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科建设组织结构与发展模式

高校学科建设组织结构与发展模式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名思义,是指上述两种组织结构的一种融合形式,用于学科建设及管理上,其优势表现为,既克服了科层组织结构下学科建设管理的行为僵化、决策保守、人员戒备、自我服务、成员压力及冲突等不足,也避免了矩阵组织结构下学科建设管理中,机构负责人责任大于权力,整体协调及管理困难,成员的双重管理、临时观念以及成员的忠诚度和投入力不足等缺陷。

高校学科建设组织结构与发展模式

一、学科的概念及范畴

(一)学科的定义

学科(discipline)一词源于希腊文的教学用语didasko(教)和disco(学),从历史渊源来看,它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涉及广泛的概念。而在教育科研领域,国内外普遍一致的观点认为,学科的内涵不仅包含专门的知识体系,而且还包含知识体系的训练制度和研究方法。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指出:学科是一种联结各种知识领域的组织方式并实现其专门化。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任何学科都是一种社会规范以及强化和改进社会规训和控制的手段。

从上述学科的含义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是指:特定的趋于成熟的研究领域,通过制度化手段,规定了该领域特有的概念及范畴,从而明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并建立起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学术规范。

(二)高校的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是以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和先进的教学与研究条件为基本载体的,在一定的科学与知识的领域具有特色与优势的学术力。学科是学校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平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按照学科进行的,人、财、物配置的效益主要通过学科的贡献发挥出来。学校的特色、优势和学术声誉也是通过学科得以体现。

因此,高校的学科建设,其建设内涵应该包括学科特色与优势、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建设、高层次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其建设条件应包含人、财、物的大力投入和有效配置,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以及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支持等。其建设目标应着眼于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社会声誉的扩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

(三)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

世界各国的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均趋于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设置,学科门类众多是当今世界著名大学学科分布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目前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分为三级,即: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在2010年的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中,我国的学科门类共分13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在学科门类下共设置一级学科109个;二级学科的设置由原1997年规定的394个调整为目前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

二、学科建设的组织及管理

(一)学科建设管理的组织结构

世界普遍采用的学科建设管理的组织结构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科层组织,二是矩阵组织,三是科层管理与矩阵结构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1.科层组织结构

该结构源于管理学领域的一个经典理论,又称“官僚组织”,由德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固定的正式管辖范围;划分明确的权力等级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管理;根据资格来任命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专职受雇并遵守严格的纪律;管理人员的职位根据资历或功绩晋升;根据职位级别给予报酬。其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分工明确、依章行事、理性决策和权责清晰,能够有效地配置有限资源。体现在学科管理组织结构中,即为:按照校、部、院、系、学科点进行分层管理,明确各级的责权利,设立各级的负责人和管理者,并提供一定的职务晋升机制。

2.矩阵组织结构

矩阵组织结构又称“规划—目标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是同一名管理者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的一种结构。它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个领域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由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力图做到条块结合,以协调有关部门的活动,保证任务的完成。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矩阵组织在某种程度上非常适合学科建设管理,学科建设的内涵包含了人事、科研、教学、资产等诸多方面,迫切需要这种矩阵型的管理结构,学科的交叉融合,也需要相应的研究所、中心等的设置,学科项目的申报也是依靠这一组织模式进行组织和实施的。

3.科层管理与矩阵结构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顾名思义,是指上述两种组织结构的一种融合形式,用于学科建设及管理上,其优势表现为,既克服了科层组织结构下学科建设管理的行为僵化、决策保守、人员戒备、自我服务、成员压力及冲突等不足,也避免了矩阵组织结构下学科建设管理中,机构负责人责任大于权力,整体协调及管理困难,成员的双重管理、临时观念以及成员的忠诚度和投入力不足等缺陷。

(二)我国的学科管理组织结构及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的行政体制源于科层组织结构,因此我国的学校管理,包括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形式主要采取的是此类管理组织结构。在学校,学科是一面旗帜,是学校组织结构中的基本骨架,学科建设的建设主体有学校、学院、系及学科点:各个主体均设立分管领导及管理部门,包括各个学科点的学科带头人岗位等,各自明确各自的责任、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其中,学校层面更加关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学科布局、建设重点、资源配备、学科评估以及政策把握等;学院层面负责学院学科建设计划的制订、人员的组织以及资源的配备等;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本学科学术队伍的领导及管理、学科内涵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

