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项目评价模型的构建

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项目评价模型的构建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自2004年实施以来,教师们在观念上逐渐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3]但过程性评价如何体现学生差异,如何体现信息素养中的非知识技能目标,如何体现评价的完整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

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项目评价模型的构建

王丽丽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上海200233)

作者简介:王丽丽,上海市人,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研究。

摘 要: 在信息科技学科中,“项目”是课程实施的一种常用形式,但在项目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整体规划意识差、创意表达能力弱、个体差异大、评价能力弱”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项目评价模型”,以项目流程为序,融入评价,并在评价的内容、主体、形式、载体上尝试多样化,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关键词: 项目评价模型;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

一、前言

上海市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自2004年实施以来,教师们在观念上逐渐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关于过程性评价的论述也有很多。有人以教学过程为区分,提出了“教学前安置性评价、教学中形成性和诊断性评价、教学后总结性评价”[1](P175~176);有人从评价主体出发,提出了可以进行“教师全面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动评价、家校共同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式[2](P17);还有人以学习表现和结果为评价内容,以时间为线,以博客为纽带,提出了网状评价模型。[3](P29)但过程性评价如何体现学生差异,如何体现信息素养中的非知识技能目标,如何体现评价的完整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学校已采用“项目教学”多年,学生完整地体验了从确定主题、调查计划、设计创作、交流评价、总结反思的整个过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程目标。但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整体规划意识差、创意表达能力弱、个体差异大、评价能力弱”。于是,笔者以某校六年级“我的故事”演示文稿创作项目为例,通过两年的研究和实施,形成了“项目评价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二、项目评价模型的构建

“我的故事”演示文稿创作项目源于某校六年级校本教材。整个项目共18课时,分为“确定主题、调查计划、设计创作、交流评价、总结反思”五大单元。项目尾声,学生将以“IT人物”的身份,用第一人称面向全班进行演讲。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展示交流,了解IT相关的人文知识,并初步具备项目设计的能力。在这样周期较长的大项目中,学生需要有较强的整体规划能力,有序地落实各环节;有较好的创意表达能力,巧妙构思并精妙地运用技术展现想法;有一定的评价反思能力,不断地调整、优化作品。而在实施项目中,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容易被放大。因此,笔者以项目流程为序,融入评价,并在评价的内容、主体、形式、载体上尝试多样化,最终构建了“项目评价模型”(见图1),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较全面的诊断、激励和导向,有效解决了上述四大问题。

img18

图1 项目评价模型

从图1的项目评价模型可以发现,整个演示文稿创作项目过程中,“评价”贯穿始终,并体现了多元评价的特点(见表1)。

表1 “我的故事”项目中的多元评价

img19

三、项目评价模型的实施

1.纵览全局,全面评价,提升整体规划意识

(1)呈现评价总表,辅以图章导向,提升整体意识

项目活动要有规范的步骤与过程,重视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的培养。在项目第一单元“确定主题”之初,教师会给出“A项目评价总表”(见表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参照该表进行自评或师评,使学生逐步熟悉项目的整体流程,逐步树立整体设计的意识。

表2 “我的故事”之项目评价总表

img20

在“A项目评价总表”的最后,含有“图章奖励”作为附加分。而“图章”是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师评价方式。早在项目实施之前,教师决定针对项目目标的五项指标进行过程评价,并相应设计了五枚个性图章(见表3)。在设计图章样式时,教师用励志的四字词语替换略显生硬的项目目标的文字表述,并配以学科简称和合适的图案。比如:图章1中的英文缩写特指“学校信息组”。其中的“脚印图案”和“认真踏实”四字,意指“要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踏实地学习”。这枚图章考察的就是课程目标中的“学习态度”。

表3 “我的故事”之图章评价

img21

“个性图章”不仅反映了课程目标,还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例如,从某位学生所写的学习记录可知,他能理解技术应用的目的并能合理使用,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奖励了“融会贯通”这一枚图章,给予学生肯定和明确的导向。这种有趣而独具个性的评价方式贯穿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颇受学生欢迎。

(2)观赏作品与演讲,以全局眼光,设计评价方向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中特别强调了要注重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结果的确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4]因此,在“确定主题”这一单元中,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大量的往届作品范例和演讲视频,讨论该如何评价“我的故事”的项目成果,最终形成“B评价方向”(见图2)。这种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基于大量实例分析而形成的评价细则,学生能认可,也更易理解何谓作品的整体设计。在这样制订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学习的自主性,还能逐步提升整体规划的能力和意识。

img22

图2 “我的故事”之评价方向

(3)参照评价方向,整体思考,规划作品内容结构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制作三阶段中,分析和规划是重要一环。有了“B评价方向”的指导,学生能更方便地参照该标准,结合自己的主题,规划出自己的作品结构图。比如:图3中的学生作品结构图,该生参照了“B评价方向”中关于“内容结构”的评价细则,在作品标题和总结部分做到了“主题突出”;整体内容详略得当,结构清晰;针对柳传志的两个小故事能作小结,体现了“有自己的观点”的评价要求。不仅如此,该生还考虑到了“展示演讲”中“能有互动”的评价要求。以此为蓝图,再进行作品制作,事半功倍。

