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讲解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讲解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讲解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诱导每个学生的内部动因。教师的讲解要生动、感人,对学生有强大吸引力。无论文科教学还是理科教学,教师都有展示讲解的形象艺术的机会。讲解形象艺术,主要要求教师对讲解的对象多进行事实上的描述,重在外部形态刻画。教师的讲解必须积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犹如辐射,一直穿透到学生的“心”。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和教师的讲解产生“共振”时,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第四节 教师讲解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教师语言讲解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教师讲解的诱发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讲解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诱导每个学生的内部动因。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一种学习能力以外的因素(非智力因素)控制下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的动力系统。内部动因不起动,学习能力就很难形成。“脑袋好使”是说智力水平很高,“不用”说明它没被启动、没发挥作用。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首先要表现出高超的激发艺术与诱导功能。教师要用趣味,幽默,赋予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创设理想的“愤悱”情境,置学生于积极思维之中。如此情境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又能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为此,许多教师都结合教材讲故事,讲笑话,讲新闻,讲趣闻,用诙谐的语言进行教学。

例如:一位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认真修改文章讲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大家常常写文章,可什么叫文章呢?旧版《辞海》上说:“绘图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也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笑声)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大笑)你看吧,她们每天晨起梳妆,对照镜子,用化妆品反复“揣摩”(涂抹),再用胭脂、唇膏精心“润色”(大笑),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笑声、掌声)你们看,这是何等的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使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成为“真由美”(真优美),不在“修”上下一番功夫行吗?(笑声)……

2.教师讲解的形象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教师要对讲解对象的刻画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要对外部形态进行全方位的描述。教师的讲解要生动、感人,对学生有强大吸引力。讲解的形象本身就具有启发性,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形成概念和表象,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起学生的联想。无论文科教学还是理科教学,教师都有展示讲解的形象艺术的机会。任何教学内容的讲解都要直观、幽默、生动、形象,都要语言流畅,表达清晰,都要情感浓厚,能引起共鸣。

比如,在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时,有一位教师讲小学语文课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教师用投影映出西沙群岛的画面,同时用录音机放送自己合成的悦耳动听、婉转悠扬的轻音乐。教师指着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青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汽笛声声。渔业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接着教师又投出海底的幻灯光,换上《潜水姑娘》的轻音乐,教师指着画面说:“海底有许许多多的岩石……珊瑚像绽开的花朵……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样子威武……”画面通过一个水槽投影,教师边讲边用橡胶管向水中通气,使投在屏幕上的画面波动,并有汽泡上升,给人以动态和真实的感觉,使听课人和学生们仿佛真的潜身于海底,尽情领略神秘奇异的海底风光。

3.教师讲解时的穿透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讲解形象艺术,主要要求教师对讲解的对象多进行事实上的描述,重在外部形态刻画。而穿透艺术则是要对讲解的对象进行本质的陈述、规律的探讨。这种讲解要像射线一样有强大的穿透作用,它能透过事物的外表看到事物的内部奥妙。教师的讲解仅停留在表面,就会使学生学习知识支离破碎,不成系统;如果透过外表,并能“揭穿内幕”,就会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能有效迁移。

例如: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教师可以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反应中有反应物、生成物、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对象、被氧化对象,反应可以是单质与单质的反应,也可以是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还可以是化合物与化合物的反应。教师还可以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这些都是对讲解对象的事实描述,无论语言如何形象、直观,它也只能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形态描写。教师的讲解必须在此基础上飞跃、升华,即只有讲清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这就是讲解穿透艺术的强大威力。

另一方面,穿透艺术主要表现在对人的情感的渗透。教学是在师生情感相互交织的基础上进行的,无论哪方面的情感,对教学都会产生影响。教师的讲解必须积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犹如辐射,一直穿透到学生的“心”。这种穿透力在文科教学中表现更突出。

例:一位教师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用十分悲哀沉痛语气,结合投影《十里长街送总理》录音(哀乐)把学生带入了一九七六年全国亿万人民悼念周总理的意境。在彩色画面和沉痛哀乐中,她缓慢而富于深情地讲:

“岁月的风雨,可以洗去我们许多的记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的往事,但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天——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一颗巨星在中国的上空陨落了,一位伟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的逝世使群山肃立、江河呜咽,亿万人民更是悲痛欲绝,泪水洒遍祖国大地。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洲泪纷飞……”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画面的映现,伴随着音乐,创设了身临其境、催人泪下的情境。教师如泣如诉的讲述,好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猛烈冲击着每一颗心。

4.教师讲解的“谐振”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我们所介绍的“谐振”一词经常出现于物理学中。无线电接收机中调谐回路的振荡频率与无线电台发射台的振荡频率相同时,接收机就可以收到发射台的无线电波,这种现象叫做谐振。收音机必须与电台发射频率一致时才能收到播音。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和教师的讲解产生“共振”时,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两种过程虽然性质相似,但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师与学生的“共振”不像物理学中的共振频率要求那么严格、精密,只要教师讲解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步、一致,教学中的“谐振”就会奏效。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找出学习过程中的症结所在,排出心理障碍,把自己的信息输出调整到学生的信息输入上。

例:讲中学政治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障碍,对“生产相对过剩”是怎么回事,怎么也搞不清楚。老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便先讲个小故事: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时,一个煤矿工人的孩子问母亲,“现在天气这么冷,为什么还不生火?”母亲:“我们买不起煤。”“为什么买不起煤?”“因为你爸爸失业了。”“爸爸不是掘煤工人吗?”“因为煤生产太多了。”问答最后一句话就解决了学生对“生产相对过剩”的疑问。

5.教师讲解的节奏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节奏是音乐中的专业术语,主要是指在一部音乐作品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表现节奏的水平是艺术作品魅力的重要方面。教学也不能平铺直叙毫无起伏,教学缺少了节奏,也会枯燥无味兴趣索然。节奏艺术能调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有张有弛,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有轻有重。讲课的节奏主要包括:内容节奏和时间节奏。

节奏艺术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一是教师讲解速度的快慢。一部好的大型音乐作品,速度的多变才能反映出不同的意境和思想。一节好课,速度快慢的合理搭配,才能表现出教学艺术的风采。教师的讲解,通常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处要慢讲,重复讲,变角度讲;一般了解的内容可以稍微快讲,概括地讲,笼统地讲。讲解的速度变化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能有力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能减少学生学习的疲劳。

二是教师讲解语调的高低。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强弱分明的。教师的语言也要有抑扬顿挫。讲重要的内容、喜悦的内容,语音要高亢洪亮;讲一般的内容、悲伤的内容,语言要平和低沉。语调高低的起伏和音量大小的交错,能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产生兴奋,引起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是教师讲解过程中的“旋律悠扬”。旋律是乐曲的基础,旋律是乐曲思想情感的表达途径。教师的讲解也要有悠扬的“旋律”,这个“旋律”就是指讲解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教学如果一味地追求知识性,就会使讲解变得枯燥无味。如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进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有趣味的内容,就会使讲解变得生动活泼,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交织,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这种交织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交织,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因为这种交织成功地应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

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总是一个音频、一个音调,总是高得令人烦躁或者总是低得不能听清,那么这节课将要“报废”。即使音频不高不低,如果从头到尾都不变,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四是讲解的结构要清新明了。教师的讲解不仅仅是有声语言的传递,而且应有无声语言的伴随。比如手势、动作、暗示、表情、眼色等等,这些表达方式构成了讲解的基本结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公式:信息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学中的无声语言(体态语)占很重要的位置。体态语的运用,能有力地增强效果,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记忆。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的交错使用,会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倘若教师的讲解具有清新的结构,那么讲解的节奏艺术就会锦上添花。

二、教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我们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质疑能力是教师开放性教学活动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智慧,激励学生获得成功。然而,在课堂提问中,仍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下面介绍几个理性问题,旨在使教师从根本上认识课堂质疑,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

第一,在质疑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问题的目的和类别。问题的目的和类别有四种:①诱发目的——能诱导、激发学生潜在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求知欲的问题,即诱发型问题。②巩固目的——“温故而知新”的问题,即巩固型问题。③诊断目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困难的问题,即诊断型问题。④训练目的——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人格的问题,即训练型问题。

第二,在教师在质疑前还要明确问题的难度。问题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3~0.8之间(难度系数:1减去能回答上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赞可夫说:“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

