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作性学习+角色扮演”在“管理沟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合作性学习+角色扮演”在“管理沟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作性学习+角色扮演”作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合作性学习+角色扮演”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沟通理念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除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外,还要将其余学生分配作为观察员。

唐春晖

[摘 要] 管理沟通课程是管理专业院系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技能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基本目标是希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管理沟通理念,提高管理沟通技能。“合作性学习+角色扮演”作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合作性学习+角色扮演”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沟通理念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管理沟通;教学实践

“角色扮演”(Role-Play Teaching Method)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合作性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David首先倡导和实施,他以教学中的人性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一、本科管理沟通的教学特点

管理沟通是国内外管理专业院系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现代管理实践证明,管理者大约有70%的时间用在与他人进行沟通上,沟通的技能直接决定着管理的绩效。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如何提高沟通的能力,是既切身又切实的重要课题。管理沟通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包括人力资源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在内的行为科学理论,沟通理念的本质是要求沟通者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传递信息,获取对方反馈,以解决具体的沟通问题,强化积极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管理沟通又是基于技能与技巧的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在不断检讨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思想、行为和技能,将得到的感悟和技巧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培养既能掌握管理沟通理念又了解管理沟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针对管理沟通课程特点,如果采用简单的课堂讲授方式进行教学,将课堂讨论和实际工作脱离开来,本课程的学习就会失去90%以上的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二是实际应用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原则。“合作性学习+角色扮演”作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由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假设逼真的情景中,身临其境地根据指定角色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情境模拟,有利于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沟通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领悟“换位思考”的沟通理念本质,充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程序

1.情境和角色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情境,情境设置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就起不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失去了演练的意义。情境环节也不能过于复杂,力争在课堂上完成,要求有一定的难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情景设计好了以后,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不同的角色。角色应该具有典型性和差异性,即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不同角色之间构成一个相对有意义的整体。

例如在“沟通理念”这一模块中,课程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刚从一所国内著名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陈欣加入了由8位男性工程师及项目经理李明组成的设计小组,虽然陈欣十分勤奋,但她的加入却给原本十分融洽的小组带来了不满,尤其是以丁正予为代表的老员工,并引发了一系列并不愉快的谈话。陈欣、李明、丁正予该如何正确沟通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该情境模拟要求学生对这3位进行角色扮演,同时指定2至3名组员担任观察员对各个角色扮演情况予以观察和评判。

2.准备工作

(1)团队组建。管理沟通通常采用“大班”授课,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少则八九十人,多则120人,采取分组形式有利于全员参与角色扮演。在学期第一次上课时,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组建成6人左右的团队并选出组长,分组时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教师辅助协调。团队组建后在整个课程期间均以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优点在于,由于以自愿原则采用异质分组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宽度都不一致,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启发、相互讨论,都会将另一些同学的思维导向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一些新的视角,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

(2)角色分配。教师于课堂开展角色扮演前两周左右将所设计的专题情景放在网络课堂,各团队在组长的领导下对情境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根据角色要求、学生意愿以及学生的个人特征确定角色人选,角色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征,另一方面还要参考学生的理解能力,表演能力及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学生的潜力。除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外,还要将其余学生分配作为观察员。

3.课堂演练

(1)课堂角色模拟。课堂模拟演练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首先由教师完成情境引导,唤起学生的角色意识。这一环节重点通过情境设置和情境画面展示,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角色意识,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虚拟场景并入戏。然后,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沟通模拟,这一步骤是教学的关键,除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分配作为观察者和记录者,进行沟通内容记录,重点记录演练细节,包括一些非语言沟通。每一次角色模拟训练结束以后,观察者和扮演者可以互换角色,重新进行沟通练习,直至各小组成员都担任观察者和扮演者的角色。演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作为观察员在旁观察各组表现,但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不打断学生的演练,不影响学生的思路,以保证演练的完整。第二,暂不评论。

(2)分析总结。各团队演练结束后,要进行分析总结。首先,各团队内部进行讨论总结,角色扮演者对扮演角色的体会,观察员分别对每一位小组成员扮演的角色予以评价,并展开讨论;其次,请各小组派代表对本组的演练进行介绍、分析及总结,以便相互了解;最后,教师要对情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演练小组的方案和演练过程及结果进行总评,尤其要找出学生在演练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依据学生在整个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进行补充知识讲授,基本知识够用为度,并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查找根源,给学生以启迪。课程结束后,各团队提交角色扮演演练实训报告。

4.效果评估。由于管理沟通课程的特点,更加关注团队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有时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课堂的关键在于创造逼真的情境,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其评价体系应注重以下几点要素:一是评价主体的选择。可以由学生自评、学生组成评委小组、教师评价三方面组成,具体可根据课堂具体形式来决定。二是评价的标准。应主要考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三是评价结果的运用。应该告诉学生每次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课程成绩。四是评价的技巧。模拟演练考核以团队的成绩为评价标准,既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还要兼顾团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以免挫伤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应该进行一些正面积极的引导。

三、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教学模式下的管理沟通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体验为主线”的总体原则,在专业理论精简的基础上,注重体验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与感悟。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吕书梅.情境模拟法在高职“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 (5):92-93.

[2]杨佩群,吴雁彬:角色扮演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1(2):112-114.

[3]邓子鹃,林仲华:角色扮演法在“管理沟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 (3):87-88.

[4]陈俊,王艳:管理沟通课程合作性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8):56-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