从项目结尾的调查问卷结果得知,92.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在制作作品之前先完成作品结构图和演讲稿。83%的学生的最终演示文稿作品与构思基本相符,说明调查计划阶段的构思比较详尽周密。91.54%的学生认为构思阶段完成演讲稿对后续作品的制作帮助非常大或比较大。有学生在反思中写道:“我认为通过这个项目,我的最大收获就是知道了做一个好的作品是需要先构思,再开始实践。”也有学生说:“搭建框架是一个最简单,却是最重要的步骤。因为整个PPT的框架是一个好的PPT的基础。搭建框架,就像造房子的地基一样。”在这样制定评价方向、参照评价方向构思作品结构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作品的规划,树立起了整体规划的意识。

2.捕捉与感悟创意,用评价指引创意

评价内容要综合化,要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5]而“创意表达”也正是贯穿项目始终的一大重点。项目之初,在“调查计划”单元,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优秀的演示文稿实例,捕捉作品设计中的创意亮点,再参照“B评价方向”进行创意构思,并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自己的作品结构;项目实施过程中,在“设计创作”单元,用技术实现创意设想;在项目尾声阶段,配合着演示文稿作品,面向全班上台演讲,展示创意的成果。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从他人的作品和演讲中汲取灵感,形成自己的作品创意和演讲创意。其中,尤以第二单元“调查计划”时捕捉创意所形成的“C创意角度”和第四单元“交流评价”中的“E创作与展示评价表”最具创意特色,对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提升帮助最大。

img23

图3 学生作品结构图

(1)捕捉创意,形成创意角度

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创意?首先,得了解什么是创意,明白如何进行创意。因此,在第二单元调查计划中,需要浏览并分析大量范例,做充足的调查,才能计划并构思自己的作品架构和呈现方式。其中,在«作品分析与评价»这一课中,教师给出了12个典型的“我的故事”演示文稿作品范例,学生四人一组,研究不同作品的优缺点。然后,全班交流分享,用集体的智慧挖掘和提炼出“C创意角度”(见图4)。这为学生改进自己的作品创意提供了有效参考。

(2)超越模仿,实现创意

标准形成的背后,有典型范例的支撑,因此,学生能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在参照“C创意角度”进行创作时,更能产生自己的作品创意。如图5,这位学生原先的作品标题为“搜狐CEO张朝阳”,后改为“三个栗子(动力+努力+能力=成功)”。“li”字谐音的副标题设计,点明主题;标题文字和栗子图案的装饰组合,创意十足。

(3)交流分享,感悟创意

在“交流评价”单元中,聆听他人演讲,点评他人优劣,思考自身作品,在评价中进一步感悟创意。如表4,“E创作与展示评价表”的评价方向和细则的设计,糅合了“B评价方向”和“C创意角度”的评价指标,并在两者的基础上,增设了“打☆”和“三句话点评”。用☆、○、△代表“优秀、一般、欠缺”,快速记录聆听的感受;三言两语描述对作品的印象。这样,在充当“演讲者、听众、点评者”这3个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意表达能力。

img24

图4 “我的故事”之创意角度

img25

图5 学生标题设计

表4 «创作与展示评价表»学生作业

img26

(续表)

img27

img28

图6 学生作品1

img29

图7 学生作品2

比对表4的评价结果和学生作品截图可知,学生作品1(图6)用折线展示个人经历的起伏,思路清晰,因此在“内容构思”评价项中得一颗星。学生作品2(图7)的作品图文配色佳,而且“飞”字使用了从下至上的动画效果,产生“飞”的感觉,贴合主题,因此,在“设计制作”评价项中得多颗星。

依托“E创作与展示评价表”进行展评交流,更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开拓其创意思路。有学生这样说:“通过这项活动,在创新思想方面,我觉得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展示人生经历时,可以用一棵树的图片做背景,再制作一个蜗牛慢慢往上爬,这就是非常有创意的一点。”

3.关注差异,梯度评价,缩小总体差异,放大个性特长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依据,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6](P119~120)“个体差异大”正是本项目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三个问题。笔者在“B评价方向”和“创意角度”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实例,和学生共同制订出“D三梯度评价表”(见表5)。这样,通过明确的指标引导,让学生可以进行自我修正,不断完善作品,使所有学生的四项评价指标均达到Level C的基本要求。再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有的能力水平,参照各项评价指标,依次选择欲达成的级别,发挥个人特长。这样的梯度评价,符合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缩小了总体差异,并提供更合适的个人发展目标,将“个体差异”朝着“特长发展”的方向引导。

