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诗引导人们从传统迷信里解放出来

陶诗引导人们从传统迷信里解放出来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师用他那独特的大众化的诗歌,引导人们从封建迷信里解放出来,只需念头之一转,即可寻得一线真理的曙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陶诗的一个特点。但最近我是参加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婚礼:秋平(汪秋平)是与曼雯(汪雨云)为着要到潘家桥共同服务便利起见,就提前于废历新年结婚。秋平与曼雯两位青年是抱着绝大信念,下着绝大决心,鼓着绝大勇气,忍受数千年传下来的狠毒讥诮,突出重围,来创造他们的幸福的世界。

八、陶诗引导人们从传统迷信里解放出来

在旧中国,中国到处充满了贫和愚。陶师用他那独特的大众化的诗歌,引导人们从封建迷信里解放出来,只需念头之一转,即可寻得一线真理的曙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陶诗的一个特点。

三块大洋的结婚

我近年对于贵族式的婚礼,一概拒绝参加,就是好朋友,也毫不通融。我觉得当这民穷财尽的时候,在结婚的喜事上,还要摆出排场,彼此争风,简直是一个罪恶。穷光蛋结婚不自量力,甚至于借恶债来和富人比赛,不但是可笑,而且是可怜,这种婚礼不能使我高兴。但最近我是参加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婚礼:秋平(汪秋平)是与曼雯(汪雨云)为着要到潘家桥共同服务便利起见,就提前于废历新年结婚。婚礼是庄严而简易。刘世厚(刘大作)司仪。马侣贤证婚。节目中有敬鸣晓钟十八响,唱《村魂歌》,新人相对行敬礼,新人向来宾行礼,婚中用印,新人报告,来宾致祝词,唱《锄头歌》,礼成,摄影,新人只备茶点敬客,不设酒席,费了三块大洋,夫妻各一半。他们也没有钱做新衣、各人只穿了旧的便服行礼,以致特来观礼的乡下姑娘认不清谁是新人谁是客人。这事初看很小,仔细想来,实在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秋平与曼雯两位青年是抱着绝大信念,下着绝大决心,鼓着绝大勇气,忍受数千年传下来的狠毒讥诮,突出重围,来创造他们的幸福的世界。他们所开的路线,在不知不觉之中,是引导着许多穷青年解除烦恼,避免破产,追取简单的幸福,这是多么可贺的一件事呀!

(一)

三块大洋钱,

结婚过新年,

每人出一半,

开创新纪元。

(二)

香姑斗新装,(注一)

搽得喷喷香:

赶来看新郎!

赶来看新娘!

注一:香姑即乡姑。

(三)

新郎在哪里?

新娘在哪里?

怎么寻不着?

一定房里藏。

(四)

也是茅草屋,

不大像新房。

一桌两板凳,

还有床一张。

(五)

新娘却不见,

也不见新郎。

眼皮挤一挤,

香姑心里慌。

(六)

不要慌!不要忙!

听我说端详:

“新娘在这里!

那就是新郎!”

(七)

好一个新郎,

依旧学生装。

钮扣缺一个,

对客献茶汤

(八)

新娘没凤冠,

也没有新衣裳。

她不坐花轿,

不哭不心伤。

(九)

不点红蜡烛,

也没有拜堂。

晓钟十八下。(注二)

新人已成双。

注二:晓庄学生成婚,鸣钟十八下,以示新夫妇在十八信条(注三)之下结合来为农民服务之意。

注三:指1926年11月21日陶行知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特约乡村教师研究会上的演讲词《我们的信条》,共18条。

(十)

人人拍巴掌,

个个耳朵痒。

新人请上台,

恋爱讲一讲。

(十一)

叮呤叮呤当,

走到讲台上。

疑是挂环佩,

钥匙一串响。

(十二)

“我非嫁老公,

他非讨老婆。

平等结夫妻,

意思好得多”。

(十三)

“本想迟结婚,

于今不得已。

同去造新村,

中心正可喜。”

(十四)

没有过三朝,

去到潘家桥,

看见先生到,

小手群相招。

(十五)

庙小活佛多,(注四)

事忙吃不消。

幸是双双到,

担子两人挑。

注四:庙小活佛多,庙指学校、活佛指上学儿童。

(十六)

农村讨老婆,

高利把债驼。

利钱付不起,

赔牛卖老婆。

(十七)

我写这首诗,

脸上起笑涡,

但愿穷男女,

不再唤奈何!

二十三年五月一日(Ⅶ,168)

一夫一妻

一夫一妻,

家庭合理,

没有妒嫉,

欢欢喜喜。

嫁给人家做妾,

好比活埋地狱里。

如果甘心情愿,

便算自己无耻。

倘是父母强迫,

就该反抗到底!(Ⅶ,8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