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熬夜看球谈起

从熬夜看球谈起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6月至7月,南非世界杯给全球各地的球迷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于是,我结合“熬夜看球”和自己多年对“学习兴趣”这一话题的思考,写下了《减负:从熬夜看球谈起》,发表在2010年7月3日的《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上。球迷为何熬夜看球?任何教改措施,教师是最终的落实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更好地发挥减负的作用,这样的常识应该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知。

减负:从熬夜看球谈起

这篇文章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一时灵感的火花所致。2010年6月至7月,南非世界杯给全球各地的球迷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我算不上球迷,但也沉浸在高水平足球比赛的快乐中。南非的世界杯比赛有不少场次是在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半开始的,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放弃甜美的梦乡熬夜看球,这是基于对足球的兴趣,对足球的热爱。

一次半夜起床,我发现小区里有很多灯亮着,球迷们都在熬夜看球。的确,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再怎么辛苦也不会叫苦叫累的。反观现在学生的学习,即便是课业负担减下来,但是他们如果不喜欢学习,还是会有很大的负担感,这就是心理减负的重要意义。

于是,我结合“熬夜看球”和自己多年对“学习兴趣”这一话题的思考,写下了《减负:从熬夜看球谈起》,发表在2010年7月3日的《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上。

作为四年才有一次的体育盛宴,不少铁杆足球迷的胃口早早就被世界杯吊了起来。对于凌晨两点半的比赛,很多人都是不愿意错过的。

说实话,凌晨两点半最舒服的事情是什么?那肯定是待在美美的梦乡中。但是为了魂牵梦萦的精彩赛事,不少球迷选择了放弃睡眠,享受比赛。这与热衷于网上偷菜的人一样,定好闹钟,在半夜两三点钟起床“工作”,乐此不疲。

球迷为何熬夜看球?偷菜族为何可以半夜偷菜?因为一个人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是不会感到有负担的。如果让对足球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人凌晨两点半起来看球,那他肯定叫苦连天。而现在的学生,就算是学习成绩很不错,内心其实也并不喜欢学习,处于“苦学”的状态,没有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如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一句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教育行政部门也多次出台相关的政策,但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似乎一直是一个无解的方程。最近,浙江省教育厅再次出台了关于减负的具体措施,比如对控制学生的作业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减负不能止于教育行政部门,发生在某地的17道减负令管不了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象也曾引起关注。

心理负担是减负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且在中高考压力依然存在的前提下,心理减负是实实在在关爱学生的表现。不可否认,课堂是学生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质量与学生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如果学生上课感到有意思,那么一天的生命质量就高了很多。这样,如果日积月累的话,他们整体的生命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任何教改措施,教师是最终的落实者。对于减负,教师也可以有所作为。每位教师应把“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作为必然追求。如果学生连你的课都不喜欢,把那45分钟当罪受,学习怎么会有效呢?如果学生喜欢你的课,那么,他就会把听课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当成一种幸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习自然就无须操心了。

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绝招。有一位高中物理教师某次刚刚开始上课时,发现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雪,由于南方难得下大雪,所以他就先让学生到雪地里去玩十分钟。学生回来后都很兴奋,他也没继续上物理课,而是让学生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国古诗中有关雪的描述,他自己一连就背了好几首,看到自己的物理教师居然在文学上也有丰富的知识,学生都特崇拜他。教师这节课的效果,比多上十堂物理课、多做几十张卷子要好很多。

学生的负担重还体现在作业上。现实中,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作业,完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如果抱着应付的心态,很难从中体验到快乐。试想一下,学生有多少时间是在做作业中度过的,心理负担自然就重了许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哪门课而先做哪门课的作业,而是哪门课的教师最凶,先做哪门作业。而教师呢,为了不让自己在时间争夺战中“吃亏”,有些本来对学生比较客气、和蔼可亲的,也只能改变对学生的态度了。这样,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客观上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对于作业这一客观负担,教育行政部门也只能作出笼统的规定,比如说初中的书面作业不能超过多少时间,而对于作业的含金量,则只能是由教师去把握。与以前刻蜡版相比,现在教师布置作业是容易多了,印刷效率的提高无形中又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教师能否在作业上下一些功夫,至少精选一些有价值的作业,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些分层的作业,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尽可能让学生做作业时有一种新鲜感,体验一定的快乐,而不是一味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

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对今后的人生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也算是另辟蹊径。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高涨一些。比如学生想做工程师,要让他明白一名工程师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为今后的职业奠定基础,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方向感。对于学生来说,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另外,负担其实也是相对的,比如在美国,有些学生的负担也很重,特别是那些想考名校的中学生,他们的学习是相当艰苦的,但他们从来不抱怨,因为读名校是他们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非在其告别讲坛的力作《致青年教师》一书中提到:“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

的确,中国人向来不缺大道理,最缺的还是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更好地发挥减负的作用,这样的常识应该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知。

北大钱理群教授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活时所说的一番话也值得我们反思。他说:“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也常常是两个字:出色。这也应该成为每位教师都知道的常识。”我们想让学生变得出色,如果在激发他们的兴趣上多花一点功夫,更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吗?这样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可以少做很多无用功。

魏书生一直让学生写“享受学习”的作文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朴素的为学生减轻心理负担的做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减轻学习给他们带来的负重感。

试想,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自我探究、自我加负。这样的负担,学生一点也不叫苦,他们就会像享受熬夜看世界杯一样对学习感兴趣。学生的心理负担真正减轻了,这就等于减负工作推进了一大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