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破窗理论与学生工作管理

破窗理论与学生工作管理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有利于管理到位,使学生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破窗理论是近年来管理学的重大成就之一。破窗行为的产生与人性、道德观念、教育和管理制度有关。在学生工作中进行人性教育和道德规范是十分重要的。群体破窗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主客体管理的冲突。学生工作管理中存在“破窗现象”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而不能得到及时修补的显性原因往往是学生工作管理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但深层次原因是学生工作管理者的素质和理念问题。

破窗理论与学生工作管理

王文华

(页下注)[作者简介]王文华,男,1983年出生,湖北黄冈人,硕士,助教,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营管理系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工作管理。

[摘 要]破窗理论是近年来管理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它彰显了细节管理的艺术,提醒管理者注重管理的细微之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破窗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洞察破窗现象,分析破窗现象的产生原因,最大限度修复破窗。它有利于管理到位,使学生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破窗理论 学生工作 启示

破窗理论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做的一个试验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房屋一扇窗户的玻璃而未及时修补,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而被怂恿去打破更多的窗户。长此以往,管理混乱,人们被动消极,在此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破窗理论是近年来管理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它彰显了细节管理的艺术,提醒管理者注重管理的细微之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破窗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洞察破窗现象,分析破窗现象的产生原因,最大限度修复破窗。它有利于管理到位,使学生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一、学生工作管理中典型的“破窗现象”

现象一:自我认知出现问题,小的情绪问题引起一连串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个体成长而出现“破窗效应”。

现象二:迟到、旷课、早退现象严重,一些学生纪律松散,自制力差。如果不及时制止,“破窗效应”就会产生,会有更多的学生认为这种情况是被默许的、不值一提的小事。

现象三:班级问题内部解决不彻底。不少班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追求班级的小集体利益,出了事情不上报,自己解决问题也没有涉及问题的本质,以致学生违反了学校某项具体的规章制度之后,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或是处罚根本是可有可无。从表面上看,这个班级非常具有人情味,而事实上,对问题的纵容或失之以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觉,久而久之,遗患无穷。

现象四:在请假过程中,一些学生以欺骗等方式获得老师的请假许可,并因此而庆幸,这不仅影响其自身发展,对其他同学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破窗效应”由此产生。

二、“破窗现象”形成的原因

破窗理论的核心是:“看似细微且无伤大雅的漏洞(例如破损的窗户)往往暗示着对每天接触它的人的一种预警。”——存在的是合理的,或者这种情况是默认的。人的“认知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形成自己的认知。如我们所知,脏的场所不及时清理会越来越脏,完好的草坪只要有人在上面走路,不久便会形成一条小路。原本很讲究卫生的人,在有不少垃圾的街道上,也会毫无顾忌地扔果皮、纸屑。破窗行为的产生与人性、道德观念、教育和管理制度有关。人性是管理系统的精髓,制度是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在学生工作中进行人性教育和道德规范是十分重要的。从管理角度看,破窗行为可分为个体与群体两类。

(一)个体破窗行为

个体破窗行为最初可能出自下意识,只是在管理者未及时发现,或虽然发现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未及时引导、教育和修补的情况下,才会使“破窗”扩大和蔓延,使学生丧失上进心,产生颓丧心理。所以个体破窗行为除个人因素外,家庭、学校、社会对人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群体破窗行为往往带有明确的意识和目的

群体破窗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主客体管理的冲突。其产生主要来自管理制度、规则的缺陷或负面影响。管理不当,不仅会产生破窗,而且会使已有的破窗更加严重。它会助长“投机心理”。“投机”是人的“劣根性”之一,而对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们来说,其危害是很大的。其二,从心理学角度看,破窗行为是人的一种从众心理。由于别人的行为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因而产生了是非标准的模糊性判断。犯错的同学没受到相应的处罚,其他同学就会认为这种规则制定形同虚设。别人违反纪律没事,我也可以;别人能这样做,我也可以这样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可以教育和影响人们去保护窗户,坏榜样也可以教唆人们去打破更多的窗户。

三、“破窗理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学生工作管理中存在“破窗现象”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而不能得到及时修补的显性原因往往是学生工作管理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但深层次原因是学生工作管理者的素质和理念问题。我们提倡“宽容”,但在对待学生的教育上却不能纵容他们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对他们的一点小小的苗头或趋势,都要充分重视,小题大做,这样才能教育本人,防止蔓延。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察秋毫,从细节做起

