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是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

实验是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行知于1918年2月,率先提出中国教育改革的实验方法,发表了《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一文。陶行知为民族的解放而办教育,他的教育创新意识,思想与理论为后人创造了光辉的典范,可谓之今日教育改革之“点金术”。教育创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就是探获真理的科学方法。

一、实验是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

1918年陶行知连续发表了《试验主义与新教育》、《教育研究法》、《智育大纲》等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性文献。他指出:“举凡今日教育界视为金科玉律者,皆昔贤试验累积之成功。是故试验之消长,教育之盛衰系之。”(Ⅰ,9)陶行知举德国为例:中世纪前的德国,等于化外之民,但18世纪初,哈里大学,哥廷根大学相继成立,都以弘扬实验精神为务。其后学者先后辈出,凡所建树,皆本于实验。至18世纪末叶,复与国家主义结合,以国家主义定目的,试验主义定方法,相辅相成,大见其效。此后,德国的科学大昌。所以,18世纪前,德人师天下,19世纪后,天下师德人。其成功之力来自于实验及试验之精神。

中国的教育改革历经百年,至今仍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旧观念之根深蒂固和教育改革之不得其法是极其重要的原因。陶行知于1918年2月,率先提出中国教育改革的实验方法,发表了《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一文。陶行知说:“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Ⅰ,5)“试验者,去旧之方也。”(Ⅰ,6)时过80多年,我们今天的教育天天在喊改革,但仍如先生所说“虽新必旧”。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改了些什么?我们是怎么改的?为什么“虽新必旧?”陶先生在本文里有精辟的分析。他说,教育之所以旧者有五“一曰依赖天工……,二曰沿袭陈法……,三曰率任己意……,四曰仪型他国……,五曰偶尔尝试……。”(Ⅰ,7)

陶先生这里所说的五种原因,在中国历经百年而依旧存在。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依旧不改,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如同裹足女人一样,不能自由地大步前进了。这样,我们便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头来仍落人之后。

陶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之改造,他所从事的各项教育事业无不通过体察民情,大量的社会调查,再以实验为依据,最后才加以推广。其治学之所以这样严谨,完全出于对中华民族之高度负责精神。陶行知为民族的解放而办教育,他的教育创新意识,思想与理论为后人创造了光辉的典范,可谓之今日教育改革之“点金术”。

陶先生说,新的教育应该是“自新”、“常新”、“全新”的。首先要有“自新”的能力。他形象地打了个比喻:有一家人因为要请客,一切设备都从邻家借来,用完就还了。这是客来则新,客去便旧了,不得为根本之计。我们中国的教育,倘若忽而学日本,忽而学德国,忽而学法国、美国,那是终究无所适从。所以新字的第一意义要“自新”,能自新,便能常新、全新。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要这“自新”、“常新”、“全新”呢?陶先生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Ⅰ,312)怎样使教育保持“三新”呢?陶先生回答说:“要有试验精神……倘使专靠外国,或专靠心中所有,那么,或是以不了了之,或是但凭空想,或是依照古老的法子,或是照外国的法子,统是危险的……所以望大家注意,不可不由自己试验得出真理,方不至落人之后哩!”(Ⅰ,318)

教育创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首先,须从根本上解决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不要但凭主观所有,而是要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实验精神,以实验为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就是探获真理的科学方法。曾有一所学校学生学习物理,平时不以实验为基础,临高考前让学生反复看《高中物理实验》录像。结果,临考场时,学生答非所问。可见,只有亲自实验,才能获得真知,科学的八股是伪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