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

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考虑他的生物属性,是否有病;再考虑社会属性,是否在他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存在不利因素,比如是否与教师、父母、同学之间产生了关系障碍;最后可以考虑他本身的心理属性,是否智力低下或学习方法上有问题等。力必多包含了身和心两个方面的涵义,既表示生理上的性冲动,
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_医学心理卫生学导读

一、人的实质与潜能

回顾一下心理学史上各种学派的基本观点,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总是和对人的实质的看法是一致的。从人的生物属性看,往往把心理活动看成生物本能的表现或者适应环境的工具;当把人当作社会实体时,往往把心理活动当作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具体的心理学派别的观点,都是当时历史进展、科学进步和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尽管有时有些观点是对立的,但在一般理论思维方面往往有相通之处。这一相通处的基本点就是对人的实质的认识以及如何去挖掘人的潜能。心理咨询的对象是人,要解决的是人们心理上的困扰和障碍,因此首先必须认识人是什么。

(一)人的实质

关于人的实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人的实质就在于人有认识能力和自我意识。的确,人的意识活动和自我意识是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但是人的这种特征归根结底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自然界之所以能造就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造就了人脑和人的社会。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脑和人类社会为前提的。如果把人的实质绝对地归结为人的心理和意识特征,显然是不全面的。

另一种看法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是单独的生物个体的人。但是,这种以自然的生物个体为出发点来看待人类实质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因为人虽然是从动物进化而来并具有种种生物特性,但它已经不是单纯的生物个体,而是有心理活动并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人就是社会性的人,甚至连它的生物特点也不存在。在某段时间,这种错误观点的确比较狂热,但由于它本身表现出来的明显缺陷,在学术界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思潮或派别,也没有显示出强大而持续的生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实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认识曾经被一些人误解为人的实质只是其社会属性。显然,这种误解主要在于认识上的错误。上述论断的关键概念是“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的根本则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实质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社会关系的形成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其一,人必须作为有生存本能生存需要的生物体,才有可能产生向大自然索取生存资料的动机和行为;其二,这种向大自然的索取活动,不能是动物的简单摄取,而必须是有目的、有意识和有组织的改造自然的过程。因此,这就需要人类有完整的自我意识把自身和自然界区分开来,需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去了解自然界,需要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组织活动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生产劳动。人类的这些特点,随着进化发展的过程而愈加完善。可见,“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概念,既包含着人的自然属性,又包含着人的心理属性,而它本身又突出了社会属性。人的实质,就是这三种属性的有机结合。

宇宙间的事物都遵循着对立统一的规律。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把人看作包含了多种矛盾的复杂事物。从人的三种属性出发,这个复杂事物应由三组矛盾组成。第一组矛盾,是人作为生物个体与外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借助于新陈代谢,不断与环境相适应,或求得平衡,以维持机体的生存。这种属性对于人种之中的任何个体都具有普遍性,即人的自然属性。第二组矛盾,是人作为组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同大自然的矛盾。也就是借助于工具和生产组织,通过各种生产活动不断地从大自然中取得生存资料,以保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发展,同时使人类社会的形态不断更新,使人类自身不断进化。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第三组矛盾,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矛盾。它是借助于人脑和社会生产劳动,以映象和语言的形式反映、认识外部世界。也就是在不断地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把外部世界转化为映象和概念。这就是人所具有的认识外部世界的心理和意识属性。

在构成人类实质的三种属性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经常是社会属性,它既制约着人的生物属性,又制约着人的心理属性。所以,它是人类实质的基本属性。这种基本属性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其一,在人种的进化中,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决定着人类的形态变化和意识产生;其二,在个体发育中,社会活动制约着个体的生存发展和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由于三种属性的关系是保持着动态变化的平衡,所以也常常有特殊情况发生。比如,在躯体发生疾病时,人的生物属性可以暂时转化为主导地位,这就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及时治疗躯体疾病。又如,当人的认识活动出现障碍或者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人的认识发生困扰时,人的心理属性也可以上升为主要矛盾,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决人们心理上的冲突。当然,即使是在通常情况下,人的社会属性也要依赖于生物属性和心理属性,才能存在并完善。没有健康的机体和健全的智能,社会属性就无法体现。

