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有效性的别样实践

教学有效性的别样实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贯穿在课题研究成果书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即:生成性问题、生成性事件、生成性资源。作者及所在的课题组,从研究过程中总结提炼出“开放性”、“互动性”、“资源利用”、“个性化教育”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总结提炼对提高生成性教学的辐射力乃至实现其日常化是十分必要的。

为什么说本课题的研究是教学有效性的“别样实践”?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的可贵之处在于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重要信息:“有效性”不是见仁见智的“效益”,不是按预设方案亦步亦趋地教,也不是以分数、进度为“效标”的,而是更看重学生能否在真实的“展开”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和领悟,获得身心素质上真实的成长。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来说,才是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益”!

贯穿在课题研究成果书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即:生成性问题、生成性事件、生成性资源。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问题与事件引发教师在教学现场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方案,然后作出反应。如果是积极的反应和有效的回应,那么问题与事件就变成有利于“生成”的正向“资源”;如果教师压抑学生非预期的“问题”,简单化地平息意外“事件”,那么这些资源就变成无效的资源。

可喜的是,本课题的研究者们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这些资源,准确地判断这些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使教学真正具有“生成性”,让生成事件成为学生建构知识,并以愉快的心情在主动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高尚的生命观和学习观。

本书可能存在一个尚未明确揭示、却能在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意思,那就是:生成以互动为前提,以资源和问题的集聚为基础。如果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单向输出,或者仅有单调的一问一答,而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多维、多层、多群、多向的对话、沟通、研讨(即互动),那么预期或非预期的教学资源,只会是“偶得”,而不可能是“涌现”。

作者及所在的课题组,从研究过程中总结提炼出“开放性”、“互动性”、“资源利用”、“个性化教育”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总结提炼对提高生成性教学的辐射力乃至实现其日常化是十分必要的。我个人理解,开放性不仅仅是活动内容和范围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师心态的开放;互动性是课堂教学资源得以充分产生的关键,互动的丰富性决定了资源的可利用性;资源利用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有效性标准——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它决定了生成的数量和质量;个性化教育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在互动生成性的课堂上,如何尊重个体差异并将这些差异有效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这对于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对于班级群体的资源共享、对于课堂教学的效益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

全书还集中反映出作者一个十分明确的重要意图:将生成性教学的探索置于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努力之中,这是我们一直所期待的一种突破性的研究尝试。

我们知道,突破性研究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教育理想的种子能在实验田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而为后人的研究或他人的推广实践提供可以借鉴的案例,而这本课题研究成果书中的大量鲜活的学科实践探索案例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当前,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合成”的整体的目标,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逐渐超越单纯知识教学的局限,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方法也期待被关注。

从追求以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学科实践案例到教师的成长案例,我们也看到了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研究者们的工作热情和实践智慧,以及中国未来教学的希望所在。

2011年11月16日于上海苏州河畔康泰公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