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联系一”有作为

“一联系一”有作为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一联系一”活动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学院党委成立了以学生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支部委员等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为“一联系一”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采取“组长负总责、组员齐配合、学生党员共参与”的方针;建立领导责任制和组员联系点制度,为“一联系一”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联系一”有作为

江西农业大学

由于市场经济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较大的冲击,从而出现了少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跑步走”、入党后“踏步走”甚至“退步走”的现象,党组织在一段时间之内没有找到比较有效的教育载体,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手段过于单调,使得大学生党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少部分党员“不作为”、“浅作为”、“无作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了“一联系一”(即:一名学生党员联系一名“问题学生”,以下简称“一联系一”)模式创新活动,推进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的开展。

他们以学校“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年”活动为原动力,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为契机,结合学院实际,为学生党员再教育和“问题学生”有效转化提供有效平台,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和“问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为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一联系一”活动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学院党委成立了以学生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支部委员等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为“一联系一”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采取“组长负总责、组员齐配合、学生党员共参与”的方针;建立领导责任制和组员联系点制度,为“一联系一”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每个学生党员和“问题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为了了解学生党员的特长和能力,为了摸清“问题学生”及存在的特点,学院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带头,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切实抓住活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学生、班级、寝室、教室、食堂等地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走访工作,并根据不同的“问题学生”的差异,做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安排具有某方面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学生党员对其进行联系和帮扶,从而提高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提高活动的影响力,让“一联系一”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学生,学生党总支充分发挥了学院的宣传优势,采取了“边实施,边宣传,以点带面,以校报、广播站、学院网站为载体”的宣传方针;充分挖掘“一联系一”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党员代表,充分挖掘“问题学生”中成功转化的学生代表,努力营造人人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人人向先进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

“活动未开,制度先行”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常态开展和长久开展的有力保障。为此,学院学生党总支在活动策划过程中就着手制定了《工学院党员“一联系一”考评条例》、《工学院学生党员“一联系一奖励条例》等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使每个党员能更好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现“一联系一”活动的有序化、制度化。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工作开展得好不好,群众监督是关键。党员在活动中是否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是不是经得起同学的考验。学院通过设立投诉信箱、投诉邮箱、党员挂牌上岗和随机检查等形式,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力度,形成了群众有序参与、监督有力、评价客观的良好局面。

为了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他们设置方案图表,使整个操作规程一目了然。整个活动共设有5个岗位,分别为“问题学生”调研摸底岗、心理“问题学生”辅导岗、特困“问题学生”帮扶岗、网络成瘾“问题学生”帮扶岗、就业困难“问题学生”帮扶岗。

通过实施“一联系一”活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一联系一”活动为学院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一联系一’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实现了被组织培养,到怎样培养‘问题学生’的转变,角色的转变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东西远远不能胜任组织交办的任务。于是,我们自发成立了特困学生帮扶学习小组、心理问题学生帮扶学习小组、网络成瘾学生帮扶学习小组,大家经常在一起学习相关知识,讨论帮扶体会,通过学习、讨论和实践,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得到提高,做起‘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更得心应手了。”这是学生党员王立平的具体感受,也是全体学生党员的共同心声。

“一联系一”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党员的政治敏锐性,保证了学院的和谐稳定。曾亮是土木051班一名心理“问题学生”,他的思想极不稳定,存在着严重的暴力倾向。每当曾亮同学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联系党员邱会龙总会及时的出现在他的身边,听他倾诉,为他解忧,并能及时通知组织和班主任。

“问题学生”得到有效转化。冯燕萍是一名甲等特困问题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和父母双双离去,使她一度陷入学习和生活的绝境。在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冯燕萍发奋学习,连续5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交通大学继续深造。她在入党宣誓后表示:“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没有组织的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用自己所获得的奖学金和自己的成长历程去资助、教育和感化学院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以感谢组织对我的帮助和栽培”。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资助、教育和感化下,我院5名特困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3名特困生加入了党组织和“一联系一”的队伍。

“一联系一”模式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党员与“问题学生”搭建了有效的锻炼和转化载体。这期间学生党员为“问题学生”做心理疏导2189次,与家长沟通2086次,解决“问题学生”实际困难1022起。有了学生党员的及时发现和汇报,学院先后防止了36起事故的扩大,遏制了1起服药自杀事件的发生。全院“问题学生”也由原来的125人锐减到现在的74人,其中有51名“问题学生”得到有效转化,有43名“问题学生”向党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0名“问题学生”转化后加入了党组织和“一联系一”队伍。

案例点评

高校“问题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存在的最不稳定的因素,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案例针对这一实际,提出的党员以“一联系一”的形式,实现“问题学生”有效转化的指导思想其重要意义、管理创新特色以及取得的成效,充分展示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特色地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