表5 “我的故事”之三梯度评价表

img30

比较学生的最终作品和演讲效果,笔者发现:所有学生的四项指标都达到了Level C标准,大部分学生的部分指标能达到Level B标准,少数学生的部分指标能达到Level A标准。纵向比较同一位学生在四大指标的达成度,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在作品美工设计上只达到Level C标准,但是作品重点突出、结构清晰、立意深刻,能达到Level B,甚至Level A标准;有的学生作品设计一般,只能达到Level C标准,但是在演讲展示时,能借助自制道具辅助演讲,语言生动、有互动,Level A的演讲展示水平,为“平淡”的演示文稿增色不少。因此,有了“三梯度评价表”的引导,尽可能地缩小了个体间差异,最大化地发挥了个人特长。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为全面和公平。

4.在评价中学会评价

学生的评价能力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才能发展。因此,要给予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机会,从而提高其评价能力”。[7](P21,P25)在“我的故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不断参照“A项目评价总表”进行自评和师评;在作品制作前,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评价和分析大量作品范例,制定“B评价方向”和“C创意角度”;在作品制作中,参照“C创意角度”和“D三梯度评价表”,评价自己的作品,并不断调整和完善;在交流分享阶段,参照“E创作与展示评价表”评价他人作品与演讲效果;在每一小节的学习后,进行“F小节反思”;在项目结束时,进行“G项目反思”。学生全程参与整个项目的评价制定或实施,逐步提高评价能力。

同时,如何实施评价,需要教师搭建合适的脚手架。比如,在“F小节反思”和“G项目反思”中,笔者都设置了引导问题,带领学生反思。比如:在第三单元“设计创作”中的“标题设计”这一课后,教师给出了一些引导语。例如:“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困惑?”学生这样反思:“今天,我学习了怎样设计自己的标题,也明白了‘好的标题就是作品的关键’这一道理。标题设计得好能让别人一下子明白自己演讲的主题,真是超有用!”又如,在第五单元“总结反思”时,笔者利用Moodle学习平台,设置了“心得报告”模块,主要针对整个项目进行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先回顾了整个项目的流程和重点,再提示了几个引导问题,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比如:“你对这个项目的感兴趣程度如何?投入程度如何?通过这个项目活动,在创新思维方面,你是否觉得有所提高或突破,是否可举例说明?整个过程,你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最薄弱的是什么?反思项目的学习过程与演讲效果,还可以作何改进?针对演示文稿这块学习内容,你还想在哪方面得到提高?你对你要介绍的这位名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由于在之前进行过多次的小节反思,学生已经逐步明晰了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已经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技巧,再加上引导性话语,总结反思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这样不断地反思,培养自我意识及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的能力。

从整个项目来看,通过贯穿项目始终的全程评价、多元化的全面评价,依托明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与思路的指引,学生的评价能力逐步提升。

四、结语

从本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笔者发现本文中所提出的“项目评价模型”确实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增强其“创意表达”能力,使其能根据“个体差异”自行选择合适的目标完成作品制作和展示,并且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评价与反思,及时完善作品。同时,从项目后测结果得知,93.03%的学生表示项目中的各种评价标准及细则对后续的学习作用很大或有帮助。纵观初中阶段的项目活动,多以作品作为最后的成果形式,而作品的评价有着相似性。因此,“项目评价模型”同样适用于信息科技学科中其他项目的教学,只需在部分评价细则上作些调整。同时,笔者发现在构建评价模型时,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制定评价要从上至下,体现目标,突出重点。可以结合项目的目标和流程,在重点和难点环节制订详细的评价细则,给学生以更明确的导向。比如,“我的故事”项目中,学生在创意表达方面有很大困难。于是,笔者通过大量的范例分析和视频展示,引导学生提炼出“C创意角度”的评价细则,较好地解决了“创意表达”这一问题。而在非难点环节,比如:在学习“收集、整理、保存信息”的方法时,可以没有具体的评价细则,只需给出参考方法。

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一起参与评价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范例分析这种直观的方式,并辅以学习单,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学习过程的开始就了解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应该具有的学习表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往达到课程目标的方向不断进取。[8]

参考文献:

[1]毛彦平,邢进生.全过程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协论坛,2011,(2).

[2]丁彬.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新模式[J].中小学电教,2013,(7).

[3]杨荣.初中学生网状评价模型建构与实施[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初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李杨伟.论信息科技课程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7]高铁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8]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Project Assessment Pattern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f Middle School

WANG Lili

(Shanghai World Foreign Languages Middle School, Shanghai 200233)

Abstract:Projects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m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But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project,students generally have some problems,such as“bad in comprehensive plan awareness, lack creative ability, big individual differences,short of evaluation ability”.This Essay brings forward“project assessment pattern”,in order of project process, integrated into assessment, multiple in“assessment content, appraise subject, form, carrier”, and solves these problems effectively.

Key words: project assessment pattern, process assessment, multiple assessme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