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活动设计的“缺失”

教学活动设计的“缺失”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失”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型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恰当以及过失的教学行为方式。其实这些是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存在“缺失”行为,分析这些课堂上的“缺失”行为能让我们进一步认识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求完之后,教师又报出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让学生求教师的体重指数,然后又让学生汇报了自己的体重指数。

专题一:教学活动设计的“缺失”

“缺失”行为是指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型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恰当以及过失的教学行为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设计中,尤其是在诸多公开课教学中,许多老师感叹精心设计的环节好看但不中用,耽误了有效教学时间,导致出现“教不完”现象,从而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其实这些是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存在“缺失”行为,分析这些课堂上的“缺失”行为能让我们进一步认识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关理论 皮亚杰的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儿童应当通过活动来学习”。仅坐听而没有活动的学习,只不过是口头的学习,缺乏教育、教学和发展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化,能激励学生的主动性,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时生成,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过程中,目前课堂上出现了重“经验”而轻“体验”、重“形式”而轻“实效”、重“主体”而轻“主导”等现象。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自主探究活动”盲目无序

选 题 浙江省省编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教学片段实录

从圆的一些概念到圆的基本特征,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想在纸上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生:想!

师:那么现在你们就在纸上用圆规画一个圆,同桌之间互相观察如何画一个圆?(学生开始活动,用圆规开始在纸上画圆。)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画一个圆?(指名回答)

师:选一个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可以发现什么?

生:有很多条折痕。

师:这些折痕是圆的什么呢?折痕相交的点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好吗?

(这时,学生给半径起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名字)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书上把它叫做半径,那我们就把它叫做半径。

【评析】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小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等同于科学家的原始探究活动,如果将教师的讲解与探究对立起来,谈“讲”色变,怕讲,忌讲,那么这样学生的探究游离于教师的指导而放任自流,变得盲目无序、耗时低效,难以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首先,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有探究的价值,如本课中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是人为规定的数学概念、定义,并无过分探究的必要,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省去不必要的放任探究,使学习活动变得直接而省时。

其次,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由旁观者变为重要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学生在标明符号、圆的基本特征认识有偏差时,教师应适时给予引导。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周玉仁教授认为:“教学中,学生能探究得到的,教师不要代替;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要暗示,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空间,以促进学生发展。但在自主探究中,必要时教师该点拨的还是要点拨,该问得还是要问,该板书的还是要板书,该指正的还是要指正……”由此可见,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忽视自己引导者的身份,以便提升探究的时效性。

案例二 “课程资源选择”过度臃肿

选 题 义务教育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

教学片断简述

教师通过生活经验引入“比”的概念,讲授完“比”的含义之后,让学生自学并思考:

(1)“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比”还有其他书写形式吗?

(4)学生自学完之后,汇报了“比”各部分的名称及“比值”的情况,然后教师安排了相关练习巩固。这时,教师介绍了体重指数的相关内容,并请学生求出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70公斤的人的体重指数。求完之后,教师又报出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让学生求教师的体重指数,然后又让学生汇报了自己的体重指数。整个课堂在看似热热闹闹的情况下进行着。最后在教师介绍了黄金分割的情况之后,这节课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而既定的学习内容还没有完成。

案例评析

课堂耗时,在很大程度上是探究内容过于臃肿、冗杂。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盲目地崇尚探究学习,片面认为“探究内容越丰富越好”。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探究内容过多,势必造成耗时过多,难以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合理选择与使用,精心选择填补课程资源,不要过度增补或使用教学素材,否则易造成探究内容过分膨胀而上不完。如本节课中的有关“体重指数”的内容,教师补充笔算身高170厘米、体重70公斤的人的体重指数以及教师的体重指数、学生自己的体重指数等相关素材,这样对所选择的课程资源的过度使用,就造成了课堂学习探究点过多而导致上不完。因此,在选择课程资源时需紧扣课堂教学重点,为课堂教学服务,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不宜对所选择的课程资源过度探究,这样才会使学习内容由多变精,实现人人能探究,探究能完成。

其次,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有效学习接受时间为10~20分钟之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教学时间安排的有效性。如本节课在“学与练”中,教师采取了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而每次练习时间在3~5分钟之间,这样就造成课堂张弛控制不恰当,学习内容衔接不紧密。在处理练习的讲解时节奏拖沓,影响学生学习下一内容的积极性,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缓慢,势必影响教学进度。

案例三教学情境设计缺乏典型性

选 题 义务教育教材(苏教版)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48-49《间隔的问题》

教学片断实录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勤劳的手。老师从这双手上发现了一个数学秘密,大家想知道吗?请看,一只手有5个手指,但手指之间只有4个间隔,数数看。(指出什么叫间隔)

师:老师带来一些图片,请你们在图中找一找间隔。(课件出示大桥的桥墩、公园一角的树等图)

师:说说在我们身边或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还存在间隔的现象。

师:像刚才我们说的手指数、树数、球数等等,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物体数。(板书)请你们猜一猜,这些物体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用小棒代替这些物体,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

1.生照老师的要求,把小棒摆成一排,想摆几根就摆几根,并数出小棒之间有几个间隔。

2.反馈汇报,教师板书(略)。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板书,你们发现了什么?(此处学生由于生活情景图片太复杂,学生对间隔概念越说越模糊,更难找出物体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师:下面让我们用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练习一:两盏红灯之间挂一盏绿灯,红灯有6盏(出示图片),绿灯要几盏?

