉为“最温情馆”的场馆。这里不仅展示了提高残障人士生活质量的高科技“智能居室”,还有让普通人体验盲人生活的“天视奇观”体验区,让健全人感受盲人与命运抗争、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在这里,身体的残缺被人性的光辉所遮盖,人们看到的没有残缺,只有充满理解和包容的爱。

世博会上的科技应用充分体现了低碳理念、城市发展的新模式。通过继续教育的桥梁作用,将科技融入生活,用智慧启迪心灵。

【案例】去世博园上“体验课”感知世界“触碰”未来

上海世博会里不乏眼花缭乱的高科技。浦东福山路外国语小学的孙老师说,高科技不再遥不可及,学生们能在世博园里亲眼观察,亲耳倾听,甚至亲手触碰。

“比如,不少学生特别期待沙特馆里1600m2的巨幕银幕,也很想亲自去看看德国馆的大能量球。虽然学生还不能完全弄明白太过复杂的科学原理,但我们引导他们观博,注重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孙老师说,学生对科技的展品会有自己的理解,参与一些互动项目则更能激发他们创新的兴趣,在他们心里埋下科学的种子。[4]

二、人文世博

“不出国门,看遍世界。”一句精彩的口号,形象地概括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广泛性和多元性。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参展,把上海世博园打造成为盛况空前的文明成果共享、人文财富共有的文化殿堂。20世纪以来,世博会更多地关注人文发展和人文精神,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更多地重视人的权利、民族间的和平、国家间的平等以及人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在科技竞争中提倡人文关怀,在合作交流中不忘人文情怀。

(一)充满文化意蕴的各类展览

世博园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个国家的展馆了。建筑是文化的经典——当人们进入横跨黄浦江的世博园区,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错落有致分布着的300个场馆,都是难得的视觉盛宴:造型雄浑有力的中国馆、融入“五行”元素的台湾馆,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大气;无数延伸的触须“包裹”着的英国馆,体现着西方文化的时尚前卫;借鉴了约有9000年历史的恰塔尔赫于克遗迹设计而成的土耳其馆,则传递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和欧亚大陆纽带的文化密码……在馆内游览,浓缩的世界文明尽在眼前。[5]

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设立的5个主题馆,分别解读和表现“城市人”、“城市”、“城市星球”、“足迹”和“梦想”。“足迹”主题馆即城市文明艺术馆,它通过建筑、雕塑及绘画艺术品揭示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与城市文明艺术馆紧密联系的是世博会博物馆,它通过实物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的手段让游客亲历1851年以来世博会丰富多彩的历史。“梦想”主题馆则使用改建后的老工业建筑,展示人们对于未来城市的美好设想,引发人们对于“何为未来”的思考。此外,世博园内各大洲的系列文化广场、各种各样的设施和主题游线路,也是主题展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案例】中国国家馆

中国国家馆(见图6-2)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30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6]

img29

图6-2 中国国家馆

(图片来源:世博网)

(二)文化艺术的狂欢节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活动分为主题活动和日常文娱活动,承担三大功能,即演绎主题、渲染气氛和分流人群。

主题活动包括由主办方组织的开闭幕式、中国馆日和其他重点活动。日常文娱活动包括园区内的综艺演出、互动体验、展览展示、媒体演播、民俗民族、文化巡游、竞技和美食等八大类活动。182天内,上海世博会园区33块场地总共举办了22925场精彩纷呈的活动,活动规模空前,创造了世博舞台盛况。7300万人次游客中,观看各类文化演艺活动的观众累计超过了3200万,近50%的游客至少观看了1次活动,活动影响深远,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案例】上海世博会最有意义主题日大盘点

风尚好少年 环保主题日活动

针对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问题,世博会园区内举办了“风尚好少年环保主题日活动”,来自溱湖湿地家园的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发出“保护湿地家园,风尚从我做起”的呼吁。以“可乐男孩”薛枭为代表的汶川和青海地震灾区的5位抗震救灾小英雄也参加了这个主题活动,并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倡导全社会的青少年儿童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视情教育专题日

很多人在世博馆还体验了“视情教育专题日”的活动,如图6-3所示。当前的社会现状之一是父母和老师为孩子无私奉献,但很多孩子却不理解,反而对家长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甚至还有仇恨的心理,对老师更是厌恶至极。唉,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回事?!“视情教育”就是通过多元智能的模式来解决这一矛盾。活动当天,唯一一个为孩子们打造的馆内几乎爆满,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场馆模拟真实的城市社区,让孩子在娱乐中接受教育。

思·感悟世博主题日

“思·感悟世博主题日”,“汉未央”、caster街舞社社团走进公众参与馆,用自己的“秀”来演绎中华文化,年轻男女穿着古色古香的汉服,展示当时的各种礼仪,一段有趣的汉服情景剧,让所有人捧腹大笑。汉未央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方兴未艾,永生不灭;“城市之窗”主题秀讲述了没有翅膀的天使鼓起勇气来到人间,在上海的街头遇见跟随父母在世界大城市间搬迁的寂寞女孩,并用天使的爱的魔法改变了小女孩眼前的世界。这个秀是科技与艺术的创意结合,传递了爱与关怀是人类未来希望的理念。[7]

img30

图6-3 孩子们在场馆内做体验活动

(图片来源:发展论坛)

(三)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论坛

论坛是探讨世博会主题、酝酿世博会精神遗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论坛探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交流发展中国家关于城市化进程、农村地区的教育、卫生等问题的实践经验;预测城市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论坛分为高端论坛、主题论坛和大众论坛。其中高端论坛主要从宏观角度讨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理念,以及城市宜居、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相互关系,主题论坛探讨有关城市的专业话题。而大众论坛则为大众表达想法、交流日常话题和生活智慧提供了平台,以多种方式吸引市民参与,以此调动大众参与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