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在学科组织管理的初期采用科层组织结构,有利于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有序,但纵观世界知名高校的学科发展,其管理模式不断地向科层组织与矩阵结构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原因有二:一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世界各国著名大学学科建设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都顺应了这一趋势,在继续保持按学科分化要求建立起来的院系科层式学科建制的传统,以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分化的同时,又根据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建立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组织,以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例如,伯克利加州大学,仅文理学院下就有40多个系,另有19个专业组和10个本科生跨系组织。麻省理工学院设有建筑和城市规划分院、怀特卡保健科学技术与管理分院、工程分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分院、斯隆管理分院等6个学院,下属22个学系外,还有人工智能实验室、贝特斯直线加速器、生物技术处理工程中心等44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二是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其本身的内涵涉及面广,需要学校整体组织结构中各部门的协同与合作。例如,在重点学科建设中,不仅需要有学校支持、学院协助、学科点负责的科层组织管理模式,同时还需要有人事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通力协作的矩阵管理模式加以支撑。只有两种组织结构的共同发力,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学科。

因此,在我国力争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倡导大学实现特色优势发展的今天,各个高校都应该把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向科层与矩阵结合的组织结构转变,以此发掘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三、学科发展的模式

(一)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力分析

我国学科建设的发展,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家层面、社会领域、人才市场以及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四个方面。

1.以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以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国家重点学科的设置,其学科建设主要集中在部属院校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以学科为依托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以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为目的,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截至2007年,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全国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2.以新型领域科技发展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学科与科技、产业的紧密结合是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教兴业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新型领域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为高校学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级政府部门在省级重点学科设立和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围绕本地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大力开展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集群的建设。例如:重庆市“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学科建设的“适应需求原则”,“在学科发展战略选择、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经费投入和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必须立足于适应我国特别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支柱产业、新型战略性产业、重点领域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首都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首都经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都市农业等10个学科群。不仅如此,学科与科技、产业的结合,已逐步突破原始的单一学科或几个学科与产业的协同发展,转而向更为复杂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上来。因此,新型领域科技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建设,势必成为未来学科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

3.以社会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社会人才需求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事业和新型领域科技发展不仅直接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社会人才需求,这就要求学科在强调自身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探索和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环境,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延伸学科为社会服务的触角,增强学科发展的后劲储备,是学科长远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4.以学科自身发展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无论是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新兴领域科技推动,还是社会人才需求,均是学科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除此之外,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学科内部发展规律,是指学科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其发展逻辑上看,一般需要经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从其发展趋势上看,会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是分化与综合的高度对立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外因的影响和推动下,学科要实现健康发展,还应遵循学科的内在发展规律,如果失去了学科自身发展这一内在动力,仅仅依靠外部动力的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将会失去目标,甚至误入歧途。

(二)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

基于上述学科发展动力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归纳出,学科发展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即:以国家重大发展目标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以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模式、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

四种类型的学科发展模式之间,不是单独孤立或取一舍三的存在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或者某个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模式的选择也会不同,甚或几种兼而有之。同时,四种类型的学科发展模式也不是一种绝对的划分,他们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存在着交叉。

“以国家重大发展目标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适用于大学或科研院所的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密切相关的高水平学科领域的发展。同时,这一发展模式也是“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的深化,是围绕着以两院院士及骨干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学科团队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

“以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适用于与行业紧密结合、与企业协同创新的理工科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当然,如果相应的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该模式也就与第一种发展模式相互融合。

“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模式”是一种普适性的学科发展模式,当然,在学科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这一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存在差异,但作为大学主要职能之一的人才培养,学科的这一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在学科发展初期或中期,社会人才需求是学科发展的主要发展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其最主要的任务,这个时候该发展模式在学科发展中是以显性方式得以表现;然后当学科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将成为这类高水平学科的主要任务时,人才需求的导向在学科发展中以隐性方式而储存。

“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学科发展向高层次、高水平阶段过渡的时期,以高水平领军人才对学科进行带领和引导,以实现学科由量变为质变的一种发展模式。当然,正如前所述,当以国家重大任务目标进行科研攻关时,也存在这一发展模式,只是此时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是由顶尖的学科团队而组成,是一种更为宏观层面的“带头人”学科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学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沉淀;同时,学科发展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对象,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创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复杂的、灵活的,没有统一的约定俗成,也没有固定的理论范式。本文试从学科的内涵、学科的管理、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等方面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一定的探索,以期为广大的学科建设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共同为学科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杨俊,郭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