用人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说明了人的实质后,就可以将这个基本观点运用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中。例如,当一位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父母来进行心理咨询时,心理学家就可以清楚地把握好自己的思维方向。首先考虑他的生物属性,是否有病;再考虑社会属性,是否在他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存在不利因素,比如是否与教师、父母、同学之间产生了关系障碍;最后可以考虑他本身的心理属性,是否智力低下或学习方法上有问题等。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也不会感到忙乱,因为我们知道社会属性是经常起主导作用的,所以总要规范一下教师和家长应对孩子采取什么态度。同时我们知道在特殊情况下,生物属性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所以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严重疾病引起时,就可建议到医院诊治。这样,就不会犯就事论事的毛病,也就是不会只提出学习方面的心理学措施。

(二)人的潜能

人的潜能,也可以看作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挖掘人的潜能。也就是说,要引导人们了解能够引起、维持和调整心理状态与行为活动的条件和力量,并使人们运用自身的这种条件和力量来摆脱心理上的困扰。然而,关于人的潜能问题,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

1.弗洛伊德的力必多理论 最早把心理活动的动力问题提出来进行研究的是弗洛伊德,他提出的“力必多”(libido)这一概念,构成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力必多包含了身和心两个方面的涵义,既表示生理上的性冲动,又表示心理上的对性关系的渴求。为此,力必多这一概念便进一步泛化而涉及生理性冲动以外的许多心理活动,如自爱、母爱、宗教感情以及人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这就是“泛性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是把人禁锢在生物学领域中,并且把人的行为动力归结为“性”。这种理论在今天看来显然是非常片面的,然而,在当时却是时代的产物,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关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点,弗洛伊德的错误并不在于把本能问题提出来作为心理动力,因为无论是种族发展还是个体的发育生长,生物本能都在心理的产生方面起作用。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的错误在于他把生物本能绝对化,也就是说,把生物本能看成是唯一的原动力和一种与社会性决然分开的因素。尽管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的具体观点在心理咨询中仍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关于心理活动原动力的理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2.人本主义的动机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马斯洛(Maslow),他对于人的动机提出了“层次论”“潜能”“自我实现”等概念。在他的动机层次论中,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满足某种“需要”的驱使。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进行了层次排列,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探索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他提出,当低级需要得以满足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就随之产生,最后,一种“自我实现”的动机就会发生。所谓“自我实现”的动机,就是人有一种本质性的内在需要,使自己尽其所能。

显然,马斯洛注意到人的高级的社会和精神的需要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需要的思维推理具有片面性。因为人的各种需要作为行为动机,实际上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截然分成各种层级,所谓低级的需要和高级的需要在个体身上也是交互融合的。而且,个体的生理需要也具有社会性质,这些需要的出现和满足具有社会关系的色彩。

3.心理潜能的整合观点 从对人的实质的理解来看,人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的动力是和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相联系的,人的心理和意识活动只是人的实质在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表现。为此,产生和推动心理活动与意识活动的力量,应该是人与外部世界的这种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是人与环境的矛盾、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和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心理和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其心理学形式的确是需要及满足。心理动力的基本要素,仍然是由生物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所组成的。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其一,在心理动力中包含的第一方面是人所具有的生物学的需要。作为人类心理动力的生物需要虽然也具有保存个体和延续种族的生物学意义,但它却是社会化和精神化了的东西。首先,这种需要的产生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因而它的表现形式总是某种社会文化环境条件的反映;其次,这种需要获得满足的方式,总是社会性的;再次,人的生物需要是被人们意识到的东西,也是一种精神需要的满足。尽管生物需要是心理动力的一个方面,但它本身的实际情况绝不是孤立的,与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二,在构成心理动力的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社会需要,社会需要主要是通过社会的交往实现的。人类和各种心理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社会交往的产物。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无论其性质如何,对心理的发生和持续都有重要作用。如果这种人际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正常的精神活动往往就要崩溃。人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才能体验到社会责任,才可以认识到社会规范,而某些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就是由这些责任、规范转化而来的。当然,社会需要也不是孤立的,许多为满足社会需要而发生的行为活动,其结果往往包含着满足生物需要或精神需要成分。

