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用“五项构建”方法确保实施

采用“五项构建”方法确保实施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实施“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还需采用“五项构建”的方法予以确保,即:①校企合作,构建“全程式”实践培养模式的实施平台;②基于岗位任职要求,构建全程“理实一体”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③实现“双证”并行,构建全程能力培养与考核体系;④校内外结合、课内外兼容,构建全程开放式实训体系;⑤目标管理与过程考核结合,构建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构建实证。

第四节 采用“五项构建”方法确保实施

要实施“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还需采用“五项构建”的方法予以确保,即:①校企合作,构建“全程式”实践培养模式的实施平台;②基于岗位任职要求,构建全程“理实一体”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③实现“双证”并行,构建全程能力培养与考核体系;④校内外结合、课内外兼容,构建全程开放式实训体系;⑤目标管理与过程考核结合,构建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构建实证。

一、校企合作,构建“全程式”实践培养模式的实施平台

(一)校企合作,建立保障机制

要实施“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企业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托因素。对于具有完全市场属性的企业,要吸引它与较大公益性的学校进行合作,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利益背景下,互惠互利的价值取向才能持久稳定。因此,在价值规律与取向具有各向异性的校企之间,应建立一个足以约束各方的机制来保障。这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经费方式等。

首先,必须成立一个校企合作机构,下设具有行政职能的办公室以及具有协调、专业职能的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具体制订每年工作计划,安排校企双方每年需完成的工作,组织校企联谊,负责学生工学结合任务的落实;指导委员会则作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参与到对学生培养的全程中。其次,配备的领导应由校企双方领导共同组成,办公室组成人员要求是相关参与部门的负责人,否则执行能力将大大减弱。同时,因涉及部门较多,对人员的配合能力要求较高,办公室必须设置专职人员予以负责。指导委员成员则要求由企业资深技术人员与学院专家共同组成。再者,建立涉及各个层面的制度,分别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机制、部门职责、校企合作基地创建办法、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工作条例、人员考核办法等方面作详细规定。最后,校企双方应形成合作基金,根据双方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利益关系及付出情况核定双方注资比例,学校以资金注入为重,企业以人力资源注入为主。学生工学结合时涉及的材料费、住宿费、薪酬费等一切费用由基金支付。

浙江同济职院在省水利厅的协调下,成立了三个层面校企合作非常设工作机构:行业层面,成立浙江水利水电行业校企合作办学协调委员会,由分管人事教育的副厅长任主任,学院院长任副主任,负责行业校企合作方面协调工作;学院层面,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有关行业的领导担任副主任,负责协调、指导校企合作事宜;各专业系作为第三层面,按专业大类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校企双方约各占50%组成,落实校企合作中有关教学等具体事项;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常设机构“校企合作办公室”与“实训中心”合暑,确定了负责人,配备了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了校企合作的有关制度,分别从机构设立、人员配备、管理机制、部门职责、实习基地创建办法、实习管理办法、人员考核办法与经费投入等作了详细规定,在政策、机制、管理、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

(二)校企合作,构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要实施“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教学水平,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要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培养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好,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专业教学团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从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二是从教师个体来说,是指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即使是专门从事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也要走向社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专业针对性。

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可从两个途径解决:一是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管理行家、技术能手,充实专任教师队伍或担任兼职教师;二是加强现有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浙江同济职院近几年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建设:①根据专业和课程结构的需要,放宽政策,积极引进相关企业中技术能手充实专任教师队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②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指导实训基地的建设、参加教材的编写等,学院规定:要求凡周课时超过2学时的专业与专业基础课,由任课教师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上课1~2次,任课教师随堂听课,并做好相应记录,任课教师计课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和自编教材的申请,没有企业兼职教师的参与不得批准立项。③立足对现有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学院要求专业基础、专业课教师任职期内必须有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合作研发或指导学生实习等经历,原则上需累计达到6个月以上;在指导学生实验(训)、实习、毕业设计时要和企业的需要接轨;采取业余、脱产、寒暑假等方式,安排教师到有关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④出台政策,构建学院“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激励体系,健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三)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习)基地

要实施“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好校内、外实训(习)基地是前置基础因素。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趋向实践,“全程式”实践必须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工场和校外真实的实习场所;创设虚拟仿真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以真实职场为背景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中,完成实战训练,在虚拟的操作过程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直接参与生产实践,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真正实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之间的相互衔接。

