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个性化习作成为孩子的需要

让个性化习作成为孩子的需要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市教育局的安排,让我给大家作一个专题发言,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前习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些原因,同时我们来探索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措施。我就确定了以《让个性化习作成为孩子的需要》作为发言的题目。确实是这样,习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习作教学有什么问题?这一点是在作文的评定和评价过程中常出现的困惑。我认为作文最大的困难是学生打不开思路,提笔无内容可写。

让个性化习作成为孩子的需要——天水市第二届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专题讲座

各位老师:大家好!

按市教育局的安排,让我给大家作一个专题发言,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前习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些原因,同时我们来探索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措施。我就确定了以《让个性化习作成为孩子的需要》作为发言的题目。关于习作教学,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仁与我感同身受的是一个字——难。确实是这样,习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今天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不想和大家谈一些高深而枯燥的理论,我们就谈谈当前习作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我自己从事习作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当前习作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当前习作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特别采访了我校三至六年级的个别学生和个别老师。习作教学有什么问题?学生怎么说,以下是我采访的记录:

我:喜欢写话吗?

学生1:一般般。

我:为什么呀?

学生1:就因为写太累了,要写好多。

我:写好多呀。

学生1:嗯。

我:平时爱写什么样的写话?

学生1:爱写看图的。

我:看图的不累?

学生1:对,能想象一些,能把图中的那些内容都描写出来。

我:真好!谢谢!(二年级刘师瑞)

我:蒋渊源同学,你喜欢写作文吗?

学生2:不是特别喜欢。

我:为什么呀?

学生2:因为每次写作文吧,您要求写300到400字,我觉得不是特别好。有的时候吧,作文已经写清楚了,但是呢没有到字数,我就还得凑字。还有有的时候,我在家里写作文,妈妈认为我写不够两页就太短了,把那个字数写出来了,就觉得有点累。

我:平时爱写什么样的作文?

学生2:科幻类作文。

我:想象的是吗?

学生2:嗯。

我:你想象作文一定写得特别棒!谢谢你。

我:小朋友你喜欢写作文吗?

学生3:我比较喜欢写作文。

我:为什么呀?

学生3:因为呢我平时喜欢看一些书,然后呢,有时候就模仿这书里的内容,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爱写什么样的作文?

学生3:爱写一些记事文。

我:爱写记事文?写人的呢?

学生3:写人的,就是有时候想不起来写什么。

我:为什么?

学生3:因为有时候写人吧,我描写得不是特别好。

我:要描写得好是吧?你觉得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最难的在哪儿啊?

学生3:我选材不是特别好。有时候我选材跟题目不相配。

我:我知道你们都是六一班的。那你们了解你们班里或年级的同学大家都爱写作文吗?

学生4:(梁逸源):我觉得可能有一部分同学是非常喜欢写作文,有一部分同学,可能有一些害怕写作文,或者甚至是不爱写。

我:为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4: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考试的时候,有些同学比较紧张,就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了,所以就不太喜欢写作文。平时呢可能有一些题目,他们觉得比较枯燥一些,不太喜欢写。但是我觉得,我还是非常喜欢写作文的,因为我觉得作文挺有意思的,写各种作文的种类,我觉得对我自己都有提高。

我:你喜欢写作文吗?

学生5:(马雨菲):喜欢。我觉得呢这个写作文啊,它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大家就应该是心里怎么想的手上就怎么写,这样的话比较真实,比较生动。但是现在我写作文,就是心里明白,但是不知道手头上怎么写,我觉得这样,就需要更加地去注重方法,这样就会让我们的作文写得更生动、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学生6:我们经常怕写作文。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平时能放开了写,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一些想象作文,甚至有的时候,同学会自己写一些小诗,他写这种作文很放得开,他也就不会怕写作文。而到了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就因为紧张。还有呢,就是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特别难,不好写,或者就是没得可写,有些人就因为这个写不出来作文,因此怕考试,也怕写作文。

我:喜欢自己平时随便写的作文,不愿意考试的那个作文是吗?

学生7:(刘琦):对。我觉得我不是很怕写作文,因为我在碰到一些有趣的,或者比较有意义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刻意地将它记下来,记录在我那个素材本上,这样遇上我们老师那个命题,或者是在考试的时候写作文,或者是写自主作文的时候,我们就有话可写了。比如说在素材本上翻一翻,也许就可能有和这个命题有关的一些素材,而且呢,自己也可以根据这些素材来放开写,所以我不怕写作文。我还建议大家也可以这样做。积累素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好,谢谢同学们!

