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特色与引领

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特色与引领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说,这种文化特色实际上也是一所大学极富价值的个性标志。又如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以面向实际、注重实用的办学思想与模式,形成了风靡世界的“威斯康星理念”,创造出现代大学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等等。众所周知,随着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入和成熟,统一性和多样性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规律性特征。美国人类学家博克认为,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还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

第五节 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特色与引领

一、文化建设的特色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特色即文化特色,包括建立在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大学精神、理念和校训等。应当说,这种文化特色实际上也是一所大学极富价值的个性标志。虽然大学的个性标志很多,但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标志比其他个性标志更具内涵、更为彰显,也更为持久。

特色一直被认为是大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与众不同都可以称之为大学特色,这里有必要理清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首先,特色与特点是有不同的,特点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现代汉语词典》对特点的解释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显然从这一含义上看,特点要比特色广泛得多,或者更确切地说,特色是那些更为深刻、更具内涵的特点。任何一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某些特点,但不是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其次,大学特色与单一的特色项目也是不同的。大学特色体现了大学发展的战略取向,对大学发展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影响,是大学形成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而单一的特色项目则是大学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的,虽然可以成为大学发展的某一亮点,但对大学的整体发展难以起到重要的引领、带动和影响的作用。再次,如果说特点所表达的是一个中性的概念,那么大学特色更注重其积极意义,也就是说特色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是形成大学品牌的基础。从一般意义而言,大学特点和特色项目都有发展成为大学特色的可能,但可能并不等于现实。也就是说,在实际中有的特点和特色项目能够发展成为大学的特色,而有的特点和特色项目可能永远不能发展成为大学的特色。从战略意义上,至关重要的是,大学如何选择那些特色项目和特点,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最终使之成为能够形成大学核心竞争力,引领大学整体发展的特色。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大学特色一般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自然生成,这也是一种文化自然现象;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从文化自然到文化自觉,体现了大学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然,比如大学起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特色目标,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某种特色,那么现代大学则更注重于文化自觉,比如对特色的自觉追求,也就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对那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特色的主动追求,即特色化。这也是从特色目标发展成为大学真正特色,最终形成大学品牌的过程。如果说特色更多的是在强调大学的与众不同,那么品牌则注重这一与众不同的公认度和影响力。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大学没有办多长时间,就自称有了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有了什么品牌。实际上这里所谓的特色只能算得上是一个特色目标,如果要真正成为大学的特色,最终成为大学的品牌,则需要假以时日,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论是自觉追求还是自然生成,一所大学特色的形成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又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嬗变现象。决定特色的因素是多元的,正如阿什比所言,它是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自然环境等紧密联系着的。综观那些以其特色而著称于世的大学,如德国的柏林大学曾以其浓厚的重科研气息使之一度成为世界现代大学的楷模,同时也使得当时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到了德国。又如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以面向实际、注重实用的办学思想与模式,形成了风靡世界的“威斯康星理念”,创造出现代大学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等等。这些都显示出传统与环境作用的重要性。而最终决定大学特色的主要力量乃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传统的不断继承与扬弃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与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文化的整合并不排斥和否定大学内部文化的多元与个性,更不意味着一定要把这种“多元与个性”整合成清一色,而大学的个性特色也不应是这种“清一色”式的,大学系统内部的文化应当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如院系的组织文化、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文化、学生的社团文化等。围绕共同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合理引导和系统建构大学系统内部各个层面的特色,才能形成既个性纷呈又整体有序的大学特色。这也正是大学精神文化发展之趋势。

众所周知,随着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入和成熟,统一性和多样性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规律性特征。前者表现为校园文化本质属性的一致性,后者则表现为高职办学的个性化,即大学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应当表现出具有独自风格特色的个性,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大学发展的生机活力及其竞争力所在就是多样化。大学如此,大学文化亦然。遗憾的是,高职文化的趋同化也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精神文化的过于政治化,制度文化的过于刻板化,环境文化的过于世俗化,等等。一讲精神文明建设,似乎只有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课堂;一讲制度文化建设,似乎只有严肃校规校纪;一讲环境文化建设,似乎只有不惜代价斥巨资建新校区。大学文化的内涵之丰富、外延之博大,何止如此之狭隘?尽管如此,帮助大学生排除来自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依然是学校不能放弃的职责。大学文化载于大学之体,但大学文化不是大学可有可无的附庸,大学文化负有改造、塑造大学的使命。大学的个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文化的个性,没有文化的个性,岂有富有个性的大学?大学文化的趋同化说重了就是大学的无文化,是大学必须警惕的一种文化问题。

现代大学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年代,多样性成为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美国人类学家博克认为,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还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面对多样性的选择,理解与尊重是一个前提。大学是一个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也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发源地,学术争论、思想交流活动频繁。

面对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立场,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学会换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多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才能做好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学术领域,需要理解和尊重;不同人群之间的交往,如学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学生等群体之间,需要理解和尊重;同一群体内部相互之间的交往,也需要理解和尊重。文化是属于思想领域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它的交往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多从思想方面入手,加强理解,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向心力