其三,促使人的心理发生和持续的动力也来自于本人的精神需要。除了美感、责任感、道德感等,可以促成一个人的行为外,最典型的精神需要就是信仰,或者称为价值观。当然,信仰这种精神需要并不是孤立的,它和维持生命的生物需要以及各种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一种由精神需要所唤起和维持的心理和行为,其结果也包含着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

人的心理潜能或心理动力,就是由上述三种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的。分析人的任何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可以看到这三种因素各自起的作用。当然,这三种因素在促成某种具体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时所起的作用是不均等的。有时是这种因素主导,有时是另一种因素主导。

二、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近百年来,许多咨询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都试图找到一种基本观点或基本模式,来贯穿在心理咨询过程的始终,以进一步提高咨询效果。特别是在今天,心理咨询已经成为给人们生活提供帮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一种理论模式来指导咨询实践。许多心理学派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对心理咨询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如精神分析学说、心理生理学说、行为学说、人本主义学说、社会文化失调学说、特质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但是这些观点或模式,都不能完全说明心理异常现象,也不能全部解释心理咨询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只能解释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个侧面。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大多数心理学家却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综合运用着各派理论,只有极少数的人固执地坚持某一种观点而完全放弃或否认其他学派的观点。

事实上,一种理论模式的产生,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相一致的。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健康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任何心理问题,都不会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考虑。人的实质,是由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组成;人的心理潜能,是由生物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组成;那么,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的因素,概括起来也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组成;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也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只不过重点不同而已。这个基本观点,称为综合分析观点或生物-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中,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各有自己的内容,并各自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但相互之间又联系和制约着,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并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与躯体的系统、细胞、分子水平的生物活动相联系,从而影响着这些水平的生理功能。心理活动又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并通过人的种种行为活动表现出来。这样,个体的内外环境由小到大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连续体。在众多的因素中,生物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是心理因素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发挥作用的物质承受者。心理因素是在生物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它产生以后就时时刻刻给予生物因素以深刻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因素是在生物和心理因素的共同基础上产生的,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因素,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物因素。在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所有这些因素却交织在一起而发挥作用。同样,当心理出现偏移或异常,而又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来求得解决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中,上述多种因素仍然交织在一起。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有三个不同的维度。其一,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体型、神经类型、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特征等;其二,心理因素,包括当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积累、个性心理特征等;其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各种环境影响、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由社会-文化因素而导致的严重心理应激(stress)。个体在生理、心理上与外界社会三者之间如果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就意味着完全健康,如果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机体的平衡状态受到影响。从这个方面来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就是要维持和促进机体的这种平衡状态,而并不是单纯从心理因素的角度来认识、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应激与个性心理

(一)心理应激

机体的生长和发展过程始终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进行的,也就是说,个体每时每刻都要和环境处在某种关系中。应激,表明了环境和个体之间所发生的一种特殊关系。严格地说,应激并不仅仅指某种反应,而是一个过程。社会外部因素中的各种紧张刺激,形成了应激源,导致了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并伴有身体功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这种状态,就称为心理应激。

紧张刺激在社会环境中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适度的应激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气息,而过度的应激则影响着人们的心身健康。另外,由于个体的差异,使人们对紧张刺激的认知、评价以及耐受性和适应应对能力也有着显著的差别。心理咨询并不是要消除应激源,因为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它只是帮助人们提高对应激源的心理适应和应对能力。因此,了解紧张刺激与心理应激的性质与规律,才能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

1.紧张刺激——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的刺激物或情境,主要有以下3大类。

(1)工作应激源:如重大或突发性灾难性事件,不良的工作环境,个人所担负的角色,工作经历,人际关系,工作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的冲突等。

(2)生活应激源:如离婚、结婚、亲人死亡家庭人际关系及家庭角色变化等。

(3)文化应激:个体由于在生活和工作上的改变,会引起心理不适而增加了心理应激的发生。民族文化、地区文化、方言土语、风俗习惯等,都可能成为某些适应能力差的人的应激源。