这些学生都是我临时召集来的,事实上在这之前没有任何的准备和任何的提示,我觉得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孩子们的很多感受和想法,可能是我们老师没有想到的,比如四三班的连卓说到了不愿意写写人的作文,我们老师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吗?比如还有孩子说,他喜欢平时的随意地写作文,而不喜欢考试时候的出的作文题,对于这些,我们老师都要回去好好品味,细细琢磨。我们也来听听教师怎么想:

朱宝红:学生的表达与语言的规范相矛盾。

在我自己的作文教学中,也有这些问题。比如说现在有些孩子特别愿意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一次去春游,孩子在去春游的路上说:“我‘咔嚓’了‘堆积如山’的照片。”这样的话听着挺有童趣的,孩子也特别愿意表达,但是你从另一个角度,从语言的规范性,搭配的恰当考虑,又觉得特别扭。孩子愿意去表达,但是表达出来的那个,和我们平时经常判作文,判出来的那种所谓的优美的语句常会有些矛盾。这种情况,我们又怎么评价孩子的作文?再比如有一次孩子说:“冬天的河水像一位高傲的贵妇。”我们成人听了可能会觉得有点别扭,但是他说:我想大地为什么要把晶莹剔透送给她?而把其它的什么枯竭啊,干涸啊,送给其它的大地上的万物。他就是这样想的,这是他认为的像诗一样的语言,是真情实感。他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他不是说我写事的文章就是写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或者说我写人的,可能我们原来那个固有的标准,就是先写外貌啊,整体感受啊,然后通过具体的一件事,或者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突出的一个特点,一个品质。这时,教师是一再地强调文法啊、结构啊,还是去鼓励他,赞扬他这种自我的表达?这一点是在作文的评定和评价过程中常出现的困惑。

妥金录: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不开学生的思路。

我认为作文最大的困难是学生打不开思路,提笔无内容可写。俗语“巧媳难做无米之炊,”说的是能人不易做勉为其难的事,也道破了小学生作文没有内容难得写好作文的实况。课改至今,大多数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手,备受无内容可写的困惑。即使写了也可能是凭空瞎想、胡编乱造、应付了事,一些空话、大话、假话令人乏味。为什么小学生作文一直低而不升呢?究其原因是小学生的阅历浅,读书面狭窄,亲身经历少,不善于用心、眼、身去感受周边的人和事,是教师疏漏了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入手帮学生寻找写作的活水,解决无米之炊的辅导环节,要想改变小学生作文从无米到有米的现状,

李喜明:孩子写作文是被动和迎合的。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孩子习作的依赖性。我们本想孩子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习作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却特别惊人:三四年级的孩子依赖性反而小,越到了高年级,他的依赖性越强,实际上高年级有相当的学生都是希望老师先指导,然后再习作。而中年级很多学生,大部分希望我自己先写,然后老师再来指导,我再来修改。这让我们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我们的习作教学是分不开的,就是说我们在习作教学当中,往往第一节课安排习作指导,遵循着我们过去习作的方式,老师要给孩子提供习作的范例,我们要指导孩子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章去写,甚至呢,指导孩子去选材、构思,在这40分钟之内,我们要完成这些,教学是封闭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孩子的心灵还是飞扬的,渐渐渐渐就低落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来习作,因为只有这样的习作,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要求。那么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在习作教学当中,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太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感受,我们先把我们的目标定出来了,把我们习作的题目,甚至内容,甚至习作的范例都定出来了,那么孩子剩下的是什么,他剩下的就是我努力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教师的要求,那么他想写的每一句话,都在想老师是不是喜欢,老师是不是想让我写这个,是不是想让我这样写,是不是想让我这样说,因为老师是他惟一的读者,所以,在这样的一个习作训练的过程当中,孩子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表达的快乐,那么这样的习作,肯定是非常苦涩的。所以我觉得孩子就很难受,很难过。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习作的问题,因为他渐渐地失去了自我以后,他不再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描绘、去抒发,那么这样的话,我觉得对孩子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习作能力的发展,甚至要影响到孩子的人格。

二、怎样看待小学习作教学?

