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邀评述一

特邀评述一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数年的成果,汇成新作《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研究》。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于近年来教育部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将一些数学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加以渗透和落实,这些理念或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中,或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中,或体现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或体现在教法和教学模式的构建中。

特邀评述一

聚焦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各种新理念扑面而来,广大基层教师应接不暇。毫无疑问,这些新的理念对于他们的专业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但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为,一方面,新的理念让人振奋,让人新奇,让人欢欣鼓舞;但另一方面,人们又受固有思维、传统惯性约束,习惯于熟悉的操作。在那些激动的新理念学习之后,落实到实践中,许多人便不愿意放弃那些已经非常熟悉的模式,除非新的模式能迅速带来眼前能看到的巨大效益。课改10年了,有许多成功,有许多争论,有许多批评质疑,甚至有个别专家提出要退回去的极端建议。

大约批评或评论比实际践行要容易得多,或许这就是至今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却有数不尽的红学研究者的原因。站在高台上喊“穿新鞋走老路”容易,但真正下来走几步看看,到课堂中教几节课试试,可能会不知道自己穿的是什么鞋,走的是什么路。

实际上,课改最终的变化要看课堂,课改最难的也是课堂。课堂上教师有没有变化,学生有没有变化?往哪个方向变化?怎样促进他们往理想的方向变化?

因此,到课堂中仔细地做些观察、做些分析、做些研究,如果可能,与教师一道亲自参加教学设计,一起上课,一起听课,一起评课,一起研究课堂(而不是简单地到课堂走一走,看一看)。在大量实践中积累一些优秀的、成功的案例(当然有失败的、不足的案例更好),来解决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是什么”?“怎样做”?“为什么?”(What,How,Why)这样,教师才信服你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才能对教师有指导意义,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张维忠博士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在10年的课改中,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课堂教学。积数年的成果,汇成新作《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研究》。该书以教学素材案例、教学设计案例、课堂教学案例与听课、说课、磨课为逻辑线索,融理论阐释、情境描述、教学点评于一体,在体例与内容上有别于他者,走出了以往纯粹某一方面研究的“藩篱”。该书既是张维忠博士作为大学教授感悟中学数学教学、探讨数学教学实践的思想结晶,又是其多年来研究和引领中学数学课堂,用丰富的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并与众多中学一线优秀数学教师共同智慧的实践硕果。

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于近年来教育部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将一些数学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加以渗透和落实,这些理念或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中,或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中,或体现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或体现在教法和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因而,也可以这么说,这些案例为教师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料,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股外部力量。尤其是本书第三章的数学课堂教学实录典型案例,可使读者置身仿佛于课堂内,切身感受教学全过程,领悟授课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从而能对自己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进行一次洗礼,作一次彻底的“改造”。

一本书是否有生命力,一看读的人多不多,二看读过之后是否有启发,三看是否长时间有人读。现在粗制滥造的东西太多,许多书都是快速写出的,脱离实践,脱离基层。因此,很快就消失了。

而真正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师,来源于深入研究与思考的书,一定会有生命力的。

我想,读者读完这本书,会有自己的体会与评价。

李善良

2013年2月26日于南京

(李善良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副主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