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体育竞赛体制的特征及缺陷

传统体育竞赛体制的特征及缺陷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竞赛体制指运动竞赛管理的机构设置、责任、权利和利益划分等组织体系及有关制度。我国传统的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是体育赛事由国家投资举办,各省市承办。由于体育赛事由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包办。

5.1.1 传统体育竞赛体制的特征及缺陷

竞赛体制指运动竞赛管理的机构设置、责任、权利和利益划分等组织体系及有关制度。其包括:各层次体育竞赛的级别定位、竞赛参赛办法、竞赛承办制度及竞赛管理等。完善的运动竞赛管理体制,是运动竞赛顺利开展的前提,对于加强运动竞赛的管理提高运动竞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传统的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是体育赛事由国家投资举办,各省市承办。从组织、策划到资金投入和赛事运行全过程都是政府一手操办。政府对体育赛事的管理采用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体育机关下达竞赛计划,并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集中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证竞赛计划的实施和成功完成。应该说,这种高度集中的竞赛体制,便于政令统一、指挥便利、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体育自身的不断发展,该体制的缺陷也日益显现:(1)资金来源单一,财政负担过重。由于政府财政拨款是体育竞赛经费的唯一来源,随着竞赛规模的扩大,体育赛事的增多,尤其是现代体育竞赛呈现出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竞赛经费需求与国家财政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也越突出。(2)忽视竞赛效益和效率。在该体制下,由于竞赛经费和场地设施由国家提供,体育赛事作为行政计划和政治任务去完成,单纯追求社会效益,很少有人考虑竞赛的经济效益和效率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在举办赛事过程中,过分追求排场,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3)行政垄断严重。由于体育赛事由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包办。一方面容易造成政府行政机构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致使体育竞赛在很大程度是体育系统内的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体育组织职能虚化,社会各方面兴办体育竞赛的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4)难与国际接轨,不利于竞技体育发展。例如,在欧洲像奥运会水准的篮球比赛一年有40场之多,而我们与之相比就很落后了。

可见,传统体育竞赛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体育竞赛自身的发展趋势,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与国际通行的现代竞赛管理制度接轨,走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具体来说,就是要消除条块分割,区域为主的人为屏障,打破户籍制度、代表队制的人事框架,实现以俱乐部运转为主体,以人才流动为条件,以等级联赛为杠杆,以体育市场为基础,以政府调控为纽带的良性循环的体育竞赛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