练习二:一些水果,每两个苹果间放一个梨。梨有5个,苹果有几个?

(出现冷场,经教师启发,学生才解决……)

案例评析

数学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课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具体情景缺乏典型性,很难让学生做到从具体事例去抽象出数学模型,因此学生难以总结出物体数与间隔数的相互关系,学生对物体数、间隔数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因此只让学生对知识做了感性认识,而没有让学生将这些感性认识转化成表象,最终建立数学模型。所以,在进行练习时,多数学生对练习上的题目不理解,无法通过逆向思维建构知识层面,根本不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再运用数量关系去分析,最终导致练习处理过缓,而教学效果仍不显著。

案例四 教学活动设计没有“数学味”

选 题 义务教育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片断实录

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下面的教学活动的: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其中一个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2份,另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

师:你们能用分数表示它们吗?会比较大小吗?

生1img5

师:现在我们举行一个涂画比赛,要求在第一个正方形中涂出img6,在第二个正方形中涂出img7,你们准备选涂哪个分数?(学生自选img8,老师涂img9,其他同学在底下助威。)

师:你们还想涂一涂、比一比吗?

生:想!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想一想你准备涂几分之一。比一比,同桌间的分数谁大谁小。

(学生分小组开始活动,全班同学在一片喧闹中进行比赛)

【评析】数学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有了,但这样的教学设计显然是多余的。分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学生的主动操作与观察,答案便显而易见,增设涂色比较环节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节数学课,不是美术的涂色练习课,此处过分追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增设不必要的活动,反而会占去大量的课堂有效教学时间。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活动不能脱离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花大量的时间去完成本应是美术课的“涂画”活动。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这种“活跃”的背后,学生又会收获多少数学知识呢?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又会是怎样的呢?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课内外辅导的混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不良等都会造成课堂教学耗时、低效。总之,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从细节入手,从实际着眼,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案例五教学提问过于呵护

选 题 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

教学片断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发现周长增加了4分米。原来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问题提出后,学生默默地审题思考着,时间过了近20秒,只有少数学生慢慢举起了手。此时教师显然不满意,于是提醒学生:“看到这道题,你的脑海中应该出现什么画面?”指名学生回答,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如下:

教师随即提问:“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什么?”(圆周长的一半)

“在长方形中有几条长?”(两条)

“那两条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圆的周长)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为什么周长会多出来呢?多出来的其实就是什么?”(两条半径的长度)

在教师的“启发”下,举手的学生逐渐多了,教师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案例评析

这是一道与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相关的逆向思维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调用在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已经建立的圆和剪拼后的长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看到这道题,你的脑海中应该出现什么画面?”这一问题及时唤醒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经验。从教师的课堂体态语言中,反映出教师预设有大部分学生应该知道“增加的4分米”就是两个半径的长度。事与愿违,学生的反应令教师失望,教师的一厢情愿与学生的思维实际之间的距离上演了上述尴尬的一幕。

本案例中,教师的“启发”过程,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貌似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可细细品味,总觉得欠缺了什么,似乎教师对学生“呵护”有加而“放手”不足。或者说,这种对学生的“呵护”可能是一种“剥夺”!对学生过分的呵护,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教师而言,当给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时,似乎总是对学生不放心,生怕学生会出错;总习惯越俎代庖,将解题思路与方法和盘托出。在学生审题和思考时,教师往往处在“越位”的位置,总喜欢先给学生作提示或给予过多的暗示。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教学过程显得很顺畅。殊不知,在这种“顺畅”假象的背后,由于教师“老母鸡式”的呵护,学生也就失去了一次次探究的权利,失去了经历挫折而获得真实体验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了“等待时间”这一概念,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教师一般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为0. 9秒。事实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学生的反应只能是一种本能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段进行应付。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①学生的回答变长;②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变少;③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④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挑战或加以改进;⑤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

因此,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千万不要为有少数学生能圆满回答而满足,也不能在学生思考之时急于“点拨”,从而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和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要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合理安排“等待时间”。本案例中,教师如能让学生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学生会在不断的碰壁之后调整自己的方法、思路,这种冲突又会激起他们的“反思”,这样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当然,这样的反思需要教师的耐心等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