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理工学院刘沛先进事迹

陕西理工学院刘沛先进事迹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沛,男,汉族,1963年生,陕西兴平人,陕西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陕西理工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授予“陕西理工学院十优青年”“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86年大学毕业时,组织决定让他留校任教,出于对母校的热爱,刘沛留在陕南,做了一名高校教师。刘沛从参加工作以来,坚守为师者的责任,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在教学岗位上孜孜以求。

陕西理工学院刘沛先进事迹

img54

刘沛,男,汉族,1963年生,陕西兴平人,陕西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原陕西工学院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参加清华大学“智能控制”高级研讨班学习,1997—2001年参加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班学习。现任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理工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汉中市电子学会理事、陕西省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应用学会会员。陕西理工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授予“陕西理工学院十优青年”“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扎根陕南 立志奉献地方高校教育事业

1986年大学毕业时,组织决定让他留校任教,出于对母校的热爱,刘沛留在陕南,做了一名高校教师。他曾说:“我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今天能够大学毕业,是祖国、党和人民给予的,是母校与老师们培养的结果,无论组织安排做什么工作,我都要用忠诚和不懈的奋斗来报答祖国。”

从教以后,刘沛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勤奋刻苦的钻研业务,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锤炼自己的品行修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随着改革开放,人才竞争与流动日渐剧烈,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纷纷“跳槽”到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的地方去工作,刘沛也得到了许多外单位的邀请,有的企业愿出数百万资金购买其技术并要求加盟,但他都婉言拒绝了。许多人都以惋惜的心情批评他,说像他这样有竞争力的人不“跳槽”,留在陕南,实为可惜。他却说,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学校地处西部,又处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西部建设需要人才,培养人才需要大学,建设大学需要人才,他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为学校工作是自己的本分,也是自己应担负的责任。简单质朴的语言透射出一颗为西部建设呕心沥血培养人才的赤诚之心。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怎么变化,无论自身能力如何提高,他都能够满腔热情的默默耕耘,在陕南这块土地上实现着自己的理想,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二、授业无悔 倾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刘沛从参加工作以来,坚守为师者的责任,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在教学岗位上孜孜以求。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不但自己勇于承担教学任务,还注意把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方向,亲自参与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订;积极实施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近五年中,他新开设了“微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现代控制理论与技术”等五门专业技术课程;承担本科毕业设计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工艺实习指导、生产实习指导,年均教学工作量达460课时;全面负责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修订两轮次,制订课程教学计划五门次。

他治学严谨,对学生“爱”字当头、宽严相济;以教给学生真本领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他能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给钥匙,训技能,练本领,压担子,上水平”的教学方式,从基础开始,由易到难,启发诱导,培养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互相讨论,让思维在质疑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对正确的设想就支持,不正确的也不一下子否定,让学生自己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他把大量课余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上,为此,他经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从家里拿来简单被褥,每天工作到深夜,就在实验室短暂休息,其目的就是为了随时解答学生的提问。

近年来,他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专业特点,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组织了许多大学生科技课题小组,让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使学生有了独立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机会,并经常举办专题讨论会,让课题组的每个成员汇报自己近期的工作、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引导同学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目前,他已指导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160余项。在刘沛的带领下,一部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参与创新实验室的指导工作,形成了一支能带领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优秀教师团队。近四年来,刘沛和他的教师团队指导的代表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4个二等奖和6个三等奖;在2006年第七届全国“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比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两个;在2008、2010、2011年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得西部赛区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4个,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尤其是2011年一次获得全国总决赛3个一等奖,比赛成绩名列全国前茅。

受他指导过的学生都特别感慨地说:“受刘老师指导受益匪浅,我们学到的实践技能及培养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产生效果,我们要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刘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锐意改革 积极探索“50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刘沛认为理工科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坚持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工作。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他倡导并最终组建了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把基础实验资源统一管理、实验人员统一调配,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系列改革,其改革成果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了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他非常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率先实现了实验室开放,并且建立了电工电子创新实验室,成为学校开放型实验室建设的典范。学校大量的电类学生的课外科技立项都是借助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进行的,许多大学生科技成果也都是依托开放、创新实验室完成的。自从实验室开放运行以来,先后接待学生13000多人次,完成设计性实验项目60多个。学生们普遍感慨地说:“通过这种实验环境和实验方式,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出工程实践能力的效果,我们的学费交的值!”。

