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学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所不可缺少的关键。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而言,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习内容和提供学习材料的研究上面,还必须研究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多种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因此传播理论也是理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第三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视听教育理论

1946年,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戴尔在他的《视听教学法》一书中,研究了录音、广播等视听教学手段怎样在教学中使用,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等一系列问题,总结出一系列视听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理论,这就是视听教学理论。由于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来系统描述,因此,人们又将这一理论称为“经验之塔”理论。

(一)经验之塔

下图所示为戴尔的经验之塔。

img11

戴尔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三大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并将获得这三类经验的方法分为十种:

1.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戴尔认为经验之塔的最底层是最直接的经验,是直接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的经验,是最丰富的具体经验。即通过对事物的看、听、尝、嗅、做取得的经验。

2.设计的经验

这是“真实的改编”,这种改编使人们对真实更易理解。如制作模型,尽管模式与原物相比,其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通过制作模型,可以产生比用精神病物教学更好的效果。

3.参与活动

通过演戏、表演感受那些在正常情形无法获得的感情上和观念上的体验。

以上三个方面的经验,都包含有亲自的活动,在这三种方式中,学习者都不仅仅是活动的旁观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

4.观摩示范

通过看别人怎么做,使学生知道是如何做的,以后他自己就可以动手模仿着去做。

5.见习旅行

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理学和各种景象。

6.参观展览

通过观察了解来学习。

7.电影和电视

屏幕上的事物是实际的事物的代表,而不是它本身。通过看电视,得到的是替代的经验。

8.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9.视觉符号

要主指表达一定含义的图形、模拟图形等抽象符号。

10.语言符号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即文字符号)两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

(二)“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1.塔的底层的经验

该经验是直接、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学习方法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3.教育升华

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

4.替代经验

位于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形成科学的抽象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以使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而位于塔的中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借助于解说或教师的提示、根据、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涉及到心理学中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感觉、想象、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提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它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分歧,形成了学习理论的两大主要学派:联结(行为主义)主义和认知(格式塔)主义。

(一)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

联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巴甫洛夫和斯金纳,他们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间的联结,S-R是学习心理的最高解释原则和公式。联结主义理论的基本流派有:

(1)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学习在于形成一定的情绪与反应的联结。一切学习过程都是不断断尝试,不断发生错误及失败,最后才取得成功的过程。故而又称为“试误说”。

(2)华生的“刺激-反应说”。华生修正了桑代克的观点,认为一切学习都可以依据“S-R”的公式。学习的实质是各种习惯的形成,而习惯的形成就是建立起刺激与反应的牢固联结。

(3)斯金纳又进一步修正了桑代克的联结说,发展了华生的“刺激-反应说”,创立了反射与强化理论。他认为:一切行为都由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他把学习分为反射学习和操作学习,而操作学习更能代表实际生活中的学习。因此,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操作条件说”。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所不可缺少的关键。也是用来控制学习的根本手段,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如下:

反应+强化增强反应

反应+无强化减弱反应

反应+惩罚压抑反应

斯金纳认为,成功的教学与训练之关键是分析强化效果。基于这一观点,他又提出程序教学法,并据此研制了教学机器。程序教学法又称“小步子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

①把教学内容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

②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

③对学生的反应要作出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④学生在学习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和学习进度。

⑤学生尽可能地作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低到最小限度。

斯金纳的这种程序教学原理已广泛运用于当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于: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引起必要反应和形成强化刺激的材料及条件,引起学生的多种反应,使学生建立起刺激与反应间的牢固联结,并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特海墨、考夫卡和布鲁纳等,他们认为,学习是知识的重新组织,即将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对象本身的内在结构相互作用,这是学习的实质。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论点

(1)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

(2)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学习是突然领悟和理解的过程,即顿悟,而不是依靠试误实现的。

(3)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

2.“认知——发现说”

60年代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说”是当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学习并不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于通过发现来形成认知结构。因此,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和不断发展智能的过程。

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而言,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习内容和提供学习材料的研究上面,还必须研究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多种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从上述两派不同的观点看,对于学习的认识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都带有片面性,联结派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靠条件反射,靠外在强化,忽视了人的内在因素、智能的培养和发展。认知派强调学习靠智慧和领悟,靠人的内在因素,而忽视了外在条件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慧是辩证统一的过程。因此,又应运而生了融汇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的“联结-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即认为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因此在研究学习过程的时候,既要揭示学习的外部条件与外在反应,同时也要揭示学习的内部过程与内在条件的作用。

三、传播理论

传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是随着广播、电视、报刊、报纸等传播媒体的发展,逐步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它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通过教育媒体,将相应的教育内容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它与大众传播有许多共同这处,两者关系密切,可以把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是成果应用到现代媒体教育中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因此传播理论也是理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四、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及规律和科学,是在系统论、信息论和制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新兴的科学方法论,也是信息时代高科技发展下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已广泛应用于于各领域和学科。

从系统科学角度来认识现代教育,教育系统是一个因素、多层次和多功能的复杂系统。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研究,统等全局,对教育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思维方式和重要手段。

(一)信息论与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是事物发出的消息、情报、信导、数据等包含的内容而不是事物的本身。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信息论是研究控系统中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储存和使用规律的科学,它是美国教育家香农于1948年创立的。

在教育领域中,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等都属于信息的范畴,所以亦可称之为教育信息。信息论在教育中应用而形成的理论,称为教育信息论,它是研究教学过程中的“人-人”关系(即师生间的教学关系系统),是关于教育信息如何传递、变换和反馈的理论。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信息传播和反馈的过程。教师将储存状态的教育信息重新组合,变换成输出状态,并考虑如何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传递给学生,并运用反馈原量,不断从学生的反馈信息获得调节和控制的依据,从而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改进专教法和优化效果。学生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反馈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存问题,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信息论的观点,教育活动中信息的传递应该是双向的,既有教师向学生传输的信息,也有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反馈信息,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只有这样,师生配合默契,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控制论与现代教育技术

控制是通过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操作,实现目的的一种活动。控制论是研究各种系统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的。

控制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所形成的理论,称为教育控制论。它是研究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递教育信息,其出发点和归宿在于教育最优化。而优化的关键就在“信息反馈”;有了反馈,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使教学设计有的放矢,不断完善,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通过计算机获得的反馈及时对教学信息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三)系统论

所谓系统,是指处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部分(或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是由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把系统论和教育理论相结合,用以指导教育实践,就产生了教育系统论。

教育系统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媒体等。教育系统论就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了,坚持在系统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最优化的问题处理。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教育要优化,不仅仅是从教师或学生一方来考虑,而是从整个系统来考虑,协调好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协调和齐心协力。因此系统的功能,不仅有各个要素的功能,而且有各要素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产生的新功能。

四、系统科学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三论”统一在“系统”中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用“三论”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育科学,特别是从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和指导其实践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1.反馈原理

指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强调信息传递必须具有双向性。反馈的作用在于:使教师及时地获得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程序、教学信息传递速度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有序进行。

2.有序原理

指任何一个系统中的要素及子系统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进行排列。在教育中,强调处理好教学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信息交换处于开放、有序的状态。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以生动直观的教育信息与方法,更能启发学生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系统的认识过程积极思维,因此说,有序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3.整体原理

整体性是系统的根本属性。整体原理指系统中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包括各孤立部分的功能之和,还应加上各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结构产生的功能。优化的课堂教学,应重视从教学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包括教学目的的确定、优化的教学方法、优化的媒体选择,并注意各要素间的配合、协调,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达到优化的目标。

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已渗透到了教育技术的各个领域,对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和发展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