其实说到底就我个人观点看,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用笔和人说说心里的话,用笔把心里的话写出来,和人交流,和人谈话。本来孩子小的时候,用口语跟人谈话不困难,六七岁的孩子,大概就能够说得很好。上学了识字了,读了些文章,能写文章了,其实就是拿笔来和人家谈话。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话,像写笔记、写日记。孩子跟他自己说,他没有顾虑,没有负担,现在给人家一说,非要有意义、非要典型,那不就难写了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恐怕我们把写作定位在是一种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上,那么就会大大地减轻孩子们作文时的心理负担,就感觉不难了。

这里我想给大家看一篇一年级孩子写的文章,这是我哥的孙子给他在外打工的爸爸写的一封信,其实一年级的孩子认不得几个字,甚至有很多字还不会写。他的文章是这样写的:

爸爸:

爷爷说他现在的病虽然很重,不大能动,可村里的大人答应明天就送他去县城看病。爸爸,你在外面打工很辛苦,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得病。我在家里一定听话,好好学习,你放心吧!

儿子 杨强

一年级的孩子,很多字都不会写,他用拼音写了这封信,爷爷让他给爸爸写封信,不要叫他爸爸挂念,爷爷生病了。他照样可以写得文从字顺,有真情实感。

其实我觉得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把他想说的事情说出来,同时说清楚。其实这篇文字很简单,但是把他想说的事情都说清楚了,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他只要是为了需要而表达,就不难,因为他是自我表达,是与人交流的一种需要。因此我觉得我们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要从学生角度去考虑,要以人为本。我们的题目设定一定要考虑是不是能够击中孩子的需要,他有了这个需要,我们又创造一个条件,让他有这个平台可能去表达,他就会叙述得很愉快。另外,当这个题目对他有了刺激,有了诱惑力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冲动,他就会进入一种激昂的状态,我觉得到了这个时候,作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作文的关键,是用童心说童言,用童心写童言。

我记得有一个案例,说有一个孩子,让他写话,写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结果那个孩子说,弯弯的月亮像剪下来的指甲。当时老师的反映是觉得不美,至少像香蕉可能比较美一点,怎么像指甲呢?觉得不能接受,其实我觉得这里面就是有一个用什么心来看待孩子写的这个东西的问题。这个孩子写出像剪下来的指甲,是离他最近的东西,是他最熟悉的,他认为是最形象的。城市的孩子看不到两头尖尖的小船的,看到的是公园里的船,都是大鸭子、大鹅的船,所以老师在看到这样作文的时候,评价的时候可能需要用一颗童心来尊重孩子的这种表达,来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表达,我觉得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三、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一)我们要明确各阶段的习作教学目标

低年级

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途径。低年级是重点进行说话训练的阶段,以帮助学生做好写话、作文的准备。在写的方面,要求比较低。从形式上看,有造句、看图写话及写简单的应用文;从内容上看,有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理清顺序错乱的句子;有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能写留言条、请假条;学习使用句号、问号、逗号、感叹号。

中年级

作文是中年级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学习内容。中年级是小学作文训练由段到篇的过渡阶段。训练的重点是写片段,同时进行简单的篇的训练。中年级的作文训练从形式上看有看图写话,有观察练笔,有记叙文的初步训练,也有常用应用文的练习。从内容上看,有写景状物的,有记人写事的,还有写通知、日记、书信等等。从写作要求上看,首先是重视内容,要学会选择合适材料;二是要把内容写具体,不说假话、空话;三是要做到语句完整,句与句连得起来,能把片段写清楚,篇的训练是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安排好叙述的顺序;四是学习使用冒号、引号,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训练的重点是“用词要准确”、“把句子写通顺”和“把一段话写清楚”。

高年级

高年级是小学作文训练的重要阶段,既担负一些作文重点项目的训练任务,同时又注意小学阶段作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从形式上看,有观察练笔,有看图作文,有记叙文的初步训练,有改写训练,还有常用应用文的练习,从内容上看,有写景状物的,有记人记事的,有写信写表扬稿的,还有修改作文的简单联系。从要求上看,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特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用正确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学习使用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学会了修改,我们的习作教学就上了一个层次。综合起来看,各阶段的习作教学也可达到一个这样的目标:一年级看图说话训练;二年级看图写话训练;三年级为段的训练;四至六年级为篇的训练。

