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爱的教育

浅谈爱的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培养情感,才会使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形成自尊和自信,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人类社会。爱的教育可以通过知识的教育获得,也可以通过行为的引导获得。爱是双向性的,因此爱的教育从实质上说也是双方的。爱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相互承担、相互给予的责任。

102.浅谈爱的教育

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神圣职责,并不只在于向学生传递书本知识,而更在于对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而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关键首先就是对学生的爱。进行爱的教育,才能促使教师真正地投身于教育工作,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给予学生真诚的关爱,才能促使学生学会如何接受爱、如何施爱予人,师生之间才能有真正的心灵的交融,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和谐的个性

(一)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对爱的探索,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未停止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爱作为人类高级的社会情感,常常被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所触及。爱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人基于对某个对象与自己意向的一致而产生的一种对该对象关心、亲切、愉快、温馨、依恋、激动的肯定情感,是一种主体由于受美好事物的震撼,以至可以将自己的身心置于对方的位置,关心对方并愿为对方奉献的美好情操。

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奉献。一般人把爱狭隘地理解为是接受爱的施予后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其实不然,爱的本质特点不在于接受,而是付出,是给予爱的行动。而爱的情感体验是在接受者与给予者的爱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肯定的体验,如激动、喜悦、感激、崇拜、幸福等等,如果离开了对人生的态度、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爱的行动,就不能真正理解上述的体验究竟是爱,还是别的什么?而且,事实上,只有当将爱付诸行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快乐,爱的幸福。一个总是等待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来给予爱,而自己从不愿付出爱的人是很难感受到别人的爱的,哪怕是他已经得到了爱,这就是因为爱是双向性的。

爱是人类共有的,又是必不可缺的情感需求。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的需要归属为“缺失性”需要,即不可缺少的需要。一个人如果缺少对别人的爱,就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如果缺乏别人的爱,则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爱的产生不仅仅是基于某种生物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性需要的反映。

(二)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只有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培养情感,才会使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形成自尊和自信,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人类社会。所以,爱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是一种开拓有益情感的广度,加深情感深度的教育。爱的教育可以通过知识的教育获得,也可以通过行为的引导获得。“知之愈深,爱之愈切”,通过有关对爱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对爱的行为的引导,使个人的意识倾向体系和知识结构密切结合,形成相应的爱的价值观和爱的意向。而在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力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能动体。如果教育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与爱,那么即使教育目标对头,教育方法正确,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孩子可以拒绝接受你的教育,教育的困难与失败往往就在这里,但教育成功的秘诀也常常是在这里。爱是联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基础,尤其是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那只能用爱去交换爱,用信任去交换信任。

1.爱的教育是学生普遍的一种心理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环境的,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父母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他们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学校以后,教师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地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感情、期望与“爱的需求”转移到自己的老师身上,渴望老师也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自己,体贴爱护自己,教师就成了他们成长的第二影响源。

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人物,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是真理和美德的化身,他们希望自己长大以后也像教师那样做人。在学校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他们学习得好坏,生活得是否有趣,成长得是否健康,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他们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他们在学校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许和肯定,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都会使他们感到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在高年级的学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开始意识到教师的爱与父母的爱的区别和作用,他们所认识到的教师的爱已远远超出了家庭的范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仍然渴望得到教师的“爱”。

于是,希望得到教师的爱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在学校中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中心动机。他们常常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每天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美好的东西。事实证明,学生在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以后,常常会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更大的干劲。当他们遇到痛苦和挫折时,教师的同情和开导能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安慰;当他们犯了错误以后,教师公正的评判和真诚的帮助能使他们感到获得了最大的谅解,从而鼓起前进的勇气。所以,当教师给学生以爱,当教师以自己热诚的感情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时,则会收到预想的或超出预想的教学效果。

2.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会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进步了,他感到欣慰;学生退步了,他焦急不安;学生犯了错误,他痛心和自愧。有了这种感情,他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有益学生的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才能兴趣盎然地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满腔热情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才能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才能有更大的信心去教育好学生。

3.在一定程度上说,爱的教育是双方的

爱是双向性的,因此爱的教育从实质上说也是双方的。爱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相互承担、相互给予的责任。如果只有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爱而没有形成学生的反馈式的爱,那这种爱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因为这样的爱是片面的、危险的,只能产生对学生的溺爱,而没有达到爱的教育的真正目的。而对学生来讲,不仅要学会如何接受爱,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施爱予人。

(三)

然而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功日益显现,科学主义思想强烈地影响到了我们的教育,使教育出现“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从而湮没了教育育人的本体功能,导致教育外在目的对内在目的的僭越。这种僭越的典型表现就是只重“才”,不重“人”;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不重视精神的建构和人性的完善。而人文关怀的缺损带来的直接的后果就是人性的丧失,没有了人性,不讲道德,爱的缺失也就在所难免了。

爱的缺失必然影响到教育,教师在教育中成为只是传播知识的工具而存在。他们的真情实感并没有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而是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教师的工作决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在于与学生不断进行心灵与情感的接触中传播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但是如果缺少了真情的投入,缺失了真诚的关爱,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灵的相遇、相通与交融,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和谐的个性来。

因此,爱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在提倡爱的教育的同时,必须充分了解爱的教育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关心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等,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

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不论是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还是表现差的学生,都应严格要求。对待差生和“难教学生”,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艰辛的劳动,只有对其严格要求,加强教育,才能促使他们从后进转化为先进。对待平时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也应该一丝不苟,严格要求。正如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聪明人更加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会自己毁掉自己。”

再次,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要信任学生。

最后,要公平对待学生。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是非分明,办事公正,表扬不过分,批评不偏激,审情度理,实事求是,决不可感情用事。教师要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的公正评价,使他们轻松愉快地生活在班集体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