第三,教师在质疑的时候要程序清晰明了。注意提问的次序,问题逐步深化,问题要有陡度、有连续性,使提问达到系统化、线性化、递进程式化。

第四,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给学生留出“两个时间”。“第一时间”即提问后留给学生一个思考准备的时间;“第二时间”即学生回答问题后还要留给学生一段思考时间。

第五,教师在提问的候时要注意“延迟评价效应”。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要立即进行评价,继续给学生思考时间,让他们以批判思维的形式对问题的实质提出质疑或认同。

2.教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在某中程度上,疑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处在疑问、困惑、迷惘、焦虑、踌躇心态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是最好的。因此,教师设疑,学生质疑,共同析疑、辨疑、释疑,使课堂教学形成“多向交往”的局面,在合作和谐的氛围中,能最有效地推进学生发展。

第一,巧妙设计出“于无疑处生疑”的方案。

“于无疑处生疑”主要是指某一部分教材内容比较平淡,清晰,没有什么问题发生,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提。恰恰相反,教师就可能在这个“无疑”之处,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有水平的问题。

例1小学语文荷花的教学片段

课堂教学教师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对教材掌握得也很好。即将结束时,老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在全篇课文中只写白荷花?”

教师提出的问题,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形成了学生争论的局面。有人说因为白荷花漂亮,有人说因为作者只看到了白荷花,还有人说因为作者喜欢白荷花等。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白荷花更能表现出荷花的高贵品质。

下面再举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质疑课例。

例2:小学语文第一册“好孩子”的教学片段

课文大意是:下雨天,奶奶给孙女带了一把雨伞。放学回家后,奶奶发现孙女的衣服被雨水淋透了,可是伞还在手里,不解地问:为什么有伞还把衣服给淋湿了?原来,放学的路上,女孩遇到了一个老奶奶没有伞便把雨伞借给这位老奶奶了。

老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这个小女孩把伞给老奶奶用,自己却被淋湿,她为什么这样做?”老师深知这代孩子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伦理道德方面认识上还存在误差,于是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孩子们七嘴八舌开始争论,其中争论最激烈的是两个女孩子:

X:“小女孩给老奶奶伞是为了得到老奶奶的表扬,也是为了得到自己奶奶的奖励。”

W:“那不对,小女孩给老奶奶伞是为了照顾老人,爱护老人。小女孩根本不是为了得到老奶奶的表扬,也不是为了得到自己奶奶的奖励。”

X:“我说的就是对!就是为了得到表扬!因为我每次得到我奶奶的表扬,她都给我巧克力!”

争论后,老师问:“同意‘小女孩为了得到老奶奶的表扬,得到自己奶奶奖励’看法的同学请举手。”结果一半以上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接着问:“同意‘为了照顾老人,爱护老人’看法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寥寥无几。

老师指出这两种认识的褒贬,不失时机地开展“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

第二,巧妙的设计出“于有疑处扩疑”的方案。

“于有疑处扩疑”主要是说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有可以提出的问题,但教师把问题的内涵延伸,深化问题内容。

例1:小学数学第一册“圆柱的认识”的教学片段

老师在学生自学完教材之后,拿出一个圆台式的教具问学生:“这个物体叫不叫圆柱体?”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大胆发言。有的肯定,有的否定,相互争论不休。教师让学生争论的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学生自己掌握圆柱体的特征。结果证明,学生不仅自己总结出了圆柱体的特征,而且记得牢,用得上。

例2:一道小学数学思考题

下图(单位:米)是一块草坪。想一想:计算它的面积有几种算法,并用其中一种方法算出得数。

这样的组合图形,对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学生来说,还比较棘手。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直尺沿边线试着框出各种长方形或正方形。如:

img1

组合图形被分成简单图形,学生就能通过直观图直接思考,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来。这样有根有据地让学生思考、计算,就不致使他们的思维产生盲目性、片面性。

第三,巧妙设计出“学生辩论生疑”的方案。

教师要设计出适合学生辩论探讨的问题,而且设计出能使学生产生疑问和争论的问题,让学生在质疑——析疑——辩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发展。

例:小学语文课第一册中的“保护有益动物”教学片段

老师提出问题:“你知道我们都要保护哪些动物吗?”