(二)明确习作指导的重点

如果就整个习作指导来讲,最重要的是抓好四件事。第一是要变原来的“要我写”为现在的“我要写”。不要小看这个转变,这可是了不起的转变,当你要我写的时候那是指令,而孩子的作文,大多数应该是我要写。可以预期,当写作变成了一种需要,一个人进入不吐不快的境界时,作文就不再是负担。应该说,这是习作教学重要的思想理念方面的转变。

第二是要重点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首先是要尽力拓展学生接受多种信息的空间,在生活与学习实践中,让学生的阅历、感受、信息丰富起来。其次是充分考虑学生成长的特点,在开展体验活动时,要注意由近及远,由身边的“小社会”逐渐引向广阔的“大社会”。重在唤起孩子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好奇心,注意观察和思考,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写作素材的储备。再次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间接渠道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认知经验的储备。还有就是在习作教学时,要激活学生的储备,给学生自由想象和实施的空间,真正解决好“有米下锅”的问题。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要特别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说“我认为”,因为真正的独立思考的成果才是有价值的。即使这一成果是幼稚的,但因为它是属于你自己的,也就具有了他人的思考不能替代的独立和创造的价值。在写话与习作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他们写想象中的事物。习作教学不但需要引导,还要有写作技巧和写作知识传授的教学。这也就是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第三条。首先我们要本着少而精和简便实用的原则,对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习作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写作技巧进行排队,列出教学重点。我觉得,这些知识和技巧是精要的、是有用的,是能够跟学生的习作实践结合起来的那些东西,而不是仅仅需要背诵的那些条文,需要记住的方法的名称和定义。比如说如何开头,不是要记住开门见山、引用名言、写景等方法的名称,而是把这些东西内化为写作的实际本领。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把握知识,把握技能是完全应该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是选准教学的时机,在学生的习作实践的过程中相机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三是大力提倡“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注重实用效果,而不是要求学生们死背知识结论和操作规程。第四条是要拓展动笔与人对话的空间。就像我刚才说的,学生动笔表达的能力仅仅靠每学期几次的“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为他们创设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平台,只有在大量的、不同情况下的动笔实践中,才能让他们真正拥有实际的动笔表达能力。比如让他们去办板报,给妈妈写个留言条,给别人写封信等等,这都是作文,都是锻炼作文能力的好机会。总之,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动笔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与平台。比如教室的后面有一块黑板,那里便是孩子们锻炼、提高作文能力的舞台,哪个孩子能把自己的作文贴在上面让别的同学去看,就是最实际地用笔表达和交流。我觉得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孩子就会觉得作文真的有用,作文不单单是为了得分。再比如孩子的心中有哪些苦衷,他又无法当面跟你说,那就可以用手机发一条短信,应该说,这也是一种书面的交流。现在,很多人在网上发帖子,不也是一种书面的交流吗?我们的老师真的要把眼界放宽一点,应该说,孩子写作的天地还是非常宽广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有更加博大的胸怀,只要我们能为学生们创设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发展得更好。

(三)明确小学习作的评价标准

小学习作要将能否清楚、明白地达意和表情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低年级写话的要求:一是对写话有兴趣,并且能写自己想说的话;二是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中年级的习作要求:一是初步感受书面表达与书面交流的乐趣,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二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高年级习作的要求:一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三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并学写常见应用文。四是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随着习作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老师对小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问题尤为关注。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评价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导向、激励、监测的功能,它对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益至关重要。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位老师拿了一张试卷对我说:“杨老师,您看看,这篇文章应该给多少分为好?”我说:“你读读看。”她读了一遍。这位小学生在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却进不了家门。为什么?钥匙忘在屋里了,过去我都是把钥匙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可今天却没有带出来。我很无聊,于是,我就在院子里面看蚂蚁上树……”这位老师问我:“你看,这也能叫‘一件有趣的事’吗?”(此次考试的题目是《记一件有趣的事》)我反问了她:“你看能给多少分呢?”他略一沉思,然后说:“最多不能超过70分。”“为什么?”他继续说:“你看他多无聊,在那里看蚂蚁上树。这样的事有意义吗?没有意义的事,怎么能叫有趣。”

