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下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下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知识挖掘不够,对后面化学必修二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会产生影响,会使后续学习缺乏必要的知识载体,而拓展过多又会使学生负担过重,课时不够,因为几种物质均为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性质,要做到全面的了解介绍,知识量还是很大的,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老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安排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课程下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思考

常 乐

元素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生认知物质世界、了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实验和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的感性认知材料,是高考考查化学科学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的知识载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下的必修一,在前两章分别介绍了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在第三章开始具体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及时为前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提供了具体的可感知的材料。对于刚入高中,化学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一学生来说是很必要的,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习惯,而丰富多彩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金属元素也大大提升了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必修一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安排,考虑到必修课程中两个模块的内容和化学科学知识的连贯性,安排了钠、铝、铁和铜知识的学习。个人感觉在高一课时少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多、知识密度大,所以对于知识的拓展和深度、难度的把握上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考虑。如果知识挖掘不够,对后面化学必修二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会产生影响,会使后续学习缺乏必要的知识载体,而拓展过多又会使学生负担过重,课时不够,因为几种物质均为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性质,要做到全面的了解介绍,知识量还是很大的,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老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安排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本章中,教材将整个金属作为研究对象,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横向分类、横向比较,了解通性,突出特性。这样的集中介绍,有其明显的特点,但大量的信息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又缺乏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要通过大量实验归纳知识,教师的指导稍不得法,学生就很容易感到知识凌乱,把握不住规律,从而走入“背化学”的死胡同。所以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主线,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金属活动顺序”知识出发,突出“分类”这个主线,使基础知识清晰。一定要注意建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掌握元素化合物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把相对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充分利用第二章所讲的分类的方法进行多角度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我们充分应用分类汇总的方式对单质、化合物进行横向分类后,要进一步让学生整体把握本章内容,按物质再进行纵向分类、归纳和对比,钠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其他常见的钠盐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归纳铁和铝元素都研究了哪些物质和性质,三种金属相比学习内容上哪些是相似的,哪些是不同的。通过学生对整章知识的纵向梳理,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教给学生学习任何知识既要从大处着眼,全面把握,又要注重细节和落实,使学生学会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研究元素化合物时要注意分类,要归纳共性,又要注意特性,对不同物质的特殊性质做特殊研究,如钠的活泼性、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铝及其化合物与酸碱的反应、两性等,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今后研究物质性质的常规方法和方向,使前面所学的分类法在此得到巩固和升华,还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理论知识打下了基础。横纵对比的学习方法是突破本章任务重、课时紧、知识庞杂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感觉效果很好,纵向归纳在横向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耗时不多,能给学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突破这一教学课题的关键所在,对于初中已经涉及的镁和大家熟知的金属铜,可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安排在课下进行,教师可用学案进行指导和检查监督学习的效果,这样既保证教学质量也可节约课上时间。课堂教学一定要做到高效,采用启发式、说学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进行设疑、诱导,指导学生在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积极分析思考,尽可能联系所学习的概念、原理知识,揭示现象的实质,不能只重视知识材料的记忆,归纳。例如,对比钠、镁、铝、铁的冶炼的化学原理,说明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活动性与它的冶炼方法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既完成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充分发挥好原理概念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研究的指导作用。

另外,本章丰富的教学素材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课堂呈现形式,“实践活动”“思考交流”“学与问”等多种活动,能帮助学生把握普适性的思考思路和解决问题的通法,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最后,在实践中感觉本章知识内容多,实验多,化学反应多,一定要精选一定量的对应训练,帮助学生顺利达到课标要求。高考化学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生活、生产、社会、科技密切相关,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这些试题以现实生活实例或现代、经典科技立意,以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新等特点来凸现能力素质的考查。要求学生运用提示信息和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在复习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学以致用,在新情景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样的考试要求,我们一定要多采用开放式教学,引导拓展学生视野,鼓励学生相互研讨、交流、探索,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