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师培的《乡土志目》

刘师培的《乡土志目》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师培本人编纂了安徽、江苏、江宁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共六种,并编纂和发表了《编辑乡土志序例》。相形之下,刘师培的乡土教育思想极少为人注意,其编纂乡土教科书的这段历史也极少被诸多既有研究成果所提及。现有的文献中,刘师培没有提到过官方颁布的《乡土志例目》,但其《编辑乡土志序例》直接针对政府要求编纂乡土志和开展乡土教育而作,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这也是刘师培仅有的有关地方志书的短文。

二、“国粹派”学者对乡土志的理论探讨:刘师培的《乡土志目》

1905年,《乡土志例目》由学部下发各省,各省学务处再层层推广落实,限期一年成书,上报编书局审定后再付诸实际教学,在全国掀起了编纂乡土志书的高潮。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刘师培和国学保存会的同仁一道,准备“编辑十八行省乡土历史、地理、格致小学教科书,兼办神州乡土教育杂志”,而且“已编成江宁、江苏、安徽、广东四省乡土历史教科书及参考书”,并于本年12月由国学保存会出版。刘师培本人编纂了安徽、江苏、江宁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共六种,并编纂和发表了《编辑乡土志序例》。[38]当然,由刘师培等国学保存会的精英们编辑的这批乡土教科书,体例上没有遵行官方颁布的《乡土志例目》,内容上则宣扬“振兴汉种”,别满汉之大防,以致在课堂上引起民族纠纷,必定遭到官方的抵制与打压,也很可能因此而少有流传。[39]

刘师培,字申叔,江苏仪征人。仪征刘氏三世传经,名扬天下;其事载入《清史稿·儒林传》。刘师培承家学,十九岁就考中举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与章太炎(字枚叔)齐名的国学大师,被人尊称为“二叔”。他与章太炎等人宣传“排满”,曾因清政府缉拿而东渡日本,并在当时首译《共产党宣言》;先提倡“革命”,后又鼓吹无政府主义;先提倡“排满”,后又投入端方幕府。其学术造诣的博大深邃与政治态度的首鼠两端形成鲜明的对比。刘师培本人拙于天年,但著作浩繁而多有创见,在学术界、思想界可谓影响巨大。其经学、文学思想等尤其引起后世学者们的研究兴味。近年来随着学术史研究的开展,其学术思想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形之下,刘师培的乡土教育思想极少为人注意,其编纂乡土教科书的这段历史也极少被诸多既有研究成果所提及。《编辑乡土志序例》一文,是刘师培论述乡土志和乡土教育的专著,是当时除了学部制定的《乡土志例目》之外,社会上出现的唯一一种非官方编订的乡土志课本体例,因此,无论其在后来的实践中有无实际的运用,其在乡土志编纂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以该作品为中心,对其基本思想进行介绍,并就此试做分析。[40]

《编辑乡土志序例》(含《乡土志目》)于1906—1907年连载发表[41],计一万五千余字。据钱玄同《左盫年表》及万仕国《刘师培年谱》的最新考证,1906年刘师培因《警钟日报》案遭到清政府的搜捕,于是应陈独秀(陈仲甫)的邀请,化名金少甫,先在浙江,后又前往安徽芜湖等地任中学教员[42],因此《编辑乡土志序例》当是其在安徽时所作。万仕国认为,刘师培在此期间,与陈独秀在安徽公学组织岳王会和黄氏学校,宣传革命,发展党人,培养专门从事暗杀的人才。同时编辑出版了《中国文学教科书》、《伦理学教科书》、《经学教科书》和江苏、安徽、江宁《乡土历史教科书》等。现有的文献中,刘师培没有提到过官方颁布的《乡土志例目》,但其《编辑乡土志序例》直接针对政府要求编纂乡土志和开展乡土教育而作,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可惜次年他便携妻避祸日本,未能继续从事乡土志书的编辑。

光绪三十四年(1908),刘师培背叛革命,投入端方幕府。1911年11月,端方带兵前往四川弹压革命党,在资州被革命军所杀。刘师培被解往成都,章太炎、蔡元培请求南京革命政府予以保释,“以崇硕学”。民国元年(1912)一月,四川省改枢密院为四川国学院,其“宗旨”中有“审定乡土志”、“续修通志”之语。[43]刘师培被推举为副院长,但翌年便离开四川,也没有材料证明他这一年多时间里是否参与了乡土志或者其他志书的审订或编辑。

作为地方文化名流,刘师培的家族有参与方志编纂的传统,其伯父刘寿曾曾经为光绪九年《江都县志》制定志书框架,受到后世的好评。民国七年(1918),《江都县续志》开始编修[44],“总协纂”桂蔚臣给时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的刘师培写信,请其任总纂之职,但此时刘师培肺疾已经很严重,因此予以推辞,只简要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此次续修县志,刘师培的叔父刘富曾受聘志书审订)。[45]《江都县续志》历时七年,于民国十四年方告修成,而刘师培在民国八年(1919)已经去世,所以《承示属总纂江都续志》、《承询志文繁简》这两封信当写于这两年间。这也是刘师培仅有的有关地方志书的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