我一直在想,这位老师之所以发表了这些意见,其核心是一个如何评价小学生习作的标准问题。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孩子的作文。他只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了,哪怕是还很幼稚,甚至是很可笑的,也并不可怕。他是孩子,关键问题是他写得清楚不清楚,他是不是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其次是我们在看孩子作文的时候,要看他们是不是说真话。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曾写过这样一篇作文,他说:“今天我掉了一颗牙,我很害怕,就去问奶奶:‘牙掉了怎么办呢?’奶奶说:‘不要紧,你还会长出新牙的。’我又问奶奶:‘爷爷的牙也掉了,他还能长出新牙吗?’奶奶说:‘爷爷不能,他老了。’”孩子在作文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啊!老了多可怕。”当老师看到这句话时,便在旁边批了一个字“改”。他可能是认为这句话过于消极了。这一个“改”了不得,于是,孩子就把原来的那句话,改成了“老了有什么可怕,哪怕就剩几颗牙,都是钢牙和铁牙,什么硬东西都能啃动它”。你看,孩子本来写的是他们内心的真话,真情实感,但是到了老师这儿,却要按照固定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模式去改,非要逼着我们的孩子说瞎话。

接下来请大家看五年级学生的一篇习作。文章的题目叫《我的不倒翁》:

我有一个不倒翁,是塑料做的吹气的圣诞老人,红帽子、白胡子,和蔼可亲只要轻轻一碰它,它就会左右摇摆,碰得轻摇摆得小,碰得重摇摆得大,就是你把它扳倒,它也会迅速地站起来,真有趣!不倒翁就放在书桌对面的窗台上,每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常常会拿它出气,但不管我怎么扳它说它,它一点也不生气,依然是笑眯眯的,到了这时候我心中的不愉快,顿时烟消云散了,不倒翁真有趣!

一天,我的不倒翁没气了,我拿起充气筒就往不倒翁里加气,不倒翁慢慢地挺直了腰,我忍不住对它说真勇敢,突然嘭的一声,我的不倒翁破了一个大口子,嗨!真倒霉!

应该说,这篇文章说的是真话,是五年级孩子的真实情感。他不但能够分段写,而且写出不倒翁的样子,还写出了不倒翁给他带来了什么,最后写了不倒翁怎么破了。如果按照传统的评价标准,五年级学生的作文不但要有立意,还要涉及主题等更多的要求和限制。我们觉得,作文作为一种重要交际手段,表达作者内心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把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否让别人看得懂作为衡量小学生习作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在衡量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一是看是不是做到了文从字顺,别人能不能看得懂;二是看所写的东西是不是真情实感。其实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能够激起孩子的欲望,让他想写,其次是让他把他想说的东西,或者想表达的东西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培养文学家。将来孩子从事什么工作都有可能,但是他首先应当具备一个能与人沟通交流的一个基本的本领,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不是培养一个作家,而是培养孩子用笔和人家交流,或者说能够有效表达。

(四)习作指导的措施

1.习作起步,写话开始

“语文课标”从低年级开始强调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作为习作的起步,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写话开始,让他们养成能写好一句话的习惯,逐渐地对写话产生兴趣后,可结合生活实际,用学到的词语说一句通顺的话,这样坚持着,对以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较好的表达基础。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借助口语交际,以说促写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他认为: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说话时的那些声音。

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利用这一优势,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因为有了对话的基础,学生比较容易下笔,写出来的内容自然比较丰富,句子比较完整、通顺。比如“我会拼图”口语交际,在对话交流后,我让学生自己把拼的图写下来,多数学生能围绕主题,从拼图的材料、拼的什么、怎样拼的各方面写清楚,(举例)某种程度是课堂口语教学发言的再现。

②借助句式训练,练习写句

低年级学生习作以写句和写话为主。写话,不仅要求能写流利、通顺、正确,还要求学生能使用一些句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一二年级学生写话的起步阶段,认真在教学中挖掘典型的句式,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句式运用水平,学会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主要用两种情况,一是句型模拟训练。比如学习到疑问句、感叹句、因为……所以句式、连词成句等,让学生练说仿写。二是词语仿写运用。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好词、好句,为学生积累语言提供了方便条件,如:AAB式、ABAB式、AABB式等,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填空训练,大量的句式训练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借助实物演示,引导写话

学生写话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指导紧密相关。对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多、知识视野不开阔、表达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从有利于学生形象感知的情况入手,创造积极条件,指导学生写话。借助实物演示,引导学生写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像我在二年级口语交际组上了一节《吃口香糖》的口语交际。我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评一评、尝一尝,由于有了直观的凭借,学生感到有话可说。这样的题材贴近了学生生活,学生比较容易下笔。就这样,学生兴趣来了,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感觉。