学生们首先谈到了他们所熟悉的动物,然后逐渐向不太熟悉的动物发展。当谈到保护蛇时,矛盾就产生了。

有的同学说:“不能保护所有的蛇,只能保护无毒蛇。”

另一个同学说:“应当保护所有的蛇,因为它们对人类和大自然都有好处。”双方争论得很激烈。

最后老师评说,学生获得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三)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经一定的调查研究表明,开放性教学出现偶发事件的概率要远远高于一般性质的教学。因此,上课前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1.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训练

第一,教师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慌张。偶发事件出现后,教师不要慌,要沉着冷静,迅速思考,以便应付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譬如,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用“放”字组词,同学们组了几个词之后,一个同学说:“放屁!”学生哄堂大笑,都用奇特的眼光盯着老师。这位老师很冷静,笑声过后,老师说:“这个词组的对呀,它不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吗?”

第二,巧妙的把问题转嫁给他人。突发问题出现后,教师可以回避这个问题,把问题转移到同学们哪儿去。譬如,在讲《高大的皂夹树》一课时,学生突然提出问题:“老师,皂夹树也不是人,它怎么知道要为人类造福呢?”这位年轻的教师很聪明,她马上就对同学们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哪个同学能回答她?”

第三,巧妙地、恰当地反问质疑者。当突发问题出现后,教师可以直接反问提出问题的同学。譬如,在讲初中语文《分马》一课时,有一个同学提出问题:“老师,这篇课文写了老初分了一头黑牦牛,李毛驴分了两头小毛驴,这些也不是马呀,为什么文章的标题叫‘分马’呢?”这个问题很尖刻,也很棘手,老师反应很机敏,立刻对这个同学反问道:“你说文章的标题叫‘分马’不合适,那你再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

2.处理课堂教学偶发事件举例

(1)用“就事论事”的方法处理课堂教学偶发事件。

例:“小扣”还是“大扣”

老师在讲《游园不值》一课时,忽然一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推门而入,径直入座。这位教师就诗取材,问道:“‘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访问朋友,为什么‘小扣’而不‘猛扣’呢?”学生议论了一番,结论是因为诗人知书达理,有教养,有礼貌。然后教师走道那位迟到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说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大扣’?”这位同学脸红了,同学们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大家都受到了教育和感化。

(2)用“顺水推舟”的方法处理课堂教学偶发事件。

例:“老师,咱们学《泰坦尼克号》吧。”

教师还想象往常一样按教材目录的顺序上课。当教师站在讲台上刚讲导语时,一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们这节课学习《泰坦尼克号》一文行吗?”“为什么?”“因为《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我特喜欢唱。”顿时掌声响了起来。这位同学真的大大方方地唱起了歌。面对这些学生,教师真有些发蒙,只好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样好不好,老师仅仅准备了第一单元的课,请给两周时间,我们共同准备一下。你们看完全册书,看选择哪一篇比较如意;我备好全册书,我们绝不打无准备仗。”这是教师被学生“逼上梁山”的。

第三周后学生自己开始向教师“点课”。教师说:“凡是点课的同学必须是课前即兴演讲的同学,题目由我来定,而且点课的同学必须说出点课的理由。”伴随着课程的进展,你会听到五花八门的理由。正是这些理由引出多种话题,学生就在说说、议议当中学完了一课又一课。可万万没想到点课的学习方式刚刚过去一个月,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凡是点课的学生必须自己讲课。教师答应他们的要求。在剩下的一个月时间里,5篇课内文章、15篇课外文章,全都由学生自己点课,自己设计,自己讲解,不懂的问题他们从不问老师,而是自己上网查资料,跟班级同学探讨,研究,寻求答案。

(3)用“借题发挥”的方法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

例:“小壁虎来了!”

这节课是四年级一班作文讲评课。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乱成一团。“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呀?”老师问。“墙上发现了一只壁虎!”学生回答。于是,老师把“壁虎”两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叙述刚才混乱的过程,而且,把叙述中的“鸦雀无声”、“一盘散沙”、“悄悄地”、“情不自禁”这些词写在黑板上。老师把话题一转:“刚才的‘壁虎事件’,同学们都身临其境,如果我们写一写当时所见所闻,并且谈谈自己的看法,也许不是一件难事吧?”学生们都表示同意。老师笑着说:“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教室里的一场风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