为了解决实验设备问题,2002,2007年寒假和暑假,他两度带领实验中心全体人员利用废旧资源加班加点自制“电工电子技术-1”“电工电子技术-2”“单片机技术实验箱”实验设备及其相关负载箱220余套,解决了学生实验设备台件不足的问题,为学院节约资金150多万元,同时也锻炼了实验教学队伍,为学校自力更生自制设备开辟了道路,积累了经验。

通过类似上述的改革实践,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掀起了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浪潮。2006年7月,该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经评估被命名为“陕西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他带领青年教师先后完成了“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倒立摆控制系统”的研究、安装和调试工作,“交流调速系统”实验室的筹建,制订了重点实验室五年和十年建设发展规划,为重点实验室建设做出了大量艰苦而卓著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他所倡导和探索的“502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在502创新实验室磨砺训练过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近三年来,已有10余名毕业生进入了世界五百强企业或国内著名电子企业,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刘沛身上学到的实干精神、实践能力和敬业奉献品德。如今的创新实验室已经进入学生自加压力、自我管理的良好运行状态,成为工程类学生课余时间的聚集之地。

四、爱生有道 感恩中铸就师德之魂

刘沛认为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和对社会的贡献总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自己的价值也就更大,只要学生爱学习,他宁愿一刻也不休息。他的倾情奉献换来的不仅有缕缕早生的华发,而且有学生与他结下的深厚情谊,许多学生在毕业时真诚留言:“刘沛是真正的好老师,真正的学者,有问题就去找刘老师”“是刘老师让我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实践、学会了创新,学会了团队作战,更学会了感恩”。

师爱为魂,爱生有道。学生对刘沛的特殊情感,缘于他对学生父母一般的关爱、长辈一般的严格要求和师长一般的悉心指导。刘老师多年以来都吃住在实验室,就是为了方便随时指导学生,在他的带动下,如今已经有一批青年教师加入到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实验的指导工作,但他依然保持着同样的习惯,他说:离开这些学生他睡不踏实。像许多陕西理工学院的教师一样,刘沛不但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学校,而且还把子女的前程也赌了进去。2006年,他15岁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某中学,他却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一学期才见孩子一次。就连孩子高考前,他依然在为创新实验室的事情忙碌着,有人说他不负责任,而他却说:孩子总要学会自己长大,人不能太自私,我要是在她身上花的心血多了就必然在学生身上花得少了。他的女儿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某985院校的本硕博连读,朋友们为他揪着的心才算放下。2008年汶川地震波及学校,使他所在的北校区遭受严重破坏,学校被迫做出了非毕业班学生提前放假的决定,而创新实验室的几十位同学无一回家,他们自制报警装置,在实验室坚持到暑假后开学,刘沛也就冒着一次次余震威胁一直陪他们到开学。

五、关注民生 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刘沛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始终保持科研能力对一名工科教师的重要性的清醒认识,坚持在艰苦的条件下,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投身技术革新和科技服务,科研项目纵横结合,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他主持完成了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项目5项,主持完成了校级科研项目4项。先后在《继电器》《传感器技术》《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中国铁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独著)学术论文13篇。

针对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问题,他研制了“机车防弛缓报警装置”,该项目于2003年8月已进行装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防止机车弛缓发生,从技术层面上保证了行车安全。该项目关键技术已获国家技术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经安康铁路分局、西安铁路局的行业鉴定,认为该成果“路内领先”。

刘沛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出论文、出成果,他能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企业与工程生产第一线。他先后完成了汉江制药有限公司温度自动采集系统和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安装;完成了汉中天利机电有限公司锅炉液位自动控制和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完成了汉江机床有限公司高精度螺纹误差测试系统的设计。同时,他还承担了汉中卷烟二厂等10余家企业的生产设备的技术革新和技术维护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来自企业一线的科技项目,维护工程要求出活快,他每次都加班加点、昼夜攻关,急企业所急;尽管这些企业项目经费不多,但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却是实实在在的、无法替代的。几乎所有接受过刘沛技术服务的企业单位都认为:刘教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能切实为企业着想,有刘教授这样的高级人才在汉中,企业就不愁工程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有问题就找刘教授这样干实事的专家。

刘沛担任多项领导职务,是学校的学术业务骨干,他为人正直,严格自律,淡泊名利,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他能够通过自己的仔细分析和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其多项建议被学校采纳;由于其生长在农村,又经常到生产一线解决问题,对农民、农村和工矿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较深的了解,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较为系统和深刻的认识,是一位社会责任感很强的当代高级知识分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为魂。刘沛20余年来扎根陕南、默默奉献,在教学一线勇作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路先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他高尚的师德就像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天汉大地上,教育着学生,影响着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