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为“!”

变为“!”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1981年毕业前体检,不仅去年的83只眼睛仍然正常,王艳同学右眼的视力也由0.8恢复到了1.2,当王良同学宣布体检结果时,全班同学为之激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护视力,脊柱正直,对短时间接触的同学,还有密切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组织教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课堂上不说“请同学们坐直”,更不是严厉地说“不许趴在桌子上”、“不许弯腰”、“不许左顾右盼”,而说“请把‘?’号拉直,变成‘!’号好吗”。

变“?”为“!”

小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做到12个字: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

这样有利于身体正直,有利于保护视力

我这样做了,视力果然好,身体也不爱得病。

于是,我便劝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做到这12个字,特别是做到坐如钟。

我发现有的同学近视,大部分原因是坐的姿势不正确,非但不坐如钟,反倒弯着腰,弓着背,眼睛离练习本越来越近,有的甚至偏着头,躺在桌子上写,还有的眼睛和书本之间只剩下一个鼻子的距离了。

同学们幽默地说:“姿势很像问号。”

有的说:“现在才是少年期就是问号,到了老年,还不变成句号呀!”

我便对“?”号姿势的同学大声疾呼:“赶快猛醒,将问号拉直,变成感叹号!坐如钟,又正又直多舒服。”

我知道,人的习惯不是靠一两次提醒能改变的。一两次提醒可能使人坐直一段时间,有的能坐直两三天,两三天过去又忘了,忘了,我便再提醒。

个别的同学弯得较厉害,我便个别提醒,不少人普遍不坐直时,我便面向全班提醒。

我说:“请刘志军同学负责记录,老师每提醒一次坐如钟,你便记录一次年月日,并写上第几次,好吗?看看咱们需要提醒多少次才能养成坐如钟的习惯。”

刚开始,提醒的密度较大,每天得有两三次,两周以后,就两三天提醒一次了。

“坐如钟!”我说。

“1979年10月31日,第84次。”刘志军说。

“好久没说那3个字了,咱们班有几位又向问号发展了?”我说。

“1980年12月12日,第108次。”

直到毕业前夕,刘志军向同学们宣布:“坐如钟这个问题,老师一共提醒了116次。”

王良同学是体育委员,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每个学年,他都向同学们公布全班身体检查情况,和去年对比,视力、身高、胸围、体重有了哪些变化,连全班每人身高增长多少,体重增长多少,他都细心地计算出来。每个学期,每个学年,每位同学达标的具体数据,他也都向同学们公布。

初一体检,王良统计后,提醒大家注意:“咱们班只有84只眼睛视力正常,同学们一定要把保护视力当做大事,争取到毕业时,这84只眼睛不视力减退,别的视力不正常的眼睛也保护住,不让它再往更高的近视度数发展。保护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老师常说的,把‘?’号变成‘!’号。”

初二体检后,王良又宣布:“这次体检,我们原来正常的84只眼睛,只有一只由1.2减弱到0.8,其余还正常,希望这位同学采取措施,保护好这只眼睛,使其不再继续向近视的方向发展。”

我了解到,这位同学是王艳,好的左眼视力正常,只右眼刚开始近视。我告诉她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然后再认真做眼保健操,注意看书写字的距离,建立使眼睛恢复正常的信心,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到1981年毕业前体检,不仅去年的83只眼睛仍然正常,王艳同学右眼的视力也由0.8恢复到了1.2,当王良同学宣布体检结果时,全班同学为之激动。

以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都不止几十次地提醒:“坐如钟!把‘?’号拉直,别变成句号!”

前几天,我到淮阴给淮阴师专附中的学生讲课,两节课大约提了4次把“?”号变成“!”号的问题。前一次稍加解释学生就明白了,后3次只要一点,大家便会心地笑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护视力,脊柱正直,对短时间接触的同学,还有密切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组织教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关心得越多,师生感情就越密切,一位教师不仅重视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成绩,还关心他的身体,关心他的视力,矫正他的仪态,学生很容易在感情上接受老师的劝告,学习效果也会好一些。

课堂上不说“请同学们坐直”,更不是严厉地说“不许趴在桌子上”、“不许弯腰”、“不许左顾右盼”,而说“请把‘?’号拉直,变成‘!’号好吗”。幽默的语言使同学感到轻松,感到有趣,感到快乐,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姿态。

课堂上免不了隔段时间有溜号的同学,有低头摆弄东西的同学,有因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而欲放弃课堂学习的同学。初次见面,批评人家,大庭广众之下,他不愉快,我也不舒服,但见了这种情况还必须指出,怎么办,说一声:“请把‘?’号拉成‘!’号。”溜号的,低头的,欲不跟进度的,不知不觉之中都受到了提醒:“老师已注意到我了,可老师没批评我,只说了这么一句幽默的话,我可不能再低头,再溜号了,老师给我保留了面子,我自己也得珍惜自己的面子呀!”接下来,全班又有了一段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

本届学生负责记录“坐如钟”3个字提醒次数的同学是李健,他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那上面记着1992年上学期第五周,一个星期时间,我就提醒了8次。

这件事难道不可以由学生承包去做吗?当然可以。之所以没请学生承包,也是为使学生们认识到,一个看起来很小的不良习惯,即使由老师来纠正,也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也还会有反复,从而由此想到纠正思想深处的不良习惯就更要持之以恒,更要有耐心。

从这件小事,也使学生认识到,老师强调即使对一些小事,也要一不做,二不休,说了算,定了干,做就要做成功,做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