微小的瑕疵看上去似乎无足轻重,但缺陷一旦暴露出来,由此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学生的日常行为,上课迟到、说话、玩手机,说粗话,乱丢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等,看似是小事,以教育的眼光看,这些小事恰恰是学生素质的外部反映,一些细小的外部行为表现往往反映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抓住学生的细微变化,因势利导。细心观察每一个细微之处,并找到原因。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就能修补可能出现的“破窗”,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关注细节,研究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致。从细微之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应该从小处着手,深入挖掘,小中见大,从细节中生成。在防止“破窗”的问题上,我们不妨小题大做,就是要在问题发生之前及时消除学生消极的和负面的思想行为,防患于未然。无数的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将工作做在问题前面,注意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第一块“破窗”,便会“降低发案率”。

(二)“破窗”应及时修复,也应高度肯定“补窗”行为

一方面,出现“破窗”要及时修复。学生工作管理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工作千头万绪,“破窗“的存在是必然的。发现第一块“破窗”时,要高度警觉并及时妥善修补,如果不及时修复破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譬如班内有学生违纪了,班干为了班级的荣誉或是基于对事情的片面理解,处理问题时只是轻描淡写,没有及时汇报给老师,没有在班级里予以警示,这只会导致学生是非观念模糊,不愿意承担责任。对班内其他同学而言,就会形成这样的认知:他犯错没事,我假如违纪了,也会没事的。这是一种暗示、是一种纵容,会助长更多的“破窗”行为,使许多本来完好的玻璃也难以幸免。“修补”的原则应根据损坏的程度、损坏的性质及损坏后的影响等来确定。对于性质不严重,不存在主观故意,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等的损坏,简单修复即可。而对于性质恶劣、危害大、涉及面广的大问题,则需要“大修”。处理事件也要做到快、准、狠,即及时、到位、严厉。

另一方面,要高度肯定“补窗”行为。“破窗效应”的症结就是“第一扇破窗”未能及时修复,所以,“修复破窗”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对有自觉补窗行为的同学要大力宣传和肯定。若辅导员老师能及时地通过班会等形式高度肯定这名学生的做法,其他学生也会受到鼓舞,将大大改善班集体的精神面貌。正如卢梭所言:“学生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使他在不知不觉中继续不断地丰富他的记忆,从而增进他的判断能力。”这种肯定的行为其实就是给学生贴标签,也就是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暗示着人朝着标签既定的目标发展。但是消极的标签要尽量少贴,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多鼓励。以此来带动整个学生风气的转变,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若有更多的学生有意识地去补窗,那么破窗的现象就会逐渐减少。

(三)建立学生管理工作预警及修复机制

学校的管理要有法可依,学生工作管理也应该有章可循,即要建立起防止“破窗”出现和随时修补“破窗”的机制。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框定学生工作管理,才能有效防止不良思想和风气的侵袭、滋长和蔓延。因此,在学生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严格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当然有规则而不去执行,规则就形同虚设。故制度要严格执行,有错必究,对违规者必须及时严肃处理,防微杜渐,以维护有序的班级管理环境。辅导员老师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与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及时打消学生们的疑虑,使其了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勿以事小而不惩。规章制度确立以后,总会有个别人心存侥幸,去打破有序的规章制度。迟到、旷课、早退等种种现象,看似小事,却不可以既往不咎,因为它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对犯错误学生本人来说,由于一次犯错误而未受到任何批评,可能会让他以为他的所作所为无关紧要、不值一提,因此继续做下去,结果只能是使这些学生渐渐失去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而对于其他同学而言,由于他们看到“打破窗户的第一人”毫发无损,很可能加以模仿甚至变本加厉。这样下去,只能导致更多的人成为新的“破窗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面对小恶,如果不及时果断地处理,势必导致不可收拾的大恶。所以,学生管理无小事、无小节。班级管理要适当地小题大做,要坚持“零度容忍”。另外,学生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的预防和修复的心理准备。因为环境在改变,学生个体也在改变,不能追求一劳永逸,而要贵在持之以恒。

总之,在学生工作管理当中运用破窗理论是大有裨益的。作为辅导员,应该将这一理论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杨爱华,李小红.破窗理论与反腐败“零度容忍”预惩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4).

[2]迈克尔·莱文.破窗:细节管理如何缔造一流企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宋光宇,崔作家.班主任工作与“破窗理论”[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3).

[5]张维微.论“破窗理论”与高校班级建设[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