2.应激体验——心理应激 在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中,大脑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认识,对外界刺激作出带有主观意义的评价。应激体验完全因人而异,个体是否体验到应激取决于认知评价、个体经历、倾向性、情绪状态、期望值、健康状态等。

(1)认识评价:作为紧张刺激的应激源能否在个体引起心理紧张,主要取决于认知评价。环境的需求固然重要,但只有它们被察觉到,并通过自身能力和客观要求进行比较和理解,认为个体难以应对这些需求时,才体验到应激。

(2)个体经历: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经历不同,所经受的应激体验也不一样。在个体经历中,年龄、文化教育、行为准则、家庭及社会环境等都有重要作用。可以说,经验与应激的关系是建立在强化的基础上的,积极的强化和成功可以降低应激体验,而过去的失败可能增加应激体验。

(3)个体的倾向性:一定的个性特征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的不同反应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欲望和追求、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这些因素,对个体的认知评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针对同一种紧张刺激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4)个体的情绪状态:在面临某种紧张刺激时,个体的情绪对认知评价有明显影响。如在心情愉快时,可以降低应激体验;在焦虑烦躁时,则可能由于细小的不如意而出现强烈的反应。

(5)健康状态:躯体或心理两方面的健康状态,都可能影响机体对紧张刺激的认知评价。精神委靡、体质不佳的人,往往会歪曲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不利于机体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增加应激体验。

3.应激的反应 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是由觉察到威胁后才引起的,包括生理和心理行为两方面的反应。这些反应有的是为了对付应激源的积极手段,如一定的唤起水平、集中注意、积极思维等,这些都有助于个体正确认识应激源并选择积极的应对措施;有的反应是消极的,如过度的唤起、焦虑以及一些消极的自我防御等,这些常导致个体的认知能力降低,影响正确判断。

(1)应激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个体出现应激状态时,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机制的中介作用,引起躯体生理功能的改变。这些生理反应,可作为心理应激和机体应对能力的伴随物成为心理生理障碍的基础,此时在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在同样的应激源作用下,不同的个体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有的表现为心血管反应,有的表现为胃肠反应、有的表现为支气管反应。

(2)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任何应激源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新意,因此,首先表现出的是大脑皮质的唤起。适度的唤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过度的唤起则可转为焦虑反应,降低个体的应对能力。随着焦虑的延伸发展,还会出现烦躁、愤怒、恐惧、憎恨、抑郁等,并且呈现出认知水平降低和自我意识障碍。

心理应激与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密切关系。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需要给不同的个体提供帮助,提高他们的应激耐受力,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防御措施,建立和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二)个性心理

尽管人的实质都是由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但却是以个体的存在作为人类存在的前提。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当同一性质的问题出现在不同个体的身上时,其反应是有很大差别的,心理学家在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时应采取相应灵活的方法。

个性心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体现了一个人所特有的色彩,它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组成的。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它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事物的态度体验及行为的积极性上,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需要、动机和兴趣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结构中较稳定的成分,可以体现一个人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自我(self):是个性结构中的协调控制因素,是指人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即对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的认识和评价。人们通过自我意识,对个性心理结构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调节,使自己形成并维持完整的个性。

为什么个性心理结构在每个人身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呢?因为在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一个人身上所占的比重、水平的高低、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千差万别的。比如,一个人可因为遗传或先天因素,使自己的神经类型与他人不一样;也可因为环境因素和生活实践活动,使自己的社会化水平的程度与性质与他人不同;还可因为社会实践而具有与他人不同的经验和观点。这样,人与人在生物性、社会性和经验习得等方面的各种差异,就构成了各自独特的个性。

在个性心理结构中,生物性、社会性和心理性因素也是互相不可分割的。个性发展形成的动力,是人与所在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的大脑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特有功能活动,同时,个体逐步社会化并形成特有的经验系统。

可以这样认为,人的个性心理中最为稳定的是逐步形成的某种经验系统以及反应模式,经验系统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经验系统称为个性的内在部分,以这种特有的经验系统对外部世界所形成的反应或行为模式,称为个性的外在表现。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接触的都是个体的人,此时,关于人的实质和潜能等概念只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要想对某个具体的人提供有效的帮助,除了对人和人的心理有一般性的理解之外,必须充分了解人的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