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

农村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初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小学与初中之间,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教法、重点学科等方面存在衔接上的问题。其二,及时发现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在衔接和过渡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而对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和初中一年级的教学,以及对学校的管理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与初中的过渡过程中,确实存在衔接上的问题。

农村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

天水麦积区中滩中学 赵向峰

通过对初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小学与初中之间,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教法、重点学科等方面存在衔接上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应对策略,给管理决策者和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与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得以确立,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但是在小学教学和管理与初中教学和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级学生缺少过渡衔接的教育,因此,学生面对从小学到初中的突然转变,不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心理,还是学校管理等方面不能及时适应。而这些较大差异,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到初中学习生活的顺利过渡。

调查的目的有两点:其一,依据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程度上的差别,做好小学和初中的教学与管理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心理成熟的特点。其二,及时发现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在衔接和过渡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而对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和初中一年级的教学,以及对学校的管理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将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12所小学和中学师生作为调查对象。

研究和探讨的方法:1.对小学教师与初中一年级的课堂教学进行调查、观摩,针对语文、数学和英语的课堂教学,从学科特点、小学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差异进行综合分析;2.对小学和初中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通过他们了解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掌握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对天水市麦积区中滩中学初中一年级2.4.6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升入初中后,学习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科知识掌握方面存在哪些困难,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课程的安排、学校的管理等方面的适应情况。4.对各所小学和中学的管理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种制度的异同,力求在不同层次、多角度地探讨小学与初中之间存在的衔接问题和解决办法。

三、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与初中的过渡过程中,确实存在衔接上的问题。有61%的学生认为有压力,感到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有25%的学生认为无压力,但这些同学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表明尽管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但由于小学教育质量的评比让多数小学生感到有压力,而学习目的不明确的这部分同学的存在,正是片面升级的结果,也是小学生一个不留直升初中的负面影响,这些学生在初中教育中也是关键群体,值得注意。

(一)学习态度的变化及应采取的措施: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有25%的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没有小学时认真了,而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学习目的不明确造成的,这也与他们的年龄特点相吻合。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学生理想和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阶段,而学习目的是理想的具体表现。因此,小学高年级要加强学习目的和理想的教育,初中阶段要继续进行学习目的和理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切合实际的崇高理想,这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开设课程由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刚开始列入小学毕业考试范围)四门增加了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课程。调查显示,有50%的学生认为升入初一后,学习的最大困难是科目突然增多,自己无所适从,顾不过来。从而使得一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反,有18%的学生认为学习时间多了,并在学习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事实上,85%的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的学习中大约占用了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学习时间。这些情况表明,由于科目增多了,学生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把握不准,让他们无所适从;学习方法上又很不清楚,具有盲目性。因此,初一级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各门课程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学习时间,如各门课程都做好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考前的复习等。

(二)学科难度的变化及应采取的措施:

在调查中发现,有3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中学缺乏主动性的原因是课程难度大跟不上。相反,有26%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有所进步,是因为自己的理解能力比小学时强了。从表面上看,初中课程难度增大的幅度超过了学生理解能力提高的幅度。但事实上,在农村初中的实际教学中,与小学教育教学存在着台阶性的变化,缺乏连贯性。

调查显示,初中一年级学生中有40%的学生认为数学变得最难,有50%的学生认为英语变得最难,63%的学生认为政、史、地、生更难理解,有10%的认为语文变得最难。究其原因,主要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因为农村小学英语是最近开设的,学生升入初中后,对英语还处于朦胧状态,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数学而言,初中教材的内容与小学教材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数学更注重知识与应用的联系,逻辑性更强。关于政、史、地、生更难理解,这与小学教师不足有关,有些小学不得不放弃这些课程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克服英语变难的幅度大,数学学科内容变化大对学生升入初中后的负面影响是学生从小学向初中顺利过渡的重要方面。对政、史、地、生的教学更要丛启蒙教育开始,做到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兼顾。

如通过对初中一年级五位英语教师访谈,达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共识:(1)小学教师在教英语时不亦太难,如语法讲得不宜太深,要在学生常用词汇、日常用语,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特别农村学生家庭学习的条件不好,不能在小学抹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2)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摸清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英语学习目标,侧重于帮助英语学习差的同学克服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3)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要勤快多记,细心积累,比较归纳,多思多问,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提高。(4)英语教师认为,初一级的英语测试题难度应逐步提高,不宜一开始就太难,或者一次难一次简单,英语考试题前后要有对照性和连续性。对于农村学生一开始就使用城市考题,很容易造成学生多次因考低分而放弃英语学习,这一点与调查中有39%的学生认为喜欢一门课的原因是容易学会的结果相一致。(5)单词教学要分开主次、分为必记和选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减少记忆单词的压力,语法教学要梳理线索,多比较,善于总结,在反复应用中达到掌握。