④借助生活观察,引导写话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提高写话兴趣与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自由地用笔记下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想。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观察,可以有几种做法:一是确定范围,连续观察。教师规定一个较宽的范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事物观察,写下自己的观察积累,比如让学生观察《我家的小动物》,每天就自己的观察写话(不给学生限制多少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能成段就成段)。二是定点观察,详细写话。教师可以根据训练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一件花草,注意指导观察其特点。这样的定点,主要是基于群体指导,有利于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指导。观察某一景物后,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写话练习。

⑤借助文本图画和内容,引导写话

小学生活泼可爱,富有想象力。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图文并茂,教学时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图意,或是想象串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无论是表达图意,还是串编故事,都需要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只要我们激发起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的想象与观察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感知到的事物也有神来之笔。

⑥借助日记习作,打牢基础

日记是经常性习作最好的载体,养成良好的日志习惯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设置了“写话练习本”,到二年级改为日记本,其实也主要是写话,从一句写几句,甚至一段,不管他们写得好坏、多少,只要他们坚持每天一记,教师给予批改,还为每位学生写鼓励性评语。每周进行一次交流,在班级中交流他们的优秀日记,使他们都有一种成就感。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习惯,这可为作文教学迈前一大步。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记录自己的生活,把记日记、写话当做一种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写话教学是学生习作的起步,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用心引导,让学生从小打好习作的基础。

2.习作指导重在激趣

指导习作是个循序渐进、复杂的、重要的过程。我以为作文指导课上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双翅;才会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的进发。“兴趣乃写作之本”,因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采取了以下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①设计导入力求新,激趣

“情不动,故辞不发”。学生面对作文往往苦思冥想,觉得无从下笔,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所写事物还处于陌生状,没有情感,没有写作的冲动,尤其没有情感的冲动,自然难以下笔。写作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入,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认知、情感,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例如我指导《介绍我自己》的作文,让学生看了我和学生在校门口的照片,再作了自我介绍,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情境,很好地介绍自己了。

②体验生活力求新,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如果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腹中空空,脑中空洞,无写作之本。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写秋景的文章,老师可以让家长带领孩子走出校园,置身于自然,让学生心情欢畅,在秋景中漫步,游赏。他们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扫视辽阔大地上的金黄稻穗、爆裂的豆角,倾听潺潺水流轻柔的流淌声、农民们丰收后的欢声笑语,再俯视脚下那飘落的、静静沉睡的片片黄叶,饶有兴致地捡拾、玩赏,想秋天的景,秋天的人。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之反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③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

习作指导不宜一上来就大讲写法,怎么做。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想写要写的内容。一般一上来就用例文和老师范文容易局限学生的思路,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习作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这次作文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有好多内容可写,要写,想写,要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去写。一是打开思路,二是帮助学生选择。习作指导正像扶小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但时时不忘放手,这是叶老指导他的孩子的体会。我们提倡教师写下水文,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深知甘苦,指导学生作文才能更有针对性。

我重温了《语文课程标准》,就以下几方面试着为小学生作文找米(方法),打开小学生作文之门。

(1)扩大读背范围,采取良米

备书、读书、背书。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的故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小学作文的向导,学生有书读的日子,教师教学的感觉肯定好。教师要推荐好书让学生借看买读,定期进行读书交流,多背一些古诗词名篇佳作无疑对学生习作会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2)培养练笔习惯,耕耘好米

《课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诚然,学生一篇作文的优劣最能体现他的语文能力好坏,夯实这种能力贵在老师如何去培养学生勤奋练笔,适量习作的个性,耕耘作文中的遣词造句、审题立意,选材理路,布局谋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尝试几种日记隔天写,书信每周写练笔思路,做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心人。

日记不受内容的制约,不限篇幅的长短,写法灵活随意,学生乐意接受。一旦形成习惯,学生能把学校、社会、家庭中的耳闻目睹畅所欲言、真情流露。小学生高年级喜闻乐见的作文体裁莫过于书信,因为它内容广泛,贴近实际,信手取材,有话可说。