在社会学视野下,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组织会通过自身调节来自发地消除冲突。冲突论者如科塞认为,冲突并不总是不利的、负面的,它有可能是中性的或有益的。也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冲突本身,而在于对待和处理冲突的立场、态度和使用的方法。容忍与宽容是大学文化的内在品质,也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它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大学要容忍失败,对在科学探究上的挫折应有宽容的精神;对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性格、行为特征等方面差异应有宽容态度;对在学术领域的探讨和争论,不应有太多的限制和约束,应允许不同见解自由地发挥等。一个具备容忍与宽容精神的人,是一个大度、有修养的人。我们不但要对赞成自己的人容忍与宽容,而且还要对反对过自己、自己不喜欢的人容忍与宽容,有时对自己也要有一点容忍与宽容的精神。追求卓越是我们所倡导的人生价值追求,但过分地追求完美很多时候对个人是个莫大的负担,对健全人格的塑造有时会是一个阻碍。

从组织层面来分析,现代大学的规模很多都是万人大学,在同一组织下,内部有不同的院、系、所等组织机构,在这些低一层次的组织机构下,又有若干更低层次的机构,直至最后,分解为不同的组织和个人。由于个人和组织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因为立场不同,矛盾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整体组织目标的实现,沟通和适度的妥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大学里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沟通不及时、沟通渠道不畅通造成的。在沟通的过程中,有时为共同目标的实现,适度的妥协是明智的选择。由于大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大学内部更多时候追求的不应再是独赢的局面,而是双赢、多赢的结局。双赢、多赢就意味着关系各方要做出一定的让步,一定程度的妥协。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来考虑,为了整体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局部的舍弃和退让是可取的。

所谓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蕴:一是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性而言,就是对这种多元的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并包;二是从学术自由而言,大学精神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各种各样的学术观点、学术行为的兼容并包,应当说这是大学学术繁荣之路,也是大学发展之道。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并包主要指的是共存、认同、互补、融合。这是一个逐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允许多元大学精神文化的共存,再到相互认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多元大学精神文化需要互补,也就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兼容的最高层次就是融合。融合并非要求不同文化一定要融为一体,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和而不同”的学术生态。所以,从这一意义上,“和”就是融合。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并非同化。也就是说,它不仅不是一种文化(往往是主体文化)对另一种文化(非主体文化)的完全否定与排斥,而且通过优势互补,使得大学精神文化得以丰富和发展,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主体与多元的一种积极关系,即在多元文化的兼容中丰富和发展主体文化;文化兼容的多元状态也使得满足大学人对文化的多元选择需求成为可能。

从大学精神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不仅促进了大学精神文化自身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是大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如蔡元培先生在主政北京大学期间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主张对不同的学术观点的兼容,对性格各异的学者的包容,从而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二、文化建设的引领

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我国来看,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官学和书院的教学传习和典籍整理才得以保存并绵延至今的;从西方来看,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学是知识传承和文化保存的重要组织。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文化继承和文化保存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它拥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和设备,具备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人才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就是知识的传习和文化的濡染。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文化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

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包括继承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两个方面。阿什比曾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所谓遗传,实质上就是大学长期形成的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随着大学的发展会变得愈加丰富和深厚,并成为每个时期大学进行发展选择的重要根据,比如大学办学理念及发展定位的确立等,都需要依据其文化传统来确定。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且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在德国著名学者赫尔曼·勒尔斯看来,经典的大学观念在形成以来的近200年中表现出惊人的内在一致性。尽管历经政治变革,世界上不断建立了许多新型大学,但经典的大学观念至今仍是持不同学术立场的学者所能接受和理解的一个理想、完美的观念。

在发展的实践中,许多大学一般都非常重视学校的办学历史,希望把学校的历史追溯得越长越好,但却没有真正弄明白悠长的办学历史究竟为大学积淀下来了哪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而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大学今天办学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有什么作用,也即其实践价值如何实现。比如,大学如何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确立新的目标定位、办学理念及特色品牌等。一所大学的悠久历史并不必然带来文化的厚重,也未必就是大学的财富,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注意总结、概括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并通过现代转换使之成为今天大学办学的文化资源(如转化为新的大学理念),悠长的办学历史才会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成为大学发展的财富。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所不同的大学,尽管它们都有悠长的发展历史,但给人的感受,一所大学有与其历史相当的文化积淀,而另一所大学则让人感受不到悠长的办学历史所留下的那种文化的厚重。究其原因,这与大学是否真正重视大学的历史,特别是能否将历史给大学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有效地转化为今天办学的文化资源有密切关系。在大学精神文化方面,则体现在其创新的发展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也是大学精神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途径,如随着时代、环境发展的需要而赋予校训新的内涵与诠释;二是根据时代、环境发展的需要不断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大学精神文化,比如新大学理念、新大学校训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途径。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新是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文化创作、创意、创造的主体,在推动文化创新中肩负重要使命。

大学在推动文化创新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原始创新。应紧跟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创新学科规划体系,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融合、渗透,积极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在文化创新中的优势和作用;增强学术研究的创新意识,推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创新,及时、深入回答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立足自身实际,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坚持大学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自身独有的创新文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文化研究与创新;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规划、管理的研究和创新,努力成为创新文化、创新思想、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二是文化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借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历史表明,越是能够博采众长、更多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就越能茁壮成长。反之,就会自我封闭、失去活力。大学应在整理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大胆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学习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积极参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从而做到推陈出新、有所创造,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还能够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主流思想文化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代表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这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大学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提升作用。

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自身的文化引领。应坚持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道德风尚,促使大学师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二是对社会的文化引领。应努力创造更多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以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来服务社会,通过创造更多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讲座、文化培训、文化展览等多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人民文化素质。三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应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在增进对国外文化了解的同时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