在调查学生喜欢一门课的原因时发现,有46%的学生认为是对这一门课程有兴趣。而因为是主课或喜欢科任教师的学生分别占11%和7%。因此,在小学生升入初中后还应继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无论从教学模式上,还是教学手段上,都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更要贯彻新课程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尽量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在初一教学特别是第一学期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毕业年级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水平,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一些衔接性的复习,不要急于传授新课。一定要弥补较差生的不足,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2)新课开始后不益太深太难,以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设计教学,以后逐渐加大难度,循序渐进。时刻要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并注意消除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3)小学毕业班教师也要熟悉初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除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以外,还要适当的向初中教学延伸,为升入初中做必要的铺垫教学,但不宜太多太难。

(三)就教学方法而言,既要保持与小学教学的一致,又要让学生能够适应初中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调查师生时发现,认为小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初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好的学生占47%,认为在小学上课时发言次数多的学生占57%,这表明小学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教学和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主动参与。而到中学后出现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课堂气氛呆板,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事实正是如此,从初一到初三级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参与和发言的学生人数总是呈下降趋势。因此,初一教学要继承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既不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冷静思考,从而最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调查教与学的关系时发现,有30%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太快,跟不上。有4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解能力增强了,但对教师的教学还是不太适应。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初中教师的教学太过成人化,讲课速度太快,这是因为农村大部分初中采用了教师从初一到初三轮流授课的方式,初一级教师都是刚从初三级轮换下来的教师,经过初三级高密度复习的讲课方式,自然而然地讲课速度就快,讲课密度也大,让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的学生不能适应,尽管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但仍不能适应初一老师的教学。因此,初一级科任教师的讲课速度不宜太快,内容密度不宜太大。要积极参加小学听课活动,要与小学高年级基本保持一致,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逐渐加大讲课速度和内容密度,做好过渡衔接工作。

(四)课程安排要注意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有5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很快适应初中生活的原因是,课程多,节奏快,任务重。但课程是党和国家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社会需要而设定的,不能改变和删减,这样就得在课程安排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课程安排不能太挤,留有一定的空堂和自习等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把文科和理科课程交叉安排,两操和课外活动正常进行。以此来缓冲课程多,节奏快,任务重给学生造成的压力。

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有50%的学生认为科目突然变得很多,顾不过来,给自己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有80%的学生认为开设历史、地理、生物、思想政治课,增长了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是必需的。而只有9%的学生认为开这些课是对学习的干扰。这也表明,课程增加确实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可喜的是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能正确对待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因此,教师更要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掌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

(五)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上要注意的问题

有70%的初一年级学生认为,小学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要比初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有64%的学生上小学时常和班主任交流,有62%的学生认为,自己上中学后不愿和班主任交流。这表明上初中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过于成人化,缺乏情感投入和生活交往,使从小感受到老师温暖的学生被冷落了。因此,对刚升入初中学生的管理,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位学生都能融入到集体中去,尽快帮助他们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调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时发现,有42%的学生认为,学生上网,打架,逃学的首要原因是学生的互相影响。由此表明,在初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并不强的情况下,很容易受不良环境和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层面上,班主任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采取一切方式方法转化他们,既要做到教育本人,又要防止影响其他同学。另一方面要时刻注意学生的交往,引导学生正确、健康的交往,对和不良行为学生或社会闲杂人员交往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和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调查学生家庭教育时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初中生的管理也开始变得力不从心,在家庭管理中,50%的学生开始自己管理自己。由此表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学生家长中出外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出现了大部分空巢家庭,“留守儿童”也开始增多,父母顾不上管教孩子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单亲儿童的家庭教育也存在很大问题。经过观察和了解发现,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中大多数是隔代监护的学生,即由爷爷、奶奶负责衣食而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这成了影响学校整体纪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学校要多开家长会,班主任要常和家长保持联系,督促家长多教育自己的孩子,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特别要注意做好父母双双出外务工学生的教育,班主任要多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他们多谈心,给他们多一些鼓励和帮助。对这些问题学生要及时摸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教育,让他们从踏入初中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