浙江同济职院本着“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原则,着力建设好校内、外实训(习)基地,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例,首先,开发虚拟实训平台,将学生置身于以真实职场为背景的虚拟实训环境中,在虚拟的操作过程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获得虚拟工作体验,如开发了“中科院H9000泰顺仙居水电站”、“浙江华电—天台龙溪水电站”等虚拟实训平台;其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技能要求,仿真职业环境,企业参与共同建设仿真模拟实训室,建成了“水利仿真实训中心”、“水电站仿真实训中心”,使学生的学习场所与真实的职业情境直接相关,开展情景教学;第三,校企合作,吸引企业来学院建立真实性生产基地,例如与浙江省水电设计院共建了“杭州同济建材检测有限公司”、与杭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合作成立了“杭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同济分院”,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得到真实生产任务的熏陶,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工作环境的熏陶,真正实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之间的无缝衔接;第四,建设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共建设了水电类实习基地30个,承接学生顶岗等各类实习。

二、基于岗位任职要求,构建全程“理实一体”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基于高职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需适应其日后运用知识的方式,整个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应改革“三段式”的设置编排,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以工作岗位任职为要求,采取“理实融合”的方法,实质性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尤其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更要提高理论教学的实践性。

“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在设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一整合、理顺对应,形成一个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②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紧紧围绕实践组织教学内容;③构建理实一体的大课堂实践教学环境,使教室向生产现场、向校外延伸,将理论教学教室、实训室改造成理实一体化教室;④构建能力本位的素质培养实践环境,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通过以上方法,构建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全程“理实一体”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三、实现“双证”并行,构建全程能力培养与考核体系

高技能人才不仅需要获得适应职业岗位的各种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转化和应用,具备在社会形势及市场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能够应变、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因此,对于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传统的培养方案虽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进行了总体设计,但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核,对能力的培养不系统或间断,没有统一的贯彻全学程的能力培养与考核方案。

“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驾齐驱,培养目标上推行毕业证书与能力证书即“双证”并行,构建了全程能力培养与考核体系,并认为只有把培养人才的技能融入到客观、公正、规范的社会考核体系中接受检验,人才的职业技能才真正具有说服力,因此把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作为高职课程职业性的主要评价手段。采用了以下几点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并重的意识;其次,通过“工学结合”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岗位任职与职业标准要求,并对水利水电行业领域工种如“水利施工(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监理员)”、“水电站机电运行工”等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实现“双证”课程融通;第三,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了三年六学期的能力培养与考核标准,分为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四个层次,逐级加深;每项能力对应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职业核心能力通过渗透和专题讲座的方法培训培养,构筑一个有机的全程实训体系。学生根据岗位群职业能力逐级考核能力或考取相应岗位证书,实现“一专多能,零适应期”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表4-2所示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全学程能力培养和考核进程表。

表4-2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全学程能力培养和考核进程

img9

四、校内外结合、课内外兼容,构建全程开放式实训(习)体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实训、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并充分利用昂贵的实训资源,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创造更多的机会参加技能训练,建立完善的开放式实训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打破实践教学授课场所的时空限制,从教室到工场、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企业,实践无处不在。①制定和规范实训教学开放式管理的规章制度,配备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全天候接受学生自主安排的实训要求,建设完善开放式管理机制,适应实训教学全程式要求。②开发第二课堂,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及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实训活动,巩固应用第一课堂所学技能。③依托各系(部)、学生兴趣协会,组织开展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作为学院品牌赛事的技能节和科技文化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技能的舞台,使学生以庆祝节日的方式轻松练就技能,促进了学生自主实训的开展。④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做到实践教学与岗位等级考证相结合,并主动联系承担行业、企业的培训任务。⑤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促成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操作过程电子化,建设实践学习资源网站,实现虚拟实训,拓展了实训空间与时间。⑥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构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校外实习体系。通过采取以上六个措施,做到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相兼容,构建了全程开放式实训(习)体系。

五、目标管理与过程考核结合,构建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要辅之有教学过程的约束与质量的评价机制,也即要建立一种能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工作效能以及提供学校、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需要。“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同样需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院内自主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独立(或合署)设置机构,配备人员;明确每年的主要工作内容,采用质量目标管理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研究设计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过程全程督导,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评价,对专业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情况等进行评估;最后对教学质量监控结果进行合理的处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