(3)开发文本资源,种植名米

改编后的小学语文教材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其课文之优秀,内容之丰富,体现了人文性和知识传授的灵活性,文本中不少的人物肖像描写,场景叙述,传神的动作刻画,逼真的神态运笔和油然而生的心境流露等表达方法、写作技巧都是小学生作文的源泉,语文教材应该不失时机地开发利用在教学中。我以教材的精华句段作为切入点,把摘抄好词好句,仿写精彩片断融入语文实践之中,给学生营造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的氛围,让小学生在这块瘠薄的土地里种植优良品种。

(4)创设意境活动,收获优米

写作源于生活,其素材与社会、家庭、学校链接,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投入生活,享受传统节日,解读家庭,感受亲情,留心学校,寻觅素材。学生脑海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活水。

习作讲评的措施:

①以成功习作为例,在赏析的同时再次开启学生思维

欣赏佳作,尤其是欣赏同龄孩子的佳作,可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智慧。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几位教师很注重在讲评课上引导学生赏析身边孩子的成功习作。在赏读、聆听的过程中,使学生实现与小作者的沟通和对话。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小作者如何准确运用语言,怎样贴切地表达,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小作者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角度,得到一种学习和借鉴,再加之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小作者见解中的独到之处进行点评,对每个学生的思维又是一个启迪的过程。学生会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习作在这一方面或几方面的达成度,会促使他急于再读和修改自己的习作,良好的修改习惯也随之逐步养成。

②集体评改,学习修改方法

在教师初评习作时,总会发现本次习作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佳作欣赏时,教师会有意识地给予引导和点拨,以提示学生关注。佳作欣赏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篇“问题习作”和大家共同评改,谓之“病例门诊”。与先前欣赏的习作相比,此篇习作的问题显而易见。此时发挥集体的智慧,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共同评改,从用词上给予删换,从内容上给予丰富,在表达方式上提出建议,使一篇成功习作跃然纸上。此时所有学生再次阅读修改后的习作,除了欣赏而外,更多的是修改“病文”后的成就感,是走出“病例门诊”自觉修改自己习作的使命感,而与此同时学生亦初步领悟到了简单的修改习作的方法与乐趣。

③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会品评

在学生共同体验了修改习作的愉悦并领悟了修改方法之后,几位教师都特别注意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欣赏了同龄孩子的佳作,此时再读自己的习作,学生定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事物。一读使文通字顺,二读修改、充实内容……无论中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习作共性的问题大都是表达欠具体、欠生动。如何丰富?回顾佳作欣赏时教师的点拨、运用赏评共改时习得的方法,再反复诵读、评改自己的习作,必要时和同学切磋,请老师指点。当又一篇习作在笔下诞生时,内心要比最初完成初稿时更加激动和愉悦,因为此时学生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在修改习作,成就感不言而喻。

④应用评价机制,让学生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都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运用评价机制,就是让小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喜悦。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要改变以前作文教学教师评价的单一模式,可采取以下方式:

a.张扬个性,学生自评。在作文评价中,应放手让小学生自评。在评价中,让小学生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这是小学生作文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b.畅所欲言,学生互评。尝试让小学生互评,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小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c.激活思维,老师精批。教师精批,不仅能激活小学生的思维,更能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力争批得精妙,批得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批得能让小学生茅塞顿开。

d.促进沟通,家长参评。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作文评价也要打破内外的界限,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请他们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这样做既能促进教师、小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也使得作文教学得以拓展与延伸。

B.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呈现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对小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目前最常用的是用等第或分数表示。其实,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

a.符号评价。即通过一些特定的符号,来激励小学生。如画上“大拇指”,描上“五角星”,盖上“红旗”章,送上“小笑脸”等表示。

b.语言评价。即用语言进行描述性的评价,分为口头评价和文字评价两种。口头评价,主要是指通过个别交谈,当众肯定,具有鼓舞和促进作用。文字评价要着眼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第二人称书写,评语要亲切,态度要诚恳,体现激励性和指导性,传达出对学生的喜爱之情、信任之情,以激发小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内驱力。我对作文的评语归纳了以下五个特点:①鼓励性的,肯定学生作文长处,指出努力的方向;②期待性的,指出学生的潜力,点明未来的发展目标;③朋友式的,能与小学生娓娓而谈,如面对面般亲切对话;④体会式的,不居高临下地评价好坏,而是谈自己对作文的理解;⑤委婉含蓄式的,指出问题,也能发现优点。下面就是我班同学的一篇习作:

失眠的秋游前夜

甘肃省天水师范附属小学 三年级三班 蒋渊源

天黑了,夜深了,灯暗了,人们都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可我,却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谁不着,心里想吃了兴奋剂似的,心里总惦记着明天,想象着明天吕二沟的五彩树林、地里的蔬菜,清清的小溪和同学们无拘无束的玩闹……

窗外呼呼的风声总给我一种天要下雨的错觉,我问妈妈:“明天会不会下雨?”妈妈说:“不会的,早点睡,明天早上可是要早起来的,点要集合的。”“我知道呀,可是我兴奋地睡不着么。”几次睁开眼睛,跑到阳台观看,天空依然黑乎乎的,并没有下雨。睡在隔壁的妈妈忍不住了,心疼地说:“儿子,放心去睡吧,天不会下雨的,快点睡吧!要不明天秋游会没精力的。”我再一次躺在床上,我命令自己闭上眼睛,可眼皮怎么也合不上。我一个人傻傻地望着天花板,沉思起来:为什么,为什么,天还不亮呢?一想到明天就要秋游了,心中总是一阵莫名的兴奋,面包、饼干、牛奶还有零钱,都在小包里了吗?哦,都放好了。同组的朋友们,会带什么东西呢?那个粗心大王——邓林,是不是,也会像上次春游一样,队伍出发了一公里路了,才发现背包忘在教室里了呢?呵呵……不行,我得睡觉,不然的话,明天怎么会有精神疯狂呢?睡吧,睡吧!

夜,出奇的安静。一点细微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闹钟一圈圈地走着,但时间好像凝固在那里。我猛地坐了起来,恨不得抓起校服就往头上套,直接冲到学校去等!可能吗?我像僵尸般地重新倒在被窝里,我彻底绝望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睡觉?还是起床?夜是如此的漫长……

不知过了多少分钟了,情况仍旧像刚才一样,外面还是黑黑的。时间啊,你为什么不能再快点儿呢?黑夜啊,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天亮吧,天亮吧,天亮吧……

我睁大着眼睛数着闹钟秒针发出的“滴答”声,一分钟过去了,天黑黑的,一分钟过去了,天黑黑的……就这样,我终于睡着了……

秋游前夜让人兴奋,让人期待,真是难以入眠啊!

家长心语:

今晚儿子的学校要去秋游,把他兴奋地什么似的。儿子昨晚就睡不着,早早地上了床,眼睛就是闭不起来,我说“你还不早点睡,明天早上可是要早起来的,九点要集合的。”“我知道呀,可是我兴奋地睡不着么。”“你闭上眼睛就能睡着。”“我真的很兴奋,不过我要控制自己。”说完就没声音了,我以为他准备睡觉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跑到阳台上看天气去了。我劝他去睡了,后来也不知道他是几点睡着的,反正我都已经睡着了。今天早上起来,他就跟我说,我昨天才睡了3个小时,他说我兴奋得难以入眠。一个小小的春游,就把他兴奋成这样了。我就让他把自己这一夜的感受写了下来,就是这篇习作,很真实的。

(家长:蒋慕军)

教师感言:

秋游前夜的孩子,一定是异常兴奋的,在学校宣布要秋游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已经投入到里面去了。首先是兴奋得大呼小叫,手舞足蹈,接着,几个孩子总是聚在一堆热烈的讨论着:买些啥吃的,玩什么,会发生什么趣事。谈得流水四溅,离题万里。因为,虽然现在普遍出游的机会较多,不会有非常的期盼,但是,对孩子来说,这样一个全校出动的日子,而且对某些孩子来说,还可以有一天不上课,那真是太令人兴奋了。秋游前夜的兴奋、期待、憧憬,难以入眠,是可想而知的。难能可贵的是蒋渊源小朋友用笔把自己这一夜的感受,淋漓尽致地写下来了。真是情到深处文思涌!

(指导教师:杨西英)

读文随感:

秋游前夜,其实我的心情和他一样兴奋,期盼,但我不会用语言表达,读了蒋渊源的这篇习作,我非常受感动,我也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积累,善于写作。

(同学:叶濮华)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应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应予以肯定和引导,让其个性的火花成燎原之势。教师在小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小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笔抒我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以此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小学生的作文个性,进而促进小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相信我们的习作个性化教学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谢谢大家!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